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国庆假期福建游客总消费居全国第9

2023-10-06 22:53:00 作者: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作者:记者 郭斌

中秋国庆假期,虽受到台风“小犬”影响,假期后三天沿海部分景区关闭,但全省文旅市场整体供需两旺,安全有序。据第三方测算,全省接待游客3949.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3.86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0%和33.2%,分别恢复至2019年国庆假日的106.1%和104.7%。携程平台数据显示,福建省国庆假期游客总消费居全国第9,游客总人次居全国第13;同程旅行10月6日发布的《2023中秋国庆假期旅行消费报告》显示,中秋国庆假期福州景区游客同比增长387%。

今年恰逢中秋节、国庆节双节叠加,八天长假是人民群众探亲访友、出门旅游的重要假期,大众出游热情高涨。省文旅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文旅部部署要求,提前就持续做热假日旅游市场、抓实防台风“小犬”工作、规范假日市场秩序等做出部署,着重丰富假日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节前,时速350公里的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行,“坐着高铁看大海”成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热点。省文旅厅以此为契机,深化“铁路+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出“清新福建”旅游列车十条精品线路,串联福建山海交融的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让坐着火车游福建成为假日旅游“潮玩”模式。假日期间,乘坐动车高铁出游的游客比例达21.3%,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福厦高铁沿线福州、莆田、泉州、厦门等地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分别增长39.4%、154.3%、98.4%和26.4%。福州推出多条2-3日玩转福州线路,邀请游客前来感受福州魅力;厦门推出“乘福厦高铁 游诗意厦门”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快进慢游”深度体验,厦门邮轮母港的国庆中秋海上赏月专属航线多个航次船票售罄;泉州串联“非遗”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对外展现世遗典范城市、海丝名城风采,泉州西街累计接待51.25万人次,同比增长76.4%;漳州古城等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持续点亮假日夜生活,成为文旅消费新选择。

假日期间,小众反向旅游备受追捧。游客到非传统旅游目的地体验“慢生活”度假乐趣。三明、宁德等地入围“国庆反向游”携程热点榜;南平、泉州、三明、莆田、漳州5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共同赏秋景、品秋韵、享秋实,共赴橙黄橘绿的秋收之旅。“订单来了”平台数据显示,宁德预订率位居全国热门城市第5位,霞浦县民宿预订率位居全国区县第6位。

在举国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74岁生日之际,红色旅游彰显爱国情怀。全省各地街头巷尾红旗飘扬、花团锦簇,处处洋溢着“中国红”,营造出隆重热烈的国庆节日氛围。市民游客纷纷选择到纪念馆、名人故居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红色记忆、参访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感受家国情怀。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推出“从一大到二十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成就展”“缅怀先烈 传承有我”“邀您打卡学党史”“庆国庆·我为祖国送祝福粘土手工”等系列,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参观;龙岩“百里红色朝圣之旅路线”旅游精品线路持续火热,游客到古田会址和永定金砂红色小镇等缅怀革命先烈。

中秋国庆假期,全省文艺演出活动精彩纷呈。省文旅厅联动各地市推出文旅营销、陈列展览、戏剧展演、群众文化、非遗展示等8大类、1500多场活动,丰富假期文化生活。中秋佳节,各地围绕赏月、团圆、祈福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中秋主题民俗活动,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文艺院团聚焦文化惠民,赴景区开展“庆国庆 坊巷里有戏”等文艺惠民演出活动,为群众上演“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红色题材闽剧《生命》等精彩剧目。第十二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在厦门鼓浪屿精彩上演,漳州送戏下乡演出歌仔戏《五子挂帅》等剧目,泉州推出大型情景文艺演出《遇见泉州》,莆田、南平、龙岩等地开展庆国庆主题文艺演出,致敬祖国共贺华诞。福州、厦门、泉州、莆田等地举办草莓音乐节、海峡流行音乐季暨百威国际啤酒节和大型演唱会等活动,为旅游市场聚集“流量”。

为进一步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全省各地还推出多项文旅促消费活动。福州市联合美团和同程旅行分别推出“七溜八溜 榕城很惠玩”2023福州文旅消费季(中秋·国庆)专场、“有福之州 超‘惠’玩”福州文旅中秋国庆网络消费季;泉州市启动“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文旅展销,推出“泉州游礼·7天畅玩卡”、凭演唱会门票免费游景区等;三明市推出“中国名小吃文旅嘉年华”云闪付促消费、“国庆惠游三明大礼包”优惠政策;南平市制定航空市场旅游营销奖补政策措施,武夷山景区持续免门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