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警方助力失散27年家庭重聚
2023-11-04 09:06: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莆田警方从网上了解到被拐群众的寻亲信息后,从数千张照片中分析出线索,历时一年艰辛破局—— 助力失散27年家庭重聚 东南网11月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陈希慧) “到了!马上到了!”10月28日,在莆田市公安局城厢分局大院内,来自福清市江阴镇的黄先生手中攥着户口本,与并排站着的老伴一同紧紧盯着大门口,翘首盼望着。27年来,他们无数次幻想失散的儿子长大成人后的模样,幻想着有朝一日一家人能够相拥团聚,如今这一切终于从梦想变为现实。 老黄今年60岁,早年和妻子在福州仓山区一处菜市场卖海鲜。1996年5月1日上午9时许,他们如往常一样在海鲜摊上忙碌着,7岁的儿子阿贵(化名)在菜市场路口与小伙伴玩耍。老黄夫妇忙了一阵子后,没有发现阿贵的身影,而其他孩子仍然在那里玩耍,便以为阿贵自行回家了,并未放在心上。可等到中午回到家后,老黄才发现孩子没在家里。“孩子丢了!”这一刻,夫妻俩感觉天塌了一般,他们赶到当地派出所报案。然而,受当时技术所限,警方一直寻找未果。 这些年来,老黄夫妇四处寻找儿子的下落,但一直没有消息。“当年没有看好孩子,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十分自责。”提起儿子丢失时的情景,他们眼里泛起泪花。 阿贵被拐卖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改名陈铭(化名)。他依稀记得儿时的一些片段,并一直清楚自己并非养父母的亲生儿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寻找自己亲生父母的念头越来越强。参加工作后,陈铭坚持不懈地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寻亲。 2022年11月,城厢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从寻亲网站上了解到陈铭寻亲的信息后,邀请他到局里采集血样,可惜未能比对出其生父母信息。 民警黄博君、陈冰不轻言放弃,始终将陈铭寻亲一事放在心头,寻找各种办法破局。今年10月13日,陈冰在数千张照片中,发现陈铭与福清报案人老黄的面部特征高度相似,可能存在亲缘关系。为进一步确认双方关系,陈冰与具有丰富研判经验的刑侦大队长陈伟宁一起,历经多日攻坚,经过反复分析比对,判断老黄所报被拐儿童阿贵就是正在苦苦寻亲的陈铭。 很快,黄博君便联系老黄前来采集血样,并进行了DNA复核检验。“没错,就是他!”当DNA比对结果一致的消息传来,民警们忍不住欢呼雀跃。黄博君第一时间将DNA比对结果告诉老黄夫妇和陈铭。他们激动万分,都迫切地想要见到对方。 认亲一般都是回到家乡,但老黄斩钉截铁地告诉民警:“多亏了你们,我们才能找到儿子,所以一定要去莆田认亲!”这一决定也得到了陈铭的赞同。 10月28日上午,老黄夫妇及多名亲朋好友早早来到城厢公安分局。他们特意带来了阿贵幼时的相片,以及那本始终没有注销儿子姓名的户口本。这些物件,寄托了全家人27年的等待、悲伤和期待,记录了他们希望与绝望交织的艰难岁月,也即将见证他们迎来曙光的新时光。 上午10时许,从北京赶到莆田的陈铭,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打开车门。一见面,老黄夫妇和陈铭相拥痛哭,泣不成声…… 认亲现场,老黄夫妇为民警们送上了锦旗。“谢谢你们!多亏公安机关,我此生再也没有遗憾了!”老黄哽咽地说。 据介绍,2021年以来,城厢公安分局已侦破涉及全国各地拐卖儿童积案15起,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29人,采集认亲人员血样459份,通过技术成功比中历年失踪被拐儿童119名,帮助全国各地119个被拐儿童家庭实现团圆。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