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协和医院微创解除高难度胸、腰脊髓神经压迫病症

2023-12-27 11:11:12 冯川叶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东南网12月27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脊柱作为人体的“顶梁柱”,周围遍布重要的神经,不少严重患者的脊柱,脆弱的如同待修复珍贵瓷器,稍有不慎,便要面临瘫痪的风险。因此这就对手术医生的经验、技术,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福建协和医院的廖忠、崔为良教授团队,就是一群“手有金刚钻,专揽瓷器活”的医生。

腰椎间盘脱垂严重 专家创新“钻孔取物”

来自武夷山的彭先生(化名),这段日子过得很糟心。年纪轻轻

便右腿便疼痛、麻木无力,连站立都困难,更无法行走。晚上躺在床上辗转,不能入睡。

到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发现彭先生腰椎的第二和三节间的椎间盘突出,且脱垂到下一节椎弓根水平,卡在腰椎骨和脊髓神经间的缝隙间,所以神经压迫症状剧烈——这属于少见而又严重的病例,当地医生建议让他尽快做手术打开腰椎管,取出压迫神经的椎间盘髓核组织。经当地医生介绍,彭先生到协和医院找到擅长微创脊柱内镜手术的福建协和医院骨二科崔为良主任医师。

经过进一步的详细检查,崔为良主任医师结合以往手术的经验,认为彭先生的脱垂的情况比一般病人严重得多,卡在椎弓根的后方,位置很刁钻。若直接用椎间孔镜经过椎间孔来掏取的话,相比以往的手术操作,角度更大、技术难度要求更高,相当于要对椎弓根上缘骨皮质进行一定的切割,斜向到一个极度狭小的间隙中去掏一块髓核组织,势必影响到椎弓根的牢固性且对腰椎神经有一定的挤压,造成病人的疼痛和对神经外膜的擦伤的风险,引起病人的术中疼痛甚至损伤。

这是一个“走钢丝”的瓷器活,而崔为良主任医师正好就有金刚钻。他开创性地运用手中早已熟练的微创环锯,巧妙地从椎间盘外侧骨组织即椎弓根的松质骨中钻一个小孔,直达椎弓根内侧脱垂的椎间盘髓核,在不影响髓核背后神经根的情况下,轻巧地将其摘除,解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免除了术中的疼痛,也免除了对神经根直接的挤压风险,还保留了椎弓根骨皮质的牢固性。术后,彭先生回到病房后即可自行起床,次日完全康复,下床行走出院。

抽丝剥茧揪病灶 精钻细磨解危急

两年前,林先生(化名)因为双下肢麻木,在其他医院诊断为腰椎管狭窄,做了两节腰椎的减压内固定手术,可症状并没有好转,一年后还越来越重。今年6月,林先生的双下肢已经麻木无力到无法行走,需要扶着助行器才能够勉强站住。为此,他又到了另外一家医院就诊,进行了颈椎磁共振检查,被判断为颈椎椎管狭窄症,建议他到协和医院骨二科找廖忠主任进行颈椎手术。

廖忠主任接诊后,查看了其颈椎磁共振影像,发现了其中的蹊跷:病人的颈椎磁共振确实显示有狭窄,但狭窄的程度与病人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不匹配,问题很有可能并不出在颈椎和腰椎上,而是胸椎有压迫的病灶。

复查胸椎的磁共振检查后,医生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林先生胸椎管下端的一处黄韧带压迫脊髓非常严重,并且骨化,大部分的胸脊髓已经被压扁到几乎没有任何的间隙——这意味着林先生的脊髓命悬一线,随时面临完全瘫痪的风险。同时这也意味着这个脊髓减压手术的难度,相当于修复一个“裂而不碎的瓷器”,稍有不慎,仅存的一点脊髓功能就会丧失到全瘫的状态。

面对林先生的情况,崔为良主任医师大胆提出了可以用双通道的UBE内窥镜技术来达到这个手术减压的效果。相比原有单孔单通道钻孔手术,双通道UBE内窥镜更加高效,多一个孔道也可以更大范围的减压。

为此,治疗组崔主任在双通道的UBE内窥镜下,对林先生骨化压迫灶用镜下磨钻小心地磨除它的边缘,让整个骨化灶达到逐步的摘除,完成了对脊髓压迫的释放。

同时手术还克服了骨化灶造成的硬膜缺损的并发症,让林先生能够在微创手术的治疗下,及时恢复站立和行走功能。林先生对自己术后能够下床行走感到喜出望外。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腰椎间孔镜的脊柱微创外科医生,十几年来,廖忠、崔为良主任医师以精湛的微创技术,治愈了八闽大地数以千计的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三年前,他带领的团队作为福州市最早开展UBE(单侧双通道内窥镜手术)工作的团队,积累了数百例的UBE手术经验。今年八月,该团队进驻福建省医疗综合力量领先的协和医院,在开展最熟练的腰椎间孔镜手术之外,还一并开展了颈椎、胸椎内镜减压,腰椎UBE镜下融合,腰椎管狭窄的内镜减压ULBD技术,用硬核的“金刚钻”,勇揽“瓷器活”,造福许多脊柱患者。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