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你,福建力量|林善平:以工匠精神做精品
2024-05-18 08:23: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5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姚雨欣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记者 方婷 陈欣妍 杨鹏)300多人的公司却拥有500多项国家专利、100多项软件著作权,并参与制定70项国家标准,其中第一起草人的有10项;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称号。 这家公司,就是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走近虹润园区,一面大理石墙跃然眼前,墙的一面是“红军不怕远征难”浮雕,另一面雕刻着企业文化。 “风雨彩虹,润物无声。”公司名释义,在董事长林善平看来亦是公司的立身处世之道。“用‘不见风雨怎能见彩虹’来自励,以‘润物细无声’自勉,就是为了敦促我以工匠精神坚守实业报国的初心。”他说。 林善平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1995年,他下海闯市场,应用所学开发仪表,在家乡创办虹润公司。“那时候就想为民族工业争口气。”林善平说。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 “公司刚开始只是一个小作坊,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后面遇上了知识产权纠纷,差点就‘画上句号’了。”林善平说,挫折并没有让他丧失信心,而是坚定了他要做就要做精的信念,“唯有自主创新探出新路,企业才有核心竞争力”。 面对严峻考验,林善平带领公司员工咬紧牙关,打赢了专利争夺战。 2014年起,虹润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来自高校的专家教授与公司多位技术研发人员组成科研团队,相继啃下好几个“硬骨头”,自主创新优势不断提升。此外,虹润还引进浙大、南航、南大等大学、院所人才,设立2个研发中心,培养起可以独当一面的研发队伍。 瞄准世界一流,林善平将“虹润不怕远征难”的企业精神刻进生产研发各个环节,矢志打破国外技术与价格垄断,促进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 过去,高性能仪表生产所需的芯片大多被欧美国家垄断。“我觉得一直受制于人不是办法,虽然国产化道路很难,但并非没有可能。于是7年来,我们加紧进行国产化替代。”林善平说。 自此,虹润顶住压力走国产化道路,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尝试突破“卡脖子”技术。 一步一个脚印,虹润生产的仪表国产化率从20%提高到了90%。 “仪表国产化,任重道远,容不得半分脱实向虚。”林善平说,目前,虹润在显示控制仪表领域的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芯片国产化,“将命运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这家地处闽北山区的民营企业,目前年产高性能仪表70万台,包含10大系列上千个品种,已占据国内显示控制仪表约三分之一的市场。在卫星发射计量系统、中国科学院科研实验平台等项目里,都有虹润的产品。 成为行业“单项冠军”,林善平的制胜法宝,就是坚持工匠精神。“立工匠精神,做百年老店,用民族产业的仪表,武装中国装备的大脑,是我的目标。”林善平说。 30年如一日专心做仪表,林善平持续推动公司走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三化”融合之路。在虹润,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和销售全流程各环节,都建立和执行国际一流的统一标准。历经10余年升级迭代,公司实现了全流程可集成的精确控制、可视化的透明管理、可定制的个性开发、可追溯的责任管理等智能制造体系。 近年来,虹润先后承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国家重点产业振兴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7个国家专项。2023年,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被授予“福建省院士专家示范工作站”称号,成为当年全省10家之一、南平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院士工作站。 今年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公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企业名单,福建省有7家企业入选,虹润榜上有名,是南平市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不忘初心,常怀真心。对待公益事业,林善平同样一丝不苟。 为了帮助贫困生上大学,林善平自1999年发起圆梦助学行动,承诺不让一个顺昌学子因为贫困上不了大学。 25年助学不辍,“中间企业遇到困难时候,也没中断过公益事业”,累计慈善捐款2000多万元,先后资助2500名困难大学生。虹润公司被南平市政府授予“热心教育杰出贡献奖”。 当选省人大代表后,林善平把匠心融入履职过程。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而且每年争取为百姓办成几件实事,获评“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改革开放40周年履职优秀代表”。 “无论是艰苦创业,还是立身社会,我都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矢志不渝做精品,心无旁骛把事情做好。”林善平说。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