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这份礼物,和一位福建人有关

2024-05-19 08:43:29 作者:赵 凯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汉语语法》一书的序言首页

image.png

黄嘉略夫妇

image.png

《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

5月5日至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会谈前,两国元首夫妇互赠礼品。马克龙总统赠送了一本1742年出版的《汉法词典》,他介绍,这本《汉法词典》的编写花了38年的时间,参与编写的还有一位来自福建的中国人。

这本《汉法词典》和中国有何渊源?这位福建人又是谁呢?

路易十四的御用翻译

马克龙提到的这位福建人,叫作黄嘉略。

他出生于福建莆田,自称凤山黄日升,在学术界,根据其法文名字(Arcade Hoamg)往往称他为黄嘉略。他的档案资料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巴黎天文台图书馆等学术重地。可是,在中国,他的名字却少有人知。

根据自述,1679年11月15日,黄嘉略出生在兴化府(今莆田)凤山一个富户家庭。少年时,他一边学习中国传统经典,一边向当时在中国的传教士学习拉丁文。这一阶段的学习经历,为他之后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奠定了基础。

1701年,黄嘉略跟随传教士梁弘任(Artus de Lionne,路易十四的外交大臣于格·德·里昂之子)前往罗马,于1706年年初抵达巴黎。

黄嘉略的到访,让整个法国上流社会都激动起来,整个巴黎的沙龙都为他敞开怀抱,社会名流以与这位时年27岁的中国先生一晤为荣。没过多久,路易十四便任命他为御用翻译。

法国上层社会对黄嘉略的接纳,反映了当时法国对中国文化的崇慕。其时,“中国风”在法国方兴未艾。上至君王,下至平民,几乎无人不对中国怀有强烈的兴趣。

法国人对中国的兴趣,并不只停留在时尚层面,更有欧洲国力竞争的深层原因。

18世纪初,法国的远东贸易落后于荷兰、西班牙等海上强国,随着1703年法国与中国的直接贸易逐渐开展,语言不通和对中国缺乏了解,成为扩大贸易的障碍,掌握汉语和中国常识变得越来越迫切。

最令法国人倍感压力的是,与法国的中国学尚未起步不同,相邻的德国在一众学者的努力下,已经有了相当重大的成果。其中最著名的,是莱布尼茨在1697年出版的《中国近事》。

因此,无论是从商贸还是从文化上看,这位既通拉丁文又知晓中国情况的黄先生,无疑成为法国执政者破解中国之谜的钥匙。

法国王室学术总监、法国科学院院长比尼昂(Bignon)是黄嘉略的推荐人和保护人,在他的安排下,黄嘉略不仅成为王室翻译,负责将海外传教士送回来的中国文献翻译为法语,还承接了“法汉字典”和“汉语语法”两个重大项目。

为了保证项目进展,比尼昂特意安排了两位学者弗雷莱、傅尔蒙当他的助手。

用法语编写汉语字典第一人

在18世纪初,法国甚至整个欧洲尚无一部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字典。

黄嘉略所编写的《法汉字典》手稿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东方部。这部未完成的作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401字,是用音序排列的;第二部分5210字,是用部首排列的。

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弗雷莱看了第一部分后,认为不习汉字的法国人无法按照汉字读音进行检索,建议他改用易于视觉识别的部首进行排序。

黄嘉略并不满足于编“字典”,而是将这部作品打造为一部介绍中国文化的“辞海”。例如,他为“山”所写的释义是这样的:

山,中国有五座名山,分别位于中国四方,最著名的是泰山,位于东部。

泰山用来称呼岳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与别人谈话提到对方岳父时,法国人通常礼貌地说“votre beau-père”,中国人则说“令泰山”,意思是,岳父如同五岳之首泰山一样崇高。

泰山还用在一句谚语中:“有眼不识泰山。”这是指一个人不知道某位非常有名的人,一座高山就在你眼前,而你居然视而不见。

从字典的功用上,用法文来解释“山”就够了,但黄嘉略却做了那么多常识性的解释,很显然,他考虑的是尽可能让法国人更多地知道有关中国的常识。

而他编写的《汉语语法》则是更艰难的挑战。因为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系统的语法概念。他没有任何先例可以遵循,一切都要从“什么是语法”学起。因此这部作品见证了中法两国学者互相学习的过程。

在与黄嘉略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弗雷莱、傅尔蒙逐步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成长为法国第一代汉学家。

傅尔蒙在1742年出版的《中国官话》,即礼物中的《汉法词典》,正是大量依赖了黄嘉略的指引和前期工作。

深深影响孟德斯鸠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黄嘉略还经常接待法国学者的来访。植物学家茹西欧、以翻译《一千零一夜》名动一时的学者加朗、对中国占星历法特别感兴趣的天文学家德利尔等都曾受到过黄嘉略的影响。而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比黄嘉略年轻10岁。他在1713年拜访黄嘉略的时候年仅24岁。据估计,孟德斯鸠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一共拜访了黄嘉略7次,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黄嘉略为孟德斯鸠介绍了中国古代信仰,分析了中国人的性格,介绍了中国的司法和科举制度。有趣的是,为了说明汉语的结构,黄嘉略在孟德斯鸠的面前唱起了一首民歌,而这首歌正是取材于中国传统戏曲《荆钗记》中钱玉莲和王十朋的故事。

孟德斯鸠将谈话内容整理为三次记录,装订成册,冠名为《关于中国问题与黄先生的对话》。此外,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有6处直接引用了他们的谈话内容。

1714年初,孟德斯鸠离开巴黎返回家乡料理父亲的丧事,之后他便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的中国朋友。1716年10月,黄嘉略在塞纳河左岸的寓所中去世,年仅37岁。

因为繁重的工作和长期患有肺病,黄嘉略已多年没有回过故乡,但他怀着深深的爱国情感,经常在日记中自称“莆田先生”“中国先生”抒发怀乡之情。

在他的《汉语语法》讲解“巴不得”这个词组的时候,他举的例句是:“我巴不得今在中国。”

这位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人物,将他的思乡之情留在了异乡的字里行间,永远地保存了下来。(赵 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