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数字”有话说】数字赋能 助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2024-05-22 22:17:09 冯川叶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东南网5月2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近年来,系列数字健康领域的应用场景为百姓就医提供了方便,为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健康守门人提供了助力。

闽政通:到诊所看病一码通行

如今在福建,到诊所看病无需带病历,也不用报名字、年龄,通过手机上的闽诊通的就诊码,医生就能看到你的个人信息,看病、开方、取药比以前方便多了。去年省卫健委印发诊所诊疗监督系统推广方案,在全国率先推出全省统一的诊所诊疗服务与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即“福建省诊所诊疗监督系统”(简称“闽诊通”),可为群众就诊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

“闽诊通上都是正规诊所,用着放心,而且不用预约排队,还可以查询到就诊记录,方便安全。”记者了解到,“闽诊通”的诊所诊疗业务子系统具备接诊记录(门诊电子病历)、处方开具、划价结算、药库管理、后台管理等功能,自动生成门诊日志,可满足各类诊所、门诊部等小型医疗机构诊疗信息化基本需求。“闽诊通”构建了一体化诊所诊疗智慧监管服务网络,其诊所监督监测子系统,具备医疗机构、执业人员资质审查等功能,既可以对使用诊所诊疗业务子系统的诊所进行数字化监管,也可以对使用自建诊疗系统的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通过接口上传诊疗数据进行监管。省、市、县三级卫生健康部门可通过系统对辖区诊所进行在线监管。

本届数字峰会期间,闽诊通将推出2.0版本。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响应“点题整治项目,优化升级“闽诊通平台,全力保障政府监管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以数字赋能“点题整治,以信息技术守护百姓就医健康。

智能自助办理平台 医保业务可以远程办理

“过去办理医保业务不懂流程,容易走弯路、来回跑,既麻烦又浪费时间,现在多了个优秀的‘助理’,手指轻轻一点就办理完了,真是方便不少。”近日,宁德市民王先生通过智能自动办理平台咨询办理了业务。

据介绍,传统经办模式往往存在政务服务经办效率低、经办人员压力大、服务不精准、用户满意度不高等瓶颈问题。以医保咨询服务为例,由于行业政策知识专业性强、咨询量大,客服人员往往面临巨大的压力,且难以提供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

今年3月,易联众集团发布“智鼎云帆”行业大模型,并打造“智能自动办理平台”,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政务领域的有效应用。易联众智能自动办理平台以医保政策、数据、业务为基础支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人等技术,实现内容视频化、交互线上化、服务智能化,构建集问、帮、办三大能力的一体化平台,为政务服务提供全新的服务模式。

记者了解到,智能自动办理平台以大数据为支撑,构建用户画像,提供精准服务;利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实现更加拟人化的人机交互模式;通过AI 构建智能任务办理模式。使办事群众通过手机、机器人、自助机、竖屏终端等各种介质,轻松享受到在线咨询、业务受理、一键办理、远程帮办等服务,创新政务服务的模式,拓展政务服务的渠道,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确保办事群众顺利完成业务办理,节省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打通数据壁垒 数字化医共体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优质医疗资源如何下沉,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如何推进,本届数字峰会上,数字化医共体解决方案提供了不少成功案例。

满足签约管理、医患沟通、居民管理、团队协作、医生工作管理、慢病管理等业务需求,根据服务对象不同,提供多种平台应用。“积分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集智能签约、医护上门、积分兑换多项应用为一体的家庭医生签约新模式,

以区域医疗机构为中心,建立覆盖全区域的慢性病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级、分类、分标”联动管理,整合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医疗信息,提供体征数据监测、指标异常报警、随访跟踪、智能干预等服务,增强对慢性病监管与干预的服务能力,实现由“治疗为中心”向“健康管理与防治为中心”转变。

打通数据壁垒,通过医共体信息化的整体建设,将总医院的优势资源下沉,拓展县、乡、村三级信息化应用,突出区域内医疗协同服务能力,强化医疗机构人财物及医疗业务综合能力,补充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应用,延伸公共卫生入户信息化建设,从而实现延伸总医院优质医疗服务能力下基层、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同时引入“互联网+医疗”及大数据应用技术,融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促进意思,加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广大群众就诊满意度与获得感,形成具有特色的医共体样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