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永安贡鸡”何以致富一方?

2024-05-31 07:34:26 作者:魏兴谷 洪智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5月31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魏兴谷 洪智敏)去年9月,“永安贡鸡”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定。永安市贡川镇充分擦亮地标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以“永安贡鸡”为龙头,加快培育更多“贡”字号特色农产品,努力实现特色产品向知名品牌转变,加强村企银合作,力争卖出“好农货”。

今年,贡川镇出栏“永安贡鸡”1000万羽,俏销上海、浙江、广东等地,产值7亿多元。“永安贡鸡”成为农民致富和老区发展的一大产业。“永安贡鸡”何以致富一方?笔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养殖贡鸡忙增收

“进入夏季,要随时注意调节好鸡舍温度。”“放入果园散养后,要每天观察鸡的进食情况。”5月29日,走进贡川镇红安村村民邓善朝的“永安贡鸡”养殖基地,贡川镇畜牧站工作人员正在对鸡苗的饲养进行指导。

“这批鸡苗再过两个月就可以放到果园里散养了。”邓善朝说,他的养殖基地一年养1万多羽贡鸡,分三四批次销售,年产值达70余万元。

据了解,“永安贡鸡”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养殖历史,相传曾被奉为朝廷贡品,以其品质、风味独特而著名。“永安贡鸡”大都以山地、果园、竹林放养为主,主要以天然虫草、五谷杂粮为食物,其肉味鲜美,温中益气,是食补兼优的药膳名馔,被消费者称为“山区燕窝”。2000年,贡川镇因饲养“永安贡鸡”取得突出成效,被农业部授予“中国贡鸡第一镇”的荣誉称号;2022年,“永安贡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红安村,像邓善朝这样养“永安贡鸡”的村民有十几户。近年来,贡川镇深耕林下经济,发挥党员致富示范基地和致富带头人作用,带动村民利用现有山场发展林下养殖,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养殖行列,全镇贡鸡养殖规模持续壮大。

贡川镇还不断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村集体提供土地和资金,合作社实施“四统一”,即统一供应鸡苗、统一养殖流程、统一疫苗防治、统一产品销售,不仅激发农户积极性,还解决了本地人就业问题,推动贡鸡产业做大做强。

加快培育“贡”字号特色农产品

随着“永安贡鸡”逐渐出圈,贡川镇以发展贡鸡产业为引领,通过打响品牌,加快培育更多“贡”字号特色农产品。贡川镇加大对笋干等产业扶持力度,扩大岩下沃柑、龙大脐橙、高山蔬菜种植规模,加快农文旅融合,举办名特优产品直播展销会,努力打响贡席、贡笋、贡果等“贡”字号特色品牌。

在贡川镇,村企银合作推出“跨界搭台,异业联盟”新模式,以“金融+非金融”服务,融入即时零售、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的“厝边好农货·福农驿站”,并与永安城区37家兔喜快递门店开展战略合作,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构建“新农主体+村集体+金融”销售模式。

“我们在进行实地考察、样品检测、价格洽谈等流程后,发布产品信息,居民接单后,就可以按提货时间拿到产品。”兔喜快递永安奥体国际门店负责人江鑫说,“我们每个门店都建有微信群,刚接手‘永安贡鸡’销售时,短短两天就销售128只,销售金额9984元。随着覆盖面进一步拓展,‘贡’字品牌的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量水涨船高。”

“我们为村集体成立的贡鑫农产品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次性授信30万元,用于‘贡’字号农产品的品牌包装、产品推广等方面。”永安农商银行贡川支行负责人叶援斌说,“我们还发挥业务优势,对合作社进行专业财务指导,帮助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利益分配,推动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在推广“贡”字号农产品的进程中,离不开福建省海峡科化有限公司的国企担当。贡川镇集凤村是海峡科化的挂包联系村,公司每年设立100万元滚动资金,用于支持挂包村的阵地建设、项目引进、产业扶持等。

“‘永安贡鸡’名声在外,但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品深加工方面还大为可为。”永安市贡川镇党委书记朱旭辉说,“我们希望通过海峡科化的助力,促进上下游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贡’品全产业链条,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