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化妆品产业破局之道:自练内功,创新突围

2024-08-15 22:59:21 林先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东南网8月15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近年来,随着国人消费意识的觉醒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国产化妆品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各类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商的崛起更是为快消品行业带来了全新的销售格局。

“然而,在国内化妆品行业争奇斗艳的大背景下,福建省的化妆品产业发展却显得相对沉寂。据厦门电商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2023年厦门化妆品电商销售额近200个亿,在全国电商行业中都备受瞩目。但是,这个销售数据中真正属于福建本土的化妆品企业生产的产品所占份额,却是少之又少,可能不到10%。”近日,福建日化协会秘书长谢静怡表示,“福建本土的化妆品企业在当下既面临国有品牌接纳度越来越高的新机遇,也面临产业升级的挑战。”

在消费理念、消费群体和销售渠道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的今天,福建的中小化妆品企业该如何应对?如何适应这一轮市场变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漳州:婴童化妆品的坚实防线

漳州,被誉为福建化妆品产业的摇篮。早在上世纪90年代,漳州的化妆品产业就已初具雏形,许多老国企人转型创业,开创了以片仔癀、梦娇兰等品牌为代表的本土化妆品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漳州在婴童护理、成人护肤、彩妆等领域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特别是在婴童化妆品领域,漳州已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

位于漳州市龙海区的福建省梦娇兰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梦娇兰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从传统销售渠道到电商转型的阵痛,也面对过管理和用工方面的挑战。然而,从2019年开始,梦娇兰便启动了全面的产业升级,着力加大研发投入,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管控,并紧跟电商发展的脚步,从最初的阿里巴巴平台到如今的直播带货,梦娇兰始终紧随市场潮流。

在梦娇兰的生产基地,从研发实验室、原料投放的封闭生产线,到每小时生产9000多支儿童化妆品的洁净车间,再到全智能化的品控室,这是“小浣熊”婴童护理产品的生产过程。这一切都展示了国民婴童护理品牌在“中国智造”背景下的匠心品质。

面对当下直播带货带来的假冒伪劣、价格混乱以及渠道挤压等现象,梦娇兰副总经理陈小沉坦言,“市场乱象丛生,但我们坚信消费者终会明白,像小浣熊这样深耕了29年的国货品牌,与那些迅速注册、带货三四个月就消失的产品有着本质的不同。市场终将回归理性,消费者也会在不断的选择中逐渐成熟。”这份自信,源自梦娇兰对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的坚守。

新材料,新布局

成人化妆品的突围之路

相比婴童化妆品,成人化妆品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漳州的成人化妆品产业主要集中在护肤和洗护领域,嘉文丽、彩露华、上新等品牌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年来消费习惯的改变,让以线下体验式销售为主的嘉文丽等企业面临重重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嘉文丽(福建)化妆品有限公司选择了通过新材料研发来寻求突破。2022年以来,嘉文丽开始从本土作物如三角梅、金线莲、水仙花等中提取有效护肤成分,并自主研发出“山芙蓉根/茎提取物”,成为福建省首个获批准使用的化妆品新原料。

嘉文丽总经理林建平表示,公司每年将销售额的5%投入到研究中,研发团队不仅来自台湾,还与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力求在新型原料的研发和市场应用中占据领先地位。公司还与厦门大学药学院转化医学中心联合成立了干细胞微生态科研平台,探索化妆品活性靶向传递和智能释放技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开辟新道路。

福建省日用化学品商会会长谢静怡指出,漳州化妆品产业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扎实的产业基础,但企业规模偏小、产业缺乏科学引导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她呼吁加大对化妆品企业的科技研发扶持力度,引导企业重视创新和品牌培育。同时,在政策层面,应对有前景的技术进行定向基金支持,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高质量发展;在执行层面,应实现监管与培育并重,既要加强市场监管,也要给予中小企业和新创品牌更多的发展空间。

编后语:

随着国产化妆品市场需求的旺盛和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福建省化妆品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未来,能否在这场竞争中突围而出,关键在于其能否继续练好内功,提升产品品质,创新研发,抢占市场先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