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农人日销无花果万斤 最好的事业就在家门口
2024-08-19 18:27:27 来源:拼多多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已知有20枚无花果和1个冰袋,要放入一个长24厘米、宽18厘米、高14厘米的泡沫箱,如何才能让每颗无花果都被有效支撑,且包材成本最低? 这是让熊亚军记忆深刻的一道应用题,在他入驻拼多多的第一年,就摆在面前。因为,常有申请“坏果包赔”的消费者晒图:果子挤在一起,接触的果面已发烂发臭。 不擅长数学、没学过建模,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熊亚军反复设计、修改,一套成熟的方案在开模前推倒重来不下三次,新设计的箱子要通过实际试用检测售后指标。方案进入第四轮时,他的店铺售后改善了10%以上。 ▲ 无花果成熟了,熊亚军在基地摘果子。吴川 | 摄 他花了三年学会种,又花了六年学做拼多多,逐渐从村里的“小透明”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眼下正值产季,他每天能在线上销出1万斤无花果,附近6个大基地都为他供货,覆盖农户100多户。 金山银山不如家门口的龙泉山,熊家就在龙泉山旁,开门见山,风光秀丽。以前不得不离家是因为村子不能很好地养活一家人,但如今不同了。 “我的工位没水没电” “我们祖祖辈辈以地为生,以地养人,种地能有多难?”2015年下半年,熊亚军决定承包村里那10亩地时,他对无花果的了解其实远不及为他解答问题的搜索引擎。 彼时,距离成都不远的四川内江正大力发展无花果产业,要将之打造成“川果”对话世界的一张名片。这可是一张“烫金”名片。熊亚军看到电视上说,行情好时,一斤无花果能卖20元,是普通柑子的十倍,“那可不是在地里捡黄金?” 看得见的“钱景”让熊亚军斗志昂扬。他一个人就是一支“熊家军”。为了照顾10亩无花果,他独自在山林间搭建了“工位”——一个不到10平米的铁皮棚子,冬冻夏晒,没水没电。他热了,就躲到自己挖的水坑里泡一泡;饿了,烧点柴火饭就着泡菜吃。这种近乎原始的生活,即便在近十年之后的今天,依然是很多无花果果农的日常。 因为,无花果是一种“离不开人”的植物,特别依赖人的照顾。比如,一片种过它的土地,必须得“晾晒”两三年,再深翻、消毒,否则,别想再种它。吃了没经验的亏,熊亚军承包的那片地,土壤板结,连机器都没有力气深翻。但无花果苗已经扦插,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 大半年后,当熊亚军吃到自己种的第一茬无花果,这些“长在树上的糖包子”让他有些动容,“不仅每个果子是我精心照顾,连每一抔土都是我从旁边竹林挖来的。” 小小无花果,竟要如此用心,这确实让打小就干农活的熊亚军始料未及。浇水、施肥、喷药更是马虎不得。无花果喜水,雨少了要浇水,雨多了要防虫害;而打药治虫,气温超过30度,不能打;下完雨有露水,不能打。作物不懂体谅人,只能靠人迁就。果农看天行事,天气好就起个大早伺候它们;天气不好就得大半夜“加班”。果园里除了果味儿,还有浓郁的“班味儿”。 等到果子成熟,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无花果每年的采收期长达5个月,6月底成熟的第一批果子一般是头年冬天孕育的枝条上长出的冬果,随后,新生枝条会陆续结出更多果实,分批成熟。这意味着,几乎整个下半年,熊亚军每隔几天就要上个抢收的夜班,因为果子多,丰收的忙碌从凌晨便开始了。 ▲早上4点,成都市新都区无花果收购点就有农民来卖果子。吴川 | 摄 其间还时有工伤发生。无花果折断的梗、叶都会分泌一种乳白色的汁液,其中含有的“呋喃香豆素”会诱发光敏皮炎,不仅让人短时间内无法工作,皮肤上还会留下印记,五六年都未必能好。 这样的白色“功勋章”,熊亚军手上有过不少。为了种好无花果,初春抹芽、盛夏防虫、立秋摘果、深冬翻耕,他半年瘦了30多斤,全身黑得发亮。后来在拼多多上把无花果卖火后,有人问他凭什么,他说,“你只知无花果的甜,而我受过它的苦。” 可以不懂运营,但不能不懂货 8月5日凌晨两点,永丰村的几位农户轻手轻脚起床,出门摘果。新鲜的无花果会有专门的女工负责处理:分拣、套袋、装筐……中午时分,统一装车,拉到熊亚军的仓库,然后再分装、封箱,发往全国各地。 这是熊亚军合作的无花果生产基地,在成都,类似的基地还有5个,总共每天要为他供应近1万斤果子。那个曾经深居老林、瘦成猴样的年轻人如今有了大出息,成了村里有名的销售大户,这让很多人刮目相看。 ▲ 熊亚军的无花果登上了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吴川 | 摄 在拼多多开店之初,从农人变为农商的熊老板看着订单量蹭蹭上涨,欢喜得很。用一个字来形容心情,那就是“爽”,因为,终于不用被商贩“看人下菜”了。“人在家中坐,单从线上来。不用出去摆摊,不用被人呼来喝去。这种好日子,真是头一遭。” 熊亚军认为,无花果电商生意的本质是如何持续输出品质稳定的果实,尽量隔绝天气、产地、物流等因素对消费体验的影响,如此才能做大规模,提升利润。 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出现,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全国大市场的宽门。而且,平台推出的诸多交易和服务创新也使得农货上行的核心要素从传统电商平台强调的“运营技巧”转变成“货源优势”。谁能掌控好的货源,谁就掌握了农产品上行的命门。 被电商重启的生活 如果懂货是块敲门砖,那么,售后环节的精耕细作让熊亚军的无花果电商真正成了一门好生意。为减少果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他把自己熬成了半个包装设计专家。目前使用的泡沫包装箱,20枚果子颗颗独立,有立柱承托,还配备了放置冰袋的冰隔层。 ▲ 熊亚军手绘的无花果包装设计图之一。吴川 | 摄 “我们在拼多多上的售后能控制在3%-5%以内,这个包装箱功不可没。”熊亚军说,整个包装方案很快就在线上流传开了。他很开心有人模仿他,“能被大家采用是我的荣幸”。 除了包装,熊亚军又陆续在更多环节增加了自己的“巧思”。与之同步,他先是卖光了自己10亩地的无花果,接着,合作的基地又从1个拓展至6个。 与熊亚军合作的无花果基地内,不少员工也成了受益者。她们大多是宝妈,在照顾老人、孩子之余到基地帮忙,不必外出打工也能获得每月五六千元的薪水。 如果孤独有等级,曾经不被理解的熊亚军一个人种10亩地,可以称得上孤独的最高级。而今,他的家人们都陆续返乡,不再四处打工。姐姐也在拼多多上开了店。闲不住的父亲在地里新种了草莓,每当丰收,都会找儿子帮忙网销。而他自己在学习无花果种植技术的过程中收获了珍贵的爱情。 一家人热热闹闹、不再分离。这是他们的选择,也是大时代的变化。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