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我和祖国共成长|“70后”林秀芬:海洋生物科技的“弄潮儿”

2024-10-05 09:07:53 郑雅梅 叶军民 陈立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睿 周冬

制图:欧东亮

东南网10月5日讯(“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记者 郑雅梅 叶军民 陈立)从厦门岛内驱车西行约半小时,到达厦门生物医药港。初秋时分的蓝湾工业园区一派生机盎然,全球纯度最高的硫酸氨基葡萄糖规模化生产基地就位于此。

走进位于厦门海沧的蓝湾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设备飞速运转——原料反应、过滤、除杂等工序一气呵成,浓厚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

其间,一位身材娇小、干练十足的女性正在不同作业区之间来回穿梭,认真监控显示屏、观察投料情况。她就是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湾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林秀芬。

出生于泉州安溪一个教育世家的林秀芬,从小喜欢钻研新鲜事物、探索未知领域。二十年前,林秀芬还是一名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和招商的公职人员,机缘巧合下遇到了国家海洋三所8年攻关取得的“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项目。自那时起,她的人生轨迹就与这一科研项目紧密相连。

image.png

林秀芬与研发团队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显色实验(欧东亮 摄)

氨糖,被称为“关节的粮食”,对治疗骨关节疾病有特殊效用。“在2005年之前,国内并没有生产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的技术,只能把从虾蟹壳中提取的甲壳素原材料低价卖给国外,再以百倍千倍的价格从国外买回氨糖类产品。”林秀芬说,海洋三所研发的是纯度大于99%的硫酸氨基葡萄糖,易于吸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然而在招商中,海洋生物医药行业的高风险令许多投资人望而却步。

“这么好的项目别人不做,那就我来做。我不能对不起科学家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当时30岁出头的林秀芬,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毅然辞去公职,变卖房产、股票,创办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带着变现的几百万元,走上“产业化生产高纯氨糖”的创业路。

产业规模化之路“荆棘丛生”,由于从研发、改造到落地需要较长周期,创业不到两年,林秀芬就花完了变卖资产得来的几百万元。但是,她却越发坚定:“这是一个可造福中国1.55亿骨关节患者的项目,绝不能半途而废。”

“四面八方都没有路,那我只好自己长出翅膀。”这双翅膀就是科技,林秀芬坚信,科技能化腐朽为神奇。于是,她咬紧牙关,一次次找到深耕该领域的专家教授,请他们帮忙做实验;找到国内知名医院的骨科专家教授,请他们帮蓝湾科技的产品做临床研究。

就这样,林秀芬拿到了第一张氨糖的“准生证”。2007年,蓝湾科技取得了国内第一个硫酸氨基葡萄糖保健食品的批文。次年,蓝湾科技便实现了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的规模化生产,打破欧美日对海洋生物多糖技术的垄断,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image.png

林秀芬与研发团队进行高纯氨糖含量液相检验(欧东亮 摄)

19年深耕、十多项发明专利、荣获海洋科学技术奖、被四部委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凭借独特的海洋基因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拼出一片天地——林秀芬的故事既是新时代女性创新创业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厦门乃至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见证。

近年来,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沿海各省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向海问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研发有序推进,持续激发“蓝色新动能”。

“我很幸运,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机遇。”一路走来,林秀芬从不居功,她认为是时代造就了蓝湾科技,深化改革也让企业家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间,“感恩新时代,让我不受限,可以敢想敢做,一直向前冲。”

进入新时代,海洋经济前景广阔。深耕蓝色国土、壮大海洋经济,是大势所趋,更大有可为。林秀芬对海洋生物医药的未来充满期待,她认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有望成为千亿产业集群,“向海问药正当时”。

今年4月,蓝湾科技取得药品制剂批准注册证书,成为我国新药品法实施以来获批的既有原料又有制剂的硫酸氨基葡萄糖药品。同时,企业不忘反哺社会,陆续向体育界、教育界、医疗界等捐赠海洋高科技产品,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未来,我们要继续向海要健康,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与担当,坚守初心,反哺社会。”林秀芬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