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柯坑村:林改不停歇 村民齐受益
2024-10-09 09:19:5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0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林生钟 叶紫妍) 仲秋时节,天高云淡。通往大田县华兴镇柯坑村的路上,沿途满目青翠,杉树、马尾松、毛竹等长满山坡。 绿色是柯坑村的底色。总面积17225亩的村子,林地面积就达到15351亩,其中有林面积14936亩,森林蓄积量13.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4.68%。 “全村现有常住人口106人,平均每位住在村里的村民可管护森林141亩,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柯坑村党支部书记杨连怀自豪地介绍,党支部领办林业合作社的努力唤醒了片片青山,让林农走上“靠山致富”新路子。 合作社营林,不投资也可分红 秋风起,吹拂着山林簌簌作响。“你看这林子,长得多好。”看着眼前茂密的林木,村民杨景旭的脸上浮现笑意,“绿了山地,鼓了钱包,林改改得真不赖。” 1983年,国家扶持个人造林,他和一些村民一起贷款造林,种植了杉木301亩。杨景旭回忆,林木验收合格拿到工资后,继续参与管理的人寥寥无几,树木成活率很低。 经过近40年的等待,2022年10月,杨景旭等村民种植的杉木开始采伐,301亩林木卖了32万元,平均每亩林地收入只有1000元出头。 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出现,让情况出现改变。 2015年2月,大田县柯坑林业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将荒山纳入更新造林范围。同时,对上一轮村集体林权改革时,林权证已经到期的山场重新分类处置,收归合作社经营。 “现在的集体林地,由林业专业合作社统一更新造林和经营管理,村民不用投资即可享受分红。”杨连怀介绍,不管是否住在村里,只要原籍属于柯坑村的村民,都可以得到分红。 合作社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推荐村民为合作社成员代表,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村民以户为单位,以家庭人口为依据,拥有合作社股份;利润的85%用于社员分红,剩下的15%用作村集体公益资金。 “股权人人享有,人人均分。”柯坑林业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杨连开介绍,合作社成立理事会,成员无偿为社员服务,每年组织社员开展义务植树造林和巡山护林活动,确保“造一处树,成一片林”。 2022年底,杨景旭等村民数十年前种植的杉木林采伐结束,他们一致决定将林地归还给村集体,林权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我们社员不用花钱、造林和管理,就能得到一份稳定保障,这买卖划算。” 经过9年多发展,合作社目前管护森林面积2152亩,每年平均更新造林面积约200亩,全村林木收益630万余元,村集体增收172万元,村民每年人均增收539元。村里的6800亩天然林及998亩生态林,每年可获得国家补助14万余元。 林改再推进,万亩林地获生机 过往柯坑村“荒山难绿”的症结,在于林地的产权与产能问题。通过2005年启动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委会把林权证挂在村民小组、村民个人或村干部名下。可由于当时的改革工作不够精确,林权证存在登记信息不全、权属重叠、地类冲突等问题。 2021年3月,柯坑村启动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通过统一注销林权证的决议案。大田县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依据《大田县农村集体林地林权纠错实施方案》政策精神,全力支持该村推进林改工作。目前,全村共有11本林权证变更为合作社所有。 通过对森林资源进行整合,柯坑村探索出“村党支部引领+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村集体和群众增收”发展模式。当地通过与上级部门、企业对接,规避了个人所有林权小而散,无法成规模开展林业金融的问题,并适时开展林票、碳票等改革工作;在涉及林地征迁问题时,由合作社成员代表进行统一洽谈对接,征迁完成后由合作社对征迁款按股权进行分配,以保证公平。 “林权再次改革,森林的产能得以释放,也提升了村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杨连怀表示,未来,柯坑村将继续大力挖掘林业价值,发挥山高林密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