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福州救火会:一个不一般的近代基层社会组织

2024-11-12 10:45:06 作者:徐文彬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近代民间基层自治组织目前国内仅苏州市民公社较为人知。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指出:“苏州市民公社这是一种按城镇街道区域划分,主要由商人领导和组织的市民自治组织。这种组织形式在全国极为罕见。” 因此,20世纪80年代,当苏州市民公社档案被发现时,在国内外史学界引起轰动,美国胡佛档案馆甚至愿用缩微胶卷形式以全部布斯文件(与孙中山来往书信)交换。2011年,苏州市民公社档案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的珍贵档案。

较之苏州市民公社,福州救火会与其有较多相似性,均在清末创立,建立覆盖全市的网点,其业务覆盖消防、赈灾、市政等诸多领域,两者均为城市中的社区自治组织,但福州救火会存续时间更长、群众基础更为扎实、影响更为深远,是福州不可遗忘的历史。

福州四周群山环绕,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为典型河口盆地,气候炎热干燥。尤其夏秋季,火灾易发,以至民间有“秋季火帝出动”之谚语。福州是由地质构造作用和海侵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冲积平原,沿岸土层浅薄、含泥沙高,结持力弱,难以烧砖,且周边石材匮乏,而闽江上游延、邵、建等府“山势巍峨,林木蓊郁”,森林资源丰富,木材是重要的输出商品,为地方财政主要支柱。上游木材砍伐后,顺流而下,再通过海运,直销江南等地,福州南台成为“木植凑集总所”。由于取材便利,福州城区建筑“一片架木所成,无复砖石,一不戒则燎原之势,莫之遏也”。故明清时期,福州火患极易发生,对地方习俗、风俗习惯、民众生活造成极为深刻的影响。

近代开埠之后,福州城市扩张,人口数量的增加,商贸活动的频繁,火患威胁日益严重,而官方火政渐趋衰落,民间救火会应运而生。19世纪80年代,福州成立第一个救火会——木帮南台彬社,此后数十年,不断有新会成立,网点遍布福州城内外,并设立救火联合会,统筹全市救火会。新中国成立前夕,福州全市共有救火会37个,人员4830人,其中工人2575人、商人2174人、农民47人、医生14人、法界政界及技术人员10人、学生7人、教员3人,而城区人口34995人,平均71人即有1名救火会会员。

福州救火会依托社区运行,参与者多为社区民众,均为志愿参加。商人虽在会中居主导地位,但救火会并非商界组织,而是吸纳各行各业参与的市民组织。救火会资金主要来源于辖区内铺户征租,“征收单月租金的五成”。会员必须是“本区域范围内商民或住户”。会长通过民主选举产生,通过召开会议处理会务,并设立专职监督人员。每个救火会都有各自的辖区,但彼此间相互合作,一旦某区发生火灾,附近的救火会会联合救援,共同扑灭火灾。民国时期,救火会承担福州消防重任,逢火必救,以其“义勇”之精神、“勇敢”之气概,深受民众拥护,并得到官方的高度认可。福州警察消防队队长安化同在《本市消防工作之概况》曾作如此评价:“唯本市社会组织之救火会,素称盛誉,规模宏大、组织周密、设备完善,可谓全国冠。”

除消防外,救火会还将职能拓展到赈灾、调解等诸多方面。如民国福州灾害频发,每逢春夏之交,闽江上游洪水席卷而下,常带来灭顶之灾。水灾过后,救火会划船施粥,救助灾民,已成惯例。如1948年“6·18”水灾后,龙台救火会施粥米1500余斤,还前往各灾区及收容所普遍施粥。榕北救火会向柴井医院借道源堂为临时收容所,收留北大路三角井一带的灾民百余人,后又收容其他灾民,总计达363人。

疫灾亦是近代福州社会严重威胁,几乎无岁不疫,惨烈至极。在诸疫中,以鼠疫最为严重,每值疫情发生,民众恐慌异常,“阖乡之人,时时刻刻,耳只闻啼哭之声,目但接不祥之物,其神经所受痛苦,有谁能堪”。救火会却能无所畏惧,战斗在抗疫最前线。1944年7月,大根区设立防疫委员会,下设消毒队,由各救火会援丁担任。

福州救火会在近代诸多历史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辛亥革命期间,林雨时、刘元栋等同盟会会员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与试图侵占天安寺地界的英国领事馆抗争,取得关系主权的中外交涉最终胜利,后通过起义推翻满清在福州的统治,贡献颇大。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福州市民以救火会为纽带,集体抗争暴政,在乱世中维系市政。全面抗日战争时期,郑维新等共产党员通过救火会,动员民众组织“肃劣会”,惩罚奸商,烧毁日货,并组织近千名会员请愿示威。福州沦陷期间,救火会不仅随同省政府机关内撤,还直接参与收复福州作战,殉国者达37人。解放战争期间,萨镇冰等人通过救火会组织民众自卫队,使福州顺利解放。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福州居委会尚未建立,救火会作为民间主要组织,积极参与防空消防,配合人民政府承当诸多重任,为新生人民政权的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救火会不仅促进近代福州变革,亦是维系近代福州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故“老福州”对其印象深刻,赞誉有加。随着现代化都市的营建,“纸褙福州城”已成昔日往事,但福州救火会体现的守望相助、共赴灾难的公益精神在今日仍有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历史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