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做精黄精生“黄金”
2025-02-10 09:42:5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2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王玥明 通讯员 王晓云) 日前,在邵武市红垅黄精旗舰店,顾客手提黄精茶礼盒、黄精酒等产品,排着队等待结账。“我们每个月的销售额在30万元左右,今年春节前的一个月时间,涨到了50多万元。”邵武市红垅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魏宇说。 随着“养生经济”的火爆出圈,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等功效的多花黄精日益受到市场青睐。据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发布的《黄精产业2024年发展报告》的统计,2024年全国黄精新增种植面积约20万亩,种植数量超10亿株。 黄精是邵武的优势道地药材。2023年10月,“邵武黄精”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了国字号“身份证”。截至目前,邵武共有黄精种植企业、合作社和加工企业30多家,黄精种植面积达2.8万亩。 在全国遍地生“精”的情况下,邵武黄精何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延链补链,融合发展 赵魏宇是一名“黄精二代”。2014年,他的父亲赵许能瞅准商机,回到邵武从事黄精种植,逐渐成为黄精种植的“土专家”。 2018年,赵许能成立红垅中草药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了650亩黄精,同年开展种苗繁育并生成黄精茶、黄精果等产品,初步搭建起涵盖育苗、种植、采收、加工的产业链。2021年,他投资近200万元,在和平镇绿色经济产业园建立黄精加工厂,开发出覆盖不同年龄群体消费需求的黄精丸、黄精蜜饯等深加工养生产品,进一步拓宽了黄精保健食品的消费市场。2022年,该合作社注册了“吴厝红垅”商标,产品畅销福州、厦门、广东、上海等地,年销售额达370余万元。 赵家父子俩的探索之路,也是邵武黄精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从单一种植走向多元化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邵武大力引导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先后引进培育福建润身药业、瑞泰农业、承天药业等多家企业落户。同时,邵武依托“一二三四”全域森林康养格局,打造林下中药材种植森林康养、九蒸九制药食品研学、生态休闲药膳药浴体验等康养新方式,建成“福九味”科普文化步道、国医馆、药膳馆等中医药特色康养场所,现有森林人家16家、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2家、省级森林康养小镇4家及省级森林康养基地7家。 科技赋能,智慧种植 走进福建润身中药产业科技示范园的中药材智慧生长数据中心,一块巨大的 LED全彩显示屏引人注目。屏幕上,园区内多花黄精等药材的生长状况实时更新,气压、风速、温度、日照辐射、土壤湿度、pH值等数据一目了然。 “我们借助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传输、智能化分析等手段,将各类监测数据整合起来,实现对种植环境的全方位把控,建立了药材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和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体系。”福建润身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介绍。 不仅如此,园区内还有序分布着数字智能自动小气候监测设备、太阳能供电板、视频监控和智能植保自动杀虫灯等装置。夜晚,智能植保自动杀虫灯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将其诱杀,替代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以前一到夏天干旱,就得派人去山林浇水。现在,即使员工放假在家,也能通过手机查看药材的生长情况并远程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李明说,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配合科学铺设的管道和压力补偿式滴头,让这里的每一株黄精都能在起伏较大的山林中按需“喝水”。 中药材智慧生长数据中心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实现了精准管理,还为邵武多花黄精科技小院提供了科研数据支持。 该小院成立于2023年6月,由福建农林大学、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联合共建,依托福建润身药业有限公司落地,会聚了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张重义等11位专家及8名研究生,涉及中药材栽培、资源保护、药理药效、生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多花黄精生长和病害关键期,师生轮流驻扎,学生每年的驻留时间不少于120天。 产业有难题,小院来攻关。由于多花黄精种子发芽慢、块茎繁殖系数低,导致其种苗供应短缺,难以满足大规模种植需求,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发展。 “多花黄精的种子不仅有两次休眠期,而且还非常坚硬。我们一方面采用超声、摩擦等物理方式改变种皮通透性和种子细胞内部结构;另一方面,通过硫酸浸泡等化学手段‘软化’种子种皮,使外源激素更易吸收,从而充分调动种子内部酶活力及物质含量变化等,使胚从种子胚乳中汲取营养,开始分裂和伸长。待胚伸长突破种皮,形成小球茎,进入二次休眠后,我们再调控激素比例,去打破二次休眠。”参与多花黄精种苗繁育工作的福建农林大学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讲师郭晓磊说。 该小院现任院长、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2023级农艺与种业专业研二学生周礼春同样是这项科研工作的参与者。“种子休眠是我的毕业论文课题,但我不能只想着毕业。农户的问题五花八门,我可不能被问倒。”为了帮助农户,他和同学经常钻研文献,努力成为黄精种植的“百事通”。 与此同时,该科技小院还结合人才和技术优势,深挖当地丰富的野生黄精种质资源,现已收集并鉴定黄精属种质资源20余份,完成100亩林下多样性生态种植示范,初步构建了多花黄精种子和种茎多重休眠快速破除技术,为多花黄精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力量。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