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福建一所高校传来好消息!

2025-04-11 20:32:48 作者: 来源:福州大学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氟氮化工新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鲍晓军教授、朱海波教授课题组与清源创新实验室、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等单位在“丙烷脱氢催化剂”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2025年4月10日,课题组与相关合作单位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以“first release”形式发表了一篇题为“A self-regenerating Pt/Ge-MFI zeolite for propane dehydrogenation with high endurance”的研究论文。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洪惠真为该篇论文第一作者,鲍晓军教授、朱海波教授为通讯作者。这是福州大学再次以第一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

页岩气革命和“双碳”战略推动了丙烷脱氢(PDH)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定向生产丙烯的主流路线。负载型Pt团簇是PDH技术的主流催化剂。然而,Pt团簇在苛刻服役工况下极易发生烧结失活,为此工业上必须频繁地在氧-氯混合气氛中通过氯诱导Pt颗粒再分散,同时烧除积炭,以恢复其催化活性。这不仅导致设备腐蚀和含氯污染物生成,还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该研究团队围绕创制无氯条件下可再生的Pt基催化剂这一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发现Ge-分子筛负载的Pt催化剂具有独特的环境适应能力及Ge-分子筛在氧化气氛中具有奇特的“捕获”Pt的能力,据此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PDH催化剂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在“脱氢反应-烧炭再生”循环中表现出“Pt8团簇⇌Pt1单原子”动态可逆转化。尤为重要的是,其在800℃氧化环境中连续处理长达10天后,催化剂孔道内的Pt物种依然保持稳定,首次实现了在无氯氧化气氛中超百次的完全再生。该研究成果不仅为烷烃脱氢Pt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科学基础,还为高温抗烧结金属团簇催化剂的研发开辟了新途径。

近年来,福州大学紧紧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十四五”规划、“1445”战略工程和百条任务攻坚等战略目标,全面落实“11个一流”建设要求,全力推进“八大重点任务”攻坚,稳步推进高水平科研创新工程,在引领性原创成果产出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十四五”以来,福州大学教师以第一单位(含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单位发表CNS主刊论文共8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