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龙岩:练好“内功”变中寻机

2025-04-21 09:58:47 作者:徐士媛 罗小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2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徐士媛 罗小春 通讯员 莫志强)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在此情况下,作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的龙岩市,应该如何应对?连日来,记者走访相关部门和外贸企业,就此进行调查了解。

苦练“内功”增强出口韧性

对外贸易“生意圈”持续扩大,已与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这是龙岩外贸出口的底气所在。

据龙岩市商务局外贸科数据,去年,龙岩对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达89.8亿元,约占全市出口额的37%;对欧盟出口额达41亿元,约占17%。与此同时,对相关APEC经济体、RCEP成员国、拉美国家等也都有较好的出口业绩。

“市场多元化战略降低了龙岩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增强了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为我市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龙岩市商务局外贸科负责人赖锦琪说。

与此同时,龙岩外贸企业积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应对2018年关税冲击时,我们与贸易商各自承担一半成本,挺一挺过去了。后来,我们通过技改更新设备、降低成本,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漳平国联玩具礼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泳高说,如今,国联玩具在欧洲、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市场的销售额已超公司销售额的六成,内销产品年产值与当年相比也增加了2000多万元。

而作为一家以生产木屋构件为主的外贸企业,漳平木村近年来对内注重控本增效,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对外积极拓展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外新兴市场,着力推进转型发展。

该企业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也已明晰——对标国际同行,加强技术改造升级,拓展国际高端市场;与外商在国外和国内联合办厂;在重点市场澳大利亚设立海外仓储分销中心,更好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据悉,近年来,龙岩市稳妥推进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持续扩大加工贸易规模,积极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为外贸稳增长注入了新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龙岩进出口总额达4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居全省第二,其中出口额243.8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龙岩进出口总额达133.4亿元,其中出口额6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33.5%,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多向发力培育外贸新动能

“有危就有机,危中寻机。”这是采访中,新兴新纺织企管部总经理张懿龙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2018年,新兴新纺织就是通过新研发的内衣双面布料赢得市场青睐,从而有效应对了外部冲击。如今,该企业依旧在研发新产品上发力。“我们将充分利用好成本优势和质量管控能力,积极对接知名服装品牌商,在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尽力保持欧洲市场总体稳定。”张懿龙说。

风物长宜放眼量。外贸企业究竟该如何更从容地面对国际贸易市场的变化?龙岩市贸促会法务部主任麻丽珍认为,龙岩外贸企业应更加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开辟国际市场,特别是深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另一方面,深挖国内市场。

“此外,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既有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打造适合国际国内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多元化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有能力的企业还可在供应链重构上发力,例如加快国内核心研发、提升高端部件产能,积极开拓海外特别是东南亚等地制造组装基地,并以组建全球服务网点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模式,为海外消费者提供省心的本地化服务。”麻丽珍补充道。

政府的“撑腰”,是外贸企业得以保持发展韧性的重要因素。在此次采访中,不少外贸企业表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优化退税政策,降低企业出口成本;扩大信贷额度与覆盖范围,提升区域性外贸企业信贷规模,优先支持中小微企业及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兴贸易模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更好推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外向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原材料供应商、物流服务商)提供全链条融资支持。

当前,龙岩市商务部门正深入实施“外贸稳中提质专项行动”,积极支持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全力拓展外贸市场。同时,充分挖掘重点增量企业外贸增量,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