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泉州起“潮范儿”
2025-05-07 07:54: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5月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汤海波 庄钊滢 见习记者 肖蔚男) 5月5日,2025泉州时尚周系列活动圆满落幕,世遗古城展现非一般的魅力与精彩。本土时尚品牌发布最新设计产品,国内外知名设计师联袂上演时尚大秀,精心推出一系列市民游客可参与、可体验的配套活动,真正打造出一场时尚设计嘉年华、全民时尚文化盛宴。 时尚是一股时代潮流、一股激活产业的力量,更代表着一种锐意进取的先锋精神。随着《泉州市打造“世遗泉州 时尚之都”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落地,这座曾以“涨海声中万国商”闻名世界的宋元古港,正织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尚蓝图。以文化为灵魂、产业为根基,泉州将通过提升时尚产业力、时尚设计力、时尚文化力、时尚商业力、时尚消费力、时尚生活力,叩响全球时尚版图的大门。 文化为核激活时尚基因 4月17日,承载百年历史的泉州中山路被一场时尚大秀唤醒。本土时尚品牌七匹狼将白瓷釉色、簪花围纹样、非遗砖雕及珠绣工艺等元素融入现代剪裁,展现文化自信与创新力量。线上千万次直播点击与泉州府文庙外大屏前的驻足人潮,见证了这场“没有围墙的时尚盛宴”。 用传统文化与世界对话已是各大品牌公认的“撒手锏”。“时尚和文化密不可分,所有时尚的表达,都要从文化中去汲取灵感。”在泉州时尚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雄看来,只有具有足够的文化话语权和文化吸引力,品牌才拥有真正定义时尚、引领时尚的能力。 本次七匹狼大秀并非泉州本土秀场的初体验。2023年,在有着885年历史、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美誉的安平桥上,利郎开启一场兼具传承与创新的年度大秀;2024年,卡宾品牌主理人重返故乡石狮,选址千年古渡林銮渡码头打造成时尚T台……在世遗里遇见时尚,文化与设计碰撞,是属于泉州的独特魅力。 不断破圈生长的泉州时尚品牌,还频频在国内外知名高级别舞台上大放异彩,簪花围、刻纸等非遗元素也随之惊艳亮相。截至2024年底,泉州品牌在米兰、巴黎、纽约、伦敦四大国际时装周共亮相22次,城市文化魅力在一个个“出海”瞬间被完美诠释。 宋元时期,泉州是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第一大港”,更以“织染为天下最”的技艺引领东方时尚风潮。如今,这座“活着的古城”正致力于让古老的文化符号在现代时尚语境中发新芽、结硕果,全力打造“世遗泉州 时尚之都”新名片。 千亿产业链动时尚版图 “2025泉州时尚周是泉州打造‘时尚之都’的起点,我们会持续营造时尚产业的发展氛围。”泉州市商务局商贸促进与会展业科科长刘龙真表示,“时尚之都”的打造,是泉州呼应企业需求,牵引产业升级、城市跃迁,并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泉州时尚周上,纺织服装、鞋业、家居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等九个工业千亿产业集群轮番上场,激发出时尚产业的无限潜能。 泉州时尚产业联盟秘书长、福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宏楠告诉记者,如今全球范围内,鞋服、箱包、家纺等品类的总零售规模已与汽车的总零售规模接近。如何在全球市场激烈博弈的当下,在这块巨大的“蛋糕”中切下可观份额?“产业转型升级,往时尚领域走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泉州强大的产业根基、完善的配套体系和高效协同的时尚产业联盟,将为时尚元素的创意集成、技术转化、商业推广提供广阔空间。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得益于产业的发展壮大,泉州与时尚的距离被持续拉近,时尚在当地也有了多样化、具象化的呈现。 当前,泉州的时尚产业总产值已突破7000亿元。“在这样的基础上,泉州应当代表中国时尚向世界发声。”林宏楠认为,时尚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以“时尚”为主题可以串联起食品、茶叶、工艺美术品等地方基本产业。对于从泉州走出去的企业而言,回到泉州,更有可为。22处世遗点、726项非遗项目,泉州丰厚的美学富矿已成为他们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 “此前,涉足时尚产业的国内制造业有两个体系:为国外品牌代工和与国内企业合作生产。”林宏楠表示,恰逢泉州时尚产业(全球)供应链大会召开,借此机会希望融合两个体系、共同发展。要走出去,也要打通回路,这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才能有力助推中国的品牌与时尚“出海”,抵御外部复杂的市场环境。 校企共育时尚未来 时尚产业的积累沉淀,需要人才群落的支撑。事实上,华侨大学、黎明职业大学、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等泉州本地院校均有相关科系设置,大批时尚创意人才持续脱颖而出,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创新力量。 “泉州是全国首批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之一。”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纺织服装学院院长张福良说,院校主导“四链融合”中“人才链”一端,负责将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对接到创新链、产业链各环节中,引导产业升级变革。 记者了解到,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利郎(中国)有限公司、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鸿星尔克实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知名服饰企业,均与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 校企深度合作,让产教融合发生了一些“化学反应”。“品牌的设计理念,为院校带来了不同思考视角的全新启发;院校的创新突破,又为品牌的设计注入了新鲜元素。”一些企业负责人由衷点赞,产业与院校的碰撞,为时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从制造业到时尚产业的转化要出更大实效,产教融合的深度永无止境。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泉州持续推动产教融合的系统性改革,以期校企形成更加紧密的互动,培养出更多视野更宽、条件更好、就业更俏的时尚人才。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