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会陪她一直走下去”——“顶梁柱母亲”林钦华的温暖故事
2025-05-19 09:09: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5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刘宇捷) 近日,省妇联公布2023-2024年“顶梁柱母亲帮扶行动”励志母亲名单,来自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林钦华入选,她以坚韧之力撑起家庭,尽显新时代女性担当。 “快请进!”伴着热情的招呼声,记者踏入林钦华的家中。窗明几净的客厅里,林钦华的女儿倚坐在沙发上,虽因瘫痪无法自由行动,却始终眉眼含笑,静静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这温馨和睦的画面,很难让人想到,这个家庭曾在命运的深渊中挣扎。 1975年出生的林钦华,早年与家人赴台湾台北生活,婚后与丈夫育有两个女儿。2011年,为了女儿的学业,林钦华从台北回到平潭。一家人日子虽不富裕,却充满幸福。然而,平静的生活在2013年被一场意外打破。 那是一个平常的夜晚,16岁的大女儿坐在朋友自行车后座,沿着熟悉的坡道归家。夜色中,女儿不慎从车上摔落,头部重重磕在坡道上,在孩子被紧急送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后,病危通知书、高昂的治疗费,以及放弃治疗的劝说接踵而至。在巨大的压力下,丈夫带着小女儿离开了家。 “只要女儿还有一口气,我就绝不放弃!”林钦华咬着牙独自扛起了所有。无数个夜晚,她守在ICU门前,困了就趴在座椅上打个盹,饿了就随便吃几口冷饭。终于,医生的一句“她眼皮动了”,让这个坚强的母亲瞬间红了眼眶。 女儿脱离ICU后,陪护、按摩、喂饭成了林钦华日常生活的全部。在她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下,女儿的病情终于有了转机。但重型颅脑损伤导致女儿左侧肢体偏瘫,被定为三级伤残,生活难以自理,而长期的治疗也让林钦华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 母女俩的遭遇很快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省妇联、平潭妇联、平潭金井片区管理局、平潭残联等单位迅速行动起来,不仅上门慰问,还帮助林钦华申办台胞困难救助金。“我们深知林钦华的不幸与坚强,同时也知道康复治疗需要持续投入,找到适合她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她。”平潭妇联发联部负责人高晓雨介绍道。 考虑到林钦华需要照顾女儿,在平潭妇联牵线搭桥下,一家家政公司为她提供了医院护工和工程保洁两份时间灵活的工作。“女儿身边离不开人,我根本做不了全职工作,这些年照顾她,我的身体也干不了重活。多亏这两份兼职,时间能灵活安排,我既能挣钱,又能随时照顾女儿。这份恩情,我记在心里。”林钦华感激地说。 此外,林钦华还参加了烘焙、电商培训等课程。从最初称量面粉时手忙脚乱,到如今能制作出香甜的慕斯蛋糕和酥脆的蛋挞,林钦华努力拓展职业技能,并与平潭其他“顶梁柱母亲”一同加入馨享家智慧家政有限公司的“爱心妈妈蛋糕”公益平台,通过推广接单,将烘焙的甜蜜转化为生活的希望。 今年1月,林钦华受邀参加平潭妇联举办的2025年岚台姐妹新春茶话沙龙活动。活动现场,她将所学的烘焙技能化作精美的茶点,为现场增添了甜蜜氛围。面对在场的妇女同胞,林钦华从容讲述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传递着永不言弃的正能量。 “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了。”林钦华眼中满是欣慰,目光温柔地看向女儿,“虽然女儿仍旧半边瘫痪,但我已经能够坦然面对。往后,我还要带她尝试更多康复方案,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会陪她一直走下去。”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