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探索“数据钥匙”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

2025-05-24 19:38:32 林先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东南网5月24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之前融资处处碰壁,没想到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顺利办理了贷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近日,顺利获得贷款资金的泉州某环保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说道。企业口中的资金流信息平台,指的是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

据悉,资金流信息平台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共同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具体承担建设运行维护任务的重要金融信息基础设施,通过为中小微企业建立资金流信用信息档案,帮助金融机构为缺乏信贷记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首次贷和信用贷,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

记者了解到,资金流信息平台自2024年10月上线试运行以来,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推动省内金融机构深度应用资金流信息产品,探索出一条“数据赋能、普惠增信、提质增效”的融资新路径,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截至2025年4月末,福建省各金融机构通过资金信息平台促成贷款4851笔,贷款金额217.62亿元。

破解“信用白户”首贷难困境

成立不到两年的莆田荔城区某贸易有限公司主营鞋服贸易。近期,随着经营步入正轨,订单激增,公司亟需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并补充原材料库存。可由于公司成立年限短,财务报表仅有一年记录,企业因缺乏完整信用记录,贷款额度较低无法满足资金周转需要。正当企业法定代表人刘先生感到头疼时,建设银行莆田分行及时介入,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调取企业跨行交易流水、纳税记录及社保缴费数据,综合分析其经营稳定性与还款能力,最终为其发放小微企业快贷1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难题。“真没想到,没有征信记录也能成功申请贷款!”刘先生激动地说道。

资金流信息平台为中小微企业建立了专属数据账户,能够全生命周期地动态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收支状况、偿债能力、履约行为,通过对资金流信息的挖掘分析,从资产端精准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履约能力,从而缓解无信贷记录的“白户”、“准白户”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充分运用资金流信息平台的跨行数据整合技术,搭建动态信用评估模型,将企业的真实经营数据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资产,有效破解“信用白户”首贷难问题。

以“资金流水”替代“固定资产”打造企业融资“金钥匙”

中小微企业由于缺少足够的资产作为有效抵押物,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备受关注。资金流信息平台通过全面提炼出企业与公用事业部门、商业贸易伙伴、投融资伙伴的资金往来信息,有效整合了多维度企业数据,为缺乏传统抵押物的小微企业精准“画像”,可作为企业重要的增信依据。企业通过将自身账户资金流信用信息授权给金融机构,以“资金流水”替代“固定资产”,有效破解无抵押难题。

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组织金融机构面向中小微企业和社会公众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对平台的政策背景、推广意义、核心功能进行宣讲,及时答疑解惑,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培育企业应用资金流信用信息增信的信用意识。

“现在资金流信息也可以用来为企业增信,帮助无足额抵押物的企业获得信贷资金支持。这笔流动资金贷款真是解决了公司发展的资金难题!”福州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说。该公司主营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主要承接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喷涂订单。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资金周转捉襟见肘。为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公司通过授权查询自身资金流信用信息,向招商银行福州分行成功申请流动资金贷款400万元,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福建省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资金流信息平台支持小微企业“一键授权”,金融机构可实时调取资金流平台相关企业数据,减少了企业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重复提供信息的繁琐过程。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推动金融机构优化审批流程,在授信业务流程中嵌入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通过线上查询资金信用信息减少企业贷款申报资料,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办理效率。

下阶段,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将进一步扩大资金流信息平台覆盖范围,持续加强资金流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以数据为纽带,以信用为基石,盘活资金信用信息数据资源,推动金融机构拓展资金流信用信息产品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为中小微企业精准“供氧”,助力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