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蜂鸣 山乡淌蜜
2025-07-04 09:17:2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7月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徐士媛 通讯员 陈炳林) 近日,长汀县红山乡赤土村的州龙家庭农场迎来蜂蜜丰收季。山林间,蜂箱整齐排列,蜂农转动摇蜜机,金黄的蜂蜜顺着滤网缓缓流下,空气中交织着花与蜜的馥郁甜香。这个丰收景象,是红山乡深耕“森林粮库”、激活“森林钱库”的成果展现。 “我们坐拥森林覆盖率高达91.2%的‘天然氧吧’。蜜蜂采的是野花,酿的是‘生态蜜’。”农场主杨皓道出了红山乡蜂蜜产业的坚实基础。 红山乡与江西会昌县、瑞金市交界,赤土村拥有3.6万余亩林地,森林资源丰富,长年山花遍野,为蜜蜂提供了优质食材。更关键的是,州龙农场创新应用“中蜂强群继箱养殖技术”,打破传统单箱养殖局限,通过叠加继箱扩大蜂群空间,生产继箱厚实蜜脾(蜜蜂营造的酿蜜的房子);运用“蜜脾干燥除湿”技术,采用集中除湿设备,将蜜脾含水量降至18%以下,蜂蜜浓度稳定在42度以上,无须浓缩即可达到成熟蜜标准,解决了蜂蜜发酵难题。 “我们的蜂蜜在闽赣两省三县(市)五乡(镇)‘寨鼎皇’杯特色产品评比中斩获了金奖,大家都夸红山蜂蜜‘纯香如可可、晶莹无杂质’。”杨皓自豪地告诉记者,红山蜂蜜在多个电商平台成为抢手货。 作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州龙农场通过“政府+农场+农户”模式,不仅向农户免费提供蜂王育种、继箱管理等技术培训,还建立了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统一收购农户的蜂蜜,并进行标准化加工。红山乡蜂蜜产业模式日渐成熟,形成了“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的产业链。 “跟着州龙农场学技术,我家30箱蜜蜂去年帮我赚了2.1万元!”赤土村蜂农杨大叔告诉记者。目前,州龙农场已带动全乡129户农户发展养蜂产业,养殖规模达3000余箱,年产蜂蜜5万公斤,年产值超300万元。 为了挖掘更多生态红利,红山乡蜂蜜产业链还在延伸。杨皓介绍,农场打造了“采蜜体验+休闲观光”农旅项目,以期带动当地民宿、农产品销售等业态发展。 从山林间的“嗡嗡蜂鸣”到农户手中的“增收账本”,在长汀县红山乡,森林既是“粮库”,源源不断提供优质的蜂蜜等食物;也是“钱库”,让“蜂”景真正化作百姓触手可及的“钱”景。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