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次发布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2025-08-01 09:30:1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8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 2024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1.25万亿元、同比增长6.1%,水产品总产量924.7万吨、同比增长3.9%,均居全国第三。我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水产品出口额、海水养殖产量、深远海养殖规模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这是7月3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4年福建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这也是福建首次发布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为让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更好了解海洋生态状况,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强省建设,2024年,我省组织开展近岸海域趋势性监测。 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毅海介绍,我省对海湾、河口、泥质海岸、砂质海岸、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共6类10个典型生态系统实施调查监测,对5个赤潮灾害高风险区开展早期预警监测,并对赤潮灾害进行了跟踪监测,获得较好监测成果,形成《公报》。 《公报》显示,2024年,在海洋生态基础状况方面,我省近岸海域海洋生态基础状况良好,水体环境总体良好,近岸海域海洋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71~3.43,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 在典型生态系统状况方面,我省近岸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特色鲜明;三沙湾和厦门湾、闽江口、诏安湾和沙埕港泥质海岸、长乐象鼻澳和晋江市深沪湾砂质海岸、闽江口粗芦岛和厦门下潭尾红树林、东山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其关键物种、生境指标和压力要素状况良好。 在海洋生态灾害应对方面,2024年全省近岸海域共发现赤潮16次,经有效应对,未发生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事件。 为守护碧海银滩,我省将海洋生态保护纳入海洋强省建设整体布局,多方合力、因地制宜,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持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在海洋生态修复上,全省构建了统一的海洋生态安全格局;沿海地市谋划实施18个中央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其中9个项目已完成验收,共修复滨海湿地4.5万亩、岸线78千米,营造修复红树林5.1万亩。 在湿地保护修复上,全省保护制度不断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立,累计营造修复红树林5.1万亩,全面完成13.7万亩互花米草除治,完成生态修复2.9万亩。 在渔业水域生态和资源涵养上,“十四五”期间,全省投入各类资金超2亿元,放流水生经济物种及珍稀濒危物种56种、苗种超269亿单位。 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上,全省每年制定实施“碧海工程”行动计划,分类梯度建设美丽海湾,围绕“水更清”“滩更净”“湾更美”开展系统治理。今年春季,我省各重点海湾水质均明显提升,近岸海域优良海水比例达96.5%,为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