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老朱的养鸡事业

2025-09-18 07:53:36 作者:王玥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王玥明 通讯员 王晓云)

12日凌晨5点,邵武市张厝乡祝岭村洋半天小组,浓雾将海拔1200米的山巅裹得严严实实。

“哗啦啦”,69岁的朱旺基拉开栅栏,鸡群瞬间像炸开的绒球,连跑带飞地扑向茶丛与竹林。

“老朱,又摸着一窝!”不远处,“80后”张恕星猫着腰,从竹枝堆里托出几只雏鸡。

“赶紧送去温控舱!”朱旺基一边扫着鸡粪一边说,“按科特派说的,得再养30多天才能送上山。”

这对相差30岁的搭档,已在山巅相守两年。2021年,退休后的朱旺基揣着半生积蓄回乡养土鸡,却愁于销路。2023年,他结识了从广州返乡的张恕星。一个懂养鸡,一个熟悉互联网,两人当即敲定合作。

眼看不少人靠电商把山货卖火了,朱旺基也动了心,他请张恕星拍视频,给土鸡找销路。起初,朱旺基对着镜头磕巴半天,张恕星索性关掉提词器,将镜头对准养鸡日常。终于,一条“人体停鸡坪”的视频一夜走红——朱旺基两臂一伸,几只鸡扑棱棱飞上他的肩膀和头顶。

涌来的流量却难以变现。抖音上“100元3只土鸡”的广告铺天盖地,朱旺基养的鸡每只成本约百元,定价毫无优势。“怎么向网友证明我们卖的是真土鸡?”

2024年8月,张恕星带来了新法子——给雏鸡套上智能脚环,消费者一扫二维码,就能查看“鸡生轨迹”。但质疑仍接踵而至:“长大了再套环不也行吗?”“数据会不会造假?”看着屏幕上的留言,两人坐在鸡舍外沉默良久。

“味道骗不了人。”朱旺基拍膝站起,“要不去城里开个店?大家尝过18块一碗的鸡汤面,就懂这鸡土不土,要是不满意,还能来店里讨说法。”

17日,朱旺基开在邵武市人民路上的土鸡馆正式营业。自6月试营业以来,线下店月营业额稳定在15万元左右,线上销售额较此前暴涨300%。

养鸡,也从“两人搭档”变成“全乡生意”。目前,已有20余户农户跟着朱旺基养鸡,其中3户年收入超10万元。张厝乡通过“党支部+示范户+脱贫户”模式,建成10余个散养基地,现存栏土鸡3万余只,年产蛋120万枚。“有了乡里引进的农用小火车,3000斤饲料顺着轨道就运上了山,可比以前扛着省劲多了。”养殖户熊兴财说。

山上的鸡群跑得正欢,山下的门店客流不断。张恕星点开手机,向记者展示福州分店的设计图:“我们争取年底试营业,这里要放一大面展柜,把乡亲们种的竹荪、黄精都摆上,让更多深山好货跟着土鸡一起‘飞’出山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