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尤溪县:“红色合伙人”让城市更暖心

2025-09-25 10:42:01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2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肖丹 吴树文)

20日,在尤溪县城关镇解放路,环卫工人林美妹清扫完街道后,如往常一般走进世佳办公服务商行店铺,一边休憩一边喝茶,心情十分惬意。

世佳办公服务商行是尤溪县“红色合伙人”服务点之一,因店铺紧邻公交站与小学,人流密集,店主严彩霞特意辟出休息区,日常备好凉茶、应急药箱、充电设备等,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群众。

小站点里的“大民生”

近年来,为方便广大群众,尤溪县出台《关于打造“红色合伙人”联盟构建暖心城市实施方案》,为市民提供免费WiFi、免费饮水、免费充电、紧急避雨等基础和特色服务。目前,已吸纳10个社区、325个个体及组织加入,初步形成“3分钟暖心服务圈”,有效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尤溪分公司与尤溪县实验小学仅一街之隔,每天放学后,许多学生便到该公司一楼大厅处等待家长接送。看到这一需求,今年初,公司专门改造大厅,增设了儿童绘本、课桌椅和沙发等,为孩子打造了一个等候家长的“暖心站点”。

“我的工作需要经常跑外勤,很难准点接孩子放学。这个服务点环境好,还有书桌、饮水机等,孩子放学后就直接过来写作业。大厅的工作人员也会帮忙留意照看,让我很放心。”学生家长朱燕感慨道。

“红色合伙人”不仅是便民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依托“红色合伙人”联盟机制,尤溪县设立“党员先锋岗”,推动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建立“属地管理+行业联动”机制,由乡镇和社区负责日常运营,部门按职责提供培训、物资及政策支持;通过结对帮带、经验分享等方式,增强“红色合伙人”的归属感和服务能力。

走进西城镇安洲小区,花木繁茂,道路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社区活动室内,居民围坐闲谈,笑语不断,从楼道保洁到绿化照明,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出管理的用心。然而在2019年之前,这里还处于缺乏规范管理的状态。

在当地社区的引领下,安洲小区的党员和志愿者积极投入环境整治、邻里调解等工作中。老党员陈友梨更是主动担当,推动成立小区党支部,组建“红色业委会”,引进物业公司,共同打造“红色合伙人”服务点,协力营造出如今文明有序、温情互助的居住环境。

“此前,有居民在公共区域堆放废纸等杂物,被多次投诉。物业沟通无果后,我们发动小区志愿者协助分类、变卖,彻底清理了堆积物,恢复小区的整洁与通畅。几年来,我们已成功调解广场舞扰民、环境卫生等纠纷30余起。”陈友梨说。

为激发“红色合伙人”持续参与的积极性,尤溪县实施积分管理机制:通过“红色合伙人之家”平台,对合伙人提供服务、参与治理、建言献策等行为进行积分,积分可兑换培训、健康服务、物资乃至优先作为党员发展对象的机会。

“小触点”汇聚大合力

城关镇埔西路南64米处有居民楼违规搭建阳光棚;城区北门路口有商铺灯箱夜间持续亮灯,严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9月13日,这些市民投诉通过“红色合伙人之家”微信公众号的“问题随手拍”线上平台被集中反映。根据平台跟踪管理信息显示,县城管局已接收相关投诉,目前正跟进处置。

“‘红色合伙人之家’平台由我们自主打造,其‘问题随手拍’功能区直接对接县城管局系统。因此,市民若发现公共设施破损等问题,随时可通过平台上传现场照片、反馈情况,县城管局接报后会及时安排人员处理。”尤溪县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范宗富介绍,这一举措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共建共治的积极性。

以“红色合伙人”为纽带,尤溪县持续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在各服务点统一设置“人民建议征集箱”及线上反馈入口,积极引导外卖、快递等行业工作者以“随手拍”形式上报城市管理问题,并构建起“收集—处置—反馈—激励”的闭环机制。同时,推动“红色合伙人”融入网格治理体系,担任公益网格员,广泛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宣传、平安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增强社区自我管理、共同治理的合力。

“我们将持续扩展服务覆盖面,完善积分管理制度,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暖心城市建设,真正让治理有温度、让幸福可感知。”范宗富表示,“红色合伙人”正成为尤溪县基层治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暖心力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