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时评 | 爱国,于行处见真章
2025-10-05 08:30:42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金秋时节,线上线下交织成一片炽热的“中国红”。歌声嘹亮,是献给祖国的深情赞颂;红旗漫卷,是涌动在街头巷尾的赤诚之心。从屏幕到现实,亿万国人以各自的方式共庆新中国76周年华诞,将心底最朴素也最坚定的情感——爱国,具象为一次次注目、一声声祝福、一幕幕动人场景。 “愿得此身长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穿越时空的铿锵誓言,早已刻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回望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明长河,虽历经沧桑而弦歌不辍,爱国主义正是那深沉而持久的精神纽带,将一代代中华儿女紧密相连,筑牢了民族复兴最深厚的力量根基。 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烽火岁月,千千万万先辈正是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于存亡绝续之际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数十载光阴流转,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始终是激励我们穿越风浪、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今日之中国,已踏上不可逆转、势不可挡的复兴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梦想。然而,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行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越是在承平之时,越需惕厉自省;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显初心本色。爱国,既是光荣传统,也是每位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准则与道德底色,是无须言说的分内事。 爱国,从来不是缥缈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判断一个人是否真诚爱国,不妨从两个维度审视:主观上,是否真心期盼国家好;客观上,其言行是否真正推动国家向好。这既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现实的叩问。 90年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发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朴素三问,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至今仍叩击着每个人的心灵。它提醒我们,爱国不能停留于情绪表达,还要见诸实干担当。 真正的爱国,是融入日常的朴素情感。它不必时时挂在嘴边,却会在国旗升起时肃然起敬,在国歌奏响时心潮澎湃,在重温历史时热泪盈眶,在见证成就时满怀自豪。它更体现在具体的选择与坚守中:是科研人员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日夜兼程,是产业工人打磨大国重器的一丝不苟,是农民兄弟端稳“中国饭碗”的辛勤耕耘,是子弟兵捍卫疆土的铁血忠诚,是每一个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的发光发热。 反之,那些诸如为博眼球、追逐流量或牟取私利而泄露国家机密、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无论打着什么旗号,都与爱国精神背道而驰,甚至坠入犯罪深渊。行动,是检验爱国情怀的试金石。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前途,将个体奋斗汇入时代大潮,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贡献心力,便是对“爱国三问”最有力的回答。 前行路上,未必人人都能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立足本职、各尽其责,便是最务实的爱国。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