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香里话振兴
东南网10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文娟)
踏进群山环抱的“中国红曲黄酒之乡”——屏南县代溪镇北墘村,酒坊连巷、酒旗招展,浓郁的黄酒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屏南人有‘人生三杯酒’之说,出生、结婚、离世都离不开酒!”在北墘村黄酒文化体验馆,屏南红曲黄酒酿造技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善寨向游客道出酿酒诀窍,“寅时,取六角井的水,用本地高山有机糯米,配自家特制红曲,三要素少一个,都酿不出地道北墘味。”
从前,北墘村的黄酒多是村民自酿自饮,藏在深巷少人知。直到2016年,村里办起第一届黄酒文化节,被游客围着问“在哪能买”,吴善寨才忽然觉得,这坛酒能走出大山。
也是在那个夜晚,应邀而来的福建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研究所原所长王秉安被深深打动:灯火通明的村庄,蒸腾的水汽氤氲着糯米的甜香,纯朴的村民热情邀请每一个过客品尝——谁家今夜糯米被吃得多,今年的酒就会酿得格外香醇。
看着眼前场景,北墘村的振兴之路在王秉安心中渐渐有了轮廓。他为北墘黄酒梳理出“人生三杯酒”“以煴正味”“夏曲冬酒”等10个维度的文化体系,还谋划了产业蓝图,涵盖黄酒酿造、文化体验、景观打造,以及酒菜肴、文创等延伸产品。
如今,村里开办了北墘客栈等8家特色民宿、4家特色餐饮店和7家土特产商铺,衍生出子孙孝黄酒DIY等黄酒文创产品和酒糟系列产品。在黄酒文化体验馆,游客陈女士端着酒杯,尝着酒糟鸡爪、酒糟蛋,忍不住发朋友圈:“北墘村,被红曲黄酒香气包裹的古村!”
“以前酿酒是为了糊口,现在我们是在‘酿文化’。”吴善寨说,眼下,他正一边忙着推广“稻螺共生”项目,一边筹划沉浸式黄酒体验馆,让游客参与酿酒、了解酒文化。“这两个是好搭档——稻田种出的好米用来酿酒,取酒后的酒糟和稻田里养的螺又能做‘酒糟田螺’特色菜。”
今年国庆假期,北墘村迎来游客5300多人,旅游收入近425万元。从“养在深闺”的农家酒,到“出圈吸粉”的非遗IP,北墘村的红曲黄酒,正带着古村的烟火气,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