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上解“薪”事 云端化干戈
2025-10-20 09:08:47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近日,将乐县人民法院南口法庭借助线上“云调解”平台,成功调解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案件,以“屏对屏”方式高效化解矛盾,彰显智慧法院的惠民成果。 2024年7月,黄潭镇的李达(化名)经同村人介绍,到白莲镇王某承包的工地做瓦工。双方口头约定日薪200元,工资每月结清。前两个月,王某能按时支付工资,但从第三个月起,王某开始以“甲方工程款没到位”等为由拖欠工资。 “王老板,我家里等着钱给孩子交学费,能不能先结算部分工资?”面对李达一次次催讨,王某信誓旦旦地说:“等10月底工程验收完,连本带利一起结算!”可到了约定时间,王某的电话始终打不通。李达辗转找到工地,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更让李达气愤的是,他偶然从其他工友处得知,王某其实已拿到部分工程款,却优先支付了其他工人的工资。“这是欺负我是外地人!”李达一怒之下,找到了黄潭镇综治中心。 综治中心受理案件后,联系了南口法庭片区专门联络人李全华法官。 “跨乡镇跑腿费时费力,咱们用线上平台‘面对面’谈!”李全华了解案件后,发现双方矛盾虽然尖锐,但事实清楚、金额明确。因双方分处两地,为减轻当事人诉累,经双方同意,他通过线上调解系统,同步连线黄潭镇综治中心与白莲镇综治中心,搭建起“云端调解室”。 视频刚接通,李达就拿出工友的证言:“王老板,张师傅他们都拿到钱了,凭什么就欠我的?”王某脸色突变:“谁说的?让他来对质!” 调解中,李全华迅速抓住症结,联合两地综治干部分头行动:黄潭镇工作人员安抚李达的情绪,白莲镇工作人员则与王某沟通钱款去向。 原来,王某确实收到30%的工程款,但其中2万元用于偿还材料商欠款。“材料商天天堵门,我也是不得已……”王某道出了自己的苦衷。而李达这边,孩子读书急需用钱,工资却迟迟拿不到,很是焦急。 为破解僵局,李全华线下向王某释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相关规定,并如实告知其李达家中的困难情况。 再次视频时,王某态度发生明显转变:“李哥,确实对不住,我知道你也很难,我先凑5000元给你应急,剩下的分期付,行吗?” 李全华趁热打铁:“老李,你看王某也有难处,这个方案能接受吗?”经过反复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王某当日支付5000元,余款分两期付清。 “协议签了,万一他反悔怎么办?”李达说出了他的担忧,李全华紧接着指导双方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提交司法确认申请。南口法庭在线审核无误后,直接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 “没想到不出镇就能办成事,这种服务太便捷了!”收到电子裁定后,双方都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来,南口法庭推出线上“云调解”服务,持续推进智能法庭建设,优化线上诉讼服务体验,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三名法官通过“点对点”指导、巡回审判、视频指导等方式,与辖区6个乡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现数据互通、线上协同,已指导化解纠纷72件,进一步实现“预防—调解—确认”全链条“零跑腿”。(通讯员 张明华 黎萍 方静)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