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福州实现便利店行业从倒闭潮到行业标杆的“逆袭”

2025-11-08 09:08:54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福州“登顶”2025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榜,实现便利店行业从倒闭潮到行业标杆的“逆袭”

“深夜灯塔”何以重新点亮

东南网11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文奎)“以前这个点想买口热的只能等早餐店开门,现在楼下便利店24小时都开着,像个不打烊的补给站,太方便了。”11月4日凌晨1点45分,福州鼓楼区洪山园路的万嘉便利店里,刚结束夜班的影城工作人员颜宁巍完成支付后,从工作人员手中拿到了热乎的关东煮。

这样的生活场景如今在福州随处可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显示,福州从2024年的第5位跃居榜首。

便利店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的“便民驿站”“深夜灯塔”,对于提高民生获得感和幸福指数而言不可或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电商冲击和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下,福州便利店一度经历过倒闭潮。近年来,福州便利店行业是如何求新求变,“逆袭”成为全国便利店行业的标杆?记者为此展开走访。

政策引路,提升营商环境

福州市是便利店发展较早的城市。早在2001年,台湾好又多量贩超市等新兴业态就开始进入福州;此后,台湾商人投资的“1+1欢乐屋”“易喜”相继开业,台湾模式的便利店开始兴起。这也催生福州本土的“多乐士”便利店,在几个月内就迅速开设了10多家分店。

此后几年,福州便利店行业出现倒闭潮,“易喜”“多乐士”停业,“1+1欢乐屋”只剩4家。

“20年前,便利店在福州‘水土不服’,缺的不仅是市场需求,更是系统性支持。”福建省商务厅研究基地海峡商业管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福建省批发零售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许安心说。“之前,福州在便利店发展指数排名中一度排到倒数第二。”

发展缺什么,政策补什么。2019年,福州出台《促进福州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扶持措施》,从资金、经营、人才三方面为行业赋能:新开连锁便利店可获资金扶持,减轻扩张压力;允许试点设置便民药柜、销售预包装食品,突破传统零售边界;开展专项人才培训,解决行业用工难题。此外,福州还先后出台《促进商贸物流业发展九条措施》《福州市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为便利店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政策红利快速显现。本土品牌“万嘉”“见福”加速连锁扩张,门店数量年均增长15%;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2024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中,福州3家企业上榜,占全省上榜企业的半壁江山。同时,随着“7-11”“美宜佳”“京东”等知名便利店品牌相继入驻,形成“本土+外来”共同发展的格局,现有营业便利店已超3000家。

福州各级商务部门还根据商业规划,推动便利店向社区、综合体、交通枢纽渗透,力争五城区实现“500米全覆盖”,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供支点支撑。2025年,福州便利店门店增长率4.8%,单店覆盖人口3864人,总体指数达91.6。

智慧升级,打造“便利店+”

现如今,智慧化已经渗透便利店从仓库到前端的全链条,为产业提升全面赋能。

2024年,位于闽侯荆溪镇铁岭工业园的万嘉5G智慧园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其2万多平方米的智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配备了先进的物流分拣系统和智能化分流系统,如同企业的“智慧大脑”,精准、高效地为门店进行自有物流配送。

“后台系统实时统计库存,缺货商品半天内就能补满。这在10年前是不可能的。”万嘉总经理助理陈美林说,“早期,便利店全靠人工记账,每天打烊后要盘点到凌晨,还经常算错;如今,我们旗下店铺超过1300家,靠人力计算是完全不可能的。”

福州推动便利店智慧化转型的举措,极大改变了行业生态。目前,福州80%以上的连锁便利店已配备智慧收银设备;部分门店还上线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30分钟送达”覆盖核心城区;同时,政策还鼓励企业引入人脸识别、智能库存管理等系统,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提升效率。

智慧赋能,让便利店突破“零售”属性,也在慢慢改变人们对便利店狭窄货架和速食泡面的刻板印象。位于福州新区(长乐区)东湖VR小镇的汇宁便利店里,规划出专门的自助调酒区,提供开放式调酒工具和自助调酒机,客人可以在调酒台上自行调酒,包括冰杯、饮料、小酒都可以自行选择;顾客还可以利用NFC芯片技术打造音乐墙,用户使用手机触碰即可播放“深夜微醺歌单”,此外还拥有显示调酒教程、推送优惠券等功能;相关服务还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建立“微醺研究所”社群,带来“微醺经济”的便利店新时尚。

“转型升级不是个案而是潮流。随着新零售的兴起,全球便利店正经历一场变革,福州便利店也在悄然突破边界,转变成集能源补给、社交体验和即时餐饮于一体的城市驿站。”许安心说。

如万嘉推出了打印、充电宝、衣服干洗、空调清洗等便民举措;六意在即时餐饮方面拥有出自己的风格,覆盖早餐、中餐、下午茶、晚餐、夜宵“一日五餐”,还设置了就餐区。

智慧化还打破了便利店的经营时间限制。目前,万嘉、六意、汇宁等本土企业均实现门店后半夜无人值守,24小时实时“在线”,填补了超市、网购等业态的服务盲区,为便利店的蓬勃发展拓展了空间。

行业发展形成人才洼地

福建省批发零售行业协会秘书长石理中表示:“早些年,便利店人才瓶颈制约了行业发展。而今,随着营商环境提升,行业迅猛扩张,就形成人才洼地。很多全国的优秀便利店人才来福州发展,并形成鲇鱼效应,进一步推进本土人才的培养提升。”

记者了解到,为破解人才瓶颈,福州搭建了多层次培养体系:联合行业协会与高校开展“店长储备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培训,邀请资深从业者讲解商品陈列、客户服务等实战技能;推动职业院校开设便利店相关课程,引导大学生进入行业。

此外,省批发零售行业协会多次承接商务主管部门委托,组织便利店店长参加公益培训。福州还组织企业赴上海、台湾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我们还开设了自己的商学院,非常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推进企业的专业化发展。”陈美林说。

专业人才的聚集,也让便利店越来越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一些便利店从满足简单购物,发展到可以满足发“朋友圈”的情绪价值需求。如六意在福州开设无糖可乐主题便利店、达道地铁主题便利店、肖战应援主题便利店等,抓住“Z世代”的消费“爽点”,赢得新兴市场。

“便利店行业需要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自我提升,不断合作发展,从而更有力地满足居民即时性、小单量、急需性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全面打造完善的便民生活服务圈。”福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这些遍布街巷的便利店,既是点亮城市的“深夜灯塔”,也是城市消费最活跃的“神经末梢”,一头连着市民百姓的日常烟火,一头感知着消费市场的悄然变化。石理中说:“从政策角度来看,原有政策效应的存量已经渐趋消化,市场还需要新的支持政策出台。在促消费和福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的背景下,福州可以进一步提出创新政策;同时,在终端补齐24小时便利店不足等短板。希望未来随着政策持续优化、服务不断升级,福州的‘深夜灯塔’能够越来越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专题推荐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