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核心提示:12日,我市全面启动电动车信息采集工作,对城区所有电动车逐一登记,以建立全市电动车综合信息平台,构建服务打防管控工作的综合性应用系统。业内人士认为,该平台对打击和预防电动车盗窃类案件的作用将日益显现。但对电动车如何进行日常监管及违章处罚,仍需要摸索。

大多数市民支持采集信息

18日下午,记者随鼓楼区水部派出所民警在路面进行电动车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如图)。预计至本月底,该派出所在辖区内将采集4700多辆电动车的信息。据了解,从12日起,我市警方通过入户采集和路面采集的方式,开展对全市所有电动车及骑车人的信息采集工作,集中采集工作将持续至下个月。采集内容包括车架号、电机号、车主信息、购车发票或来源、车辆照片等。

18日下午,古田路与古乐路交叉口附近,水部派出所民警对路面车辆逐一登记并拍照。来榕打工的四川籍李女士说,电动车已成为她日常出行的常用工具,“因为怕被偷,我一直不敢买电动车,每天都是坐别人的车。登记信息后车辆安全会有所保障,过段时间我会考虑买一辆电动车”。


采访中,大多数市民认为信息采集会让电动车更安全,但也有市民对采集工作不理解,认为不能对电动车真正起到有效管理。尽管看法不一,但昨日市民都配合民警进行信息登记。

全年近20万起违法行为

据统计,我市已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超过54.8万辆,超标和无牌电动车也不少。去年,五城区共查处电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约19.5万起,其中,违法现象较突出的是违规载人90871起、未按道行驶74156起、违法信号灯15138起、逆行13595、闯禁行1749起。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我市电动自行车违法现象突出,面对这么多的违法行为,如何监管和预防成了难题。

一位多年在一线工作的民警告诉记者,交通高峰时段,许多电动车集中出行,民警和交通协管员一方面要疏导交通,一方面要维持路口行人、自行车交通秩序,民警和交通协管员经常疲于奔命,对违法现象防不胜防、管不胜管,“关键还是靠驾驶人自觉”。

信息平台打击盗窃作用明显

“贴这里,贴牢点。”18日下午,骑电动车上下班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骑电动车4年了,这是他的第五辆电动车,“前4辆都被盗了,不管锁多少锁都没有用,丢了就找不回来。”张先生十分支持信息采集,“除了防盗窃,信息登记会让大家更守交通规则”。

据了解,信息平台将对现有电动车的登记系统、盗抢数据库、交通违纠平台等信息系统整合、升级,并关联电动车的接处警信息和犯罪高危人员数据库,以建设一个以服务打防管控工作为核心的综合性应用系统。

“这对预防和打击电动车盗窃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水部派出所副所长林起环表示,一是方便群众及时报案和警方找到失窃车主,二是从法律角度可以对案件提供佐证,三是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

当然,也有一些疑问的声音,目前相关法规规定,只有电动车驾驶人拒交罚款才可以扣车,如果对方拒不配合,执法部门还是没辙;民警只有在现场查处才能进行处罚,通过街头摄像头对违章取证的方式,对电动车来说相对困难;如果在路面发现并通知对方违章了,对方不来处理怎么办?

“电动车违法行为普遍,如何找到对电动车进行有效日常监管的方法,仍是一个大课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福州日报记者 陈敏灵 谢星星/文 郑帅/摄)

台江警方正在进行电动车“入户调查”

台江警方正在进行电动车“入户调查”

昨日,记者从福州市公安局获悉,新一轮的电动车综合整治方案在进一步部署中,并将于近期统一发布。而在这之前,为摸清辖区内电动车数据,为接下来的全市电动车综合整治做准备,台江警方已率先开展电动车“入户大普查”。

台江警方透露,根据部署,预计从5月1日开始,凡是在限行区域被查处的超标和无牌电动自行车,将一律依法予以扣车审查;接下来,未登记的电动车也会被盘查。

警方介绍,目前电动车盗窃警情占全部盗窃警情的比例达到30%左右;与电动车相关的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占全部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也将近30%,这是促使警方开展本次电动车综合整治行动的重要原因。

普查时超标车、无牌车也能登记

昨日上午9点,福州台江洋中派出所和茶亭派出所在台江达文里新村进行电动车“入户大普查”,新村广场由警方设立的“电动车信息采集点”聚集了数十名居民。居民们手里拿着身份证、电动车发票等,身旁停着他们的电动车。十几名民警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埋头登记,有的为居民讲解登记细节,有的忙着为居民推来的电动车拍照取证。

记者看到,这次电动车信息采集中的信息,包含电动车辆信息和车主的个人信息,其中电动车辆信息包含车辆属性、车身颜色、车架号、车辆来源、车辆照片等。

现场洋中派出所负责人介绍,在信息采集阶段,超标车辆、无牌合格电动自行车都给予登记;同时,符合福州市电动自行车目录标准、有来历证明(发票、合格证等)、尚未报牌的电动自行车,车主可以到台江交巡警大队补上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在现场,前来登记的市民郭先生对警方的做法拍手叫好。他说,警方对电动车进行如此详细的登记,目的是让电动车管理更规范,但电动车的秩序更需要市民的配合。郭先生说,他经常在等红灯时,看到身边有电动车闯红灯,他都为这些车主捏把汗。他说:“电动车秩序的有序、规范化,需要市民和警方的相互配合。”

5月1日起无“身份”车将被扣

台江警方一名人士透露,初步安排本次采集到4月份结束,所有采集来的信息将会由专人录入、上传给市交巡警支队,进入一个数据库。届时,经过登记、符合要求的电动车将会获得一个标志,具体的将由福州市交巡警支队统一部署实施。

同时,他提醒,根据部署,预计从5月1日开始,凡是在限行区域被查处的超标和无牌电动自行车,一律依法予以扣车审查;对无法提供正规来源的(无发票、合格证等),扣车三个月并登报发布公告三个月后,一律集中销毁。没有登记的电动车上路也将会被警方盘查、询问。

对此,该人士说,过去警方对于超标、无牌电动车也有查处,不过一般做法是罚款20元,像这次“扣车审查”、“销毁”,这种处罚力度应该是相当严厉的了。

昨日下午,鳌峰派出所也开始对辖区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店进行摸排并采集信息。

此外,记者联系了福州市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员说,这一次的电动车综合整治方案还在部署当中,具体细节将于下周统一发布。

警方>>

电动车事故及盗窃案将得到有效控制

因为轻便,眼下,电动车已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据了解,截至2012年12月31日,福州市注册登记的电动车将近55万辆。但一直以来,关于电动车车祸、盗窃的相关报道频见报端:

前日早晨7点,仓山盖山路机动车道上,两辆电动车相撞,一名9岁女孩摔倒后被随后而来的一辆大货车压到,不幸身亡;2月19日,市民林先生将电动车停放在宁化路永辉超市门口,不到半小时车辆被偷……

对此,台江警方一名人士透露,与电动车相关的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占全部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在30%左右。同时,记者从台江洋中、义洲、鳌峰、茶亭、苍霞和新港等6个派出所了解到,目前电动车盗窃警情占全部盗窃警情的比重接近30%。

该人士介绍,这次整治行动后,警方将有效掌握路面电动车的信息,超标和来路不明的无牌电动车数量将会减少,电动车的行车秩序将更规范;同时,无法提供正当来源的电动车将无法上路,盗窃分子也就没有市场,电动车盗窃警情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本报记者陈恭璋 李剑准文/图 通讯员洋中综 茶亭综 台公宣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3月15日讯(记者 汤先增 吴臻 通讯员 洋中综 鳌峰综) 昨日上午,福州台江警方在达文里新村进行电动车“入户大普查”,普查内容包含电动车车身信息和车主个人信息。台江警方透露,从5月1日开始,凡是在限行区域被查处的超标和无牌电动自行车,将被扣车审查;接下来,未登记的电动车也会被盘查。福州市公安局表示,新一轮的电动车综合整治方案还在进一步的部署当中,将于近期内统一发布。

无牌达标车也能登记

昨日上午9点,台江达文里新村,在洋中派出所设立的“电动车信息采集点”,许多居民拿着身份证、电动车发票等,等候办理手续及咨询。

记者看到,民警在电动车信息采集时,每辆电动车所需的信息都汇总到各自独立的一张表格上,采集的信息包含电动车辆信息和车主的个人信息,其中电动车信息包含车辆属性、车身颜色、车架号、车辆来源、车辆照片等。

洋中派出所民警介绍,在信息采集阶段,超标车辆、无牌合格电动自行车都给予登记;同时,符合福州市电动自行车目录标准、有来历证明(发票、合格证等)、尚未报牌的电动自行车,车主可以到台江交巡警大队补上牌。

电动车整治方案下周公布

台江警方表示,采集来的电动车信息将汇总到福州市交巡警支队的数据库,经过登记的电动车将会获得一个标志,具体的将由福州市交巡警支队统一部署实施。警方表示,预计从5月1日开始,在限行区域被查处的超标和无牌电动自行车,将被扣车审查;对无法提供正规来源(发票、合格证等)的,扣车三个月并登报发布公告三个月后,一律集中销毁。因此,没有“合法身份”的电动车很快将无法上路。

随后,记者联系了福州市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员说,新一轮的电动车综合整治方案还在部署当中,具体细节将于下周统一发布。

福州新闻网讯 关于二环内全面限摩限超电的政策,近几日成了榕城市民的一个热门话题。据统计,我市已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逾54.8万辆,而超标和无牌电动车的数量也不在少数。为了使市区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率下降,有效遏制交通事故及盗窃案件的发生,今年上半年,我市警方将以建设电动自行车综合信息平台为支撑,实现对电动车的常态化管理。从今天起,警方将对电动车逐一进行相关信息登记。

据统计,2012年五城区共发生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367起,致42人死亡,406人受伤。事故中,未报牌电动自行车共166起,造成183人受伤,25人死亡。而与此同时,数量庞大的电动车群体也让民警和交通协管员防不胜防,管不胜管。

警方介绍,从近几年数据来看,超标电动车及摩托车肇事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违章行为也频频发生。由于其自身行驶速度快、稳定性差,一旦发生事故,骑车人轻则受伤住院,重则车毁人亡。电动车的高违法率,严重干扰了城市的交通秩序。一些骑车人安全意识淡薄,闯红灯、逆向行驶、驶入机动车道、争道抢行……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已经成为道路上的常见“风景”,同时也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为加强交通管理,使市区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率下降,有效遏制交通事故及盗窃案件的发生,今年上半年,我市警方将以建设电动自行车综合信息平台为支撑,建立管理、研判和打击机制,同时多警种配合,实现对电动车的常态化管理。记者昨日从市交巡警支队获悉,3月11日至4月5日,我市警方将开展电动自行车车辆信息采集专项行动,对市内所有已上牌电动车、无牌达标电动车和超标车进行信息登记采集,而每辆完成登记的车辆,将在仪表盘部位贴上警方专门制作的“已采集”标志。

据介绍,从12日起,全市警方将深入社区、入户访问,对停靠在社区停车场的电动车、车主进行摸排采集,同时路面民警在盘查过程中,将对电动车及骑车人进行信息采集工作,采集内容包括车架号、电机号、车主信息、购车发票或来源、车辆照片等。警方还将深入市内的电动车销售商店、维修点等进行信息登记。

警方介绍,此次信息采集工作将全面摸排并掌握我市无牌、超标电动自行车的具体数量,强化对无牌和超标电动自行车的日常管理。“建立电动车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有利于电动自行车信息采录、核查比对、分析研判、串并侦查等多种管理手段共用的综合应用平台。”警方表示,平台将对现有电动车的登记系统、盗抢数据库、交通违纠平台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升级,同时可关联电动车的接处警信息和犯罪高危人员数据库,旨在建设一个以服务打防管控工作为核心的综合性应用系统。

(福州日报记者 陈敏灵 谢星星)

7日,本报报道了福州市下个月将在二环内启动“限摩限超电”新限行方案的消息,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市民表示,加强市区交通管理,在二环内“限摩限超电”及整治电动车各类违法行为势在必行。也有不少市民认为,相关部门应考虑拥有合法摩托车牌并遵守交通规则的市民出行需要,出台补偿及配套措施。

限行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

截至2012年12月31日,福州市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逾54.8万辆。从2010年8月15日起,福州市启动了第一阶段“限摩限超电”,率先在市区“四纵四横”14条主要道路实行;从2011年1月22日起,福州市的限行区域增加了16条路段和7座跨江大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0条道路和7座大桥实行“限摩限超电”。

“未开展超标电动车整治前,一些电动车车主私自改装车辆,超速行驶、闯红灯、驶入机动车道、争道抢行、逆行,由此引发的各类交通事故不断,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市民对此反响很大。”7日,市环境综合整治办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

福州市城区限摩限超电整治工作,在摸索中不断完善。2010年4月,我市实施《福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为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有法可依。随后,在市区对超标电动车实行补贴换购、逐步限行、禁止销售等政策,对合格电动自行车进行上牌管理等,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宣传和违规整治工作,全市电动自行车逐步开始规范化管理。

五一和五四路违章现象锐减

从2007年5月1日起,五一路和五四路成为我市最早实行“限摩限超电”的路段。如今,这2条路上“夹缝穿行”的现象少了,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7日16时许,记者沿着五一路从东大路口行至国货路口,未见摩托车或超标电动车抢道现象,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据鼓楼区交巡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限行前,五一路和五四路上有许多超标电动车和摩托车,其中不少车的车速很快,随意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穿行,甚至还有的在人行道上高速逆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当时电动车没有统一上牌,很多电动车在撞伤人后逃逸,给警方的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刚开始限行时,民警每天查处闯禁行的车辆数量非常大。安泰派出所的一位民警创造了一天查处117辆的最高纪录。”该负责人介绍,经过几年整治,五一路和五四路摩托车和超标电动车闯禁行的现象少了许多。


摩托车和电动车违章现象不少

7日17时45分,记者在西洪路上看到,此路段仍有不少电动车和摩托车不遵守交通规章,在小车车流中随意穿行,一些驾驶员在路口不看红绿灯,直接横穿路段。

18时30分许,在二环路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附近,记者发现不少电动车和摩托车违章,有的摩托车抢占左侧机动车道呼啸前进,有的摩托车车主未戴头盔还超载。记者还在路上看到几起学生驾驶超标电动车载人,其中不乏车速飞快者。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林姓摩托车车主。林先生说,他不知道下月起二环内全面限摩限超电。当记者问他为何不按道行驶,他说“已经习惯了”。据一位老民警介绍,超标电动车和摩托车现场查处较难,违章车辆转眼就冲过去了,而且经常是多辆车同时违章,他们根本查处不过来。

市民:建议以人为本细化方案

“我觉得新的限行方案可行。”家住台江区的庄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摩托车是他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他认为只要相关部门能做好摩托车禁行的后期处理工作,他将积极配合限行方案。“平时在路上经常看到两轮和三轮摩托车在路上乱闯,真的很危险。”庄先生说,他骑摩托车上下班时经常替那些不守交通规则的车主捏把汗。

“我的牌照是1993年花了3万多买的,平时骑车都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禁行后我怎么办?”有20多年摩托车驾驶经验的高女士说,她更支持严厉查处电动车的违法行为。“电动车闯红灯、逆行的很多,很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她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细化在二环内禁止摩托车通行的方案,保障守法摩托车车主的合法权益。

采访中,许多市民对二环内实行“限摩限超电”及整治电动车各类违法表示理解,但希望能考虑到拥有合法摩托车牌并遵守交通规则的市民的出行需要,出台补偿及配套措施。也有市民反对在二环内禁止摩托车通行,认为只需查处违法摩托车即可。

  (福州日报记者 陈敏灵 谢星星 郑帅)

 

具体日期未定,车辆闯禁行,摩托车记3分罚款150元,非机动车最高罚款50元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3月7日讯(记者张伟 通讯员 榕警)记者昨日从福州交巡警支队获悉,从4月起,福州市区二环路(含主、辅路)及其以内所有道路,将禁止摩托车、超标准电动自行车和未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通行。

据福州市环境综合整治总指挥部介绍,限行政策将从下个月开始执行,但具体日期未定。届时警方将加强沿线及重点区域路面的警务部署,严查严处电动车各类违法行为。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福州电动自行车共注册登记54.8万多辆。

福州市“限摩限超”始于2010年8月15日,截至目前,福州市内共有30条道路和7座大桥实行限摩限超电措施。

此次第三阶段限行政策启动后,二环路(含主、辅路)与非限行道路相交的所有路口,禁止摩托车、超标准电动自行车和未注册登记电动自行车横穿。但是所有的限行区域,允许注册登记的达标电动车通行。对闯禁行的车辆(执行公务的警用摩托车除外),按照现行法规,摩托车将被记3分罚款150元,非机动车则可以最高罚款50元。

据了解,新限行措施启动后,警方将加强二环路沿线及市区重点区域路面的警务部署,加大警力、协管的投入,严查严处电动车各类违法行为。同时,还将组织志愿者上路,到各路口开展劝导活动。

□相关新闻

福州市园林局:车乱停绿地将被拖走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3月7日讯 (记者王林成 实习生 陈澍)昨天,记者从福州市园林执法支队获悉,从今日起,市园林绿化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与市交巡警支队联合开展为期4个月的机动车侵占绿地停放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据介绍,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城市园林绿化用地内一经发现机动车辆违法停放行为,联合执法部门将根据机动车辆违法停放情况,依照相关规定,对机动车驾驶人予以100~500元处罚。如果车主不在、无法立即劝离和处罚的,执法部门还将采取拖车的措施将违法车辆拖离现场。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旨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保护与机动车停放管理,彻底根治机动车侵占绿地违法停放日益严重问题。”市园林执法支队负责人说。市民可积极向市园林执法支队或市交巡警支队举报此类违法行为。

福州新闻网讯 继2010年8月城区部分道路首次实行“限摩限超电”政策后,下个月,福州市将启动新的限行方案。届时,市区二环路(含主、辅路)以内的所有道路,均禁止摩托车、超标准电动自行车及未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通行,同时,二环路(含主、辅路)与非限行道路相交的所有路口,也禁止摩托车、超标准电动自行车和未注册登记电动自行车横穿。

对违反上述规定在限行区域、路段和大桥(含引桥)上行驶的(执行公务的警用摩托车除外),公安交管部门将依照道路交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根据目前的相关处罚标准,对闯禁行的超标电动车最高将处以50元的罚款,对摩托车将处以记3分、罚款150元的处罚。

新限行政策启动后,警方将加强二环路沿线及市区重点区域路面的警务部署,加大警力、协管员的投入,严查严处电动车各类违法行为,曝光不文明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同时,还将组织志愿者上路,到各路口开展劝导活动。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对市区二环内“限摩限超电”有什么看法,对加强市区交通管理有什么意见、建议,请致电本报党报热线83751111或发电子邮件到fzrb83751111@163.com,也可通过本报新浪、腾讯官方微博“@福州日报”参与讨论。本报将开辟“关注二环以内限摩限超电”系列报道,持续关注相关动态和市民反应。

(福州日报记者 陈敏灵 谢星星/文 郑帅/摄 通讯员 榕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