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福建日报东南网事版主要文章:
福州电动车信息采集全城总动员 网友质疑劳民伤财 警方回应建综合平台
住宅楼变可燃物仓库 住户称置身“火药桶”
“地球一小时”熄灯:节能还是作秀?
东南微话题:公务员隐性福利受关注 电子竞技国家队惹争议
福州电动车信息采集全城总动员
网友质疑劳民伤财 警方回应建综合平台
电动车信息登记完,工作人员会为车辆贴上黄标。
东南网-福建日报3月28日报道 本网记者 王坤明 实习生 陈虹虹
4月10日起,福州“限摩限电”范围扩至二环内全部区域,福州警方连日来组织警力对辖区电动车情况进行信息采集登记。为了分辨一辆车是否进行过信息采集,警方会在完成登记的电动车仪表盘部位贴上专门制作的“已采集”黄色标志。针对此次整治电动车专项行动的信息采集行为,有不少市民和网友表示不理解,认为这是重复性的工作,浪费行政资源。
网友质疑:
劳民伤财不见得更安全
网友“吃草的虫”说,在2010年组织的达标电动车上牌的过程中,已经对车辆信息进行了登记,市民领取到的《电动自行车行驶证》,已涵盖了车辆所有人、身份证号码、车牌号、品牌、型号、车架号码等详细信息。此后商店售卖的达标车也大抵都进行了上牌登记,人车对应。
“当年登记的车辆信息少说有十几万辆,这些信息重复登记输入,这得多大的工作量啊?”网友“吃草的虫”认为,这一次的信息采集很大程度上是重复劳动。“如果警方需查实车辆是否盗窃,只要车主出示本人身份证和行驶证,警方即可查验是否一致,就可以证明车子是否是盗窃的。”
东南网网友“一言不发”质疑福州电动车三年管理“原地踏步”。同时,该网友指出,此次采集时间短,能否保证市区所有电动车都入库,“不要三年后,又来采集信息”。 网友“理智围观”认为,政策的出发点没有错,但从政策执行和实施来看,“没有‘一以贯之’”。
对于新一轮的电动车整治行动,有网友表示理解,也有网友持反对的态度。网友“安安”认为,用警方要求的所谓“达标车”并不见得更安全,而且浪费纳税人的钱。一些市民已从正规商店购买的电动车,只因为某些条件不符合警方的新要求结果就不能上路行驶,纳税人还要重新换购,电动车商店又坐地起价。一来一去,仅一辆电动车市民就要花掉四五千元。“如果没有换购,手续合法的正规电动车又要被销毁,这不是浪费吗?”还有网友认为这是不注重日常管理的一刀切懒政行为,质疑说:“这是谁的路?交警凭什么不让正规生产、正规购买的电动车上路?”
也有网友表示支持。网友“冰冷的记忆”认为,电动车秩序的规范化,需要市民和警方的相互配合。网友“维柳芬潍坊”认为,信息采集并录入系统,一旦警方发现盗抢嫌疑车辆或者破获电动车盗窃案件时,可以及时查询,既方便破案也有利于车辆物归原主。此外,车辆信息与车主信息明确,可促使车主更加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更好维护和谐的交通秩序。
现场探访:
黄标编号唯一 不能仿造
电动车信息采集已经在全城铺开。连日来,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了解采集情况。
24日10点40分许,晋安区王庄街道紫新社区警务室。社区的居民正陆续前来办理电动车信息登记,多数车辆已经挂牌。一位陈姓协管员正在耐心地为市民采集电动车信息,在核对准确无误后,他便为车辆贴上黄标。“编号是唯一的,仿造不了。”协管员说道。
25日下午3点左右,鼓东派出所屏东中学警务室。市民林先生认为,采集“有利于警方查纠违章,其次,有利防盗,但是具体的防盗效果我们只能拭目以待”。据介绍,从上周一下午开始到现在,每天都有很多电动车主来警务室登记电动车的相关信息,最多的时候每天有170辆电动车,最少的时候也有120辆。
“有牌照的需带上行驶证和身份证,若是没有牌照的,则必须带上合格证、购车发票以及身份证,如果证件不齐全,是不会予以采集的。”值班民警袁警官说,“对于已上牌的车辆也做采集,做信息更新,并不会是重复采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市民李女士认为,她的车辆已经在2010年上牌时进行过登记了,所有信息都没有变更,没有再次采集的必要,如果失窃被警方收缴,警方“可以通过原来的登记信息通知到我”。另一位市民林先生则反映,没有看到周围社区有采集点,询问身边的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事。
警方回应:
拟建网络综合应用平台
据福州市交巡警支队巡勤大队大队长张良劲介绍,此次信息采集行动,警方将采取路面盘查、小区盘查、车场盘查和其他盘查等采集方式。目前以管辖区域的小区盘查为主,采集截止时间尚未明确,要视采集进度情况而定。各辖区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社区进行采集,在社区警务室、社区活动中心或村委会设立采集点,“希望市民尽快主动到所在社区进行登记”。
至于今后电动车信息采集是否会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张良劲表示,目前没有具体计划,要视此次信息采集的情况再做下一步打算。据了解,此次电动自行车信息采集内容包括车架号、电机号、车主身份及联系方式、车辆来源(网购或实体店购买)、车辆照片等信息。
对于重复采集的质疑,张良劲表示不存在。他说,警方拟建一个利于电动自行车信息采录、核查比对、分析研判、串并侦查等多种管理手段共用的电动车信息网络综合应用平台,平台将对现有电动车的登记系统、盗抢数据库、交通违纠平台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升级,同时可关联电动车的接处警信息和犯罪高危人员数据库。“此次信息采集行动,旨在对当下车主及车辆的基本资料、所有权变更、失窃等信息进行网上登记,统一纳入电子信息平台管理,有利于对全市电动车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和动态管理,也有利于预防和打击车辆盗窃犯罪。”张良劲说。而对于市民疑问的“半年内无法提供来源证明,被扣车将集中销毁”,张良劲表示,这依据的是道路交通相关法规。
住宅楼变可燃物仓库 住户称置身“火药桶”
东南网-福建日报3月28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我们的房子被仓库包围着,仓库里都是可燃物,这要是发生了火灾可怎么好!”近日,家住福州市仓山区君临天华小区的陈先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因为他所居住的君临天华小区,许多业主把房屋租给他人当仓库,而小区的物业更是将地下车库的隔间改成了仓库租给了附近做生意的商户。
住户担忧消防隐患
25日下午,记者来到君临天华小区。在该小区附近的透龙路记者看到,路边停着一辆小面包车正在卸货,一楼的商铺前,不少商贩拖着装满货品的小推车来来往往。
在小区2号楼下,透过住宅楼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有好几层的房屋堆满纸箱等物品。而在地下停车库,记者看到这里不仅停着车,还住着人。车库有几个隔间,在其中一间摆着床、电视以及做饭的工具的隔间里,住着一对看车夫妇。而另外几间则大门紧闭。当记者向看车夫妇询问隔间用途时,他们并不愿意多说。
随后记者来到该小区物业处,以租仓库为由向物业工作人员打听仓库情况。物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楼二楼的店面都可以出租用作仓库。当记者表示,店面做仓库租金太贵,有没有便宜一点的仓库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来地下车库还有几间隔间可以出租,但目前都已经租出去了。
为何君临天华小区如此受仓库租户的青睐?居住在该小区的业主孟女士告诉记者,由于该小区地处台江商圈,和商业街中亭街紧挨着,而中亭街又多是从事服装批发生意的商户,因此在附近租仓库自然就方便得多。孟女士说,该小区的许多业主都把房子出租出去,而租户也多是附近中亭街的商户。“仓库里都是可燃物,我们的房子被这些仓库团团包住,简直成了火药桶。”孟女士说,小区的很多住户都对此有意见,也向物业反映过多次,但从未见解决。
律师:变更房屋用途不合法
住宅楼和地下车库能否变成仓库来使用呢?记者就此咨询了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的许水清律师。许律师告诉记者,房屋在买卖时已经明确了房屋的用途。如果是住宅,则不能作为商业用途;如果是商住楼,也有严格规定商用和住宅使用的楼层界线。随意变更商品房的用途是不合法的。
记者随后拨打了火灾隐患举报全国统一热线96119,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住宅楼与仓库的消防标准是不一样的,对消防通道的要求也不相同,居住区和仓库应当分开。对方表示,将对记者所反映的情况实地调查。
“地球一小时”熄灯:节能还是作秀?
东南网-福建日报3月28日报道 本网记者 陈薪宇
3月23日晚8时30分,福州于山堂、乌塔、白塔、闽江两岸夜景等,同步熄灯一小时。这标志着在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座城市同时进行的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第四次光临福州。与此同时,福州市民在温泉公园里围绕着环保蜡烛灯组成的数字“60”,用不插电音乐会等形式迎接该活动。
“60分钟的黑暗能节约多少能源?是环保还是形式主义?”与此同时,不少网友对这一活动提出了质疑。
撒花:传递低碳理念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部分人都知道3月24日当天有“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支持者认为,这个活动致力于让社会普遍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传递了一种低碳理念,是一个富于创意的公益环保活动。
网友“桃之夭夭”认为,熄灯一小时易于实施,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在日常生活中更注意环保。“熄灯一小时是我们力所能及的环保,关闭所有不必要的电源,熄灭不必要的电灯。改变,从点滴做起。”
网友“Deca”说:“我们常在说爱护环境和保护地球,这些不是要进行多么轰轰烈烈的运动,真正环保的行为很微小,微小到不足以跟别人提。贵在持之以恒地做这些‘小事’,这才是‘地球一小时’每年举行号召人们参与的意义。”
拍砖:熄灯点蜡烛更不环保
“地球一小时”活动也遭到一些质疑,认为“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形式主义太强,对提高居民环保理念和节约意识无益,对改变居民生活习惯的作用也不大。同时,“地球一小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生活。
网友“上善若水”认为:“在活动这天夜晚灭灯一小时,倒不如在每一天都熄灭可以熄灭的景观灯。”
不少网友也指出,活动停电一小时所节省的电能并不多,而因举办活动耗费的能源可能更多。甚至有网友认为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更大的碳排放。
网友“张三的弟”就在微博上表示反对这一活动,认为此举“百害无一利”。他自称从事电力运行工作,对发电工作非常了解。他认为,停电一小时所节省的电能,“电能无法大量存储,不用就是浪费。大规模大面积骤然断电,会对电网和发电设备造成冲击乃至伤害”。
电业局:熄灯一小时影响小
针对“电厂发电后电力不能储存”的质疑,记者采访了福州电业局新闻中心主任陈文国。据他介绍,熄灯一小时对一个城市全网用电负荷的影响很小,活动当天福州市区的用电量几乎没有变化。
“该活动仅仅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公益活动,节能作用有限。”陈文国说道。他也表示,相对于这个活动本身,更关键的应该是倡导环保理念,让每个人、每个家庭、每家工厂、每座大厦都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此外,市民应多使用节能电器产品,并养成有用开灯、无用关灯的好习惯。
省环保协会:贵在坚持小事
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自2010年起连续四年在福州组织发起“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今年在福州温泉公园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和市民达500多人。据该协会秘书长郑棣健介绍,今年除了福州、厦门之外,福建莆田、漳州、宁德等地也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来。
郑棣健表示,伴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和社会机构的不断推动,“地球一小时”活动逐渐为更多的人所重视和接受。“‘地球一小时’活动能节约的电能不多,但它的意义远大于此,通过这活动能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让他们意识到环境出现的问题,从而号召他们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地球一小时’活动和‘无车日’等环保主题活动一样,不应该只是在活动当天才被提起和重视。”郑棣健说,“我们协会也发出了‘环保七选一’的号召,在每周中选一天吃素、不开车或是做好垃圾干湿分类,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环保理念,养成环保习惯,这才是这些活动的最终意义。”
东南微话题
公务员隐性福利受关注 电子竞技国家队惹争议
东南网-福建日报3月28日报道 本网记者 揭晓经 整理
曾有媒体报道,某机关食堂一元钱就能吃饱吃好。有人评论称,公务员群体近乎“吃饭不要钱”。近日有网友看到某女公务员工资条发帖称,上面除了基本工资外,各种名目的补助五花八门,就连女同志买卫生巾的钱都有补助。真是这样吗?网友有不同的看法。
精彩微言
aa江山:公务员本来隐性福利就很多,而且退休金也比企事业的高很多,所以才这么多人挤破头去争一个岗位。
逸君缘:其实每一个行业的待遇都有好差之分,身边也有公务员朋友的工资和福利都很一般,所以不该只把目光集中在少数好的群体上。
文质:我是一名地市级公务员,上岗以来,从没听说过女公务员每月卫生巾补助,也没有发放过车补。每天早上一元中午两元在食堂吃的都是普通饭菜,领导也一样。这样的福利很多企业都有,过年过节发的那些东西都加起来,也远远比不上很多公司发的iPad、iPhone之类。术业有专攻,工作性质不同,不要臆断有无。
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决定,成立一支17人的电子竞技国家队,出战第四届亚洲室内和武道运动会。跳水三米板全国冠军何超微博评论:“电子竞技也算体育?玩儿游戏都可以拿奥运冠军,那我们这些项目练得这么辛苦真白干了,干脆好好玩游戏算了。”关于电竞究竟算不算体育引发口水战,七成网友认为电竞是体育,不能将其误认为网游。你怎么看?
精彩微言
男人怕小唐:同样的游戏、同样的人物玩一次叫玩,重复一百次一千次还叫玩吗?电子竞技也需要不断刻苦训练,不断钻研技巧才能取得成功,不该带有色眼光看电子竞技。
梦敢:电竞国家队?这不是笑话吗,玩游戏还能拿工资、拿奖金、拿荣誉的话,那还有谁会去好好上班,成天在家打游戏得了。
红魔鬼:电子竞技算得上是体育项目这点我是同意的,因为它也具有体育精神。但是是否该成立国家队就值得商榷,毕竟它存在对大多数青少年的导向问题。
欢迎网友上福建微博(t.fj01.cn)侃侃自己关注的话题,并与网友分享最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