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4月13日讯(记者 章微) 昨日,省卫生厅发布我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该方案是在国家方案基础上,结合我省地域及现阶段气候特点制定出来的。据悉,截至昨日18时,我省尚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根据方案,健康者在无流感发生、流行期间,无须服用药物预防,以免矫枉过正,损伤正气。而高危人群,可预服中药。高危人群指的是如现阶段主要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者,及在一周内曾接触过禽类及流感病人者。药方如下:

药方1(成人):藿香6g、金银花9g、大青叶12g、芦根15g

煎服方法:每日1剂,早晚各1次,少量频服,3剂为宜。

体质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或老人可加用太子参6g或选择服用玉屏风颗粒。

药方2(儿童):藿香3g、大青叶5g、芦根15g、炒山楂10g

煎服方法:每日1剂,早晚各1次,少量频服,3剂为宜。

根据方案,经常外出者可用清热化湿、利咽解毒的漱口方,具体为:藿香6g、卤地菊15g、桔梗6g、甘草3g。每日1剂,清水煎约300ml,用于频频漱口。

高危人群还可用中药香囊来预防。将藿香、艾叶、山柰、苍术等各等量粉碎制成香囊。每人1个(3.5~5克/个),挂前胸佩戴,并每天置于鼻前闻香2~3次,每次3分钟,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每周更换一次。

该方案特别强调,使用中药预防也不能长期过量服用,在流行期间一般服用3天,连续流行期间,可每周间隔服用3天。若遇感冒、流感、发烧咳嗽,最好请医生对症治疗。

此外,老人应在医师的辨证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相关报道

省卫生厅发布H7N9防治药方

中药香囊、艾灸、穴位按摩等方法可预防H7N9

东南快报讯(记者赖丽蓉林雅)昨日,省卫生厅正式印发《福建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2013年第1版)》,供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参考时使用。该方案针对普通人群提出了生活起居等方面的一般预防建议,并针对易感人群提出了中药预防以及中药漱口、中药香囊、艾灸、穴位按摩等多种预防方法。在治疗方面,针对轻症、重症、恢复期三个阶段,也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参考处方及非药物治疗措施。

据悉,《方案》由省卫生厅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并组织专家在总结我省既往中医药防治流感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地域及现阶段气候特点进行制定。以下为《方案》具体内容:

预防药方

健康人群

无须用药预防 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

根据方案,健康者在无流感发生流行期间,无须服用药物预防,以免矫枉过正,损伤正气,只要在平时遵照下述措施预防即可。

1.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饮食清淡、注重营养;少食生冷以防止寒凉伤阳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以防湿热内生。经常进行活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热。衣被等物品要勤洗,勤晒。

3.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

4.居室和室内工作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脸。6.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


高危人群

从事禽类养殖贩运加工者 可通过预服中药预防

高危人群指的是如现阶段主要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者,以及在一周内曾接触过禽类及流感病人者。高危人群可预服中药。

成人:藿香6g、金银花9g、大青叶12g、芦根15g。

适用人群:平素身体健壮,面色偏红,口鼻时干,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法:每日1剂,清水煎。早晚各一次,少量频服,3剂为宜。

属于身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或老人可加用太子参6g或选择服用玉屏风颗粒。

儿童:藿香3g、大青叶5g、芦根15g、炒山楂10g

适用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平素经常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剂,清水煎。早晚各一次,少量频服,3剂为宜。

常外出者

可用中药漱口预防

经常外出者可用清热化湿、利咽解毒的漱口方:藿香6g、卤地菊15g、桔梗6g、甘草3g。每日1服,清水煎约300ml,用于频频漱口。

其他预防措施

1.中药香囊:可选择藿香、艾叶、山柰、苍术各等量

粉碎制成香囊。

功效:芳香辟秽解毒。

用法:每人1个(3.5-5克/个),挂胸前,并每天置于鼻前闻香2~3次,每次3分钟,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每周更换一次。

2.艾灸足三里、神阙、气海等穴位,每日灸1次。

3.按摩迎香穴。

服预防中药一般服用3天

《方案》中强调,预防中药不宜长期服用。在流感流行期间一般服用3天,连续流行期间,可每周间隔服用3天。

此外,老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过敏体质者慎用。


治疗药方

轻症

临床表现:发热,畏寒,咽痛,咳嗽,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或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参考处方:青蒿15g,柴胡15g,银花15g,连翘10g,大青叶12g,黄芩15g,豆豉9g,芦根30g,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剂。

如出现以下症状需在上述处方基础上进行加减:

恶寒、无汗、身痛明显:加羌活或桂枝10g

咳嗽:加蜜麻黄10g,杏仁6g咽痛:加牛蒡子10g

恶心呕吐:加姜半夏10g

腹泻:加苍术10g、苡米20g、黄连4g大便不通:加大黄10g~15g

高热不退、口渴汗出:加石膏30-50g,知母10g

常用中成药:酌情选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双黄连类制剂;藿香正气滴丸/口服液类、葛根芩连类制剂等。

中药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重症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难咯,喘促,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谵语;舌红或绛,苔黄厚腻,脉滑而数,或脉微欲绝。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蜜麻黄8~10g,杏仁10g,金银花15g,连翘12g,大青叶15g,生石膏(先煎)30~60g,知母10g,浙贝母10g,桔梗10g,黄芩10g,鱼腥草15~20g,生甘草6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如出现以下症状需在上述处方基础上进行加减:

便秘:加瓜蒌20g、生大黄10~15g或元明粉10~15g(冲服);

痰多喉鸣,黏稠难咯:加川贝粉、鲜竹沥;正气欲脱,张口抬肩,大汗淋漓:加人参(西洋参或红参类)10~15g、山茱萸15~20g;

常用中成药:酌情选用清肺解毒类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以及清开灵颗粒、安宫牛黄丸。根据病情也可选择使用痰热清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或益气复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静脉点滴。

恢复期

临床表现:热退神疲、乏力纳差、口渴等等;舌红少津、脉细而数。

治法:清解余邪,益气养阴。

参考处方:北沙参12g,麦冬15g,玉竹12g,桑叶9g,扁豆12g,生米仁15g,连翘9g,生甘草6g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等。

温馨提示

以上各药方是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诊疗方案结合本地区的特点暂拟订的预案,分型、选药及用量仅供参考,具体使用应在医师指导下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及地域特点进行辨证加减,儿童剂量酌减;有并发症、慢性基础病史的患者,随症施治。同时,中医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随症加减”、“方随症变”,因为服药后病情可能出现变化,或好转或加重,因此不能在整个病程中仅仅使用一张方,应该通过辨证论治来调整或加减。

防治禽流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省历来高度重视禽流感防疫工作,自从上海发生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相关部门更进一步加强了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力度,但一些消费者却无端恐慌——

预防H7N9 请市民理性应对

购买家禽应认清卫生检验合格证明

东南网-福建日报4月12日报道(黄云峰 何兴明)

板蓝根脱销、猪肉销量下降、鸡鸭等家禽销售几乎停滞,虽然我省目前尚未有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报告,但是H7N9已经影响我省家禽业。

10日上午,记者在福州市鼓楼区乐天泉社区乐天泉巷一家禽销售点前,有了切身的感受。

“我一天卖不出去一只鸡!”提及销售状况,这位摊主显得十分郁闷。

“别说东西卖不出去了,发生禽流感后,店门口都没人敢站了。”这位摊主说,有的市民路过店门口,都要加快脚步冲过去,“好像多呆一秒钟,就有可能被感染上”。

由禽流感造成的恐慌,正在人群中蔓延。邵武市卫闽镇卫闽村村民老陈是一家桑葚果园农场主。这片果园内散养的土鸡和土鸡下的蛋曾是“明星产品”。

自从H7N9病毒在上海被发现,老陈一开始并不在意。可随着疫情的持续发酵,他也开始渐渐感受到事件波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前预订土鸡的客户,有将近一半都以‘过一段时间再买’为由退订了。”老陈很疑惑,“在镇动物防疫部门的督促指导下,果园始终在坚持做好防疫工作。”

消费者是否还能消费鸡、鸭、鸽子等禽类产品?养殖户如何保护鸡鸭免遭H7N9的侵袭?11日,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

“应对H7N9,高度重视它是没错的,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对此过分紧张。”11日,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说。


防治禽流感,是全社会的责任。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全省家禽养殖业主应当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到禽流感的预防当中来。

“再厉害的病毒,都怕消毒液。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养殖业主更应当严格按照动物疫病防治标准做好养殖场消毒工作。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动物接近养殖场,特别是飞鸟混入。如果养殖场发现死鸡、死鸭等情况,应当及时上报,千万不要随意丢弃。”专家说,鸡鸭目前不好卖,养殖业主更不能因此就放松了对养殖场的管理。

专家同时表示,目前市场上正规场所销售的鸡鸭等禽类产品是健康的,市民尽可放心消费。但是一定要看清是否有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所的证明。

“目前福州正规场所销售的家禽脚上都会绑一个由动物卫生监督所出具的标志。”

据介绍,我省历来高度重视禽流感防疫工作,自从上海发生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相关部门更进一步加强了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力度。

“福建是候鸟栖息地,我们现在经常去候鸟聚集的地方采集鸟粪、河水等,进行化验检测,对家禽类批发市场等地方检测和防疫工作,那就更不用说了。”专家表示。

在农业厅应急中心,24小时都有人值班,连吃饭都不离开。“全省卫生、防疫、农业、卫生等单位,24小时保持联络。一旦发现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就能得知情况并采取措施,并向社会公布,不可能会出现漏报、瞒报行为。”中心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石狮发现首例感染H7N9”纯属谣言 微博发布男子已自首

东南网-福建日报4月12日讯(记者 徐占升 通讯员 何金海 ) “我错了,我对不起大家,当时就是无聊发了这条信息,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10日下午,通过微博发布“福建石狮发现首例感染H7N9”虚假信息的晋江男子洪某追,向民警表达自己的悔意。

4月9日傍晚,有不少市民反映,在新浪微博上有人说石狮发生了H7N9禽流感疫情,不知真假如何。消息是“h-weng-z900123”在当天下午发布的,称“福建石狮发现首例感染H7N9,现在福州某医院隔离”。

经过核实,泉州警方很快就确认这是条虚假信息,经过一番追查,警方很快查清账号的主人是晋江龙湖曾厝村村民洪某追,洪某追一家人都在江苏苏州。洪某追在得知事件后果严重后,连夜发微博致歉,对自己之前所发虚假信息进行了澄清。

10日下午,洪某追到晋江龙湖派出所自首,因其行为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但主动投案自首,公安机关依法对他处以行政拘留。

上一页 1 ...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