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海交会昨落幕,37万余人参展;现场成交额增加超20%

  买的东西太多,干脆用麻袋装

东南网5月23日讯(海峡都市报 记者陈昕颖 黄孔瑜 文/图)昨日,持续了5天的海交会在福州海峡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据统计,此次海交会的总参观数达到372453人次,展馆现场成交金额较去年增加超过20%,仅仅台湾特色食品展区的营业额就高达8500万人民币。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海交会在高科技签约引资上成绩斐然。此外,今年的集团专业客户增加,对交易会的大宗交易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单一企业签约金额上亿

“今年的高科技项目成果可以说是历届海交会中最突出的,所占的比重也超越以往任何一届。”海交会组委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高科技的重头戏是“三维项目”签约。据统计,本届海交会,福州共签约“三维项目”309项,其中内资总投资2757.3亿元,比增47.5%,具体为:央企10项,总投资836.8亿元;民企186项,总投资1920.5亿元;外企113项,利用外资28.04亿美元。

除此以外,6号展馆的高科技园区中,福建盛恒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道路建设施工项目相关产品受到沈阳、安徽、合肥、福清等地多家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青睐,在展会中达成的签约金额高达上亿元。

专业客户增加交易额明显提高

据统计,今年“5·18”期间总参观数372453人次。和往届海交会相比,今年的参观人次并没有增加,但由于展馆内专业客户比重增加,交易额较去年有了明显提高。

今年海交会现场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匈牙利、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上海、广东、四川等省、市和地区的客人,其中不少客商都是赶赴海交会现场订货的。“今年台湾特色食品馆的总成交额就达到8500万人民币,这是个非常让人振奋的数字。”海交会组委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台湾馆在海交会期间接受了大量的国际国内订单。

5月19日,一名小朋友在福州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的一巨型鞋模上拍照留念。当日,在福州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一只特大号的鞋子摆设在展馆内,鞋底、鞋带、装饰扣、透气眼栩栩如生,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据了解,该巨型鞋模由参展的福建一公司制作,鞋长4米、高3.2米,用树脂材料制作而成。新华社发(张斌摄)


5月19日,一名小朋友在福州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的一巨型鞋模旁拍照留念。新华社发(张斌摄)


5月19日,参观者在福州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欣赏展出的巨型鞋模。新华社发(张斌 摄)


这是5月19日在福州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拍摄的巨型鞋模。新华社发(张斌 摄)


这是5月19日在福州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拍摄的巨型鞋模。新华社发(张斌 摄)

店家正在向游客介绍商品

东南网5月22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 王坤明)今日下午3时,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暨第十届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闭幕。今日,记者在海交会现场看到,许多商家纷纷抓住闭幕前的商机,打出了“促销”、“打折”、“买就送”等促销牌,吸引逛展游客。


 

店家正在向游客介绍商品


海交会的最后几天,商家纷纷挂出了“打折牌”吸引顾客


海交会的最后几天,商家纷纷挂出了“打折牌”吸引顾客


精美的银饰吸引了小女孩的眼球


美食展区吸引了许多民众前来品尝


旗袍打折促销,市民抓紧时间抢购


旗袍打折促销,市民抓紧时间抢购


商家正在促销商品


市民趁着最后的展期,逛玉石展馆淘宝。


市民趁着最后的展期,逛玉石展馆淘宝。


台湾美食用餐区依旧是人头攒动


台湾食品馆人潮如涌


一家茶具展柜打折促销


银饰品展柜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当天,这家展柜也打出了超低折扣促销。


最后几天,许多商家纷纷在展位前挂上了“打折牌”

一位家长和小朋友在许愿树上留下“你好5.18,明年我会再来!”的心愿卡。

福州新闻网讯 历时5天的第十五届海交会、第十届商交会以“传承弘扬‘3820’工程战略精髓、打造国际招商招展平台”为主线,立足于节俭办会、注重实效、凸出亮点、体现特色、展示形象,扩大国际招商力度,加强海峡两岸商品交易,实现了互利共赢,得到了海内外参展参会嘉宾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浓浓的台湾味是本届海交会的一大亮点,从早期的台湾水果、大米,到如今的涉台旅游、机电、文化创意产业,台湾元素正从零敲碎打发展到全方位的推介。

本届海交会共有510家台湾企业参展。采访中,不少企业称已将海交会作为拓展内地市场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在他们眼里,坚持来参加海交会,旨在让大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不断深化。

台湾贸易中心副董事长单骥表示,通过在海交会上展出,可以让大陆民众多多认识台湾食品,也协助大陆买家采购更多优质台湾食品,促进台湾食品产业与大陆经销商更密切的交流合作。

福建本土企业也在海交会上尝到了甜头。“一共带来了价值10多万元的服装产品进行展销,基本卖光了,另外还同10多个加盟商达成了合作意向。”福建菲诗雨华服服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伟告诉记者,来参加海交会,就是想通过这个平台,扩大企业知名度,把产品推向全国,“目前看来,效果很好”。

许多省外参展企业也受益良多。武汉华俄激光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今年首次来福州参展。“我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海交会,没有特别准备,只带了部分产品进行展销,没想到现场就卖掉两台光纤激光切割机,还与不少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成交金额约200万元。”对于这一成绩,该公司负责人李杰直呼意外,“我们打算明年还来参加,展位面积准备扩大到100多平方米。”(福州日报记者 王玉萍/文 叶义斌/摄)

福州新闻网讯 本届海交会正值福州国际招商月20周年,海内外媒体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做足做深新闻亮点,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截至22日,100多家中央及驻闽媒体、境外媒体、网络媒体的近600名记者参加了海交会的报道,共刊播各类报道6300余篇(条),为盛会成功举办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海交会更加精简务实、更加注重实效,引起中央、省属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70多家中央、省属新闻媒体参与采访报道,刊播各类新闻报道1328篇(条)。其中,中央新闻媒体刊播641篇(条),省属新闻媒体刊播687篇(条)。

本届海交会上,中央和省属媒体都把目光聚焦于福州2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就,重点关注我市在更高的起点上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人民日报19日在要闻版以《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开幕》为题刊发消息;新华社第一时间发稿、发图、发视频,播发了《两岸企业深化合作: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将成为福建发展新增长极》《节俭务实:福州“海交会”展示新会风》等新闻,全面、及时报道海交会盛况;中央一套《新闻联播》18日当晚简讯头条以《福建海交会展示两岸合作成果》为题播发了“5·18”开幕的消息。福建日报19日在2版以近一个版面的篇幅全面报道“福州国际招商月20年回顾展侧记”,福建电视台各频道共派出近50人报道组,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采访报道“5·18”,新闻中心评论部《新闻启示录》栏目还制作一期“5·18”20年特别节目——“海交会:见证福州开放20年”。

对外对台及涉外媒体对今年海交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40家媒体参与海交会采访报道,共刊播各类消息报道475篇(条)。这些媒体包括文汇报、大公报、商报、澳门日报、澳亚卫视、联合报、中国时报、工商时报、东森电视台等港澳台媒体以及印尼、马来西亚的华文媒体。

(福州日报记者 吕路阳)

福州新闻网讯 22日,第十五届海交会、第十届商交会正式落幕。记者从海交会组委会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展会实现销售总额2.40375亿元,比去年增加64%。22日,共有近7.57万人次进馆逛展。5天来,本届海交会、商交会参展、参观总人数达37.2万人次。

据介绍,销售总额中,展区现场成交额达1.37175亿元,购销合同、协议金额达1.032亿元。其中,台湾特色食品展区现场成交额达8500万元,比去年增加了47%;海峡两岸机电展区现场成交额达3200万,比去年增加220%;闽浙赣皖经济协作区展区现场成交额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达290万元。

第十五届海交会期间,我市共签约“三维”项目309项,内资总投资2757.3亿元,比增47.5%。其中,央企10项,总投资836.8亿元;民企186项,总投资1920.5亿元;外企113项,利用外资28.04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海交会、商交会办展成果显著提升,展区面积、展位数量、参展企业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展区面积87500平方米,总展位数3960个,共有参展企业1678家,参展的台湾本土企业达510家。

(福州日报记者 王玉萍)

福州新闻网讯 记者19日获悉,今年海交会期间福清开竣工项目达到40个,总投资165.93亿元,主要涉及交通运输、农业、电子、机械、化工、建筑建材、塑胶、日用品、纺织、医药、家居等行业。

据了解,40个项目中,开工项目21项,总投资55.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分别为投资36亿元、落户江阴工业区的20万吨/年中石化巴陵己内酰胺项目,投资6亿元、落户元洪投资区的鸿生建材项目,投资1.2亿元、落户上迳镇的福清新茂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5亿元、落户福清出口加工区的天使日用品(爹地宝贝)项目。

竣工项目19项,总投资110.7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分别为投资1.5亿元的江阴经济开发区配套气体项目,投资2.5亿元、落户江阴工业区的海欣维生素E项目,投资17亿元、落户江阴工业区的耀隆化工项目,投资40亿元、落户江阴工业区的东南电化项目,投资7.32亿元、落户福清出口加工区的歌芬卫生用品项目,投资2.05亿元、落户福清出口加工区的万家乐家具装饰一期项目,投资1.7亿元、落户福清出口加工区的远顺(福建)木制品一期项目,投资20亿元、落户元洪投资区的经纬新纤项目,投资12亿元、落户元洪投资区的宏港纺织项目,投资2亿元、落户元洪投资区的伟聚隆特种纤维项目。

(福州日报记者 贺鹏 通讯员 杨国才)

参展商展示一款刚3D打印出来的手机外壳

东南网5月22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3D打印科技是目前最受瞩目的科技项目之一,在本届海交会上,厦门米家信息公司携带了一款用最新款式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模型产品,受到了许多客商的青睐。昨日上午,记者在本届海交会海峡两岸机电展区见到了该款产品。

“打印”产品与实物完全一致

10毫米高,60毫米宽,180毫米长的白色树脂材质的手机外壳,拿在手上的感觉与其他手机外壳没有差别,装上手机屏幕及内部构件后,一样可以使用……在6号馆内的3D打印产品展示区记者看到,该款产品是用光敏树脂通过面固化铸造而成。与传统的2D平面打印相比,该款3D打印产品已是一种可以触摸到的立体结构物体,拿在手上的感觉与实物没有两样。

该展品参展商林志宏介绍,该款3D打印机器目前主要运用于产品模型的制作。他说:“与2D打印的区别在于,3D打印更加直观,可以触摸到实体物品;而与传统模型制作的差别在于,3D打印的产品更加精细,无论是边角处理或者细节处理上,有时候可以达到手工打磨所无法达到的精细度。”

据介绍,目前,该款打印机价位从20万到上百万不等,每台机器都由电脑操作台、产品成型箱等部分组成。其中,最小的一款机器重量仅11千克,长和宽尺寸都不到30厘米,而高度也仅有58厘米。在展商的产品展示台上记者看到,动画玩偶、机械模件、手机产品外壳、水管接头等产品应有尽有,按照参展商的话说,“只要有3D图纸,就没有什么不能打印出来的”。

由于其产品的新奇度,本届海交会期间该展位也受到了许多客商的亲睐。该公司总经理谢双安表示,在5天的参展时间内,尽管没有将3D打印机搬到展会上演示,但前来咨询洽谈的客商依旧络绎不绝,有些已达成合作意向,其中不乏一些大型企业。下阶段将会组织这些客商到公司参观产品打印演示,争取签约落地。


各种3D打印产品

有3D设计图即可“打印”实物

据了解,该款产品是今年刚进入福建市场,由于考虑到制作成本和受众关注度,商家并没有将打印机搬进展会现场,仅是用影像方式在现场播出。“如果将打印机搬进会展,估计现场市民的围观会让许多专业展商无法进一步了解和参观。如果专业展商有需求的话,我们再回公司进行指定样品制作,毕竟交通也很方便。”展商林先生如是说。

通过影像展示记者了解到,该3D打印产品是通过面固化方式成型。用户只需将要制作的产品3D设计图输入电脑中,机器电脑便会对该3D展示图进行横截面分析,随后采取“堆加”的方式,一层一层地在光敏树脂液中投射成型。由于产品是采取横截面投影方式成型的原理,因此与其他设计方式相比精细度更高。

“该机器的打印速度是普通3D打印机的3倍。”展商林志宏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很多3D打印机采用的是激光扫描后光固化的方式进行3D成型,打印的速度取决于产品的构造的复杂程度。这款最新的3D打印机,采取“堆加”方式成型,每小时可打印物体高度为25毫米,因此打印速度不受制于产品结构,而是与产品的高度有关系。

“现在只需在电脑上修改后直接打印成型即可,避免了传统样品开放时不断修改图纸和磨具所消耗的资金成本。”展商林先生表示,3D打印目前主要运用于产品样件的开发,尤其是精细产品的开发,用于家用日常生活并不实际。

今天是海交会最后一天,下午3点开始收摊

  小小大力士想拖走这艘快艇

  这把茶壶号称与马英九送李安的茶壶同款同作者

东南网5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 记者陈昕颖 黄孔瑜 文/图) “里面降价了没有?最后一天了啊……”昨天下午,记者刚刚踏出海交会展馆,就有一位依哥上前问道。今天是海交会的最后一天,展馆内的商家表示,下午3点就开始陆续收摊,不少商品都是长途跋涉带来,再带回去不划算,所以每年海交会的最后一天,不少商品都会以“跳水价”出售,之前还没买过瘾的市民千万不要错过啦!

商家叫出最低价

记者在展馆内看到,不少热门商品昨日已开始大打折,“之前我和你说是多少钱?现在我们两盒45元,5盒100元。”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台湾食品馆,一家销售火爆的凤梨酥等伴手礼摊位店主,喊出了最新的折扣力度,“下午开始降到最低价,明天也是这个价,不会再低了。”店主看着不为所动的记者继续尝试销售。而在不远处,台湾咖啡的销售员也在奋力呐喊:“三盒100,三盒100,过了就不是这个价格了。”同样吸引眼球的还有名为“八来马”的红酒,原价一百多元一瓶,现在一元拍卖,吸引了不少市民,把展台围得水泄不通。

“今天打到7折了,明天就是6折或者更低啦。”一位摊主说。


买个划艇好耍水

在展馆现场,多个皮划艇展位也引来市民驻足。“皮划艇这里卖得不贵,最便宜只要一百多一个,我打算买个小的回去给孩子玩。”市民张先生说。记者在现场看到,种类繁多的皮划艇各有喜欢的人群,小型的多是家长买给孩子玩水用,大型的则是垂钓人士的必备装备。一摊主告诉记者,这几天大大小小已经卖出去近百艘皮艇了。

“荡气回肠”的茶壶

周星驰在《食神》里说:“这不是一条普通的猪小肠,它是一条荡气回肠的猪小肠。”昨日,在会展现场,记者在台北“起茶塾”执行长林明政的手里,也见到了一把“荡气回肠”的茶壶。林明政说,马英九为了嘉奖著名导演李安两获奥斯卡,特别送给李安一把茶壶,这次他特意带了这把壶原作者的同款作品来,让人大开眼界。

□新闻链接

“海交会”期间福州机场边检站查验航班100架次

今天,历时5天的海交会将落下帷幕。记者从福州机场边检站获悉,截至记者发稿日,在本届“海交会”期间,该站共查验出入境航班100架次,旅客11231人次。

边检相关负责人介绍,展会期间,该站开辟了“海交会”专用通道,同时设置“边检流动咨询站”,将咨询岗位前移至口岸限定区域外。

福州新闻网讯 第十五届海交会的配套活动之一——首届海峡雕刻艺术品博览会汇聚了海峡两岸上万件优秀的雕刻艺术品。连日来,主办机构围绕参赛作品举行了“福建省工艺美术艺术百花杯”评选,获“百花奖”的艺术品将于21日在展区张榜公布。

首届海峡雕刻艺术品博览会设于海交会主展馆之外的南展区,面积近10000平方米,参展商达296家。参展的作品分为石雕、木雕、根雕、瓷雕陶艺、竹艺、城市雕塑等类别,参展作品达上万件。

据悉,“福建省工艺美术艺术百花杯”优秀作品分为石雕、木雕、根雕、瓷雕陶艺、竹艺、城市(架上)雕塑六项,每项参展作品分别评出金、银、铜、优秀奖若干名。

(福州日报记者 朱毓松)

福州新闻网讯 上网团购同样是台湾眼下流行的购物方式,他们将团购称为“揪团”。海交会的火暴人气让台湾的“揪团网”有了许多的期许,他们在海交会设展,借助海交会推荐揪团网,以期获得长期的固定客户,带来丰厚的商业回报。

“这个乌豆干豆香浓郁,而且嚼劲十足,真是不错。”“我买3包。”20日,在海交会展厅8号馆台湾文创产品展区,众多福州市民一边品尝着来自台湾的乌豆干,一边欲解囊购买。不料,来自台湾的参展者连声道歉:“对不起,我们的产品这次海交会只展不卖,大家可以上我们的揪团网购买。”说罢,介绍起了立在旁边的揪团网宣传海报。

热情为大家发放试吃品的工作人员蔡先生告诉记者:“揪团一词来自闽南语,是集中的意思。大家揪团购物,可以享受最低的折扣,商家则薄利多销,揪团购物在台湾十分受欢迎。”蔡先生告诉记者,本届海交会,他们带了10余种在台湾广受欢迎的商品,除了乌豆干,还有蛋豆角、手工精油皂、天然草本无糖喉糖等。“我们带来的东西别看市面上也有,但我们的更特别。”蔡先生拿起一块乌豆干说,“这是台湾大名鼎鼎的大房乌豆干,用大房独家秘方卤汁,经过9次卤制的,现任掌门人已是第四代传人了。”

蔡先生表示,往届海交会,许多台湾客商带来的商品常常展会还没结束就已销售一空,让他们充分领略了海交会火暴的人气,同时也感受到了福州市民强大的购买力。如何利用海交会这一平台,让台湾商品更好、更多地走入福州市场、大陆市场?他们想到了在海交会上向大家推介揪团网,“这样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生意啦”。蔡先生还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接到不少订单,海交会这个平台真是很不错。

(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

  这根拉链可以当作晾衣绳

  一根拉链瞬间变成包包

□本报记者谢丹郑晓华/文林风/图

美味的台湾小吃、一条拉链可做成一个包、轻轻一划便可断瓷砖的双用磨刀器、台湾工艺美术家巧手现场造银器……昨日是本届海交会开幕的第二天,展会现场十分火爆。

海交会上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用的商品?昨日记者逛展,为大家找出这些新鲜看点,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往逛逛。

这不仅是一个包包还是晾衣绳、登山绳、逃生绳……

一条拉链可以做成一个包,解开之后,甚至还可以是晾衣绳、登山绳、逃生绳……

在4号馆中的台港澳日用品展区,一个包包展位上摆满了零钱包、手提包、双肩包……看似毫无特色的包包,实际上暗藏玄机,参展商周庆松做了演示:用手拉开了一个四方形的零钱包的拉链,随着拉链一层层地拉开,几秒钟后这个零钱包神奇般变成了一条一米多长的绳子。

据介绍,每款包包均是由拉链组成。而这些包包除了装东西的功能外,还拥有了多种其他功能,例如野外露营,它可以是一条晾衣绳;室内火灾,它可以是一条救生绳;出外登山,还可以用做登山绳。“所用的材料可以承受170公斤的重力。”周庆松介绍,一个背包拉开之后长度有15米,又有足够的承受力,可以帮助人从5楼逃生。


  电音公仔吸引小朋友

  陶瓷盘上可以作画

室外空调户外高温作业不用愁

在6号馆,4个头部转动的“机器人”向参展观众喷出雾气,当记者走到跟前一阵阵冷气扑面而来,不禁打了个冷颤。

参展商叶如意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生产的“室外空调”,学名叫雾化降温产品。每台机器可以覆盖120平方米的室外空间,而且降温起效快效果好。由于室外空调不受传统空调密闭空间的限制,可以解决一些户外活动降温需求,例如高温天气中户外婚纱摄影、集会,此外还可广泛应用于生产厂房、非密闭空间的公共场所等等。“在水中掺点花露水,还能起到驱蚊的作用。”

“昨天一天就订走了20多台,此前有铁路部门一起采购数十台用于缓解动车乘客下车时温度交替的不适应。”叶如意透露,眼下夏天高温天气逼近,这产品受到不少客户的青睐。

双用磨刀器轻轻一划断瓷砖

在台港澳日用品展区,一把神奇的双用磨刀器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工作人员用这把磨刀器的一端轻轻在瓷砖上一划,在瓷砖下方垫一个牙签,按住瓷砖两端,瓷砖就断了。用在玻璃上,玻璃同样分为两截。

虽然锋利无比,却一点都不伤手,参展商用这一头在手臂上划动,丝毫没有受伤。记者注意到,这一断瓷砖的金属,是呈圆形,所以一点都不伤手。

而磨刀器的另一端,则是有磨刀的功能。参展商介绍说,这把神器可用于各种刀刃,只要将合金口45°角靠在刀刃上轻轻一划、刀刃立马锋利无比。

神器好用,价格也不便宜,一把售价200元。


不需要电的纸质夜光灯笼

福州的茉莉,台湾的桐花,它们相聚在福州。走进8号展馆的台湾文创交流展区,就像来到了花的海洋,白色的茉莉,粉色的桐花,给人带来了一种浪漫的气息。

走进该展区,白色的树上挂满了许愿卡,许多市民拿着免费领到的许愿卡,写上心愿,一一挂在了树梢上。在展馆的另一侧,以花瓣为背景的展示图,吸引了许多市民在此留影。

再往里面走,文创作品云集,来自台湾的夜光纸灯笼最受欢迎,灯笼上描上了各式各样的花。“这是夜光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纸质夜光灯笼的材质是夜光纸,白天吸收太阳光,晚上会亮。“这样的灯笼最主要的特色在于它的创意。”工作人员说。这些灯笼的价格不菲,从三十元到百元不等。

纸巾就能在陶瓷上作画

来自景德镇的徐普阳先生一手按着陶瓷,一手拿着纸巾,沾上点涂料,轻轻地在陶瓷盘上擦拭。别瞧这么一轻轻擦拭,画中水纹栩栩如生。

在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穿过长长的时光隧道,在左侧就可以看到徐普阳先生的现场作画表演。“纸巾、笔都能派上用场。”徐普阳

向记者介绍,这样的绘画技巧是结合了传统和西方特色,主要是为了画出来的画更逼真。

在徐普阳背后,是他参展后现场所作的作品,已经有几件了。“不同的画花的时间不一样。”他介绍说,在画完之后还得烤,这样才不会褪色。

台湾“电音三太子”热舞跳不停

在1号馆,两位“电音三太子”伴着动感的音乐节奏,跳着劲舞,现场“嗨”翻了天。

电音三太子圆头大耳,身穿传统服饰,背插五彩大旗,既威风又可爱。传统民俗加上现代流行元素,迅速点燃了现场观展市民的热情。

据了解,作为台湾地区民间艺术,电音三太子就是用电子音乐伴奏,哪吒三太子大神像随着音乐跳舞。这种艺术形式近几年在台湾地区非常流行。据悉,台湾当地民俗艺阵团体无意间结合了电音与三太子,意外地受到年轻族群欢迎,成为另类流行图腾,仿效的民俗艺阵团体逐渐增加,进而形成一种台客文化的热门象征。

在现场,类似的台湾民俗特色活动层出不穷,市民逛展时可互动体验。


有试吃的摊位最火爆

卷饼、大肠包小肠、鲍鱼卷、黄金虾球……台湾食品展区的这些台湾特色小吃,对于许多“吃货”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每年都冲着台湾小吃来的。”市民林女士一家三口来逛展,她一边吃着卷饼,一边向记者介绍。记者注意到,许多逛展的市民都冲着台湾食品而来,65岁的陈依姆抱着孙子搭公交车来参展,“等会可以吃到很多台湾食品。”她边进展馆边对孙子说。

试吃是该展区的一大特色,有试吃的摊位总是被围得满满的。只要是拿出来卖的,商家都会想方设法留住顾客的脚步,“先试吃,味道好了他们自然就会来买。”参展商林先生说这一招在展会上是屡试不爽。

面条一斤25元卖的是口味

包装好的面条25元一斤,五谷杂粮一袋3.6斤要70元……在展会上主食类食品的价格让人瞠目结舌。

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相比大陆的同类产品,他们的产品卖的是口味,他随手拿起一包面条介绍,“一般情况下,面条都是烘干的,但是我们是晒干的。”这样面条吃起来很Q,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基本上要选在春夏季生产。“另一个卖点是我们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陈先生介绍。

“五谷杂粮在台湾的售价是40多元人民币,加上运费,税收等成本,价格就高了。”陈先生说,此次参展,也希望有企业来做代理。

国际食品展“大咖”在招商

首次举办的国际食品展上,来自马来西亚、美国、葡萄牙等地的特色食品也备受市民的关注。

在1号展厅,来自葡萄牙的啤酒品尝活动吸引了许多爱喝酒的市民前往,“好像比国内的酒要苦一点,但是闻起来有草麦香。”林先生品尝后还点评了一番。

这是首次来参展的欧洲第三啤酒品牌萨格雷斯啤酒推出的活动。据参展商介绍,这次来参展,除了推广产品外,还希望在福建乃至全国各地寻找代理商。

此次国际食品展上,有不少“大咖”企业都在招商寻找合作,有兴趣的企业可前往洽谈。

福州国际招商月20年回顾展展区

东南网5月20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开放大平台,推动新跨越。作为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第十届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的核心展区,福州国际招商月20年回顾展自5月18日开幕至今不仅吸引了数万名海内外客商参观,也向各界客商展示了福州传承弘扬“3820”工程战略精髓和大力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举措和成就。

设置在展馆会议中心开幕大厅南侧的福州国际招商月20年回顾展,展区面积1000平方米,共25个宽幅灯箱版面,分为前言、潮涌闽江、筑巢引凤、成果丰硕、美好前景、结束语等六大部分,主要回顾、展示1994年福州国际招商月举办20年(海交会15年)来的光辉历程和福州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取得的成就;展示传承弘扬“3820”工程战略精髓,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和美丽、幸福新福州的规划和蓝图。

记者发现,该展区总体采用船帆与画卷结合的造型,以蓝色海洋配之年代底纹背景和“福文化”元素,象征招商月在20年的征程中不断发展演进,谱写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美丽画卷,整个展区布置简约,但又显大气。在展示内容设计方面,整个展区体现以人为本,以项目为核心,做到“见人、见事、见精神”,内容丰富、直观、生动、具体。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了历史图片、翻拍文件、归纳总结、数据图表、新旧对比等多种方式,图文并茂,真实还原历史,展示成果。而位于展区中间的“画卷”上,主办方用LED大屏幕滚动播放为此次回顾展专门制作的《福州国际招商月20年回顾专题片》及片头,展示与招商月相关的珍贵历史影像,使展览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本次展览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文字解说等方式,运用声光电综合展示技术,多视角再现招商月20年来的不平凡历程,全方位展示招商月引领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总结规律、鼓舞士气、凝心聚力,激励全市人民抢抓发展机遇、吸引海内外客商共图发展大业,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推动福州大开放、大跨越。”据福州国际招商月20年回顾展布展策划组介绍,福州国际招商月自1994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逐步从初创时的地方政府主办,发展成为国家部委参与主办,从大陆区域性展会发展成为“立足海西、联结两岸、面向世界”的大型国际性招商经贸活动。同时,借此招商引资平台,福州对外开放步伐越迈越大,海西省会中心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越来越高。

福州市民林雅如是一个公司的职员,她告诉记者,以前经常从新闻中听到“3820”工程的说法,今天通过参观福州国际招商月20年回顾展,在进一步了解了“3820”的意义和精髓时,也通过参观展板了解福州市20年来的发展轨迹和取得的成就,对福州市提出的全力建设美丽福州、实力福州、幸福福州的前景充满信心。

据了解,1992年,为全面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倡议并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工程。1994年10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创办了首届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举办了一系列招商会,组织数十个项目的开工或竣工典礼,举行外商投资项目现场办公会和接待日活动等,成功建立了“让福州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福州”的开放大平台,使福州在凸显对外开放形象、增强招商实效、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迈上了一个大台阶。20年来,招商月、海交会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参会的国家和地区数量越来越多,外商项目投资、经贸交易、参展客商迭创新高,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签约外资项目4000多项,利用外资300多亿美元,成为福州集聚开放要素的平台、提升开放层次的载体、展示开放形象的窗口。历年招商月、海交会的成功举办,让福州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福地”和“沃土”,推动福州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力促进了福州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

本报讯(记者夏菁)昨日,记者获悉,今年5·18首设海峡旅游文化馆,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共有420个展位,其中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首次亮相5·18的“清新福建最炫十二星座”展区。

省内12个著名景区(武夷山风景区、福州三坊七巷、泰宁地质公园、福建永定土楼、福建南靖土楼、宁德白水洋、太姥山、莆田湄洲岛、泉州清源山、漳州火山岛、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连城冠豸山)和十二星座关联,这样的推介方式可谓是别出心裁。

12个景区还专门推出相对应的卡通形象。其中,“小茉莉”代表三坊七巷,“阿土哥”代表福建土楼,“茶仔”代表武夷山。而我省首部旅游文化卡通动画片《八闽精灵夺宝记》也在会场与观众见面,该片就是将12个景区的卡通人物以动画片的形式进行旅游推介。

此外,福州市旅游文化展区共设74个展位,其中温泉景区展位占了41个,这也是温泉景区首次亮相海交会。比如青云山御温泉、贵安温泉、源脉温泉等,有的让客商和市民现场体验鱼疗,有的打出了“温泉 茉莉花”的福州元素组合,还有的则进行有奖知识问答。

海交会一天涌入10万人

美食、新奇日用品热卖,明后天或迎促销高潮

人太多了,要坐在爸爸的脖子上才看得见前方

东南网5月2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王林成 陈昕颖 陈锟 张超晖 黄孔瑜 实习生 林矗林 文/图)昨天,第十五届海交会、第十届商交会(5·18)迎来超10万市民。据组委会初步统计,共有107271人进场看展,相比首日多了近4万。据悉,海交会将一直持续到22日,每天购票时间为9:00—16:00,每天下午5点闭馆。

昨日是周末,虽然下起暴雨,但入口的安保人员陈先生告诉记者,从早上9点一直到下午3点半下雨前,验票入场的人流一直没断过。多位展位负责人也表示,为了保持人流量,明后两天,可能会考虑采用促销手段。

购物

“烧不怕”陶煲半天卖了近百个

走进港澳台日用品馆,琳琅满目的新奇日用品让主妇们兴奋不已,可以随意调节模式的浴室喷洒,可以一口气蒸煮五种饭菜的生态锅,可以保证干烧不裂的陶煲……这些都吸引市民驻足研究。

“我们的陶煲光今天上午就卖出去近百个。”一家名为“大膳房”的养生陶煲负责人对记者说,他们的产品最大特点就是不怕干烧,“哪怕是800℃的高温烧上一整天都没关系,而且你要是发现了锅在干烧,可以马上往里加水,很多容器都受不了这忽冷忽热的,一定会炸开,但我们的陶煲完全不怕。煲汤好喝是一回事,安全还是第一嘛,谁能保证煲汤不偶尔走个神呢。”


“逛累了,我睡一觉”

促销高潮或在明后天

记者在会场内注意到,有商家已打出了“促销牌”来吸引消费者。在国际食品展区里,一位茶叶商家就高举着“全场甩卖 5斤100元”的牌子。不过在台湾馆等其它展区里,促销的氛围还不是很浓。多个展位的负责人都向记者表示:“这两天的销量很不错,明后两天可能会搞促销。”台湾馆内的一个展位负责人说,“因为这次带来的食品,我们也不准备带回去了。”

动态

5·18福清专场签约36项

5·18福清招商推介专场于5月17日上午开幕。本届海交会福清市可望签约项目36项,总投资219.64亿元。其中,外资15项,总投资125118万美元。

当天,福清东部新城、观西酒店项目、福建京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海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天瞳光学等20个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另有5个项目在5·18当天上福州台签约。

现场

私家车乱停占了公交站台

5·18海交会第二天,再迎人流高峰。与此同时,展馆内外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随地扔垃圾、占道乱停车、小广告满天飞,市民看展的愉悦心情难免受影响。有市民看展归来,拨打本报968111说:提醒一下,看展别忘带上“文明心”。

在展馆的通道上,记者看到,来往的市民虽然很多,但地上还比较干净。但在2号、3号馆的地板上随处可见被丢弃的纸杯、食品包装纸、竹签等垃圾,因为2号、3号馆的展出内容主要是小吃,虽然展馆内几乎每隔几步就有垃圾桶,但垃圾仍随地可见。

“会展中心的停车场找不到车位,我只好把车停在路边了。”来逛展的陈先生说道。记者在展馆周边逛了一圈,发现所有道路两边几乎都停满了小车。一些车主甚至将私家车停在了公交站台前,附近仅有的两三个车站都被占了,公交车只好停在马路当中。


台湾柴窑艺术家现场讲解制陶技术

艺术

古老制陶艺术艺术家现场讲

在海交会现场,台湾艺术家们带来了他们亲手烧制的柴窑。柴窑,指的是通过柴烧来烧制陶器,柴烧是以木柴为燃料,去实践不同的烧制方式(高温乐烧、熏烧、盐烧以及梳打烧等)。艺术家必须懂得“与火对话”。

在现场,台湾柴窑艺术家陈光国老先生告诉记者:“我已经烧了17年窑了,柴窑难烧,成功率大概只有十分之二左右,其余的失败品就只能直接砸碎,所以价值也比一般的陶器高。”据悉,这次带作品来的台湾艺术家还有好几位,市民可以和他们当面交流。


福州雕塑家的作品摆在大厅里,吸引了市民好奇的目光

雕塑很“内涵”市民爱琢磨

“这是什么意思?好特别……”市民不时被展馆内外展示的雕塑作品所吸引。带着孩子来看展的市民吴女士对记者说,她带孩子一路看过来,有些雕塑很容易理解,有些则要琢磨琢磨,或者看了说明才明白艺术家要表达什么。

据了解,本届5·18,同时也是首届海峡雕刻艺术品博览会,展会上一共展出了26件雕塑作品,都是2013年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的获奖作品。室内大厅这26件中小型作品,材质多样、造型各异,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视野》、《奔》、《真相》、《功夫》等,都引来大批市民拍照讨论。


相关报道

拉链瞬间变包包还能当逃生绳

继续逛展,带你看遍好吃好玩又神奇的商品

东南快报记者 谢丹 郑晓华/文 林风/图

美味的台湾小吃、一条拉链可做成一个包、轻轻一划便可断瓷砖的双用磨刀器、台湾工艺美术家巧手现场造银器……昨日是本届海交会开幕的第二天,展会现场十分火爆。

海交会上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用的商品?昨日记者逛展,为大家找出这些新鲜看点,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往逛逛。

一根拉链瞬间变成包包

这不仅是一个包包还是晾衣绳、登山绳、逃生绳……

一条拉链可以做成一个包,解开之后,甚至还可以是晾衣绳、登山绳、逃生绳……

在4号馆中的台港澳日用品展区,一个包包展位上摆满了零钱包、手提包、双肩包……看似毫无特色的包包,实际上暗藏玄机,参展商周庆松做了演示:用手拉开了一个四方形的零钱包的拉链,随着拉链一层层地拉开,几秒钟后这个零钱包神奇般变成了一条一米多长的绳子。

据介绍,每款包包均是由拉链组成。而这些包包除了装东西的功能外,还拥有了多种其他功能,例如野外露营,它可以是一条晾衣绳;室内火灾,它可以是一条救生绳;出外登山,还可以用做登山绳。“所用的材料可以承受170公斤的重力。”周庆松介绍,一个背包拉开之后长度有15米,又有足够的承受力,可以帮助人从5楼逃生。


这根拉链可以当作晾衣绳

室外空调户外高温作业不用愁

在6号馆,4个头部转动的“机器人”向参展观众喷出雾气,当记者走到跟前一阵阵冷气扑面而来,不禁打了个冷颤。

参展商叶如意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生产的“室外空调”,学名叫雾化降温产品。每台机器可以覆盖120平方米的室外空间,而且降温起效快效果好。由于室外空调不受传统空调密闭空间的限制,可以解决一些户外活动降温需求,例如高温天气中户外婚纱摄影、集会,此外还可广泛应用于生产厂房、非密闭空间的公共场所等等。“在水中掺点花露水,还能起到驱蚊的作用。”

“昨天一天就订走了20多台,此前有铁路部门一起采购数十台用于缓解动车乘客下车时温度交替的不适应。”叶如意透露,眼下夏天高温天气逼近,这产品受到不少客户的青睐。

双用磨刀器轻轻一划断瓷砖

在台港澳日用品展区,一把神奇的双用磨刀器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工作人员用这把磨刀器的一端轻轻在瓷砖上一划,在瓷砖下方垫一个牙签,按住瓷砖两端,瓷砖就断了。用在玻璃上,玻璃同样分为两截。

虽然锋利无比,却一点都不伤手,参展商用这一头在手臂上划动,丝毫没有受伤。记者注意到,这一断瓷砖的金属,是呈圆形,所以一点都不伤手。

而磨刀器的另一端,则是有磨刀的功能。参展商介绍说,这把神器可用于各种刀刃,只要将合金口45°角靠在刀刃上轻轻一划、刀刃立马锋利无比。

神器好用,价格也不便宜,一把售价200元。

不需要电的纸质夜光灯笼

福州的茉莉,台湾的桐花,它们相聚在福州。走进8号展馆的台湾文创交流展区,就像来到了花的海洋,白色的茉莉,粉色的桐花,给人带来了一种浪漫的气息。

走进该展区,白色的树上挂满了许愿卡,许多市民拿着免费领到的许愿卡,写上心愿,一一挂在了树梢上。在展馆的另一侧,以花瓣为背景的展示图,吸引了许多市民在此留影。

再往里面走,文创作品云集,来自台湾的夜光纸灯笼最受欢迎,灯笼上描上了各式各样的花。“这是夜光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纸质夜光灯笼的材质是夜光纸,白天吸收太阳光,晚上会亮。“这样的灯笼最主要的特色在于它的创意。”工作人员说。这些灯笼的价格不菲,从三十元到百元不等。


陶瓷盘上可以作画

纸巾就能在陶瓷上作画

来自景德镇的徐普阳先生一手按着陶瓷,一手拿着纸巾,沾上点涂料,轻轻地在陶瓷盘上擦拭。别瞧这么一轻轻擦拭,画中水纹栩栩如生。

在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穿过长长的时光隧道,在左侧就可以看到徐普阳先生的现场作画表演。“纸巾、笔都能派上用场。”徐普阳

向记者介绍,这样的绘画技巧是结合了传统和西方特色,主要是为了画出来的画更逼真。

在徐普阳背后,是他参展后现场所作的作品,已经有几件了。“不同的画花的时间不一样。”他介绍说,在画完之后还得烤,这样才不会褪色。


电音公仔吸引小朋友

台湾“电音三太子”热舞跳不停

在1号馆,两位“电音三太子”伴着动感的音乐节奏,跳着劲舞,现场“嗨”翻了天。

电音三太子圆头大耳,身穿传统服饰,背插五彩大旗,既威风又可爱。传统民俗加上现代流行元素,迅速点燃了现场观展市民的热情。

据了解,作为台湾地区民间艺术,电音三太子就是用电子音乐伴奏,哪吒三太子大神像随着音乐跳舞。这种艺术形式近几年在台湾地区非常流行。据悉,台湾当地民俗艺阵团体无意间结合了电音与三太子,意外地受到年轻族群欢迎,成为另类流行图腾,仿效的民俗艺阵团体逐渐增加,进而形成一种台客文化的热门象征。

在现场,类似的台湾民俗特色活动层出不穷,市民逛展时可互动体验。


有试吃的摊位最火爆

卷饼、大肠包小肠、鲍鱼卷、黄金虾球……台湾食品展区的这些台湾特色小吃,对于许多“吃货”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每年都冲着台湾小吃来的。”市民林女士一家三口来逛展,她一边吃着卷饼,一边向记者介绍。记者注意到,许多逛展的市民都冲着台湾食品而来,65岁的陈依姆抱着孙子搭公交车来参展,“等会可以吃到很多台湾食品。”她边进展馆边对孙子说。

试吃是该展区的一大特色,有试吃的摊位总是被围得满满的。只要是拿出来卖的,商家都会想方设法留住顾客的脚步,“先试吃,味道好了他们自然就会来买。”参展商林先生说这一招在展会上是屡试不爽。

面条一斤25元卖的是口味

包装好的面条25元一斤,五谷杂粮一袋3.6斤要70元……在展会上主食类食品的价格让人瞠目结舌。

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相比大陆的同类产品,他们的产品卖的是口味,他随手拿起一包面条介绍,“一般情况下,面条都是烘干的,但是我们是晒干的。”这样面条吃起来很Q,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基本上要选在春夏季生产。“另一个卖点是我们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陈先生介绍。

“五谷杂粮在台湾的售价是40多元人民币,加上运费,税收等成本,价格就高了。”陈先生说,此次参展,也希望有企业来做代理。

国际食品展“大咖”在招商

首次举办的国际食品展上,来自马来西亚、美国、葡萄牙等地的特色食品也备受市民的关注。

在1号展厅,来自葡萄牙的啤酒品尝活动吸引了许多爱喝酒的市民前往,“好像比国内的酒要苦一点,但是闻起来有草麦香。”林先生品尝后还点评了一番。

这是首次来参展的欧洲第三啤酒品牌萨格雷斯啤酒推出的活动。据参展商介绍,这次来参展,除了推广产品外,还希望在福建乃至全国各地寻找代理商。

此次国际食品展上,有不少“大咖”企业都在招商寻找合作,有兴趣的企业可前往洽谈。

1 2 3 ...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