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排档该何去何从?民盟厦门市委员会副主委朱奖怀建议:疏堵结合,给大排档挪个地儿
大排档该何去何从?朱奖怀认为应疏堵结合。疏有三点:短期内规划道路、广场等作为临时疏导点,中长期内可将废旧厂房改造给摊主使用,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时可进行长远规划。至于如何堵,他认为执法要严,群众也应该多多理解。

朱奖怀。
晨报记者 雷妤
日前,本报对大排档的连续报道引发了市民的关注,不少人认为这是个无解的答案。对此,民盟厦门市委员会副主委朱奖怀认为,大排档提供一部分人就业,保障市民的基本需求,有存在的必要性,治理关键是疏、堵结合。
朱奖怀认为,摊贩面临着生计问题,光“堵”可不行,得让他们有处可去,也就是说,应把他们“疏导”到合适的地方。
疏
“疏”可以分为三部曲:短期内可实施的、中长期可考虑的、长远可规划的。
短期:规划临时疏导点
在北京,几乎所有办公场所、商业广场等空旷的地方,白天停车、娱乐,晚间时就提供给摊贩摆摊,并由物业管理公司向摊贩收取少量费用集中管理。朱奖怀认为这是个很好的举措,临时疏导点远离了居民区,人流量又有所保证。
美仁宫第二市场西面有一条小路,凌晨5点就有摊贩前来摆摊,等到七八点上班高峰期时道路又变得整洁通畅。朱奖怀提议,夜间占道经营可参照这样的模式,对夜间车流量少的道路进行规划,改造成临时占道经营点。此外,众多农贸市场夜间是闲置状态,都可以进行充分的利用。
“实施其实非常快,但最难的就是前期的调研。”朱奖怀说。
中长期:改造废旧厂房
朱奖怀提议,从中长期角度来说,政府一定得提供一些零地租的场所供摊贩使用,即便是交费,也是非常少的。
闲置的厂房还需交通改造、设施改造,但这笔费用不一定要转嫁到摊主身上。例如在北京,很多烧烤摊和啤酒屋是开在一起的,这部分的费用都是由啤酒屋支出。
不仅如此,目前政府还有一些储备用地都绿化了,这部分也可适当开发作为临时疏导点。
长远:提前进行规划
“政府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时,应该留有这样的场所,提前进行规划。”朱奖怀说,例如靠近居民区的道路可允许经营服装类等对居民生活影响少的项目。
其次,政府还需要引导消费者消费,例如美国的渔人码头,其实也就是大排档,只要打造好品牌后,即便是距离居民区很远,也会有消费者慕名前去。
堵
执法要严格
市民要理解
“‘堵’不单单是城管部门的事情。”朱奖怀说,堵有两个含义,首先摊贩若在疏导点外的居民区摆摊,那么就需要坚决取缔;其次,已经规划好的疏导点,也需要堵,让摊贩服从管理。
对于“堵”一定要严格执法,几个部门共同执法。朱奖怀列了一个关系图,他将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职责放在了第一位,凡是不符合食品卫生的坚决取缔;其次,工商部门理应介入,规范摆摊设点,提供物业服务;第三,街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对其进行管理;第四,影响城市市容的由城管部门处理;最后,城管执法过程中,公安部门应进行保障。
“堵”也需要市民的理解,朱奖怀认为,这些规定都可以形成公告,张贴于公共场所,让大家有章可循,“这样一来,城管的执法对象减少了”。
城管人员执法 顾客说“等我吃完”

城管在执法。
“湖明路附近有很多大排档,全部都摆在外面,声音嘈杂,我们楼上的居民都可以听得很清楚。”日前,市民刘先生致电晨报热线8080000反映湖明路附近占道经营严重问题。6月23日晚,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机动二中队对其进行整治。
晚上11点左右,机动二中队执法人员来到湖滨南路和湖明路交汇处附近,这里有六七家大排档。执法人员立即让店家将帐篷和桌椅收进店内,但这一行为竟遭到了顾客的不理解。当店主想要收餐具时,一顾客对执法人员说:“等我吃完。”
随后,执法人员又前往明发商业城,这里曾因卖唱受到居民投诉。果然,到达现场后,有人在鸿运大排档卖唱,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卖唱人员没有使用功放设备。执法人员对该行为进行了制止。
据悉,受下雨与之前几天严格执法的影响,当天的投诉只有平时的三分之一。
集美大学教授林地球:夜市是城市文化 应请专家来规划
集美大学教授林地球认为,夜市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每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都会有夜市,取缔它是不可能的,政府应该站在文化的角度来规划管理。
“夜市中的饮食、工艺都是源远流长的,都有一定的文化命脉传承。”林地球说,城市管理者不要惧怕它而是要管好它,因为政府认识高度不够,才会给城管带来麻烦,让城管成了炮灰。
“鲁迅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林地球认为,各区政府应该在适当的地方规划疏导点,疏导点要考虑老百姓、摊贩的需求,如果疏导点摊贩不愿意去,消费者不愿意去,那就说明规划得不合理。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疏导点?林地球表示,这需要有专家对其进行调研和规划。
而管理部门也要舍得投入,不要斤斤计较于收取摊位费,如果夜市打造好了,也会成为厦门的一张名片。(记者 雷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