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0日讯(福建日报厦门观察记者蒙少祥林瑞声蔡江沈)
■面向全国招聘一批中小学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引进了厦门市小学教师中唯一一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班班通”多媒体教学全覆盖的县级区,率先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
■2012年底成立“翔安区教育基金会”,成为我省首家县级公募性质的教育基金会
■厦门一中、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等岛内名校分别与翔安开展紧密型合作办学或委托办学
■在全区中小学教师总体超编的情况下,翔安采取“退二进一”的办法,突破常规补充新教师
9月5日,厦门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新校区。
“今天是我第二天正式上班,许多事情还得从头开始。”来自重庆的马巷中心小学副校长潘晓燕告诉记者说。作为厦门市小学教师中唯一一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潘晓燕是翔安区今年重点引进和培育的高层次教育人才之一。
从2013年开始,翔安区力争用5年时间重点引进和培育30名左右高层次教育人才,其中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贡献、有影响、有声望的省级名校长2名、市级名校长3名、省级特级教师5名、省级学科带头人7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3名。
重金引进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名校长——这只是翔安区在教育方面敢为天下先迎头赶上的一个缩影。作为厦门市最年轻、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行政区,翔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紧密围绕“教育强区”建设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取得了丰硕成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几年,翔安教育一直处于快速上升状态。在厦门市教育部门公布的2011年初中教学质量“榜单”中,翔安一中、新店中学等5所学校榜上有名,翔安区14所学校竟然有5所上榜,可谓是一匹“黑马”。
无疑,正是凭着一股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年轻的翔安区通过教育这一把金钥匙提升了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富强。
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发展
2012年12月8日,翔安区召开市区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厦门一中、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厦门六中、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思明华幼等名校分别与内厝中学、新店中学、区实验学校、新圩学校、新店中心幼儿园等开展紧密型合作办学或委托办学,互派干部、教师,定期召开合作办学联席会议,推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创办一流的品牌学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0多所学校与岛内优质校开展合作办学。
由于自身的基础薄弱,翔安区通过“嫁接”名校来共同合作办学,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提升自己。这种岛内优质校与农村校之间在师资配备、生源优化、学校管理、教学实施、质量监控、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就是为了加快带动农村校的全面提升,加快实现农村孩子“上好学”的梦想。
同时,翔安着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从全区只有翔安一中1所一级达标高中,到现在实现新店、马巷、新圩、内厝等镇均有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翔安努力实现高中校均为二级达标高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做大做强翔安一中(省一级达标高中)。推进新店中学申报省一级达标高中建设。在内厝中学通过省二级达标高中市级检查验收的基础上,继续做好相关工作,力争2013年通过省级验收。
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
翔安区委区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可谓是大手笔。近两年来,翔安区已投入近7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围绕均衡优化配置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资源,达到了“五个一”的要求,即信息化覆盖每一间教室、标准化建设每一所学校、均衡化配置每一项办学资源、精致化布置校园每一个角落、科学化编制每一所学校发展规划。
2013年,翔安区教育系统共有14个工程基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约1.098亿元。今年教育费附加安排504万元用于添置学校教学仪器设备。
今年新学年伊始,翔安区86所中小学1337个班全部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翔安区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班班通”多媒体教学全覆盖的县级区,率先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据介绍,翔安全区投资2577万元为全区添置1337套电子短焦白板多媒体装备,建设“班班通”工程,覆盖全区中小学各个班级及所有功能室。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底成立“翔安区教育基金会”,成为我省首家县级公募性质的教育基金会,目前已募集到资金6200多万元。翔安区教育局局长林佳跃对此表示,给予在学校用午餐的学生每餐5元的补助,是随着国家普惠政策“营养膳食补助工程”的全面实施而推出的,由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投入5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