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东南网12月12日讯 (海峡都市报记者 郑娟娟 肖和勇 文/图)昨天,大气中的风力等级增加了,水平方向的风算是给力了。可厚厚的云层,挡住了阳光。

而冷空气虽已入境,也带来了降温,可始终没能驱散空气中的污染物。加上前天雾气的来袭,前天中午12点到昨天中午12点,漳州市环保局监测的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为“轻度污染”了。

昨天中午12点,市区仍旧如前天一般,灰蒙蒙的。早上8点,漳州市气象台监测到的市区能见度6km,到了下午2点,能见度7km,均在10公里以下。“有轻微霾,但质量等级在二级,仍是在合格的范围内”,市气象台预报员说,灰蒙蒙的天气,主要还是雾气影响,太阳被云层阻隔,气温低,水汽无法蒸发。

漳州市环保局专家说,大大的逆温层盖顶,加上前天的雾气弥漫,因此24小时的平均值,就拉低了昨天的空气质量。前天中午12点到昨天中午12点,24小时内的PM2.5的浓度为每立方米76微克,正好达到“轻度污染”的最低介点了。也就是说,雾气中PM2.5的浓度上升了,但空气质量等级仍和前天一样,属于二级,只是处于二级的偏低水平。

说到这轻微霾,大伙估计就寄希望于冷空气,带来点雨水,冲刷一下这轻微霾。

事实确实这样的,昨天,漳州全境最高温都跌破20℃,均在16℃~19℃间,但云朵多导致低温反而升高,就连一直创下最低温纪录的华安,也达到了12.1℃,其余各县市均在12℃~14.5℃间。

目前,根据气象部门雷达回波显示,这周末,水汽通道完全打开,冷暖空气会激烈“交手”,大范围中到大雨可能会到来。“目前还不确定,有可能的话,广东、福建、浙江将迎来冬季暴雨”,漳州市气象台预报员说。如果雨仙能不负众望抵漳州,今冬天气由干到湿的转折正式拉开,也能冲刷一下被“霾”住的天空。不过,在雨水到来的前三天,还是阴天为主。


今日空气质量

污染指数:8670~90

首要污染物:PM10

质量级别:二级

质量描述良:良

PM2.5:0.076g/m3

PM2.5评价结果:轻度污染(AQI单项评价)

(数据摘自漳州市环保局网站)

空气质量评价分级

优≤0.035mg/m3

良0.036~0.075mg/m3

轻度污染0.076~0.115mg/m3

中度污染0.116~0.150mg/m3

重度污染0.151~0.250mg/m3

严重污染≥0.350mg/m3


闽南三地天气

1、漳州市区

今天:市区气温12℃~19℃,全市阴,沿海东北风5~6级,阵风7~8级

明天:市区气温14℃~21℃,全市阴,沿海东北风5~6级,阵风7~8级

12月14日:市区气温14℃~21℃,全市阴,沿海东北风5~6级,阵风7~8级

2、厦门市区

12月13日:多云14℃~19℃

12月14日:阴15℃~19℃

3、泉州市区

12月13日:阴到多云14℃~19℃

12月14日:多云14℃~20℃

全省九设区市今日天气

福州阴天间多云9℃~16℃

厦门阴到多云13℃~18℃

泉州阴天13℃~18℃

莆田阴到多云12℃~17℃

宁德阴到多云9℃~14℃

漳州阴天12℃~19℃

龙岩阴到多云10℃~16℃

三明阴天7℃~16℃

南平阴天9℃~15℃

核心提示

昨日,龙岩中心城市的许多市民注意到,天空一片灰蒙蒙,他们心生疑问:“难道岩城也遭遇雾霾天气了吗?”前两天龙岩市区还是冬日暖阳,蓝天白云的,怎么这么快就笼罩在阴沉灰蒙之中了呢?

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市环保局和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解释,这种天气主要是受雾影响为主,轻微雾霾,与北方雾霾有一定关系,建议市民少开车,减少尾气排放,尽量“绿色出行”;由于这种低能见度天气将持续至14日,建议市民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应注意交通安全。

 

雾霾来临天蒙蒙

近两日,龙岩也和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一样被雾霾笼罩,记者在龙岩钢铁厂的一个建筑工地看到,雾霾似扬尘一般,能见度大概只有100米,图为昨日下午拍摄的建筑工地场景。记者 朱裕森 摄

□记者 林蔚学

疑问:是美丽“雾会”还是中“霾伏”?

“这是单纯的浓雾天气,还是传说中的雾霾?”针对昨日灰蒙蒙的天气,龙岩中心城区的市民看着异样的天空,不禁皱起眉头,疑问重重,有的还忧心忡忡:这种情况究竟要持续多久?

其实,近两天来,针对这种天气岩城不少市民纷纷猜测:“平时龙岩天气情况都不错,难道这是个美丽的‘雾会’?”“北方的雾霾真的飘到我们山区来了?”“呼吸有点不顺畅,感觉空气中有小颗粒,好像是雾霾?”显然,近段时间以来,全国近半数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让龙岩市民也备加敏感。


解释:雾的影响为主,只是“有点霾”

据市环保局监测站监测:昨日岩城的空气污染指数(PM值)为104,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质量级别是三级,为轻度污染。上述数据表明,龙岩市区天气以雾为主,有轻微的霾。

监测站陈站长分析,这是受北方雾霾天气和当地污染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地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占29%;其次为城市扬尘,占25%;工业尘、建筑扬尘、生活尘分别占19%、10%、2%;其它(外来源、未知源、二次污染)占15%。这几天的大雾天气造成能见度较低,主要是受雾的影响为主,霾的影响为辅,但霾是存在的,并在合理的范围内。

另据市气象部门预测,预计到14日,受弱冷空气和西南气流共同影响,全市仍以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间有分散性降水,也就是说这种低能见度天气将持续至14日。

提醒: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和各种排污

据陈站长介绍,近年来龙岩中心城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优良天数从2005年的232天提升至2012年的287天,但随着汽车的增多,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了中心城区的一大污染源,而建筑扬尘、露天焚烧垃圾也比较常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市的空气质量。

为此他呼吁:“在这样的雾霾天气背景下,市民应多选择‘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等,同时也希望各个建筑工地减少扬尘污染,市民也要爱护自己生存的环境,减少各种排污,共同保护我们自己的绿色家园。”


何谓雾?何谓霾?

根据市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

雾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乳白色集合体,当水平能见度小于或等于1km时称为雾,当水平能见度大于1km、小于或等于10km称为轻雾。雾的形成是近地面空气由于降温或水汽含量增加而达到饱和,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的;

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或化学尘埃,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空气中的灰尘、硫氧化物、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或等于10k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呈黄色或橙灰色。

东南网12月1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温添赋 见习记者温航)这两天,微博上的一则传言引起了不少厦门市民的注意,传言称,陷入雾霾困扰的韩国人正忙着抢购五花肉和矿泉水,原因是猪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矿泉水能帮助排出雾霾中的污染物和重金属。对此,国家一级营养师王雷军表示,传言不靠谱。

王雷军表示,猪肉中大部分是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只有很少一部分,而且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助排出雾霾中的污染物和重金属的说法也没有科学根据。

除了韩国人抢购五花肉的传言外,还有一则消息近日在网上走红。消息称厦门网友“墨一只”为了让不爱吃青菜的妹妹吃青菜,谎称吃青菜可以解雾霾毒,妹妹不信非要上网查查。“墨一只”情急之下请求网友配合,于是有才的网友们编出了不少看起来很真实的理由:吃青菜吧,青菜可以将吸入的雾霾吸附住,青菜中也含有一种消灭雾霾的纤维;雾霾中毒必须多吃青菜,其中富含大量的维生素与矿物质,便于毒素的排出,从而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这同样没有科学根据。”王雷军告诉导报记者,单纯吃东西并没有办法抗雾霾。因为雾霾天一些有害的细菌和病毒被人体吸入后,会附着在肺泡等地方。而食物则是从食道中进入肠胃,无法进入肺部,因此不可能起到防雾霾的作用。市民们传说吃猪血可以消除肺部的尘土,也是不靠谱的。

王雷军建议,在雾霾天人体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自由基,这是机体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从而引起慢性疾病和衰老效应。因此,要多吃一些能抗氧化的食物,如番茄、大豆、胡萝卜等,增强自身抗氧化的能力。

  ◆这几天厦门也出现了轻微雾霾天气

东南网12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文 吴晓平/图)近来不少地区遭遇雾霾袭击,加上这两天厦门都是雾蒙蒙的,这让一些厦门市民也动起了要“抗霾”的念头。

昨日,导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空气净化器、口罩、绿色植物、活性炭等环保产品近来在厦很是热销,有的旅行社甚至还推出了“洗肺游”,颇受欢迎。


空气净化器成家电“黑马”

面对灰蒙蒙的天空,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净化空气器。

导报记者昨在苏宁、国美等家电卖场看到,空气净化器被摆放在了显眼的位置,品牌众多、款式丰富,价格从千余元到上万元不等。“外面的空气质量不好,家里的宝宝经常咳嗽,买台空气净化器非常必要。”正在苏宁挑选空气净化器的蔡女士告诉导报记者,很多小朋友家都买了空气净化器来改善环境,所以她打算先买台室内的用用。

和蔡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并非少数,莲花路口一家电卖场某品牌净化器的导购员说,今年10月之前,他们的净化器“基本销不动”,而最近几天,销量涨了十几倍。除新装修去除甲醛外,很多人都是冲着去除PM2.5来的,原先定的年销售目标已超额完成。

口罩和绿色植物一时热销

不仅空气净化器,口罩和绿色植物也迎来了好商机。“虽然厦门空气还算不错,但出门戴个口罩总是更安心些。”丁小姐是一位怀孕5个月的准妈妈,为了给宝宝创造最好的发育条件,最近几天她出门总不忘戴口罩。

淘宝数据显示,其12月第一周的口罩交易量达到76万笔,一些卖家甚至已卖到断货。其中,上海位居口罩销售榜之首,杭州位列第三,厦门虽然排不到榜单前几位,但同样有不少人防患未然买了口罩。

此外,一些市民还看上了蔬菜水果和绿色植物。岳阳小区一家超市的负责人说,近来雪梨、柚子、黑木耳、胡萝卜等蔬菜水果销量大增,就连小盆栽最近一周的销量也增加了三四成。“听说黑木耳能吸附灰尘,雪梨有清肺效果,今天把两样东西都买了。”正在上述超市采购的孙阿姨说,除了吃的,她还打算给家里买一些绿色植物,吸附空气中的粉尘。

“洗肺游”成旅游新风尚

随着多个地区雾霾天气的蔓延,去空气清新的地方“洗肺游”成为旅游市场新风尚。携程旅行网甚至根据最近一周旅游订单人气,发布了十大最受欢迎的“洗肺游”目的地,其中三亚、厦门、丽江、桂林、昆明等地榜上有名。“从预订人气看,三亚绝对是近期最热门的目的地,12月第一周旅游人数环比上涨三成以上。”携程人士表示,此外,海南、厦门和丽江近来的热度也在大幅提升。

为了抓住“雾霾商机”,国内一家旅游网站甚至推出了境外“换肺游”,普吉岛、巴厘岛、毛里求斯、济州岛、马尔代夫位列“换肺游”热度前五位。

东南网12月1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文/图)灰蒙蒙的天,看着像是大雾,其实,这两天笼罩在龙岩上空的是雾霾。

虽说这次的雾霾,跟江浙一带的外地雾霾“来犯”关系不大,但是超标的PM2.5指数,空气中较多的微小颗粒,容易引发敏感者的咳嗽等症状。那么这种雾霾天气,市民们要如何做好防护呢?

骑行族:特别防护,口罩必备

在龙岩,摩托车是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这也给了雾霾挫伤呼吸道有了可乘之机。

导报记者咨询了龙岩一位呼吸科的医生。医生建议,虽然龙岩的雾霾天气较为轻微,但是对于龙岩的骑行族来讲,还是需要特别防护,口罩必备。

医生说,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能将鼻腔、口部等呼吸器官和雾霾隔开,但是在挑选口罩时,一定要尽量选择材质密实的,才能最大限度阻隔颗粒物。


同时,要注意口罩是否有吸附层,带有吸附层的口罩,可以更大程度将穿透口罩的颗粒物吸附。

戴口罩也有讲究,尽量坚持“短时间利用”原则,最好不要反复清洗、循环使用。医生同时建议,雾霾天气里,有肺部疾病者、儿童,尤其是有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出门时也应该注意佩戴口罩,进入室内后应及时清洗手、脸、鼻腔。

健身族:户外不宜,改室内运动

前两天,山东济南雾霾天里举办的一场学生运动会,让不少学生跑完全程后咳嗽不止。

雾霾来了,但是导报记者发现,龙岩的早晨,仍然有不少健身族,一大早就马不停蹄开始健身。这样的天气里,健身有益?

龙岩的健身爱好者卢小姐早就做足了功课,“科学研究,人的每次呼吸会使肺部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会飙升100多倍,从而引发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以及冠心病等多种疾病。”

卢小姐说,从事户外运动时,人的呼吸频率增大,吸入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也会随之增加。这不,卢小姐一看天气不对,就赶紧改到室内,练瑜伽锻炼身体,也可以在跑步机上慢跑,感觉无聊再换些轻柔的运动项目。

如果非要坚持在户外锻炼的话,专家也有建议,要尽量避免激烈的运动如跑步、跳舞、登山,而一天中锻炼的最佳时段应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


妈妈族:清淡饮食,首选润肺食物

雾霾来了,很多妈妈为了防止污染物进入室内,门窗关得严密。但是不通风也不好,预防流感要勤通风,门窗紧闭家里不好的空气又出不去,这让龙岩妈妈族头疼。

为此,专家建议,雾霾天里,开窗要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中午阳光较充足,对流性较强,这时雾霾较轻,可以短时间开窗换气,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

饮食上,也要有所变化。营养专家建议,预防雾霾带来疾病,要尽量减少外出,减少烟酒刺激,规律作息,饮食上要尽量清淡,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同时,营养专家也建议,空气质量不好时,多吃点白色清肺食物,有益处。专家推荐,以白萝卜、银耳、山药、百合、大白菜为代表的白色食物可以润燥清肺,对肺有保养功效,不妨多吃。

龙岩的冬季空气相对干燥,气温下降,这五种食物也是冬季进补的好食材。

  昨日,福州城区的雾霾有所减弱(摄于解放大桥附近)

东南网12月1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蔡镇金 陈文浩/文 关铭荣 林丹/图) 昨日上午榕城雾霾依旧,但下午暂别了雾霾困扰。环保部门监测显示,昨日福州空气质量逐渐转好。

我省气象部门表示,今日雾霾天气预计将维持或减弱,明后天继续减弱,或可转为轻雾,周日大雨将至,有望一扫榕城雾霾天气。

城区能见度提升 雾霾继续扰榕城

昨日上午,在乌山顶,记者看到,远处的鼓山、旗山一片白茫茫的,市区周边也隐隐约约,天空依旧有点灰蒙蒙的,不过,城区似乎比前天清晰了不少。

据气象部门介绍,昨日上午,福州能见度大多在5~7公里,这比前天有所好转,而PM2.5实时浓度虽仍超标,但较前天同时段的PM2.5实时浓度也稍微有些下降。

前天,福建大部分地区仍遭遇雾霾天气,到了昨天,除福州大部分、莆田北部及闽南外,我省其他地方已暂时摆脱了雾霾的困扰。


空气逐渐转好 部分监测站数据仍超标

记者从环保部门获悉,昨日福州的各项监测数据也显示了雾霾天气的走势。

昨日零时起,福州市区6个监测点的AQI指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福州空气质量开始逐渐转好。不过,截至昨晚6时,仍然有紫阳和杨桥西路2个监测站的数据显示为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

其中,从昨日零时至昨晚6时,五四北监测站AQI指数一路从132下降至98,师大监测站AQI指数从128下降至97,快安监测站AQI指数从117持续下降至82,鼓山监测站AQI指数从114下降至82。此外,杨桥西路监测站AQI指数从137下降至102,紫阳监测站AQI指数从134下降至103,虽然空气质量仍为轻度污染,但也只是略微超标。

福州市环保局有关人士表示,空气处于轻度污染,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周末降雨清洗榕城

气象专家介绍,昨日榕城雾霾天气的改善,一方面是由于福建北面不少省份雾霾天气缓解了,空气质量上升,输送入闽的污染物也下降了;另一方面,昨日的冷空气较前天强了一些,污染物扩散条件有所转好,这有利于清除福州上空的污染物。

那么,榕城何时可以摆脱这次雾霾天气呢?中央气象台昨日下午预计,今天福州还将维持雾霾天气。我省气象专家也表示,今天福州雾霾天气预计将维持或略有改善,明后天,随着空气湿度的加大,榕城雾霾将有所改善,有可能转为轻雾。

接下来的一轮明显降雨,将有望终结榕城本轮的雾霾天气,提升榕城空气质量。

据省气象台预计,15—17日,我省自西向东有中到大雨,其中16日西部和南部地区部分有大暴雨。14日榕城将迎来小雨,15日中到大雨,16日榕城甚至可能遭遇大雨到暴雨。

气象专家表示,历史来看,12月,福州少见暴雨,这一轮强降雨强度较大,有助于清除困扰榕城多日的雾霾,还给福州一份清新的空气。

记者昨实测榕城PM2.5

就PM2.5的1小时浓度而言,从昨日凌晨到昨日上午,仍然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到了昨日中午左右,6个监测站PM2.5的1小时浓度都开始下降。

到昨晚6时,各监测点的PM2.5的1小时浓度分别为:五四北51微克/立方米;师大49微克/立方米;杨桥西路61微克/立方米;紫阳61微克/立方米;快安46微克/立方米;鼓山46微克/立方米。这些PM2.5实时浓度都低于空气二级标准的PM2.5浓度限值(75微克/立方米)。

昨日,记者在华林路屏东天桥处,分别选择了四个时间点进行实测(数据见下表),以观察PM2.5浓度的变化轨迹。

从实测的结果上看,从上午到下午,PM2.5 实时浓度仍呈下降的趋势。离屏东天桥最近的五四北空气监测站,其PM2.5 的实时浓度,也与这一趋势相同,从上午9 时的91 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下午6 时的51 微克/立方米。这说明从昨日上午到下午,福州市区的空气质量确实是在好转。


相关新闻

昨天下午4点后福州的空气质量已达标

本报讯(记者孔丽/文 林风/图)昨天一大早拉开窗帘,看到的还是灰黄色的雾霾天。从福州市环保局昨天公布的空气质量指数来看,从凌晨到下午4时,PM2.5的浓度依然很高,显示轻度污染,但是污染指数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直到昨天下午4点后,空气质量重新回到良。

“小股的冷空气不断地补充下来,市区风大了很多,对雾霾的驱散能力加强。”省气象部门的专业人士说,今天空气的清洁度还会有提高,未来一周内都不会再有雾霾天出现,因为冷空气十分频繁而且强度加强。

今天开始,福州的气温每天都有微弱攀升。冷空气不断补充,明天夜里开始有点小雨,还是阴天,光亮度不够。连续的阴天会让人情绪低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以后,提醒大家多外出运动,会刺激大脑中五羟色胺的分泌,保持心情愉悦。

全省天气具体预报如下:今天白天,全省阴天间多云。今天夜间,全省阴天间多云,南平、三明、龙岩、漳州四市部分有小雨;其余各市的局部有小雨。明天白天,全省阴到多云,南平、三明两市的局部有小雨。明天夜间,南平、三明、龙岩三市阴,部分小雨;其余各市阴到多云,局部小雨。后天白天,南平、三明、龙岩三市阴,部分小到中雨;其余各市阴天间多云,部分小雨。

(东南快报)  

《市区灰蒙蒙 漳州中“霾伏”》追踪 环保部门呼吁市民少吃烧烤,减少“漳州特色”污染源

昨日市区一片灰蒙蒙

东南网12月1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蔡力 卢婷雯 张伟华 文/图)大前天还阳光灿烂,前天就灰蒙蒙,昨天,市区PM2.5日均值又增高了,空气质量已达轻微污染级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临近省份发生雾霾,污染物扩散;另一原因则是这几天漳州市区大气垂直扩散条件不好。

环保部门表示,烧烤、露天烧垃圾都是“漳州特色”污染源,为此,呼吁市民少吃烧烤,别露天烧垃圾。

北方雾霾扩散 催增PM2.5浓度

据漳州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昨日漳州市PM2.5日均值为0.076mg/m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PM2.5值在0.076mg/m3—0.115mg/m3为三级标准,所以,空气质量描述为轻微污染级别。

昨日一早,漳州市区天空更显得灰蒙蒙,原因有两个,一是这段时间江西、浙江、安徽等临近省份发生雾霾现象,污染物随西北风南压传输扩散到福建沿海;另一原因是,这几天大气垂直扩散条件不好。12月10日之前有下点小雨冲刷了下空气,但10日无雨,市区气压低、风力小,空气流通的空间很小,颗粒物难以扩散,大气自我净化能力不够,加上本地自身产生的污染也无法扩散,日均PM2.5浓度就增高了。


烧烤、露天烧垃圾 是“漳州特色”污染源

而对于本地污染源的治理,漳州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说:“大家都知道,净化空气要多种树,多走路,多搭乘公交车,尽量少开车;但是很多人还不知道要少使用塑料袋,少使用油性油漆,少吃烧烤、油炸食物。”

在漳州,爱吃烧烤的人多,催生了很多烧烤摊,在江滨一带或者城乡结合部,烧烤摊特别多。环保部门表示,烧烤、露天焚烧垃圾,都是“漳州特色”PM2.5来源。

漳州环保局工作人员认为,烧烤会让局部空气PM2.5一下增加很多,如果烧烤摊分布多了,这个区域日均的PM2.5值自然就高。烧烤吃多了也不好,建议大家少吃,而露天烧烤摊产生的污染也得想办法处理。

相关新闻

PM2.5从哪里来?

据漳州环保局提供的资料,PM2.5不同于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指标,它不是单一物质,来源比较复杂,既有自然来源也有人为排放。PM2.5的自然来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植物花粉等。但,PM2.5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主要有机动车尾气,石化、医化及喷涂废气,火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煤烟尘,餐饮油烟,建筑、水泥及道路扬尘等。

 

海西晨报讯(记者 吴斯婷 通讯员其翔)华东地区的雾霾走了,这几天,广东、海南、厦门等地却频频中“霾伏”。今天,厦门还将有轻度霾。

昨天,厦门在冷空气控制下,天气阴沉,气温较低,在13℃—17℃。白天地面东北风有所减弱,但下午有冷空气补充,东北风又逐渐增强,夜里沿海风力达6级—7级、阵风8级。

昨夜的大风让厦门的轻霾有所减轻。厦门气象部门表示,昨日20时,翔安沃头、厦门大桥、鼓浪屿西侧等地的能见度已经超过10公里,霾几乎已被驱散。海沧大桥、会展等地的能见度也达到8公里多。气象专家称,昨夜风比白天大,大气扩散条件好,霾有所减轻。预计今天还是会有轻度霾。

未来3天,厦门将处在冷高压控制下,但上空有西南暖湿气流加入,因此天空云系较多,将是阴到多云的天气。各地最高气温大多维持在18℃、19℃,夜晨的最低气温会逐日有小幅度回升。

东南网12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思亲 通讯员庄颖芳)最近,厦门出现了“三连霾”,这种天气除影响健康和出行外,还会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影响。昨日,导报记者从供电部门获悉,今后,全市78个变电站将开展盐密测量工作,防范因雾霾天引起的“污闪”故障,确保电网安全。

雾霾如何影响供电安全?供电部门专业人员告诉导报记者,雾霾发生时,大量潮湿的悬浮颗粒物将附着在电气设备的绝缘表面上,形成一层导电膜,导致绝缘子的绝缘水平降低,在电力场作用下极易发生强烈放电现象。通常这一现象会伴随着较强的电流闪光,因此被称为“污闪”故障。“污闪”故障可能造成线路大面积停电。

什么是盐密测量?电业人员说,盐密测量就像检测仪,能迅速找出电气设备内的脏东西,这种检测手段只需在电网设备的绝缘子表面测量等值盐量,就可以判定电网设备受污染程度。供电部门表示,根据测得的数值,他们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重污染设备进行集中清扫,提高设备清洁度和防“污闪”能力。

与此同时,供电部门还组织人员对电网设备开展防“污闪”特殊巡视,利用红外测温、紫外成像等技术手段,加强对设备的检测,对每一个易污染、易发生“污闪”的电气设备的污染源都进行认真检查,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另外,对近海设备防“污闪”涂料的喷涂情况进行专项排查,对未喷涂的设备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从而确保电网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昨天,南下的冷空气让整个鹭岛降温。同时,冷空气将华东地区的污染物也带来了。根据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数据,整个白天,厦门都处于轻度污染的天气。环保人士称,12月份的霾多是北风吹来的,这种影响是短暂的,等冷空气稳定后,风速会加大,届时污染物会被吹走,空气质量将重新回归优良。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 文/记者 谢雨真 图/刘东华

“外来客”

12月已出现7个雾霾天  同安溪东“轻度污染”

进入12月以来,我市的空气质量还没有出现过“优”,却已出现了7次雾霾天气,甚至在12月4日当天出现了轻度污染的天气,昨天白天连位于同安山区的溪东监测点也被拉入“轻度污染”中。

今天上午,记者上网查询,发现7时的厦门空气质量指数达103,属于轻度污染,PM2.5达60。

环保人士说,溪东在郊区,处上风口,出现轻度污染,这表示是受到外来污染物的影响。

环保人士分析,进入12月以来,雾霾侵袭全国104个城市,华北华东多地出现重度污染的天气。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输过程,人为排放又添加了很多东西,继续在大气里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再污染。冷空气南下,就把这些大气中还留有的污染物带到厦门来了。12月4日出现了本月的第一个轻度污染天气,那天厦门的大气稳定,天气晴朗,风力不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随着冷空气逐渐稳定,我市未来几天风力将加强,届时污染物会被赶跑。

“本地产”

11月空气质量优良率100% 10月出现的灰霾多是“本地产”

数据显示,整个11月我市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其中,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为5天,剩余的天数空气质量均为“良”。

而在今年10月,我市出现了四天轻度污染的天气,其中有三天是集中在国庆期间。

10月份白天光照充足、无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庆期间进入我市的游客骤然增多,外来车辆涌入,路面车辆总体数量比平常增多,岛内多处出现严重堵车现象,尾气排放污染物必然上升。

整个10月,位于同安山区的溪东监测点空气质量一直保持优良,没有出现轻度污染天气,这说明10月的轻度污染天气主要是本地污染排放造成的。

臭氧

轻度污染天气

首要污染物是臭氧

根据数据显示,我市12月出现轻度污染的天气中,首要污染物基本上是臭氧。

空气污染物的臭氧和大气层中的臭氧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指地面和低空的臭氧,对空气会有污染。超标的臭氧对人体有害,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此外,高浓度的臭氧还会破坏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植物的生长力,加剧温室效应。

资料显示,臭氧同铅污染、硫化物等一样,也是源于人类活动,汽车、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臭氧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而成的,比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所以,臭氧污染是季节性的,主要集中在5月-10月。并且,臭氧在太阳光和温度较高情况下生成条件充足,因此一天中下午2-3点时臭氧浓度最高。


五花肉可防雾霾?当成韩国笑话吧

市呼吸中心: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能排出肺部的微细颗粒物和重金属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据韩国媒体报道,有消息称,五花肉和矿泉水能帮助排出雾霾中含有的污染物及重金属,韩国五花肉和矿泉水人气暴涨,销量激增。普通的五花肉和矿泉水果真这么神奇吗?  记者 苏奇

现象

厦门五花肉销量有增

但与雾霾无关

厦门受雾霾波及较轻,是否也存在市民抢购五花肉的现象?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市多家猪肉供应商及超市。

厦门夏商黄金香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三层肉(五花肉)销量稳定,未见抢购情况。至于五花肉能防雾霾,真是闻所未闻。

厦门康达尔圆香食品相关负责人说,近期五花肉销量有所上升,大约增长20%左右。

记者又采访了天虹、沃尔玛等超市,销售人员表示,近期五花肉销量稳中有升,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天气变冷,市民需要进补肉类,尤其是较肥的三层肉最受青睐。

说法

呼吸科专家:烤五花肉防雾霾不靠谱

厦门市呼吸中心主任医师柯明耀说,“可能只是一家之言,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五花肉可以防雾霾侵害。”他说,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助排出积聚在肺部的微细颗粒物和重金属,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矿泉水帮助排除雾霾中含有的污染物,也同样是没有依据的。

另外,一网友为让不爱吃青菜的妹妹吃青菜,谎称吃青菜可以解雾霾毒:“青菜含大量的维生素与矿物质,便于毒素的排出,从而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柯明耀说,这种说法也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

他说,雾霾对人的危害很大,像PM2.5(可吸入微粒)这些有害的物质可直接被人体吸入肺部,更可怕的是,它们会沉积在肺泡等地方,对肺部产生不良影响。对于雾霾,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关紧门窗,减少吸入有害颗粒。此外,雾霾中的有害物质种类多,有有害化学物质、微生物等,即使五花肉可防一两种,也难防所有。

他说,雾霾天,带上普通口罩作用也不大,因为口罩的间隙对微小颗粒缺乏阻隔作用。必须使用“非典”时所用的那种防护口罩才有一定作用。对于空气净化器,他表示作用也有限,因为范围仅局限在室内。

营养师:猪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

据营养师介绍,猪肉含脂肪量高,肥肉中脂肪含量在50%以上,即使瘦猪肉脂肪含量也接近30%,且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的脂肪酸只有很少一部分。至于韩国人认为,烤五花肉可使其中的部分饱和脂肪酸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实际情况是,饱和脂肪酸比较稳定,很难被氧化。

本报讯(记者金川通讯员庄颖芳)连日来的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出行,同样也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昨日,记者从厦门供电部门了解到,本月起,厦门市78个变电站将全面开展盐密测量工作,防范“污闪”故障,确保电网安全。

供电部门专业人员告诉记者,雾霾发生时,大量潮湿的悬浮颗粒物将附着在电气设备的绝缘表面上,形成一层导电膜,导致绝缘子的绝缘水平降低,在电力场作用下极易发生强烈放电现象。通常这一现象会伴随着较强的电流闪光,因此被称为“污闪”故障。“污闪”故障可能造成线路大面积停电,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可靠。

盐密测量则是摸清电气设备脏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盐密测量在电网设备的绝缘子表面进行,通过测量等值盐量,可以判定电网设备受污染程度。供电部门表示,根据测得的数值,他们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重污染设备进行集中清扫,提高设备清洁度和防“污闪”能力。

与此同时,供电部门还组织人员对电网设备开展防“污闪”特殊巡视,利用红外测温、紫外成像等技术手段,加强对设备的检测,对每一个易污染、易发生污闪的电气设备的污染源都进行认真检查,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另外,对近海设备防“污闪”涂料的喷涂情况进行专项排查,对未喷涂的设备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从而确保电网设备处于安全、可靠运行状态。

东南网12月1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徐锡思 田米 见习记者 彭思思 文/图)一场轻霾袭过,昨日凌晨2时,泉州PM2.5浓度一度飙升至154微克/立方米,创下该指数开测以来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