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漳州市区上空一片灰蒙蒙,昨日上午摄于漳州市医院

东南网12月1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郑娟娟 肖和勇 戴江海 文/图) 昨天一早,漳州市民就被雾气蒙“晕”头了。今日,漳州天气风起雾散 空气质量或将得到改观。

九龙江上白茫茫一片,市民们不敢去散步了,路上的行人也纷纷戴上了口罩。有网友调侃,“多么痛的领‘雾’,难道连以空气好、适合养老著称的漳州,也被霾进去了”?

到底是雾还是霾?昨天下午,漳州市环保局专家给出了答案:根据前天中午12点到昨天中午12点,24小时内监测的数据显示,漳州芗城区和龙文两区的PM2.5为每立方米66微克,符合空气质量“良”的指标,没有达到霾的级别。至于雾气,是由于昨天早上风力小、湿度大、气压低形成了逆温现象。

【体验】

九龙江上蒙白雾高速能见度约1公里

昨天早上,想到江滨公园散步的刘先生一开窗,就不敢出门了。他家就在九龙江畔边,透过自家窗户,只见江面上一片白茫茫,看不清对岸。

走上战备大桥的市民李女士也有类似的感受,“就像被笼罩在大蚊帐里,过桥比平时多花了一半时间,看不见路啊”。

根据漳州市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昨天的8时、11时、14时、17时,漳州市区的能见度均低于10公里,已经达到了轻雾的级别(能见度低于1公里为雾)。

昨天下午5点,记者在沈海高速上体验了雾天行车。

从万松关隧道至龙海白水服务区,沿途路面能见度都在1公里左右。1公里之外可以看到雾气,在高速西溪大桥桥头,几乎看不到两三公里外的高铁高架桥上的铁架。

“昨天白天短时阵风比较大,所以境内高速公路都没有受到影响。”漳州高速交警支队相关人士说,昨天雾气集中在0点至6点之间,以团雾、飘雾为主。昨天0点至19点,漳州境内高速仅发生1起小车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释疑】

雾气弥漫?逆温现象

漳州市环保局专家介绍,PM2.5的带入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外来污染源入侵,另一种是局地性污染源及气候条件。由于昨天漳州市区气压低、风力小、冷空气来袭,而地面热气上升,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逆温层低,空气流通的空间小,颗粒物就难以扩散。

除了天气条件外,专家认为,局地性的人为活动也会导致空气质量变差。影响最大的就是焚烧垃圾及油烟的直排。另外,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也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对于九龙江上的雾气,漳州市气象台预报员解释,主要是由于早上江面的湿气大、气温低。

是否有霾?看PM2.5

有市民疑惑,由于雾和霾时常“出双入对”,昨天漳州到底有没有霾呢?

这就得看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尘粒的数量了。按颗粒物的直径大小,分为10微米以下和2.5微米以下,就是大家常说的PM10和PM2.5。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即PM2.5),能够直接进入肺内,称之为可吸入颗粒。

根据漳州市环保局昨天监测的数据,前天中午12点到昨天中午12点,漳州芗城区和龙文两区的PM2.5为每立方米66微克,空气质量评价为“良”,低于0.075mg/m3,也就是说没有达到霾的级别。

□相关新闻

气流过境 泉州现轻霾

闽南网12月11日讯 一场轻霾袭过,昨日凌晨2时,泉州PM2.5浓度一度飙升至154微克/立方米,创下该指数开测以来的新高。

本月7日至10日,泉州市区4个监测站点,PM2.5皆成为首要污染物,创下今年的新纪录;其中,8日和10日的综合数据显示,泉州市区空气质量均达到轻度污染。

据泉州市环保部门、气象部门分析,泉州PM2.5浓度出现短时间偏高,主要是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霾是从北方的“重灾区”带来的。福建省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的数据证实了这点,福州、泉州、厦门三地的空气质量数据,呈现出依次升高、再依次降低的态势。

昨日上午7时,泉州的PM2.5浓度开始下降,至下午16时,降至70微克/立方米。按空气质量评价分级,每立方米大于35微克,小于75微克,空气质量评价为“良”。(记者 徐锡思 田米 见习记者 彭思思)


连续4天龙岩轻微污染

记者昨日从龙岩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获悉,根据监测,从7日至昨日,龙岩市区的PM2.5都超过0.075mg/m3,最高值达到0.125mg/m3,属于轻微污染。龙岩环境监测站站长陈克华称,笼罩在龙岩市区的确实是雾霾。但他表示,这些数据测于龙岩陵园路环境监测站一个监测点,并不能代表整个龙岩地区的情况。

龙岩为何会产生雾霾?陈克华说,这与气象条件有关,冬季气流活动不那么频繁,晚上到早晨比较容易出现。而龙岩PM2.5超标的污染源主要来自本地的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地面粉尘、路面施工、建筑扬尘),工业污染的相对较少。陈克华称,根据预测,预计今明两天北风会来,雾霾状况能得到缓解。

龙岩市环保局专家提醒,根据监测,龙岩市区空气会影响晨练,建议抵抗力较弱的人少出门多喝水,锻炼时间最好选在下午空气流动频繁的时候。(记者 廖明生 简伟雄)

厦门日报讯(记者何无痕)这两天,小杨在晨跑时戴上了口罩,她的丈夫却暂时不陪她跑了。她笑说,丈夫生怕吸入过多的PM2.5,她只得一个人上路。

因为雾霾,口罩重回人们视野,商家也嗅到了商机:LV传出要设计“土豪金口罩”的消息,微博上到处可见“土豪金口罩”的身影——它出现在电影《私人订制》的宣传照上,出现在不少明星的脸上。还有人编了段子:“以后我们的结婚誓词是这样的:请新郎新娘交换‘土豪金口罩’。”淘宝上,已有商家大卖“土豪金口罩”。不过记者在厦门街头暂未发现“土豪金口罩”。

除了口罩,风靡网络的“雾霾中毒吃青菜”的话题已有了24万余条评论。

有人说,雾霾激发了中国人的幽默感。不过,这种幽默感充满了无奈。其实,我们更喜欢蓝天和没有口罩的晨跑。

环保局工作人员解释,以雾为主,以霾为辅,与北方雾霾有一定关系

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天气不会持续太久

东南网12月1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蔡力 卢婷雯 张伟华 文/图)昨日早晨,推窗一看,一阵雨后的漳州市区天空一片灰蒙蒙,许多市民惊呼:“难道雾霾袭漳了吗?”前日市区还是阳光明媚,昨日怎么阴沉灰蒙呢?

不过别担心,漳州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解释,这种天气主要受雾影响为主,受霾的影响为辅,与北方雾霾有一定关系,但是在合理范围内,不影响人体健康。

疑问:雾霾突袭漳州市区?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雾霾?”针对昨日的天气,漳州市区本地论坛一名网友发帖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网友们纷纷跟帖猜测:“不是吧,就是天气暗了一些”、“都入侵到我们漳州了,北方那还了得啊”、“傍晚下班时,总感到灰尘很大,不知道是不是雾霾”……

其实,从12月8日开始,就有细心网友表示,即使在晴天,能见度还是比较低,“还闻到一股酸酸的气味”。显然,全国近半数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让漳州市民对阴天倍加敏感。


解释:雾的影响为主,霾的影响为辅

昨日,漳州市环保局的官方网站显示,12月10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70,空气质量级别是二级,PM2.5是0.066mg/m 3;而12月11日的预测污染指数将在58-78之间。

工作人员解释,漳州市区的空气质量是二级水平,而漳州的山区来讲,空气质量还是一级的。其中,PM2.5值0.066mg/m 3,表示PM2.5没有超标。

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这几日的大雾天气造成能见度较低,主要是受雾的影响为主,霾的影响为辅,并且经过雨水的冲刷,PM2.5的数值降低,但霾仍是存在的,并在合理的范围内,“北方的冷空气带来了雾霾,但由于冷暖空气交汇,雨水的冲刷,空气得到净化,雾霾的情况就减轻了。”

那这样灰蒙蒙的天气,会持续多久?工作人员说,按着漳州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雨过后两天,冷空气一过,从海南岛方向来的暖湿气流就会进来了,这样风速比较大,所以这种天气并不会持续太久。

提醒:市民尽量不要焚烧垃圾

露天焚烧垃圾在漳州市区比较常见,工作人员也表示:“造成这样的雾霾天气,除了汽车尾气以外,很大的原因是漳州市区存在焚烧垃圾的情况。”

工作人员说,他在闽南师范大学附近、江滨路常常看到一些清扫路面的工人,把树叶扫成堆后焚烧。“垃圾在露天焚烧,如果是干净的树叶,会产生PM2.5;而如果是肮脏的树叶,焚烧时除了产生PM2.5,还会产生有毒气体。”

另外,工作人员还提醒,早晚焚烧垃圾的话,更会加重空气污染的程度,“希望市民不要焚烧垃圾,尽量将垃圾集中送至填埋场处理”。

东南网12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潘园园 通讯员 林文)10日,冷空气南下影响我省,24小时降温幅度超过10℃。不过,冷空气来临,未能对雾霾消散起到积极作用,各地再现雾霾,程度为轻微级别。专家表示,轻微雾霾无须特别防护,大家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即可。

本次冷空气为何没有起到清霾作用?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工王宏表示,此次冷空气强度有限,虽然9日迎来了短暂风雨,但10日大气环流不强、风速较弱,天空云层过厚影响了太阳辐射,因此大气垂直扩散条件不好,导致大气自我净化能力不足以彻底消除雾霾;另一方面,从全国范围看,江西、浙江、安徽等地也有雾霾现象,其污染物随西北风南压传输扩散,也是造成我省轻微雾霾的一个大原因。

10日19时,福州市6个监测站点AQI(空气质量指数)平均值为132.8,属于轻度污染级别;厦门市4个监测站点AQI平均值为113,除鼓浪屿为良外,其余站点属于轻度污染级别;泉州市4个监测站点AQI为126,属于轻度污染级别。

有关专家表示,11日受冷空气影响,我省气温继续下降,将以持续阴天天气为主,空气质量状况基本维持现状;12日天气状况有可能好转,有利于空气质量改善和雾霾消散,气象部门将密切监测天气动态。

天空晴朗下的主城区(资料图)

东南网12月1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吴智飞 马俊杰 见习记者 谢丹 文/图)前日,莆田天气恍若初秋,阳光暖暖,空气清新。哪知昨日,一觉醒来的市民发现,莆田全城灰蒙蒙的,气温骤降。莆田市气象专家介绍,此次莆田市上空的雾霾并非北方南下的,而是本地特殊天气所致。雾霾最主要的形成物是PM2.5,目前莆田仅在涵江区有一套PM2.5监测设备,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新购的四套设备今抵莆田,拟3个月后公布监测数据。

本地特殊天气所致

昨日上午,居住在梅园路的陈先生醒来,发现窗外光线很弱,以为时间尚早,还不到7点,结果看了钟表之后才知道已过8点。出门后,看到整条街道陷入雾霾中。在石室岩上往下望,莆田市区的街道、高楼在雾霾中若隐若现,能见度大约为5—10公里,不见阳光。

记者看到,市民照旧出行,不少人戴着口罩等防护用品。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不少市民担忧,莆田的雾霾来自北方,莆田市的空气是不是也抵挡不住顺风而下的雾霾?“会不会也和上海、浙江一样PM2.5出现爆表的情况?”市民杨先生担忧。

据莆田市气象局预报员刘扬淦分析,此次的雾霾并非从北方飘来的,而是莆田市特殊天气造成的。刘扬淦解释,此次雾霾是从10日凌晨开始出现的。影响莆田的冷空气比较弱,按惯例不会有太大影响,但由于10日凌晨1点到2点间,大气底层原本往东南方向吹的风,转为偏东风,使得冷空气骤然积聚在了华南地带。由于风力较小,冷空气一时难扩散,便产生了轻度的雾,加上人为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汽车尾气,一时间便形成了霾。

刘扬淦表示,雾霾有可能持续到明天夜间,最快的话,或许可以在一天内消散。这取决于未来几天,我省上空冷高压的移动,如果冷高压向东南移动,高空气流能由偏西气流转为偏北气流的话,雾霾就会较快消散。


昨日上午九点多,石室岩一片灰蒙蒙的

四套PM2.5监测设备今抵莆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宏介绍,雾霾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就是PM2.5,污染物无法及时消散,累积到一个临界点后,就会形成能见度低的天气,也就是霾。目前,莆田市仅有一套大气自动监测系统PM2.5分析仪,被安装在涵江青璜中学顶楼。昨日,涵江区位置的PM2.5浓度为52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水平为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工作人员表示,当前的天气情况不会影响市民出行,但有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市民应减少户外活动。此外,全市监测到的PM10浓度为101,API(空气污染指数)浓度为75,全市空气质量为良。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规划,今日上午,另外四套大气自动监测系统PM2.5分析仪将抵达莆田市环保局,两周内安装到秀屿区政府、荔城区仓后路环保旧楼、市政府大楼以及东圳水库。经两个月试运行、一个月调试后就可正式监测,届时可全面监控莆田全市建成区上空的PM2.5。

晨报讯(特派漳州记者 黄旭 通讯员 肖水西 黄斯文)昨日6:50,漳州海事局接到报警:福州籍船舶“闽江986”轮在漳州九龙江浮宫水域,与空载进港的漳州籍“海润222”轮发生碰撞,两船船体均发生破损,“闽江986”船上8人,“海润222”船上6人,急需海事部门救助。

漳州海事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派遣海巡艇到现场进行搜救应急工作,协调事故水域附近船舶前往救护,同时指导两船船员自救。7:30,在海事部门指导下,两船在附近开阔水域安全抛锚,14名船员成功获救。

据了解,事发水域比较狭窄,加上天气阴霾,能见度低,所以造成两船相撞。

海西晨报讯(记者 吴斯婷 通讯员其翔)昨天,厦门盼来了冷空气,但这次的冷空气却让厦门人失望了———它没能帮我们赶跑霾,灰霾今天还将持续,估计要有一定程度的降雨才能把灰霾冲刷干净。

冷空气在厦表现不佳

昨天一早,窗外的天就阴沉沉、灰蒙蒙的。受冷空气影响,沿海普遍有6级—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市区也有3级—4级东北风。气温也大幅下降,和前一天的温暖如夏相比,昨天仿佛一夜入冬,白天各地气温基本在15℃—18℃。

这股冷空气吹散了华东地区持续多日的重度霾,但它在厦门的表现却令人失望。昨天,厦门的能见度依然不好,厦门气象部门说,昨日仍然有轻度霾。

原因是冷空气不够强

冷空气和降雨是霾的两大“天敌”。为什么这次的冷空气不给力?

厦门气象专家说,这次的冷空气不算强,虽然带来了大风,但也带来了一些污染物,而且厦门处在冷高压控制下,受下沉气流影响,就像在厦门上方盖了个碗一样,污染物不容易向上扩散出去,全部在底层。

从空气质量指数看,昨天的霾比前一天还要重一些。气象专家解释,这是因为这些天大气扩散条件一直不好,污染物散发不出去,一直累积,空气污染有所加重。

下周强降雨有望打压霾

气象专家预计,今天厦门还会有霾,可能跟昨天情况差不多。

今明两天,厦门都将在持续补充的冷空气控制下,天空云系较多,明天局部可能会有小阵雨出现。气温也较低,预计在11℃—20℃,地面东北风也较大。

后天白天冷空气将出现短暂的减弱,气温回升。

不过,后天夜里将有更强的冷空气入境,12月16日左右,预计将有一次强降雨。

新一股冷空气和下周的强降雨有望把厦门的霾暂时打压下去。

专家说法

厦门冬天常有轻度霾

“其实厦门的冬天常有轻度霾,只是以前很少人关注,这次因为华东雾霾的原因,大家才比较关注。”厦门气象专家说,厦门冬天的空气质量指数一般都在60—80,能见度没有夏天好,如果没有降雨,就常有轻微的霾。

专家说,今年厦门入冬以来的情况也跟往年差不多,与北方的重度霾相比,厦门比较轻微。

根据常年经验,每年1月、3月和4月是厦门灰霾天气的高发时段。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恐怕要常与霾见面了。

(记者 吴斯婷 通讯员 其翔)

海西晨报讯(记者钱玲玲)这几日,厦门连续遭受“霾伏”。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昨日,厦门的空气质量继续恶化,外来污染比前几日更加严重。

昨日11时的监测数据显示,厦门4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中,除鼓浪屿外,其余3个测得的数据都已达到轻度污染级别,首要污染物均是PM2.5。

作为对照点的溪东监测点远离厦门市区,一般情况下,溪东的空气质量基本为优。但最近几天,溪东的空气质量逐步下降,昨日竟罕见地达到轻度污染级别。昨日11时,溪东的空气质量指数为105,而在前一日,该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指数仅为63。

这意味着,随着冷空气南下,华东地区的雾霾已大举“入侵”厦门,厦门受到的外来污染正在不断加重。

新华网福州12月10日电(记者邰晓安)在刚刚摆脱雾霾,经历了一天的晴爽天气后,10日福建多地再次被雾霾笼罩。作为空气质量的“优等生”,福建一直被视为“空气这边独好”,为何现在也陷入雾霾?

7日开始的雾霾主要出现在福建中北部沿海,以福州最为严重。福建省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显示,7日,福州6个空气监测站的空气质量在轻度到中度污染之间,首要污染物为PM2.5;一直持续到9号冷空气南下,大风才将雾霾吹散。

不过经历了9日短暂的阳光明媚,10日一早,雾霾再度袭击福建,而且范围比上一次更广。

“这一次全省范围内都有,包括三明、南平等部分内陆地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雾霾出现。”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冷典颂表示,“不过这一次程度会轻一些,以轻雾为主,也有轻霾。”

在连续的雾霾之后,不少市民也开始对福建未来的空气质量状况表示担忧。气象专家表示,每年冬春季,福建都会出现雾霾天气,但时间一般比较短。“主要是这个季节福建会受西南气流影响,大气结构稳定,本地污染物持续累积一段时间后爆发产生雾霾。”福建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林小红表示,“前两天出现的雾霾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专家表示,福建想要在“十面霾伏”中独善其身比较难。不过,福建目前总体空气质量比较好,“福建冬春季都会出现一些雾霾,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只是我们以前对雾霾没有那么关注,现在关注雾霾了,一出现雾霾大家就会比较敏感。”(完)

  昨日上午九时三十分许,远眺屏山,镇海楼只见轮廓

东南网12月1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蔡镇金 陈文浩/文 张超晖 关铭荣 黄孔瑜 毛朝青/图)

关注理由

上周末,福州连续两天遭遇“霾伏”;还好,冷空气的“前锋部队”扩散到福建,送上冬雨北风,让前天的福州暂时摆脱了雾霾的困扰。不少市民期待着,冷空气“主力部队”抵达后,能够彻底驱散雾霾。无奈,这股冷空气较羸弱,扫霾无力,仅隔一天,雾霾昨日又卷土重来,福州空气质量再次跌入“污染”。气象专家表示,今日福州雾霾是否持续,还要看冷空气是否会发威。

昨日推窗一看天空又变“灰蒙蒙”

昨日一早,不少市民推窗一看,不见蓝天白云,福州的天空又变成“灰蒙蒙”的了。

据福州气象台介绍,昨日白天,福州再次出现大范围霾,福州市区、福州沿海各县市(除长乐)以及永泰均出现霾。除了福州,昨日我省大部分地区都遭遇了雾霾天气。其中,龙岩站的能见度为我省最低,仅30米。

记者从福州市环保部门的官网上了解到,昨日零时起,福州空气质量又开始了新一轮急速恶化,PM2.5的1小时浓度持续上升,市区6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全部“沦陷”,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

其中,五四北从昨日1时至18时,实时AQI指数一路从95上升至137;杨桥西路从昨日2时到18时,实时AQI指数从90持续上升至139;紫阳从昨日1时至18时,实时AQI指数从93升至139;师大从昨日0时到18时,实时AQI指数从89持续上升至135;快安从前日22时到昨日18时,实时AQI指数从85持续上升至127。连鼓山监测点也从昨日0时到18时,空气质量指数从69一路升至120。根据最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福州各监测点PM2.5浓度全面超标。


  昨日下午4时许,南二环PM2.5测量值为104

记者实测微环境影响PM2.5

昨日下午3时,记者携带仪器,沿三环路绕行,一路实测。记者发现,从福州五四北到洪塘大桥,PM2.5浓度总体在90~110微克/立方米之间波动,下午3时15分,在洪塘大桥桥头停车,测得数值为93微克/立方米。

下午3点半,在浦上大桥附近的三环路段,记者发现路面湿润,前方有洒水车在洒水。路面洒水后,PM2.5浓度有所降低,测得数值为86微克/立方米。当采访车超过洒水车后,PM2.5浓度又回升到90微克/立方米以上。

在仓山区盘屿路上,有建筑工地正在施工,路边残留了不少的泥尘。车子驶过,不时扬起一阵尘土。下午4时,记者在盘屿路上测得PM2.5浓度为115微克/立方米。这显示,路边扬尘所导致的“微环境”,对局部区域的PM2.5浓度有直接的影响。

昨日下午4时30分,记者又在通往鼓岭的山路上实测,发现PM2.5浓度只有61微克/立方米。这显示茂密的树林确实能降低PM2.5。

昨晚8时50分,记者来到华林路屏东天桥上实测,发现PM2.5浓度为92微克/立方米,五四北空气监测站在20时的PM2.5实时浓度是78微克/立方米,两者数据比较接近。此时空气中的PM2.5仍然超标。


气象专家解读

江浙已经转晴闽粤却是灰蒙蒙

冷空气到了,气温也下降了,雾霾为何却卷土重来?福州气象专家表示,由于冷空气过于羸弱,无法将霾彻底清扫,只能由北往南逐步清理,结果是北面干净了,南面更脏了,江浙已经转晴,福建广东却依旧是灰蒙蒙的一片。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说,冬春季节,驱散雾霾最主要的“武器”还是冷空气。不过,近日这股冷空气在南下福建途中“变性”了,主要影响长江以北地区,强度受到较大削弱,所以,带给福建地区的风,除了前天下午外,其他时段都很弱,没彻底扭转雾霾天气。此外,该专家表示,此次污染源很大部分还是在长三角一带。

省气象台专家说,此次福州再度遭遇雾霾,还跟风向有很大关系,比较强的冷空气常常吹西北风,西北风又冷又干,污染物难以凝结,容易把污染物往外吹,所以,空气质量也会比较好。但冷空气昨日吹偏东风,将吹到海上的北面污染物又输送到福建,由于偏东风水汽含量大,导致污染物容易附着,加上福州地处盆地,地形使得污染物不易扩散,导致福州昨日再度遭遇雾霾。


福州雾霾何时散还看冷空气“脸色”

那么,雾霾天还要持续多久呢?福州气象专家表示,昨日下午,福州空气质量有好转,冷空气继续努力的话,今天有望还我们一片蓝天。

不过,中央气象台昨日18时预计,今日,长江以北地区都将摆脱雾霾困扰,而长江以南的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地还将继续遭遇雾霾。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也对雾霾消散并不乐观,专家表示,由于近期冷空气都不强,福州天气还较为静稳,所以,预计福州雾霾或将维持。

除冷空气外,降水也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省气象台专家表示,15日全省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水,将有助于驱散福州雾霾,提升空气质量。

相关新闻

老天不赏脸 榕城继续冷

东南网12月1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蔡镇金)昨日,榕城还是雾霾天,气温也下降了。此前经过多日回暖,榕城前天气温达到“高峰”,午后高温近23℃,但一股冷空气一下子将榕城拉回冬天的“轨道”。昨日榕城午后最高温仅16.0℃,早晨最低温只有12.0℃。

随冷空气的不断扩散南下,今天榕城气温将达到此次影响的最低谷,早晨最低温仅8℃,午后为15℃。不过,这股冷空气到此也差不多了,明后天,榕城将开始有所回暖,只是未来三天,榕城天空云层有点多,并不太明朗。


昨日,省气象台发布了西部、北部地区低温预报:受冷空气影响,全省气温继续下降,今明早晨气温低,最低温方面,西部、北部地区可达1℃~4℃(其中高海拔山区-1℃~2℃),东南部沿海地区为8℃~12℃,其余地区为4℃~8℃,南平、三明、宁德三市西北部的部分县市有霜或霜冻,局部山区有结冰。

除了降温,我省将遭遇大雾困扰。省气象台昨日下午继续发布大雾黄色信号,昨夜到今天上午,南平、三明两市的部分和其余的局部县市有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大雾。

全省天气预报如下:今天白天,全省多云,早晨到上午,南平、三明两市的部分和其余的局部县市有雾或轻雾。今天夜间,全省多云;12日白天,漳州、厦门、泉州、龙岩四市阴间多云,局部有小雨;其余各市多云。12日夜间,漳州、厦门、泉州、龙岩四市阴间多云,局部有小雨;其余各市多云;13日白天,全省阴到多云。

 

福州又见灰霾天气

福州新闻网讯 10日福州市再现大范围雾霾。记者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发布平台了解到,10日全市6个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指数都达到120以上,空气质量为三级,达到轻度污染水平。对此,气象专家分析称,外源性污染仍然是“导火线”,加上冷空气威力过小,造成雾霾卷土重来。

10日清晨,冷空气已抵达榕城,可福州市仍出现大面积雾霾。对此,气象专家解释说,由于本股冷空气的“威力”过于羸弱,“充其量只相当于在一个密闭的房间打开一条门缝又迅速关上”,无法将霾彻底清扫。

环保专家分析认为,此次,南下的冷空气在吹散雾霾之后,又将北方大量的污染物带到福州,空气质量因此再次出现轻度污染。

气象专家预测,10日中午,榕城的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随着这股冷空气继续发力,今天榕城应能见到蓝天白云,不过未来仍有出现雾霾的可能。

(福州日报记者 温海龙 谢薇/文 叶义斌/图)


相关新闻:雾霾天,户外工作者如何应对?

福州新闻网讯 10日福州再次遭遇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对于雾霾天也要在户外工作的环卫工人、交通协管员和快递员等,他们状态怎么样?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来自湖南的陈大姐和丈夫两个人轮班负责打扫西洋路一长约1000米的路段,时间是每天4点到22点。

记者注意到,陈大姐和丈夫打扫马路时都没有戴口罩。陈大姐笑着说:“刚当环卫工人那一段时间,我嫌灰大,还戴口罩,结果一天下来口罩都是黑的,后面就不戴了。”据介绍,环卫公司只给陈大姐他们发了基本的工作服,并没有发口罩这一类的东西。

10日15时30分,在工业路与茶亭路交叉路口,两名交通协管员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交通,然而他们都没有戴口罩。

“我当交通协管员4年多了,都没有戴过口罩。”今年55岁卓俤俤说,对于雾霾天气,自己只能回家多喝水,多吃水果补充水分。

小陆今年28岁,是福州申通快递的一名快递员。“这几天外地雾霾,高速公路封路,送货车都会迟一两天到快递点,空运的货物也受到了影响,我们也很着急。除了快递速度变慢,其他基本对我们没有啥影响。现在很忙,每天都要送很多货,根本就没有空关心雾霾。”小陆说,公司不少人都戴了口罩,自己也戴上了,“但觉得戴了口罩很闷”。

雾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作息,很多网友建议应该效仿夏季高温补贴,在雾霾严重的时候,对户外工作者设立一些补贴。网友“Dr_Karll”认为,除此之外,交警、工地工人等还应该配备一些应对工具,最简单的就是防雾口罩。

(福州日报记者 任思言)

厦门晚报讯(记者 王东城 通讯员伟山)今天上半天厦门依旧处于雾霾之中。但是,从今天开始,冷空气大举来厦,“大功率”的北风吹洗将一改此前雾霾遮天的局面,大气扩散能力逐渐增强,持续多天的雾霾将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冷空气今天抵达厦门,我市此次增温过程结束,将开始新一轮的降温,不过未来几天我市还是晴好的天气。具体来说,受冷空气影响,今天白天我市最高气温将回落到19℃左右,空气趋于干燥,相对湿度40%-70%,风力逐渐加大。明天受冷空气南下补充影响,气温继续走低,夜晨最低气温将降到12℃左右。后天冷空气开始逐渐减弱,我市气温将逐日小幅回升。

相关新闻

锋前增温效应 昨天恍如夏日

昨天伴随着雾锁鹭岛而来的,还有一股闷热感。不少市民感叹,昨天怎么这么热?难道是夏天“复出”了?

从前晚开始,冷空气前锋陆续抵达厦门,但是昨天白天,我市气温不降反升。气象部门原本预计最高气温在24℃左右,昨天监测的数据显示,市区最高温度略有攀升,达到了25.3℃,岛外最高甚至逼近27℃,恍如夏天。气象专家说,这是锋前增温效应,加上昨天虽然有轻雾,但是太阳比较大,辐射带来了热量,厦门就像披了一件保暖的纱巾,整体感觉比较闷热。

昨日一早有雾,见太阳露脸,便逃之夭夭

昨日清晨,早起的市民发现,天空一片朦胧,担忧莆田也中了“霾伏”。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前日我市确实出现轻度霾,但仅几个小时就消散;昨日出现的是轻雾,上午随着太阳升起后,雾逐渐散去。

据市气象台观测,12月8日清晨5时,仙游城关出现霾天气;当天上午8时,莆田地区和秀屿区域也相继出现霾天气;下午2时,霾天气结束。由于持续时间短、程度轻,未达到预警标准,当天我市未发布雾霾预警信号。

据介析,出现霾天气主要是受气象条件和本地污染源的影响。此前,我市高空有较强的潮湿西偏南气流,地面风速小,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8日当天随着冷空气南下影响,霾天气趋于结束。而9月凌晨我市出现一次较明显的降水过程,这对清除悬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有明显作用。

气象预报员称,未来3天,我市晴到多云。这股冷空气扩散影响期间,我市将不会再有雾,全市最低气温为8℃-10℃,最高气温为15℃-16℃。

记者了解到,霾天气在我市并不常出现。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不长,比较轻微,对市民生活影响不大。

此轮雾霾天气也引起市民的热议。网名为“天蝎之魅”的市民说,“没有人能置身其外,多关注下环保吧。”不少人在受访时表示,前两年我市空气质量连续位居全省第一,应好好珍惜,共同呵护这“蓝蓝的天”,打造“人兴业茂、清风明月”的宜居港城。

延伸阅读

雾和霾的区别

“雾霾”是雾和霾统称,是两种不同天气现象。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能见度方面,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000米~10000米的,称为轻雾或霭;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另外,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或纯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

(湄洲日报 黄凌燕)

话题环境

上周末,福州遭遇了严重而短暂的雾霾天。昨日,雾霾已渐渐散去,却给市民留下一长串问号:什么是雾,什么是霾?我们做好准备了吗?雾霾,究竟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今天的聊吧,我们就谈谈刚刚过去的这一场雾霾。

东南网12月10日讯(海峡都市报主持 陈文浩 本期嘉宾 本报记者 陈仲庶、林海峰、张伟、张超晖、蔡镇金)

“霾是雾在尘土里打了个滚”

陈仲庶: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在古代诗词里,烟与雾是美丽的文学意象。白茫茫的雾,更多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工业社会里,雾很容易转化成霾,目前大家也谈霾色变。

蔡镇金:区分雾与霾的不同,主要看湿度、能见度和PM2.5浓度。一般来说,雾比较潮湿,比较飘逸,吸入鼻孔会比较湿润。而霾含有较多的颗粒物,比较干燥,容易让人喘不过气来。

张超晖:在我看来,霾就是雾在尘土里打了个滚。许多市民疑惑,以前好像没有“雾霾”一说,是这两年才出现。其实以前也是有雾霾,但当时环保部门还没有测PM2.5,大家都认为那是雾。霾较多受到人为排放污染物的影响。

林海峰:在雾霾面前,人人都是公平的,无论你是屌丝还是土豪。大气污染是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问题,应着重强调联防联控,不能为了各自的利益做出有损整个区域的事情。

假如福州也爆表了……

张伟:我从网上看了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全国霾区预报图,发现雾霾从京津冀一直延伸到东部沿海的江苏和浙江一带。福州虽然仍在白色的无霾区,但已经被周边的深色地带所包围。这让我印象很深,雾霾马上要来了,福州要“沦陷”了。

陈文浩:7日,我驱车从福州出发到温州,一路追霾,实测PM2.5。我发现,越往北,城市的PM2.5值有升高的趋势,说明北霾南下,确实对城市空气会产生影响。

陈仲庶:有一个段子,一个北京市民为了逃离雾霾,从北京飞到上海,没想到雾霾却一路追到了上海。这说明雾霾有扩散性。同样,如果福州做得不好,也遭遇了雾霾,进而也会影响到泉州和厦门一带。

张超晖:上海人民自嘲“街上遛狗不见狗”。如果有一天福州的PM2.5浓度也爆表了,福州人民会怎么样?

蔡镇金:我们对雾霾,显然没有做好准备。7日福州已是中度污染,大部分市民照旧出行,还以为是大雾,绝大多数并没有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周末早上,我发现西湖公园里还有不少人在晨练。而不少依姆,晚上还在跳广场舞。街上戴口罩的市民也不是太多。


霾都是从外面吹来的?

陈仲庶:关于这次雾霾,省环保厅的专家认为主要是受华东区域的大气污染物的影响。而一些媒体也称此次中东部的雾霾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北方。此前,日本、韩国还说雾霾是从中国飘过去的。我感觉,大家都说自家的污染物是从别家飘过来的,都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如果一直抱着这种心态,雾霾很难解决。

蔡镇金:目前的科学手段,还很难监测到雾霾的直接来源,也就很难讲清楚,一个城市受到外来污染源影响,究竟有多大。

张伟:说别人的时候,自己的屁股也要擦干净。在讲外来污染物时,我们不能忽略本地污染源。这两天福州遭遇雾霾,可市区还出现多处垃圾焚烧乱象。这让我很愤怒。这些只是“小恶”。可是,连续的或成群的“小恶”,就可能带来“大恶”——接力拼凑出一个霾城。

陈文浩:这两天北上温州,南下厦门,路上看到蓝天黑手也很多。在宁德蕉城和福鼎市区,我就发现了不少烧垃圾、切割粉尘、乌贼车等乱象,这里测得的PM2.5实时浓度都较高,与本地污染源应该有很大关系。

林海峰:我们的课本曾经信誓旦旦地说,中国绝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现在,大范围的雾霾天,表明中国人高喊了多年的环保,多是停留在口号上。

陈仲庶:福州的好空气,是上天的恩赐,得益于天时地利。在环保方面,福州市并不见得比深受雾霾影响的北方城市好多少。保护环境,每一位市民都需要从我做起。我觉得,有必要仿效台湾的“垃圾不落地”的经验,来一场全民的环保行动,为防治PM2.5尽各自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