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东南网漳州4月23日讯(通讯员 朱少文 周婷婷 本网记者 卢丽娟)“东风万里大地春……紧密依靠老百姓……铲除四风不手软……路线教育要结果,江山永固万年春”。连日来,东山县铜陵镇的歌册爱好者们都在传唱新编歌册《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让教育实践活动走进基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歌册”历史悠久,在东山县有浓厚的群众基础。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省级传承人林如东先生积极收集有关素材并编撰了一曲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歌册《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林如东还深入各社区,辅导爱好者们传唱新编的歌册。简洁流畅,易学易记易唱,创新教育实践活动载体,深受当地群众喜欢。目前,该歌册已铜陵镇多个社区及景区传唱开来。

 

  附图:东山歌册传唱“路线教育”.Jpg

漳州拟建新的非遗展示中心

传承记忆

守望非遗

东南网4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朱加良) 本报自上周三起,连续推出非遗传承人策划,这一策划今天画上了句点。昨日,漳州文广部门表扬本报这一策划写得很好。

漳州文广新局副局长黄榕城说,海都报关于第四批漳州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报道,写得很好,“不仅让我们看到传承人的背后的艰辛,同时也让市民加深对漳州非遗项目的了解和关注”。

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漳州市来说,政府对非遗项目及非遗的传承都十分重视。今年漳州计划建一个新的非遗展示中心,同时借着此次新一批传承人名单公布的契机,《非遗传承人图典》(暂定名)也已经列入编写计划,目前已经进入素材收集阶段。届时,漳州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将有一个新展示舞台。

同时,黄副局长还对海都报报道土楼传承人时,提出的建土楼营造技艺展示馆的想法表示了兴趣。黄副局长称,这个构想可以跟土楼景点较多的南靖、华安、平和等地协商,不一定要建一座土楼,可以是营造一面墙。让这项技艺既能传承下来,又能让游客和民众参与其中,产生互动的效果,具体如何实施可再研究探讨。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大伟说,技艺的传承不一定要限制在传统行业,像土楼营造这门技艺,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就不一定都用钢筋水泥,外表可以用土楼夯筑技艺来盖,里面也可以装修得很现代。又或者现在的公园里面,土楼的元素也可以运用起来,这样非遗的传承就有了更多的道路。

传承记忆 守望非遗

孤独的土楼营造者:怀技艺 无处施

70岁的非遗传承人张民泰希望,在土楼景区建“营造技艺”演示基地

孤独的土楼营造者:怀技艺 无处施

  回忆。站在晓春楼屋檐下,张民泰说起当年修建土楼的方法

孤独的土楼营造者:怀技艺 无处施1

  一绝。南靖土楼四菜一汤(资料图)

孤独的土楼营造者:怀技艺 无处施2

  别样。土楼群里,楼与楼的屋檐相邻,形成“一线天”

孤独的土楼营造者:怀技艺 无处施3

  夯杵。张民泰向海都记者示范土楼墙体的做法

东南网4月1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朱加良 杨清竹 实习生 柯俊年 文/图) 前天上午10点半,南靖书洋镇河坑土楼群,11米高的晓春楼前,一米六个头的张民泰显得有些微小。

晴朗春日,站在这座土楼的屋檐下,张民泰想起了40多年前自己参与建造的图景:墙模必须水平垂直放,夯杵也要垂直上下……

转瞬间,到了70岁,他已是古稀之人,刚被评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传承人。也许,在外人看来这是件高兴事,但他黑黄面庞里的神情,却有几分凝重——

因为,上世纪70年代后,南靖地区基本没再新建大型土楼。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的他,虽身怀绝技,却面临没有用武之地的尴尬。

这分尴尬,不仅仅属于本应尽享天伦之乐的张民泰,更属于土楼营造技艺的延传。

【青年】

23岁参与最后 一批土楼修建

我们的采访车往南靖走,一路上,几栋正在修建的仿圆形土楼钢筋水泥结构建筑十分显眼。

这种“嫁接”,能常在漳州西部县城的不少现代建筑上看到。景区大门、酒店、温泉浴场,作为南靖县的标志性建筑,古老的土楼元素,正被娴熟地仿造、复制着。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近几十年内,用传统手法筑造的土楼,却少之又少。实际上,自从上世纪60年代最后一批土楼建成后,南靖地区大规模的土楼建造活动就中止了。

现住南靖县书洋镇曲江村的张民泰,23岁时,参与了最后一批土楼的修造。

原来,1949年后,曲江村不少居民还都住在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永盛楼等修建年代较久远的土楼内。“到上世纪60年代,人一多不仅住不下,一遇刮风下雨、地震等灾害,还要赶紧将楼内的村民疏散出来”。

张民泰说,上世纪60年代,曲江村新修了6座土楼,加上之前修建的土楼,最终形成以方形、圆形两个系统,北斗七星状分布的河坑土楼群。

晓春楼就是1967年才动工开建的,那一年他才23岁。由于家里共有四兄弟,在永盛楼的原来两个开间内,一家人的生活显得拥挤。

参与新楼建造,可以按劳动量,分到相应的房间。不过生产队的限制是,每户申报最多不能超过两个开间。

当时,张民泰一家申报了两个开间。


非遗项目名片2

客家土楼 营造技艺

土楼是一种独特山区民居建筑的杰作,中国历史上村落环境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的典范。其建造工艺历史悠久,为中原夯土技术之传承,始自于唐,至明朝时已臻成熟。

建造土楼多无详细的标准设计图纸,因为土楼造型模式乃千百年相传之定式,是由泥木匠师与主家商定建怎样的土楼。这种临场即时性,靠的是匠师的经验承继积累与艺术和科学的智慧。

2011年,福建省南靖县、华安县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暮年】

重拿久藏的夯墙工具夯杵

新建的晓春楼,建筑面积2458平方米,分三层,体量巨大。虽是集体工程,修建起来工期也很长,三年才完工。而之所以修那么久,不是因为营造的人少,而是因为土楼的建造技艺很有讲究。

张民泰说,建土楼,只能在旱季施工,天时很重要。因此,大型多层土楼一般只能一年夯一层,每夯完一层架上木料。一遇雨天,还要暂时停工,遮护好墙体,以免墙体被雨水侵蚀。旱季一过,又要重新把墙体盖起来,待次年秋冬续建,使墙体干燥结实,达到坚固耐用的目的。

百闻不如一见,张民泰给我们示范起了夯墙技艺。由于久不筑造新楼,墙模渐渐没了用武之地,张民泰把他们收藏在晓春楼对面的一个储物间里。

重新组装好墙模,张民泰拿起夯杵,站上墙模,一板一眼地亲身示范夯墙动作。“墙模必须水平垂直放,夯杵也要垂直上下。角度一歪,就会扰乱已经夯好的墙面”。张民泰一边展示,一边强调着夯墙的要点。

尽管墙模内,实际上并没有厚实的“五花土”,但张民泰依旧十分卖力,挥动夯杵的力道似乎不减当年。夯杵上下提动间,时间仿佛又回到了40多年前,修建晓春楼的那个时候。只是当初的青年,转瞬变成了现在的古稀老人。

“夯完墙,开模后,必须为墙体表面不平、凸出的地方进行修补,这时候它就派上用场了”。刚从墙模上下来,张民泰又拿起船桨状的扁平墙拍,用力向门口的阶面拍去。

1970年,晓春楼建好后,张民泰到了曲江小学教书。1987年开始,由于懂土楼营造技艺,他被调到南靖三中教劳技课。

此后,一直到10年前,才从学校退休。


【愿想】

在土楼景区建土楼营造技艺演示基地

被确定为漳州市级非遗传承人后,张民泰的紧张感愈发强烈。萌生这种感觉,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土楼居民从楼内搬出,住进砖房。再者,盖一座土楼,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40年没有新建营造土楼了,在没有实践支撑的情况下,土楼营造技艺又该如何传承下去?

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性的问题。

“许多到南靖土楼参观的外地游客,对土楼的建造过程都很感兴趣”,目前,土楼景区虽有土楼博物馆,馆内也展示了各种营造土楼的工具,不过静态的展示,毕竟无法带给人直接的经验,也无法完成技艺的传承。

张民泰的初步构想是,在土楼景区用传统技法建一座新的土楼。“建造的时间可以长一点,可以做成演示基地,不一定像晓春楼三年完工”,张民泰说,这样,土楼营造技艺通过实践,就能顺利传承给下一代了。

传承记忆 守望非遗

南靖魏敢相父女的丝线生涯

南靖魏敢相父女的丝线生涯
隐退。昨天,剧团到永定演出。女儿简立真(左一)提着木偶慢慢走回幕后

南靖魏敢相父女的丝线生涯1
拂袖。魏敢相手提木偶,做出拂袖等动作

南靖魏敢相父女的丝线生涯 2
预热。父女俩敲响锣鼓,为演出预热

写在前面

旧人,旧事,却带来一次新的寻找。

漳州非遗传承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名词。

时间的推移间,这些守艺人,承担了一份责任:传承技艺,也守望后继者。

在漳州,这些物件被标上了非遗的注脚,它们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七大类。

而在这批27名非遗传承人中,最资深的是1939年2月出生的“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传承人简如林,最年轻的是“80后”、1983年出生的“漳绣技艺”传承人陈明。

在非遗传承人名单公布前,我们蓄势走近,力求为您带来一份不一样的重现。这些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如何,与非遗项目又有着怎样的情缘?获评之后,又带来哪些转机?

今日起,本网推出“”策划,这里,有你我同样关注的那人、那事。

东南网4月1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朱加良 杨清竹 实习生 柯俊年 文/图) 开戏了。

昨天下午3点多,龙岩永定县古竹乡黄竹烟村戏台上,南靖丽声提线木偶剧团正在演出。

从南靖到龙岩,漳州提线木偶戏寻到了第一故乡。因为,它从龙岩永定、上杭一带传入。

27年前,中年的魏敢相开始拜师学艺。如今,68岁的他,有了新的称谓——漳州市市级非遗项目南靖提线木偶戏的第四批传承人、南靖丽声提线木偶剧团的老板。

而这27年间,魏敢相经历的起伏有意外摔伤腿、临阵叫来女儿接班、中年重拾提线木偶、与人合股经营木偶剧团、最终有了自己的剧团。这一切,听上去很华丽,但走过来,却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刻骨铭心。

现在,魏敢相和女儿每年100多场的演出中,有几十场都是永定人请的。他的5人剧团,收入不高,但这份坚守,绝对对得住非遗传承人的名号。


15年前的她

女儿临危接手木偶剧团

“这些木偶的年龄跟我一样大。”穿着鲜艳戏服的木偶,丝毫看不出经历了这么长的演出生涯。

33岁的简立真,是南靖丽声提线木偶剧团的“代掌门”,也是魏敢相的女儿。

时间回到15年前。

彼时,在漳州徐竹初木偶艺术馆学布袋木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后面的日子里,她会和提线木偶戏打上交道。

在徐竹初木偶艺术馆学艺1年多,她基本学会了经典剧目《大名府》里的桥段,对布袋木偶戏中甩盘子等三个技巧,也都非常熟悉。

可父亲的一次意外受伤,终止了她的布袋木偶职业生涯。

1998年左右,父亲魏敢相夜间去平和跑业务时,不小心摔进路边的一个坑里。“右腿膝盖刚好跪在电线杆上”,送医后发现,魏敢相膝盖骨骼裂开12厘米。由于有几场演出已经联系好,剧团也刚有起色,病痛中,魏敢相也不敢稍有怠慢,而是把正在漳州学艺的女儿叫回来,接手提线木偶剧团。

就这样,也许是冥冥中的注定,女儿与提线木偶结了缘。而这次摔伤,魏敢相没有妥善治疗,右腿因此落下病根,要靠拐杖行走。这几年,魏敢相膝盖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走起路来,小腿变形得厉害。

有了父辈的传带,提线木偶似乎又遇到了有缘人——简立真12岁的女儿,也在学提线木偶。

27年前的他

中年魏敢相拜师学提线木偶

在南靖,魏敢相绝对是个“老文艺”。

早年,他的文艺范就初露端倪。

9岁时,参加县里的少年儿童文艺汇演,拥有一副好嗓子的魏敢相,很快被梅林公社文工团相中。小学一毕业,公社领导就来家里动员,“初中别念了,歌唱那么好,来文工团唱潮剧吧”。

进文工团的好处是,待遇好,光一个月的工资就有38.5元。第一笔工资领回家,“把母亲吓得不轻”,还质问儿子哪里来那么多的钱。

可惜好景不长,“文革”时全国只有四个样板戏,潮剧等传统剧种属于封建、才子佳人内容而遭到禁演。魏敢相不得不面临人生中的第一次转业。随后,他在竹器厂当购销员,一干10多年。

直到改革开放后,竹器厂因效益不好,倒闭了,加上国家对传统戏曲解禁,这时,魏敢相又想起回到自己熟悉的老行当来。

1987年,42岁的他已步入中年。当地文化站站长知道魏敢相从事过文艺工作,动员他学习木偶剧。文化站站长与魏敢相一拍即合。

漳州提线木偶戏从龙岩永定、上杭一带传入。为了学到最正宗的技巧,魏敢相拜师学艺,老师中有漳州人,也有龙岩人。凭着潮剧的功底,魏敢相很快就做到了把口白、唱词与提线技巧相融合。


非遗项目名片1

南靖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也称悬丝傀儡。

漳州提线木偶戏属闽西衍派,从永定、上杭传入,始于明,兴于清,流行于漳州、平和、南靖、漳浦、云霄一带。

漳州的木偶身高约2市尺。傀儡操纵板用竹做成,主要操纵线8条至10条。傀儡的扮相、面谱与闽西汉剧相同,唱腔捎带“客家官话”声调。民初,因潮剧在漳州盛行,开始吸收潮剧唱腔及道白。上世纪30年代,歌仔戏兴起,又吸收歌仔调。

2008年,漳州市政府确定南靖提线木偶戏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今

5人剧团

每年有百场演出

提线木偶,再一次改变了魏敢相的生活轨迹。

学到木偶技术后,魏敢相又与人合股,经营木偶剧团,几年后,有了经验与资本,自己把剧团盘下来。

这份经历,写满了魏敢相经营上的起伏。

刚开始,剧团惨淡经营,尤其是1993~1994年间,由于生意冷清,魏敢相不得不将戏箱租出去,自己外出打工。

但,魏敢相心有不甘。他各地跑,联系业务,提线木偶渐渐地走出了低谷。

到女儿接手时,一年的演出场次一般有100场左右。这几年,南靖丽声木偶剧团的演出,慢慢从漳州走出去了,龙岩、广东等地,都有他们的风采。“最多的一年,有198场”,简立真说,剧团起色,提线木偶戏重新获得大家的认可,是对她选择接手父辈职业的最大肯定。

而今,简立真纯熟地掌握了提线木偶的技巧,剧团的主要工作都由简立真负责。魏敢相自从腿摔伤后,无法长期站立,退出表演一线,转为口白、唱词及器乐演奏等幕后工作。

剧团共有5人,除了父女俩,还有三人是请来的配乐手。而这次在永定的3天演出,收入3000元。听当地村民讲,演出的价钱由永定的“东家”定,剧团不还价。除分给剧团演员1000多元外,剩下的归魏敢相和女儿简立真。

当然,不高的收入背后,对于提线木偶的炽热,父女俩依旧是满满的热忱和后继有人的憧憬。


洪跃坚的独脚鹤拳独具一格


68岁的林水河打起拳来功力不减

开栏语

日前,漳州市政府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27人(7类20个项目),第四批传承人名单分类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七大类,其中包括灯、南靖土楼闽南山歌、独脚鹤拳、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南靖提线木偶戏、漳窑(米黄色瓷)传统制作技艺、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艺、古琴传统制作技艺、南胜麻枣制作技艺等项目,从今日起,导报从中选取几项较精彩、鲜为人知的非遗项目,让大家一饱眼福。

东南网4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 张伟华 文/图)像一只白鹤,飞舞长空,以鹤为形、以形为拳……近日,漳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68岁的林水河和55岁的洪跃坚成为市级非遗“独脚鹤拳”的代表性传承人。

4月13日,在位于芗城区农业局内的漳州市武术协会白鹤拳分会训练基地,林水河、洪跃坚两位漳州白鹤拳大师,向导报记者展示了有清代白鹤拳活化石之称的“独脚鹤拳”的武术魅力。

渊源:清代白鹤拳的活化石

扎马步、气沉丹田、出拳……在训练基地内,林水河和洪跃坚分别展示“独脚鹤拳”,一拳一掌间充满了爆发力,虚实步频繁转换使得拳法看起来更加精彩,让人不禁想起黄飞鸿、叶问等功夫大师。

让人吃惊的是,林水河已经是68岁的老者,而洪跃坚也已55岁。他们分别是漳州市武术协会白鹤拳分会的会长和副会长,都是漳州捷元堂独脚鹤拳的第四代名师、主要传承人,从小习练白鹤拳。


什么是“独脚鹤拳”?原来,它是白鹤拳的一种,而白鹤拳则与太祖、罗汉、达尊、行者诸拳一并称为少林五祖拳。林水河说,白鹤拳最早在泉州永春县发扬光大,广传四方,光绪年间,永春白鹤拳师张苍荣来漳州定居,创立捷元堂传播独脚鹤拳,后由张杨华将此系拳法发扬光大。而历经时代变迁,独脚鹤拳、双枝鹤拳、半猴鹤拳等流派在永春祖地已失传,却独存于漳州。

漳州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白鹤拳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亭对白鹤拳颇有研究,他介绍,1925年,漳州捷元堂第二代宗师张杨华主持“漳州精武体育会”教学,1937年,在龙溪国术馆组织训练“闽南抗日大刀队”,传承弟子数万人,使得漳州成为闽南白鹤拳重镇。

流传:与咏春拳的渊源很深

随着影视剧的传播,黄飞鸿的洪家拳、叶问的咏春拳都已闻名世界,山亭说,其实,白鹤拳与洪家拳、咏春拳等都是有渊源的。

在1981年香港袁和平导演的黄飞鸿影片《勇者无惧》中,广东洪家拳宗师黄飞鸿拜的中堂灵位正是“白鹤仙师神位”。另外,广东洪家拳和漳州白鹤拳有相似的套路,拳风也有相似的风格,“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广东洪家拳的形成过程是从永春白鹤拳开始,再演变到漳州朝元派双枝鹤拳,最后演化为今天的广东洪家拳”。

而咏春拳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是始创于永春县,是白鹤拳转化而成的。山亭认为,从拳架技法外形上看,咏春拳比洪拳更接近福建白鹤拳。

上世纪初开始,漳州白鹤拳又先后传入台湾、香港、汕头等地,并在当地繁荣发展。“白鹤拳,就中国武术而言,也不过是小家碧玉,但它入漳以来伴随着兵荒马乱,在战火中灿烂绽放,交融和冲击着台湾海峡两岸的闽台、闽粤、闽客文化,生生不息。”


振兴:登上央视展现白鹤风采

习练白鹤拳既有练武健身的功效,也有攻防技击的价值,内涵朴实而又丰富,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训练基地,其中不乏六七岁的小孩。“因为文革,白鹤拳在漳州中断了几十年,而在香港十分辉煌,后来我们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发现了差距,意识到我们有责任重振漳州白鹤拳。”林水河说。

2012年,漳州市武术协会白鹤拳分会成立,以捷元堂传人为班底的漳州白鹤拳同仁组织筹建了“漳州市武术协会白鹤拳分会”。

两年来,林水河、洪跃坚等人带领白鹤拳分会开展了不少交流活动,如2012年6月举办漳州、宁德、香港、台湾四地鹤拳同仁参加的“漳州鹤法暨站派南拳汇演”,同年参加第四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武术大赛,同年还赴泉州参加第六届南少林华夏武术大赛、赴黄山参加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2013年,白鹤拳分会又参加两岸四地“土楼论拳”搏击争霸赛表演,还赴泉州参加世界闽南文化节海峡两岸传统狮阵大汇演,参加国际南少林武术邀请赛;2013年,央视《天涯共此时》节目播出《功夫中国 白鹤拳》,就邀请白鹤拳分会荣誉会长李刚介绍白鹤拳的技法特点和渊源。在2013年首届福建省传统武术争霸赛中,年仅8岁的小队员梅雪夺冠。

“武术是在断断续续中传承与发展的,这几年漳州白鹤拳算是步入稳定期,经过大家的努力,习练白鹤拳的人越来越多了。”林水河欣慰地说。

80后IT宅男:女红不赖 醉心漳绣

他是这批传承人里最年轻的,准备借力网络,推广漳绣优秀作品

80后IT宅男女红不赖醉心漳绣2

80后的陈明想借网络来推广漳绣

东南网4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郑娟娟 白志强 文/图) 他,是个80后IT男,也是个名副其实的宅男。宅在家里,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会刺绣活,女红做得不错。

陈明,1983年生人,在这批27名非遗传承人中,有那么点特别。这一路,漳绣陪着他长大。而今,他跟着家中的叔伯,传承着这门手艺。

年轻,自是孕育着一份创新的想法,如何让漳绣被更多市民知晓,这个80后有自己的想法。

非遗项目名片 4

漳绣

是漳州刺绣,与漳纱、漳绒并称漳州织造史上著名的三大工艺,随着时代变迁,漳纱、漳绒都已经失传,仅漳绣技艺保留下来。

漳绣题材有龙凤、人物、动物、花卉、博古等,龙凤是主要题材。

明清时,漳绣就驰名海内外,一直是朝廷贡品,又是出口商品。漳绣采用民间剪纸为绣稿,绣稿大都出自名花师之手。

漳绣技法繁多精巧,色彩瑰丽,装饰味浓,针法达70多种。

2009年,漳绣技艺被福建省确定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0后IT宅男女红不赖醉心漳绣3

陈家人发明的金葱绣,似雕非雕

七八岁拿针 漳绣是生活的一部分

与其他非遗技艺不同,刺绣在传统的观念中,应是姑娘活。什么时候学,为何要学?一见面,我们就按捺不住这些疑惑。

看似简单的问题,竟难住了陈明,他一时说不上来。

或许,在漳绣传承人的名单中,可以找到答案:56岁的陈钟辉,是陈明的叔叔;64岁的陈钟棋,是陈明的父亲。

“说不上刻意学,从小就看着家人绣,七八岁就自然而然拿起了针。”漳绣多以家学方式流传。陈家漳绣技艺,可上溯七八代,陈明的父辈几乎都会。

之前,漳绣艺人多集中在漳州康山等“西门外”一带,以家庭为单位。

“一开始应该是好奇吧。”这是陈明理解自己拿起针的初衷。十四五岁时,第一次独立完成了一幅龙图案的刺绣。

在叔叔眼里,刺绣是培养耐心、陶冶性情的好手艺。从小到大,能静下心刺绣的陈明,性格宽厚、温顺。

同时,漳绣图案中融合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也丰富了陈明的性格内涵。

是家族新一代传承人“大哥”

因漳绣结缘有情人

陈家的漳绣,代代传承。与陈明同辈的孩子中,有五六人会,有男有女。

晚辈会漳绣的,陈明算是年岁最大的,因此,他顺其自然地继承了父辈的事业。

叔叔陈钟辉,是漳州市刺绣厂的负责人,也是漳绣的领军人物。他和兄弟,在原有针法的基础上,借助于其他工具、材料和工艺方法,研发了金葱绣。这种绣法多见于神明披风、戏服等,绣品富丽堂皇,似雕非雕。

这,也让原本只能挂在墙上当欣赏品的漳绣,走进普通用品。

随之,闽南民俗及华侨习惯,对佛教的信奉,带动了漳绣的发展。漳绣搭载着服饰,远销国外。

陈明,帮忙打理家族生意。多次将漳绣带出漳州,在展销会上展示。

不仅把漳绣带出门,漳绣也给他带来姻缘。爱人王女士,也是出身漳绣世家。共同的爱好,促成了一段姻缘。如今,妻子也帮忙打理家族生意。


80后IT宅男女红不赖醉心漳绣

一件道袍上满满的漳绣,要花几个月才能完工(注:左为陈明,右为陈钟辉)

鲜少人知道漳绣 IT男想借网络推广

陈钟辉年轻的那个年代,很多人对男人会刺绣不理解。很多男艺人对自己掌握的技艺讳莫如深。“以前开玩笑说,男人刺绣都不敢开门的。”陈钟辉说。

随着时光的流逝,漳绣作为非遗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当年的窘境已然不存在了。

但漳绣也逐渐随着岁月流逝,淡出市民的视线。年轻的陈明,身边大都是赶时髦的80后同学朋友,知道他会刺绣的也寥寥无几。

“现在产品工厂化,大部分是请工人做。”朋友几乎很少提起,陈明自然也很少展现绝活。

不过,这并未难倒陈明。这回,IT男有了个大胆的想法。精美的工艺品刺绣都能用在普通用品中,何不让漳绣也上上微博、微信。他的想法,和叔叔不谋而合。

陈钟辉正在筹办漳绣研习所,打算让更多有兴趣的人来学艺。陈明传播漳绣技艺、文化的想法,得到了叔叔的支持。“下一步,准备依靠网络的力量,在网上秀一些漳绣的优秀作品。”陈明说。


80后IT宅男女红不赖醉心漳绣1
80后IT宅男漳绣作品


棉花画

东南网4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昨日,漳州市政府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27人(7类20个项目),导报之前报道过的漳州棉花画技艺大师郭美瑜、传唱闽南山歌的南靖土楼楼长简良发、漳绣世家第七代传承人陈钟辉等都榜上有名。

第四批传承人名单分类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七大类,其中包括灯、南靖土楼闽南山歌、独脚鹤拳、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南靖提线木偶戏、漳窑(米黄色瓷)传统制作技艺、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艺、古琴传统制作技艺、南胜麻枣制作技艺等项目。


▲松鹤延年

 
▲每个不同的水仙花球在张文江的刻刀下,都能变成不同的造型

东南网4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 张伟华文/图)“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这诗咏的就是水仙花。在漳州,圆山脚下,三千亩水仙花基地,每年3000多万粒水仙花球从这里销往国内外,近到漳州本地家家户户,远到欧美,可谓香飘世界。

让水仙花魅力倍增的是水仙花雕刻技艺。“没有深加工、没有雕刻,水仙花的价值就很低,雕刻技艺,让一粒水仙花球增值10倍以上。”说这话的是张文江,漳州市水仙花协会会长,近日,他被漳州市政府评为非遗项目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160年的雕刻历史

漳州水仙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宋代,漳州水仙花不仅列入七十二种名贵贡品之一,也是民间宝贵的馈赠礼品和寺庙供奉佳品。至明代,海澄月港开放海禁,水仙花成为漳州对外贸易的输出商品。到清朝,水仙花更是远销香港、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古代,种水仙花就像种大蒜,当时的农民并不知道水仙花可以雕刻。”张文江说,一百六十多年前,漳州九湖镇蔡坂村的农民用锄头将水仙花球挖起来,不小心将其挖坏,农民舍不得扔掉,于是将其存储在仓库中。不料,过了几个月,农民意外发现裂开的花球长出了形状不一的芽,这才发现原来水仙花是可以雕刻出不同形状的。

水仙花年产值一亿元

水仙花雕刻,就是用小刀将水仙花按其长势雕成各具特色的造型,形态惟妙惟肖,既引人入胜,又陶冶情操。雕刻过程包括:净化、开盖、疏隙、剥苞、削叶、刮梗、雕侧鳞茎、修整,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张文江说,水仙花雕刻得好不好,要看个人的技巧、灵活度,需要动脑,想出造型。首先要根据造型选花头,如创作“花篮”造型,要选择有对称脚芽的花头。此外,控制开花的时间也很重要,一个好的水仙花雕刻作品要求做到“根白叶绿花期对”,还要根据造型来命名、配容器,塑造出艺术感。

得益于水仙花雕刻技艺,漳州水仙花已经走到国际市场,每年都会到世界各地办展会、参加庙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欣赏水仙花。“每年3000多万粒水仙花球,有五分之一出口到国外,美国、西班牙等国家都来批发,许多华人家庭都喜欢摆放水仙花。”张文江说。据了解,目前漳州水仙花年产值达一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将近4亿元。

传承人

张文江:让水仙花身价倍增

今年60岁的张文江,出生在九湖镇蔡坂村,从小接触水仙花,他是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艺的第五代传人。

丹凤朝阳、葫芦献宝、金猪献瑞、双龙戏珠、松鹤延年……作为中国水仙花艺术雕刻师,张文江的水仙花雕刻作品栩栩如生,获奖无数。今年马年,他用千粒水仙花球拼接出一匹高2.6米的骏马,还应济南方面的邀请,在济南水仙花艺术雕刻展销会上亮相,吸引无数参观者。

张文江一辈子都在致力于水仙花的保护、种植、雕刻艺术研究工作。他认为,水仙雕刻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身,其宗旨在于提高水仙花球的质量和品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利于水仙花品种的提纯与创新。为了让更多人学习水仙花雕刻技艺,张文江每年都要到各地教授水仙花雕刻技艺,在漳州部分大中小学开设水仙花雕刻课程。

在张文江的带动下,漳州水仙花雕刻技艺一代代传承,如今,漳州已有80多人被评为中国水仙花艺术雕刻师。

隐于市的独脚鹤拳武者

习武50年,非遗传承人林水河与洪跃坚带着振兴漳州独脚鹤拳的想法,要建更大的两岸四地交流平台

隐于市的独脚鹤拳武者
舞狮。两代人的传承,林水河(右)、洪跃坚(左)、山亭(中)在舞狮

隐于市的独脚鹤拳武者1
展翅。洪跃坚的“白鹤独立”对镜成影

守望非遗

东南网4月1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朱加良 杨清竹 实习生 吴芳文/图) 他们,都年过半百,隐于市。

这边厢,放学时分,漳州市实验小学门口,银丝上头的林水河,站在接孩子的家长行列中。如今,每天上下午,接送读三年级的孙子,是他的生活“必修课”。

那边厢,每天上午9点,芗城区双庵路一家百货店门前,55岁的洪跃坚,要骑摩托车出门,去给老婆经营的百货店进货。

朴实的穿着,琐碎的生活,一下子很难将他们与另一身份——威风八面的“武林中人”对上号。

不过,正因为走近了他们,我们发现,原来,素衣之下,却包裹着这样的境遇:

这对师兄弟习武都上50年了。师兄林水河,67岁了,10多岁拜师学武,一度家境清贫,只能辍学当泥水工养活自己。而师弟洪跃坚,打小就在父亲影响下习武。出身于此,截然不同。

除了这些,他们还有一些“角色”:漳州市市级非遗项目——独脚鹤拳的传承人,以及漳州市武术协会白鹤拳分会的正、副会长。

师兄林水河

家穷一天只能吃两顿 还坚持习武

南拳北腿,这是中华武林古已有之的分野。

漳州捷元堂所承独脚鹤拳是白鹤拳的一支,由祖师方七娘在福建霞浦创立。

100多年前的清朝光绪年间,永春白鹤拳宗师张苍荣将这套拳法传到漳州,林水河、洪跃坚是第四代传人。

而历史上,闽南地区尚武精神风行,加上历次流寇造成的侵扰,村民往往自发结成团练、开设武馆。

到50多年前,林水河开始习武的时候,漳州习武风气还很盛,那时候“基本上村村有武馆”,他的习武之路就是从老家岳口老街的武馆开始的。

上初中后,出于对武学的热爱,林水河走出家门,到北桥捷元堂医武馆,向捷元堂第三代名师黄金镇学白鹤拳。

不过,因为家境困难,初二还没念完,林水河就辍学了。“最困难的时候,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林水河说,无奈之下,他选择辍学去当泥水工,给家里减轻负担,同时也自力更生,养活自己。

尽管时常吃不饱饭,林水河还是坚持了下来。单是基本功“三战”,就练了近三年。

就这样,白天“涂涂抹抹”,晚上“踢踢打打”。在北桥捷元堂医武馆,在名师黄金镇的指导下,林水河完成了他的武术启蒙。


隐于市的独脚鹤拳武者2
木人桩。林水河的儿子山亭用独脚鹤拳在演练“木人桩”

隐于市的独脚鹤拳武者3
坐马。林水河的“坐马三战”

隐于市的独脚鹤拳武者4

  传承记忆

师弟洪跃坚

在父亲影响下5岁起习武

相比之下,师弟洪跃坚的习武之路则要顺畅不少。

父亲洪明,是中山桥侍御巷国术馆的名师,自小追随白鹤拳第二代宗师、传奇人物张杨华习武。

在父亲的影响下,洪跃坚5岁开始习武,坚持到现在,始终不辍。

说起来顺遂,其实个中甘苦只有自己最清楚。

“文革”期间,洪跃坚就曾经历“惊心动魄”的一幕。由于拳师传武,影响治安,“反动拳师”有时被批斗。因为“毒害青年”,洪明被叫去南靖马山“社会治安学习班”义务劳动,一去两年多。

回家后,父亲不敢再公开传授武术,洪跃坚那辈人的习武之路,不得不跟着偷偷转入地下。

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武术的认知有了转向,漳州白鹤拳才迎来了喘息之机。武馆又能公开活动了,但大多数时间,活动仅限于庙会时走走过场,真正用心钻研拳法的少之又少。


转机

外地白鹤拳漳州寻根给他们启发

要建更大的交流平台

“漳州白鹤拳快断根了。”面对困境,林水河和洪跃坚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慨。

而“香港永春白鹤拳源于漳州”,这句在香港永春白鹤拳习武者口中代代相传的话,直到该拳法传入香港50年后的2007年才得到印证。

当年,香港永春白鹤拳研究会(简称研究会)到漳州寻根。两地白鹤拳同仁一番切磋后,研究会同仁很快发现,香港白鹤拳很多技法特征跟漳州有传承关系,“跟师傅讲的是一样的”。

“寻根”带来喜悦的同时,也激起漳州白鹤拳界的隐忧。

彼时的漳州白鹤拳流派结构松散,缺少融合,甚至出现香港同仁前来寻根,而没有正式组织可供对接的尴尬局面。最终,研究会找到了捷元堂传人林水河,“感觉人家起码有个平台,而我们还是民间个体”。

此后,香港、广东同仁频频来访,更加深了漳州白鹤拳同仁传承的危机感。2012年,以捷元堂传人为班底的漳州白鹤拳同仁筹建了“漳州市武术协会白鹤拳分会”。其中的骨干,正是林水河和洪跃坚等人。

现在,漳州独脚鹤拳共有10多处教习场地,市区在习生源200多名。由于传习多为公益性,所以林水河、洪跃坚不得不身兼他职。

其中,林水河年龄稍大,精力有限,只收入室弟子若干,其他弟子主要由儿子山亭在带;洪跃坚精力还比较旺盛,有水利广场、文庙、渡头、岭兜武馆等教习场所。

漳州市武术协会白鹤拳分会秘书长山亭说,协会成立后,下一步就是把平台搭得更大,以平台促进两岸四地(香港、台湾、广东、漳州)白鹤拳交流。而如何将传统武道跟现代生活结合,是他思考的另一问题。

非遗项目名片3

独脚鹤拳

独脚鹤拳为方七娘鹤拳体系中的一种鹤派拳种。光绪年间,永春白鹤拳师张苍荣来漳州定居,创立捷元堂传播独脚鹤拳,后由张杨华将此系拳法发扬光大。

现今大陆地区独脚鹤拳主要流传于漳州地区的捷元堂传馆中,以及捷元堂门下的汕头、香港等地传馆。由于独脚鹤拳重视战拳(撞肩扫脚臁、白龙翻江、虎鹤双形等)的练习,这一系也称“战派独脚鹤”。

2013年,独脚鹤拳被确定为漳州市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

 
髹漆

 
造型


  东南网4月1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杨艳娜)一几一榻,指尖在古琴上慢抚轻泛,和着悠远空灵的琴音,几上的那炷檀香袅袅飘去,一时间盈满你的心房,不知是陶醉在这古老琴韵中,还是折服在清和淡雅的意境里……

弹奏这古琴的,正是谢建东,他也是古琴的制作者,近日,他被漳州市政府评为非遗项目古琴传统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一开始接触古琴只是因为喜欢,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很开心,也逐渐意识到一种责任。”在长泰中国龙人古琴文化村,49岁的谢建东接受导报记者专访时说,他正在努力,为古琴安个家。

“古琴看似简单,其实制作起来比较复杂。从最初的选材到最后的上弦,需要上百道工序。”谢建东介绍,工序依次主要为选材、造型、琴面及槽腹制作、配件安装、髹(读xiū)漆、打磨、定徽、安足、上弦等,每一道基本靠手工制作完成。

选材是斫制古琴的第一道工序,桐木和杉木的木质松透,利于声音的共振,是首选木材。“前人凭借经验制琴,因多种原因导致琴体变形、开裂等情况,影响古琴的使用功能,在我看来,就是一件不合格的乐器。”谢建东说,环境温度、湿度对木材影响极大,因此他把木材改性技术应用到古琴制作中,以降低木材的吸湿性和吸水性,提高其尺寸稳定性、生物耐腐性和耐气候性。

为了使古琴真正焕发活力,谢建东带领研发团队,研制出了全新品种的琴弦——龙人冰弦,被琴界泰斗李祥霆誉为划时代的贡献。“龙人冰弦采用高强度的合成纤维混合真丝制成,集合了丝弦和钢弦各自的优点,又克服了其缺点。”他说,用龙人冰弦制成的古琴,不仅契合古琴声音审美,而且演奏手感好。


 

 
选材

 
谢建东斫制的古琴

传承人

谢建东:为古琴安个家

  结缘中国古琴之前,谢建东从事木业已10多年,上世纪末,事业如日中天的谢建东,无意间耳闻古琴的典雅琴声,立即被那琴声所打动。想要一把好的古琴,谢建东在朋友的鼓励下,决定自己动手制作。

就这样,谢建东一头扎进古琴制作技艺钻研十几年。

谢建东并不担心古琴的制作技艺传承和演奏人才的培养。他说:“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能够有所创造,能和我们当下的生活、生命体验、精神感受密切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古琴,参与到古琴传统文化活动中来,那传承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为此,他在长泰县建设中国龙人古琴文化村,旨在把古琴科学、有效、正确地传承下来,为古琴在当下的发展提供一块良好的文化土壤,为古琴安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