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客商云集的武夷山馆

 本报讯 13日,第十七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在武夷山举行。展会上,各县市展馆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城市魅力,武夷山馆的“智慧旅游”系列活动成为亮点之一。

“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三个层面。

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武夷山是全国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武夷山市旅游局、武夷山市数字办结合本次盛会,开展了“体验武夷山智慧旅游产品,好礼送给你”的活动。 活动主题有:体验武夷随身游AAP;武夷山旅游官方旗舰店整点“1元”大派送;“天游闯关,抢夺宝贝”送大礼活动。活动当天,在会场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武夷山旅游”官方微信的嘉宾、游客即可参与微信大屏幕微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参与互动的形式,获得武夷山当地特色产品、金秋老年卡等丰厚礼品。

据介绍,此次“5·13”投洽会,武夷山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把当地的旅游、文化、商品以数字信息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向全国游客呈现,真正做到武夷山的数字信息化建设,让参会来宾感受到武夷山的智慧与智能!

(本报记者 文/摄)

延平新城馆

东南网5月14日讯(记者 吴杨珠)第十七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以下简称"5·13"投洽会)于2014年5月13日-15日在武夷山举行,各展馆尽显风采,绽放南平绿色魄力。

南平是一块绿色生态的宝地,处处绽放着绿色魄力,本届投洽会展馆突出"绿色"主题,展馆布置以"绿色"为主色调,着力体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彰显绿色南平、美丽南平的特色。主要设有武夷新区馆、延平新城馆、荣华山产业组团馆,以及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顺昌、光泽、松溪、政和等县(市、区)馆,以及大武夷旅游馆、竹产业馆。

南平生态环境优越,处处都是青山绿水,森林覆盖率达74.3%,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13万个,水体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环保部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近年来,南平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以绿色为发展导向,着力发展具有旺盛市场需求的产业,食品加工、旅游养生、生物工程成为三大千亿产业,可谓"好山好水好产业"。


建瓯馆


建阳馆


政和馆


邵武馆


武夷山馆


浦城馆


松溪馆


松溪馆


光泽馆


顺昌馆


武夷新区馆


竹产业馆


大武夷旅游馆

 

市名特优商品吸引眼球 (郑建民 摄)

本报讯 13日,武夷山市在第十七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洽会上共现场签约项目36个,总投资155.48亿元。

现场签约项目中,有外资项目2个,合同外资6087万美元;内资项目34个,可利用区外资金147.48亿元。项目类型涉及旅游、工业、农业、休闲养身、现代物流和基础设施等。

据了解,会议期间该市共邀请了省内外商客100多人,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接触和洽谈,实现了技术、市场、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签约项目落地后,将促进武夷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林小明)

本报讯 昨日,在“5·13”重大投资项目现场签约仪式上,落户武夷新区兴田组团、总投资约10亿元的连氏闽台交流观光园项目签约。本次投洽会上,武夷新区绿色招商成效显著,共签订合同项目13个,总投资额171.1亿,其中超5亿元以上项目8个。这些项目涵括旅游养生、高端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上下游相关产业、教育、商贸物流和食品加工业。

武夷新区近年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优化投资软硬件环境,找准产业发展思路,精挑细选引进项目,努力构建上下游产业链,不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兴田组团旅游产业投资受到追捧,童游组团产业链雏形初显。

在兴田组团,崇阳溪旅游景观带贯穿期间,将古村文化、闽越文化和自然生态的山水农田风光有机结合,打造大型人文旅游休闲养生区。已开工建设的城市快速通道及观光轻轨项目是连接新区核心区与武夷山风景区的又一条通道,贯穿于整个兴田片区。正在设计中的武夷山森林生态博物院位于兴田组团,占地2000多亩,将建成以展示森林生态为主要内容的馆园结合的综合体,预计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将为兴田组团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再添新军。此外,清华大学武夷学堂、西航集团文化旅游综合体等一批项目也将落户兴田组团。

今年,武夷新区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思路,以构建新能源新材料和食品加工产业链为抓手,发挥金柏夷锂电池、海源新材料、华仁兴食品的平台优势,积极以商招商、上门招商,力争填平补齐产业链。在本次投洽会上,恒正科技(苏州)公司、孔雀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分别与福建金柏夷及武夷新区签订三方合同,投资建设NCSTM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和电动自行车生产线。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将填平补齐上游原材料供应产业和下游应用制造产业,构成一条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扈圆圆)

本报讯 13日,由中科院上海分院、福建省科技厅、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南平市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武夷山举行。本届交易会突出科技、绿色、低碳、环保主题,围绕“5+3”特别是机电(装备)制造和食品产业,开展技术对接和成果交易,共对接签约科技成果73个,签约资金11.9亿元。

市科技成果交易会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南平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进南平绿色发展的有效平台。本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安排科技成果展示、科技成果推介会、高校与企业洽谈对接、对接科技项目签约仪式等活动。科技成果对接项目涉及光电、机械制造、化工、节能环保、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和林产工业等领域。

省内外48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有关领导、教授、专家参加了本届科技成果交易会,中科院上海分院、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在大会上进行了科技成果推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市领导裴金佳、林宝金、杨建平,省科技厅副厅长杜民,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助理唐铮,福建工程学院、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领导及有关专家见证签约仪式,并参观了绿色科技成果展。 (林嘉琦 徐陆峰)

 

本报讯 昨日,总投资2亿元的安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汽车刹车片项目在“5·13”现场签约,这一项目从前期考察到签约、供地、建设厂房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至此,政和机电产业园已签约企业35家,开工建设17家,投产3家,囊括发电机整机生产、水泵制造、按摩器生产、漆包线、特种钢铸造等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

建设速度快,加上优质服务、优惠政策,为政和机电产业园带来了洼地效应。2012年宁武高速公路开通,政和一跃成为闽北离港口最近的县,为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政和大手笔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2012年4月3日,政和经济开发区破土动工,建设机电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竹木加工产业园。忠天电机有限公司是政和机电产业园第一家投产企业,去年9月供地,仅用不到半年时间,今年1月第一条生产线投产,5月初第二条生产线投产。第三、四条生产线计划在下月投产后,公司产能就全部达产,预计今年产值达8000万元,明年达到1.5亿元。

3月14日,市政府在宁德福安举办南平市(宁德)机电制造产业专场推介座谈会,急于扩张产业的安翔公司总经理邓润贤听说政和机电产业园的“快、优、惠”后,主动找上门,经实地考察,当即决定落户政和。政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立马协调调整地块,目前,安翔公司厂房已在建设中。

政和县经贸局局长、政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魏常金告诉记者,机电产业园不是沿海产业的简单转移,是运用高新技术的升级版产业园。园区注重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二期引进科技含量高的全自动制模机、机械手项目,机电产业大量需要、附加值高的漆包线等项目。此外,由于电机生产需要很多配件,园区不可能全部生产,园区就建设仓储仓库,引进各种小配件,方便园区企业生产需求。

“机电产业园一期700亩用地已经布满企业,一期拓展用地1500亩,其中650亩正在平整中,二期1000亩用地已在规划中。下一步我们计划把招商引资的方向扩大到浙江温州。”魏常金说,“温州的机电产业发达,但用地用工紧张,政和到温州有高速公路相连,车程3个多小时,我们有信心做大做强政和机电产业。” (罗勇安)

本报讯 在昨日举行的“5·13”重大项目签约现场,建瓯华宇竹业公司与圣象集团再次合作,投资5亿元的宏耐地板全国连锁销售项目正式签约。作为圣象集团旗下“中国地板十大品牌”的宏耐地板已经把企业总部从江苏南京迁到建瓯。

建瓯是著名的“笋都竹乡”,毛竹林面积、蓄积量、年采伐量、毛竹鲜笋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华宇公司始建于2003年,公司多年来注重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新产品的持续开发,引进国际一流的全自动生产线,年产竹地板坯近百万平方米,是全国竹地板坯生产龙头企业。为扩大产能,2010年,公司与全国地板销量第一的圣象集团、美国大型黑木地板经营企业居奇公司合作,在建瓯市中国笋竹城工业平台合资成立居怡竹木有限公司,共同进军竹木地板市场。依托建瓯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华宇竹业成熟的生产工艺、圣象集团强大的内销渠道、居奇公司庞大的欧美外销市场,居怡公司发展一路高歌,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

此次华宇公司再次与圣象集团“牵手”,共同推进宏耐地板全国连锁销售项目。该项目投资5亿元,采用国内领先的标准化连锁经营管理技术,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设1500多家宏耐地板连锁经营品牌门店。据悉,宏耐地板企业总部迁到建瓯后,公司的远景目标是做大做强,争取在资本市场上市。 (罗勇安)

本报讯 “南平荣华山产业组团的合成革产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猛,科技水平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我们协会的重点培育新兴合成革基地。”12日,前来参加第十七届“5·13”投洽会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人造革合成革专委会秘书长冯庶君说。助推荣华山产业组团合成革基地打造中国环境友好型合成革产业基地,是冯庶君此行目的之一。

“荣华山组团对企业环保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多次到荣华山产业组团调研的冯庶君告诉记者,两级水污染处理让排放物标准远低于国家最高限制标准;废气回收普及率达到95%以上,也远低于同类相关产品的耗能量;在全国率先使用煤改燃技术,更让荣华山合成革产业的节能减排技术超出行业水平。

“合成革不仅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它替代了高耗能、高污染的真皮制品,随着工业生态化建设,合成革制造已成为环境友好型产业。”冯庶君说,南平市绿色发展的理念,加上地方政府和管委会的积极服务,让荣华山合成革产业飞速发展,他非常看好这块合成革产业基地。

(李文超)

“5·13”投洽会项目签约现场 (卢国华 摄)

本报讯 13日,第十七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举行重大投资项目现场签约仪式,共有4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现场签约,项目涉及生态农业、旅游养生、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中科院院士谢华安,市领导裴金佳、林宝金、周秀光、张建光,省发改委副主任张福寿、省科技厅副厅长杜民、省侨办副主任林泽春、省国资委副主任邱志向、省旅游局副局长陈奕辉、团省委副书记宿利南、省贸促会副会长陈力达、省工商联副主席江荣全等共同见证签约。

本届投洽会围绕绿色发展,以迎接高铁时代到来为契机,强化项目带动,突出产业和园区招商,突出我市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旅游、机电制造、竹加工、纺织箱包和生物、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5+3”产业和现代农业,集中展示南平独特的发展竞争力和提升力。昨日签约的41个合同项目,投资总额达360.6亿元。

记者从组委会获悉,本届“5·13”签约合同项目427个,总投资额1521.6亿元;意向项目34个,总投资额383.75亿元。(卢国华)

□本报记者 陈文强

“推崇自然、环保,呼吸原木里的温柔和清新空气,我希望同道中人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记者昨日走访紫阳商城时,陶然雅居掌柜吴成明如是说。

以绿色发展为定位的武夷紫阳古城电子商务产业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长林宝金说,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电子商务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抓住并利用好它,就是最好的机遇,能为自己创造竞争优势和赶超机会,可以借此迅速接近发达地区;漠视电子商务,则可能继续落后或丧失机遇,结果可能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中国协同数字营销公共平台副主任徐靖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精明的中国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上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方法,充分利用市场和企业家的力量,让淘宝等一批不同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脱颖而出,为中国培养了未来的零售业巨人。

麦肯锡研究显示,中小城市的网民在电子商务上的热情要高于一线城市,这反映了现有零售渠道在中小城市的欠缺——网络为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展示了大城市的生活方式,他们希望能在商品选择上赶上潮流。网上购物的研究表明,产品丰富度是中国消费者上网购物的最大驱动力。不少消费者在“触网”之后,都会体现出消费频率和总体金额的上升。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会支持地区特色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做大总的内需规模的同时,帮助促进就业。

“以南平为例,虽然它的经济在全省处欠发达地位,但是网购金额上升很快,现金流与积分流排名均名列省内各地市的前茅,这是值得学习与小结的。”徐靖富侃侃而谈。他认为,商务活动的实质是资源的交易和整合。好比硬币的两个面,交易和整合也是商务活动的两个侧面。每一笔交易都伴随着一次新的资源整合,交易和整合的目标是价值提升或价值最大化。交易和整合大致有三种形式,一是市场,二是企业,三是协同。市场是一种交易形式,企业也是一种交易形式(当然更加复杂),而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协同”性商务组织(如战略联盟、虚拟企业、外包等)则是一种正在蓬勃兴起的交易形式。

本质上,电子商务不仅是一种工具或者方法的应用,更是一种崭新的商务模式,而任何一种商务模式都难以完全在人们的头脑中、书本上或书斋里完成,只能通过社会组织试验完成,通过不断的试验,加以肯定、改进或者否定,从而使新的商务模式得以进化。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各种商务模式——如百货商店、连锁店、批发市场、战略联盟等,无一不是试验和进化的产物。

如果说第一个时期的标志是“技术为本”,第二个时期的标志是“鼠标加水泥”,那么第三个时期的标志将是“商务进化”。在“商务进化”时期,经过一系列的尝试、适应、选择和进化,电子商务技术与商务模式将有效融合,电子商务模式将有质的创新和变革,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时代将由此到来。世界各国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知识经济是后进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日特价网的发展正是商务进化的实例,目前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加班加点是常事。”今日特价集团南平市子公司总经理叶巧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制造企业需要认识到网上购物与传统在商场购物不同的购物驱动,积极参与建立网上点社区,培养消费者在网络世界对于品牌的认同感,并开展微观营销。

上海华晶农业微冻食品销售中心总经理吴美玉是建瓯人,她说:“通过电子商务,我有信心把竹酒等系列产品卖向全世界,并带动老乡们致富。”她积极参与这次产业园招商活动,希望对老乡们有帮助,对电子商务,关键的一点是尽快开发自身现有的客户信息资源,并利用美誉度,首先拓展门店网络未及的中小城市市场。

本报讯 13日上午,第十七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洽会文化产业项目对接洽谈会在武夷山举行。副市长杨建平向来宾介绍了南平市情和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洽谈会以一部制作精美的文化产业专题片开场,让与会客商深刻领略了南平市“闽邦邹鲁”、“道南理窟”的文化传承魅力,了解了南平市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随后,闽越王城博物馆、武夷新区、延平区等6个单位分别在洽谈会上推介文化产业项目。武夷山汉城遗址开发项目、武夷新区兴田时尚创意小镇开发项目等23个经济效益好、投资前景大、富有闽北文化内涵的旅游、休闲、养生、娱乐、影视、创意等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吸引了与会客商的浓厚兴趣。

据了解,此次文化产业项目对接洽谈会注重邀请有投资意向且愿意在闽北投资的客商参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真正促成一批招商项目转化为合同项目。洽谈会上成功签约2个合同项目,分别为投资1.2亿元的华东建筑人才培训中心项目和投资5亿元的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堂项目。此外,都市牛庄文创园等4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总投资达27.3亿元。

(朱昕华)

本报讯 昨日,由市政府主办,市经贸委和武夷山市政府承办的武夷紫阳古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武夷紫阳古城电子商务网站举行揭幕和上线开网仪式,同时举办了闽北名特优产品展示和签约仪式,现场签约订货合同金额220多亿元。

据介绍,该产业园集中绿色旅游(含旅游品)、食品、工艺美术、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通过集聚政府、企业、商会的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和宣传闽北绿色发展、绿色产业、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的平台,闽北名特优产品展示、体验和电子商务营销的平台,闽北电子商务产业聚集、辅导和培育的平台。目前,一期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形成综合馆、地方馆及企业馆,其中电子商务平台企业3家,入驻电子商务企业13家,改造成为电子商务网店9家,参与电子商务企业300多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初具雏形。

(陈文强)

本报讯 丹霞奇秀甲东南,群英荟萃聚武夷。13日上午,第十七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在武夷山开幕(右图)。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泰国等国家,港澳台地区以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和省内的客商、嘉宾共1500多人参加了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省直主办单位领导、南平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宝金主持。

市委书记裴金佳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南平生态环境优越,资源条件丰富,被誉为“中国竹乡”、“南方林海”、“福建粮仓”,有着丰饶的旅游、矿产、劳动力等资源;发展空间广阔,特别是随着武夷新区、延平新城、荣华山产业组团,以及各县(市、区)产业平台和新城的加快建设,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载体;政策优势明显,中央和省上高度重视苏区、老区、山区发展,南平全境均为原中央苏区县,去年以来还成功争取到了全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等试点,一系列扶持政策将为南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裴金佳说,近年来,我们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全力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找到了新一轮腾飞的发展方向。现在人们更加追求“吃得健康、活得幸福”,南平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极其适合发展食品加工、旅游养生度假、生物工程等产业。我们真诚期盼与大家一起携手共进、共创辉煌,希望各位新老朋友在南平多走走、多看看,更加深入了解南平的投资环境和条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软硬环境建设,竭诚为广大客商提供一流的服务,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据介绍,一年一度的“5·13”投洽会,是我市开展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投洽会,围绕创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以“迎接高铁时代”为主题,进一步突出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搭台、商会参与、企业唱戏”的运作机制,大力开展产业招商、项目招商,切实增强招商实效,努力办成一个高水平、有影响力的海峡西岸经贸盛会。

本届投洽会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安排有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园仪式、文化产业项目对接洽谈会、旅游养生专场招商推介会、科技成果交易会、土地拍卖专场会等活动,一些县(市)将举办招商推介活动,还布置有极具特色的“迎接高铁时代”魅力南平馆、大武夷旅游馆、竹产业馆等展馆。

(郑金富/文 郑建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