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本报讯 13日,第十七届“5·13”投洽会旅游养生专场推介会在武夷山举行。省旅游局副局长陈奕辉到会指导。市领导林宝金、许维泽参加推介会。

推介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香港、台湾、上海、重庆、浙江、江苏等省内外的122位企业家到会。会上,武夷新区管委会和10个县(市、区)负责人逐一上台推介旅游投资环境和重点旅游招商项目,引起了客商的广泛关注。

我市旅游养生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和生态、区位优势,通过30余年的发展,旅游接待设施日益完善,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较齐全的产业体系。2013年,全市共接待中外旅游者2106万人次,比增14.5%,实现旅游总收入259亿元,比增14.7%,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旅游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先进行列,成为我市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提升对外形象、扩大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据悉,投洽会期间,我市签约旅游项目共37个,内资总投资达233.38亿元,同比增长96.7%,外资0.5亿美元。其中合同项目16个,总投资135.5亿元,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有10个,总投资120亿元;意向项目21个,其中内资总投资97.88亿元,外资0.5亿美元,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有6个,总投资66亿元。

(朱昕华)

本报讯 13日,第十七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闽北名特优产品展示和签约仪式在武夷紫阳古城举行,副市长刘山鹰出席仪式。

圣农食品有限公司、味家生活用品制造、福矛酒业集团等17家闽北本土企业与日本食品株式会社、中国九州通医药等企业进行了现场订货签约,产品涵盖食品、生活用品、生化科技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紫阳古城名特优产品展馆有34个,由10县(市、区)特色展馆以及数个本土企业展示平台组成,展示了特色食品、保健品、节能产品、工艺品、日用品等300多种产品。(李文超)

现场签约

东南网讯(记者 林张清 吴杨珠)5月13日,第十七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以下简称"5·13"投洽会)在武夷山隆重开幕。来自中国大陆、美国、加拿大、香港、澳门、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嘉宾与客商、高校代表、主流媒体等1500多人参加此次洽谈会。

本届投洽会围绕绿色发展要求,以迎接高铁时代到来为契机,强化项目带动,突出产业和园区招商,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旅游、机电制造、竹加工、纺织箱包和生物、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5+3"产业和现代农业,集中展示南平独特的发展竞争力和提升力。

本届投洽会签约合同项目427项、总投资额1521.60亿元,意向项目34项、总投资额383.75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41项,总投资额360.6亿元。

本届投洽会展馆布置以"绿色"为主色调,着力体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主要设有武夷新区馆、延平新城馆、荣华山产业组团馆,以及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顺昌、光泽、松溪、政和等县(市、区)馆,以及大武夷旅游馆、竹产业馆。

本届投洽会为期3天,还安排有旅游养生产业专场招商推介会、文化产业项目对接洽谈会、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园仪式、科技成果交易会、土地拍卖专场会、名特优商品展等专场活动。

市领导会见与会嘉宾、客商代表

本报讯 第十七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今日在武夷山开幕,12日下午,市委书记裴金佳、市长林宝金会见了参加“5·13”投洽会的部分嘉宾、客商代表,市领导周秀光、张建光、黄健平、许维泽、张培栋、刘山鹰、葛晓华参与会见。

裴金佳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前来参加投洽会的嘉宾、客商表示欢迎,对他们长期以来给予南平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向他们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投资环境。他说,南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当前,南平正在推进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经济社会进入加快发展时期。

裴金佳表示,南平交通基础完善、空间广阔、生态优越,全市十个县(市、区)均享受原中央苏区县政策,这些都是南平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特别是随着发展方式和群众消费理念的转变,“吃得健康,活得幸福”成为一种追求,让南平发展更具竞争力,正逐渐成为新的投资热土。希望大家多走走、多看看,不断加深了解、增进交流、密切往来、开展合作。

会见中,台湾连战办公室暨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副执行长郭素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助理唐铮等嘉宾、客商对我市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他们说,南平生态环境优美,有着空间、资源、政策、区位等诸多优势,蕴含着众多商机,到南平投资兴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将进一步深入对接,开展项目合作。 (朱昕华)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林业局了解到,集中全景展示我市竹产业发展现状、成绩和亮点,并推介我市竹产业项目的竹产业馆将亮相本届“5·13”。

我市现有竹林面积609.4万亩,有3个“中国竹子之乡”和2个“中国特色竹乡”,去年全市竹业产值实现151.50亿元,已逐步形成以中国竹具工艺城、建瓯中国笋竹城以及邵武市林产加工专业园(竹加工循环利用示范园)等为主的竹加工产业聚集区。为配合我市“打造全球竹林生态保护和绿色开发样板”和到2020年全市创建竹业产值1000亿元的目标,本届“5·13”专设竹产业馆。

该馆面积375平方米,分为竹下种养、笋竹食品、竹工艺品、竹工程材料、竹化工、竹文化生态旅游六大板块,集中全景展示我市竹产业发展现状、成绩和亮点。同时,最新编制的《南平林业招商推介册》也将在现场派发,手册重点介绍我市笋竹产业、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无患子产业这四大产业的产业现状、发展方向、投资优势和招商指引。

(本报记者 罗勇安)

本报讯 6日,笔者从光泽县经贸局获悉,该县正在抓紧筹备“5·13”投洽会各项准备工作,已精选出一批涉及食品、生物、特色农业开发等多个行业的22个重点推介招商项目,有望在投洽会现场签约的,总投资93.05亿元,项目数与投资总额,分别比去年增长22.73%和44.24%。

光泽县围绕打造生态食品城的总体要求,强化项目带动,突出产业链招商、专业园区招商,把重点瞄准生态食品、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智能化温室蔬菜大棚种植、烧烤类肉鸡产品生产加工等几大类项目。在前期招商活动中,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从对接全县发展定位和四大产业、园区平台等方面,紧紧抓住打造生态食品城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等有利时机,围绕食品产业这一龙头,精心策划并引进了一批有市场、有深度、有实力、有特色的好项目和大项目。

该县除了向客商推介招商项目外,还组织12家企业生产加工具有生态优势的绿色食品,参加本届投洽会“名、特、优”产品展销会。同时,圣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鸡肉熟食制品和汇祥酒业有限公司产出的杭川米酒,还将参加“名、优、特”产品订货会。 (高德运)

本报讯 6日在延召开的第17届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筹备会提出,各级各部门要倒计时安排好“5·13”各项筹备工作,确保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有质量、有影响的项目签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维泽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上,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和市本级三大产业组团负责人,汇报各自客商邀请、招商推介、布展等筹备工作进展。会议指出,合福高铁即将建成通车,这对南平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交通巨变,拥有良好生态、资源、空间等优势的南平已进入了加速赶超、后发崛起的关键时期。随着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解放思想,充分借助“5·13”平台,积极宣传推介南平,引进符合南平绿色发展定位和政策导向的大项目好项目。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都是南平发展的主人,招商工作不仅仅属于某个部门,大家都要通力协作,共同推动南平加快发展。要重点面向长三角和台湾开展对外招商,招商工作不面面俱到,要突出各地独特的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优惠政策、重点招商项目等,更加务实;项目引进后,要为客商做好项目报批、环评、招工、市场开拓等各项服务,提升招商实效。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要进一步研究细化筹备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勤俭办展。 (罗勇安)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政府了解到,第17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将于5月13日-15日在武夷山举行。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本届“5·13”投洽会以迎接高铁时代到来为契机,强化项目带动,继续突出产业和园区招商,将集中展示南平独特的发展竞争力和提升力,力争实现全市签约合同项目总投资1500亿元,完成上半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本届“5·13”由省商务厅、省农办、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国资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旅游局、省侨办、团省委、省贸促会、省工商联和南平市政府等共同主办,市外经贸局和武夷山市政府承办。

据悉,本届投洽会招商主题突出,地域特色鲜明,将举办“迎接高铁时代”全市重大投资项目现场签约仪式、市旅游养生产业专场招商推介会、市第七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市土地拍卖专场会、市电子商务及名特优商品展、县(市、区)招商推介会和项目签约等活动。其中电子商务展为首次举办。

本届“5·13”展馆主要布置武夷新区馆、延平新城馆(含延平区)、荣华山产业组团馆(含浦城县)和“迎接高铁时代”魅力南平旅游馆、林竹产品展示馆等,以及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顺昌、光泽、松溪、政和等县(市)馆。各个展馆主要介绍各地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特色产业、重点项目等。

记者了解到,本届投洽会的项目招商及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各个展馆布展工作将于5月8日起,12日结束。 (本报记者 罗勇安)

东南网4月29日讯(记者 吴杨珠 通讯员 李海明)为不断提升项目工作实效,更好地推动邵武绿色发展、跨越发展,邵武市拿口镇坚持统筹兼顾,把招商引资工作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对接落实工作。

拿口镇想方设法做好项目对接工作,围绕邵武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资源禀赋优势,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拿口镇各企业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已落户企业主的人际关系,吸引新的投资商,同时组建招商小分队积极走出去,力争引进新项目。

据悉,拿口镇5·13可望签约项目为2个,总投资超1.3亿元,目前项目前期对接工作进展顺利。

竹产业馆布置完毕,静候各地来宾

布展人员对大武夷旅游馆进行最后的修缮

延平新城展馆内,工作人员摆放展品

五月花红,万物竞绿,八方宾朋,齐聚武夷。第17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今日在武夷山开幕。本届投洽会有什么特色?展馆布置情况怎样?昨日,记者进行实地走访。

本届投洽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以迎接高铁时代为主题,继续突出产业和园区招商,强化项目带动,将集中展示南平独特的发展竞争力和提升力。投洽会将推出一大批重点招商项目,吸引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港澳台地区及全国各地的客商参会。

高铁元素“高调”登场

一走进武夷山高尔夫会展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武夷新区展馆。简洁,大方,是展馆给人的第一印象,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展馆四周的子弹头列车造型,寓意武夷新区将搭乘高铁列车飞速发展。

京福高铁途经武夷山、建阳、建瓯、延平,是我省目前标准最高的一条铁路客运专线。它的动工兴建,标志着闽北铁路的发展迈入高速铁路时代,对大武夷产业经济发展将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展馆布置上,武夷山、建阳、建瓯、延平等县(市、区)都融入了高铁元素。

“展馆的布置紧紧围绕‘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这个主题,重点突出绿色和现代。”武夷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副部长郭晓峰介绍说。


闽越王亮相武夷山馆

走近武夷山展馆,雅致的古韵风扑面而来。清新的绿色古画卷、城墙造型的立柱、立柱上的犹如浮雕的闽越王像以及古典的棕黄竹简等设计元素,展现了浓厚且独具特色的武夷山历史文化。

“这是闽越文化第一次体现在展馆的设计布置上。”武夷山馆布展负责人徐清妹向记者介绍说,“展馆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与古典的结合,展示了武夷山极富特色的文化内涵及现代旅游城市的自然与生态。”

在武夷山馆徘徊,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的发展与历史神韵的交融。

小舞台演绎大太极

“张三丰故里”是邵武市近年来主打的一张城市名片,邵武市正营造浓郁的张三丰太极文化氛围,在此次投洽会展馆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太极元素。

“邵武是铁城,因此我们的外形结构上用白灰色城墙来表示,体现厚重的感觉。在展馆的中央,是一个太极阴阳造型的小舞台,舞台的上方还有八卦图形。同时,太极的一些元素也与城墙结合在一起。”展馆设计者黄秋明介绍。

黄秋明表示,展馆中心的小舞台将进行太极文化的一些表演,让大家对太极有更直观的感受。

“请您扫扫二维码”

“您想了解更多大武夷旅游咨询吗?想实现网络门票预订吗?想观看大武夷旅游实时视频吗?请您扫扫二维码。”昨日,记者了解到,大武夷旅游馆将展示一系列电子信息平台,展示智慧旅游建设的最新成果。

走进大武夷旅游馆,仿朱熹考亭书院搭建的大门敞开迎客,闽北古民居风格的展台摆放得错落有致。进馆左边是由规划篇、招商引资篇、建设篇组成的项目展示区,通过展板的形式介绍招商项目、相关政策和重点在建项目。靠右边的是电子体验区,大家可以通过自行车智能模拟机体验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通过大屏触感机体验大武夷旅游手机APP客户端,还可扫描二维码关注大武夷旅游微信订阅号、大武夷微信服务号,获取最新的旅游讯息。

☉卢国华 朱宇 李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