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刘新川正在向游客介绍“川伯”的豆酱产品

东南网5月19日(本网记者 颜财斌)从试试看的第一年到精心准备的第六年,从一个参展位到四个参展位,从现场销售总额1万元人民币到销售总额13万元……说起海交会参展经历,台湾云林企业“川伯食品公司”老板刘新川感慨颇深。今年,他携带着价值20万元人民币的货量再次来到海交会,回馈顾客,寻找商机。

六年参展经历 70%的市场在大陆

“当时隔一年之后,有人拿着去年购买的产品标签在展馆中搜索你的展位时,那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之情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说起参加海交会,刘新川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2009年,他在台湾外贸协会的推荐下参加了福州海交会,并带来了价值1万元人民币的“豆酱”系列产品。令其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产品很快就销售一空。

2010年海交会上,刘新川携带了比上一年多一倍的商品来到了展销会。“还是在台湾食品展区,有游客竟然拿着上届买的豆酱标签,在展馆中搜寻我的展位。那时候的心情不是用‘激动’、‘高兴’这种词可以来形容的。”回忆起第二年参加海交会的经历,刘新川的言语中依然充满着感动。他说,那个时候会让你明白“品质就是口碑”的意义是什么。

“回到台湾后,我对原来的生产规模做了进一步扩大,对大陆市场充满了信心。”刘总告诉记者,他将自己的豆酱产品定义为“手工艺品”,因为其全部采用沿用千年的古法制作,从开始制作到装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品质也远远不是普通机械化流水线豆酱生产所能比拟的。

今年是刘新川带着“川伯”产品第六年参加海交会,展位也扩大到了4个,而今年带来的产品总值约为20万人民币,比去年多了20%。记者在“台湾川伯食品”展位前看到,一波接着一波的游客前来品尝、洽谈,推介员则详细地为每一位客人介绍各种产品的特点。有时候,被称为“川伯”的刘新川和老板也会亲自来到柜台前向大家推介产品,介绍古老的制作工艺。

“得益于海交会的穿针引线,目前公司每个月销往大陆的产品大约在6万瓶左右,销售范围已经由福建扩展到内陆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并在厦门租借了食品仓库,生意兴荣,产品供不应求。”刘新川透露,每个月6万瓶的销售量差不多占其公司生产量的70%左右,可以说,公司产品的主场已经由6年前的台湾转移至大陆。


游客正刘新川的展位前品尝

不会因为市场需求大而减缩工艺程序

“我也知道大陆的市场很大,但我不能为了获利而压缩传承千年的古老工序,让顾客对我的产品失去信任。”刘新川介绍,因为制作工艺繁琐,耗时久等原因,每个月产量都很有限,经常供不应求,有时候甚至出现断货现象。他透露,其实无论是台湾市场还是大陆市场,产品断货现象时有出现,但从来不会因此而催员工加快生产,为的就是让员工放下压力,不为市场而赶工甚至偷工减料,确保遵循每道古法制作,“我现在的钱已经够用了,我不能因为盈利而毁了品牌”。

也因为其“求质”的宗旨,所以他的产品售价在台湾市场总会比其他豆酱产品高出10%左右,但丝毫不会影响销售。谈起价格,刘新川表示,他的产品经台湾海关后,直接发往厦门海关,然后进入大陆各个地市的销售点。而因为关税的原因,在大陆销售的产品也比台湾高出很多。“两岸同属中国,海峡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希望大陆能多推出一些引进台企、台资商品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台湾企业可以将市场推向大陆,一起共享经济发展的盛果。”刘新川说。

刘新川表示,因为厦门交通、物流等相对发达,所以他的产品选择通过厦门进入大陆市场。近年来福州经济软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下阶段,随着销售市场的拓展和更多对台政策的出台,或将考虑利用福州独有的海峡西岸省会城市的优势,通过福州港口将产品输送到全国各地。

5月18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建福州开幕,吸引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客商前来参会。其中,参展台湾企业601家,比去年增长18%。

本届海交会有20个台湾商协会及机构团组参会,10个专业展区中打上“海峡两岸”或“台湾”标签的多达6个,涉及机电、食品、珠宝、茶业、旅游、家居工艺等行业。

本届海交会,“海丝”元素抢眼。在首次“进驻”海交会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日用精品展区,该展区集中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产品、工艺品和当地富有特色的日用精品。

前来参会的台湾马祖县县长杨绥生称,“海上丝绸之路”影响深远,“这条路我们老祖宗这么走,那么我们也可以从旅游、商务方面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台湾食品“榕”入海交会促贸易

中新网福州5月19日电 (陈丹妮)Q感十足的牛肉丸、香甜可口的凤梨酥、浓烈香醇的金门高粱……19日,在第十六届海交会上,各式地道台湾美食吃让人大开眼界。市民们纷纷驻足试吃、购买,让台湾馆成为海交会上最“热”的场馆之一。

当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继续在福州举行。本届海交会继续设置台湾馆,吸引共计121家台湾厂商设置350余展位,展出包括台湾高山茶、高粱酒、基隆鱼干、台北麻糬、新竹贡丸、苗栗黑糖、台中太阳饼、彰化芬园米粉及金门贡糖等1000多项台湾特色食品。

“从2009年到现在,每一年台湾食品都是人气最旺的展位和展区之一。”诚如福建省贸促会会长张秋所说,本届主打“传统新风味”的台湾馆依旧人气爆棚:卖家热情招呼着来来往往的顾客,逛展的人们更是嘴不停歇。市民们也不仅是尝尝即止,更蜂拥抢购台湾“伴手礼”,拎着大包小袋走出展馆。

“因为台湾食品基本上比较真材实料,味道做得比较好,也比较符合我们福州这边的口味,因为它那边毕竟和我们很近嘛。”收货不少“战利品”的福州市民王小姐对记者如是说。

“台湾美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福建省贸促会会长张秋对记者表示,“精”是指台湾食品工艺精湛,把产品做到了极致;气,就是人气旺;而神是指台湾食品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它超越了简单的食品,融入了文化、两岸、国际的元素,甚至跨越了经济融合了政治,“所以他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据了解,2013年,台湾主要食品销往大陆达6.37亿美元,较5年前的1.53亿美元成长了4倍以上。

“这显示了安全、安心的台湾食品已在大陆树立良好形象,成功征服消费者的信赖与喜爱。”台湾贸易中心副秘书长王熙蒙对记者表示,台湾的美食除了美味之外,很重要的是安全和健康,很多的公司都取得了国际认证,这也是台湾食品备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连续5年在海交会开设专门展馆,王熙蒙对记者说:“这对台湾厂商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牌。”

王熙蒙认为,海交会已经从一个平台成长为一个品牌,让两岸得到互动,帮助将来扩大贸易,甚至于投资或者产业的合作,对会展产业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完)

福州新闻网讯 作为“海交会首届海峡两岸地产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地产论坛18日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该论坛作为海峡两岸最高端的房地产行业交流平台,吸引了两岸众多专家学者及房地产业界精英共襄盛举、共话发展。参加论坛的有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建设经济系副主任、教授秦虹,台置连江县县长杨绥生,台湾中华建筑金石奖活动委员会执行长曾德贤,台湾智慧建筑协会理事长温琇玲,台湾淡江大学产业经济系教授庄孟翰,中房协地产研究专家张天彦,美国现代景观设计师张立君等,以及三盛地产集团、融侨集团、融信集团、福晟集团等房地产业界精英。

论坛紧抓当前海峡两岸开发建设机遇,结合地产发展势态和海峡两岸特色,围绕“生态地产,宜居海峡”主题,通过专家、学者“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形式的智慧碰撞,就当前形势下如何推动海峡两岸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人居、健康生活,城市建设和谐发展作出深度交流和有效探讨。

(福州日报记者 祁正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原创舞台剧《你的饭卡》

东南网5月18日讯(本网记者 陈薪宇) 8日晚,为期13天的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暨海峡两岸校园戏剧交流展演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福建农林大学举行。戏剧节期间,共有闽台两地16所高校20台剧目在福州各高校精彩上演,吸引近万人次高校师生观看。

据介绍,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由省文联、省教育厅主办,省戏剧家协会等单位承办。活动以“绽放青春梦想”为主题,是福建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面最广的一次全省性校园戏剧活动。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南台科技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等20所闽台高校参与戏剧节。

闭幕式上,主办方揭晓了备受高校师生关注的戏剧节各奖项评选结果并为获奖单位及学生颁奖。深受学生喜爱的话剧《上大学》(三明学院)、话剧《陈嘉庚》(厦门大学)、课本剧《沧海月明》(闽南师范大学)、音乐短剧《歌剧青春》(莆田学院)、小品《金山合伙人》(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小品《助学金变奏曲》(福建农林大学)等6部作品获颁优秀剧目奖。

话剧《南京日记》(福州大学)、小剧场话剧《十三角关系》(华侨大学)、英语短剧《一报还一报》(厦门理工学院)等3部荣获优秀演出奖。话剧《继点·片段》和小剧场话剧《出气筒》等8个作品分获剧目奖和演出奖。


闭幕式上,主办方揭晓了备受高校师生关注的戏剧节各奖项评选结果并为获奖单位及学生颁奖

此外,王晓红等5人荣获优秀编剧奖,刘芭等9人获优秀导演奖,纪丽莹等22位同学凭藉各自在剧中出色的表演荣获优秀表演奖、舞美奖、音效奖、化装造型奖等单项奖。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等14所高校分获优秀组织奖。

担任本届戏剧节评委的原福建艺术研究院院长张锦华表示,参与展演的戏剧涵盖了小品、短剧、话剧、影子戏等多种戏剧题材,表现形式多元。

“此次戏剧节展演作品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学生们对时代、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福建大学生戏剧的优秀水准。比如三明学院以‘感动福建’人物为原型创作的话剧《上大学》,在编排、导演等一线创作上都是大学生自己担任,而且通过戏剧传递了大学生的正能量,很值得一看。”张锦华说道。

戏剧节期间,在观看台湾高校戏剧演出结束后,两岸学子还进行了现场问答,就校园剧的演出以及共同关注的话题展开了交流互动,通过戏剧加深彼此了解。记者从主办方处了解到,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今后或将每两年举行一届,下届或将赴台湾举办。

签约仪式

东南网5月18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 实习生林梦颖 校通社学生记者 江银芳 )今日下午,闽江论坛之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分论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嘉宾围绕创建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创建闽台体育交流常规赛事、闽台大学生艺术作品推介嘉年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东南网还与福建省青少年研究会、台北市五人制足球协会等机构签署了《首届闽台大学生五人制足球冠军杯多方合作意向书》协议。


东南网与多家机构共同签署了《首届闽台大学生五人制足球冠军杯多方合作意向书》协议

作为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闽江论坛的分论坛,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论坛以“共筑中国梦,青春两岸情”为主题,意在给两岸青少年构建一个更加广阔丰富的交流平台,让两岸青少年共享成长资源。论坛由福建省青年联合会、海交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福建省青少年研究会、福建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台湾青少年多元发展协会联合主办,三盛地产集团、福建省足球协会、台北市五人制足球协会、东南网协办。

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何明华在致辞中表示,两岸的未来寄托在青少年的身上,两岸青少年应该在共同关注的话题上多交流,促进双方沟通与了解,这对双方共同发展都有裨益。


嘉宾作演讲

福建省青少年研究会会长程欢则表示,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并不是简单的策划一些活动,而应该像企业管理模式一样,有中长期的规划,在教育、文化和体育上有针对性的做一些活动,并多做一些前瞻性的探讨。

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副所长麻健敏在论坛上作了《闽台青少年交流思想革新与方式创新》的主旨演讲。他说,两岸关系的未来在年轻一代身上,福建肩负着对台工作的重大责任,福建是大多数台湾民众的祖居地,具有对台的“五缘”优势。在谈到闽台青少年交流的新思路时,他表示,两岸同样面临着中华传统文化受到现代社会发展模式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两岸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闽台文化交流中青少年参与的比例偏低。

麻健敏指出,福建必须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尤其是要发挥好青少年团体、社会组织力量、采取适合青少年的活动形式,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大力开展两岸青少年交流。要大力推动闽台市、县基层青年社团和高校学生的结对互动,通过建立定期互访、项目合作等机制,增强互信,巩固联系、深化合作。包括建立闽台青少年交流专项基金,闽台共同创建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建立闽台青少年常态化的体育交流赛事,为闽台大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设立闽台青少年交流专门网站等。


论坛现场

台湾青少年多元发展协会理事长陈光陆表示,闽台两地共同创建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时要考虑创造吸引年轻人喜欢的亮点,包括活动形式、名称以及议题是不是青少年感兴趣等,要符合青少年的想法。

在谈到闽台两地共同创建青少年文化交流基地时,他提出要成为国际交流中心,让青少年立足闽台、胸怀国际、放眼世界;体育休闲中心,营造青少年良善的休闲育乐环境与成长空间;社会教育中心,以终身学习为理念,成立闽台志愿者服务团队;探索教育中心,培养青少年冒险犯难,勇于向前的精神;人才培训中心,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服务人群与领导人才的格局和视野。同时要整合政府、教育、企业和媒体资源。他期许,福州、台北成为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窗口。

此外,本次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论坛上,福建省青少年研究会和台湾青少年多元发展协会共同签署了《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合作备忘录》,福建省青少年研究会和台湾文创媒体艺术推广协会签署了《闽台大学生艺术作品推介嘉年华意向书》,福建省青少年研究会和福州永泰高盖山云顶旅游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同创建闽台青少年(闽都)文化交流基地意向书》,福建省足球协会、福建省大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台北市五人制足球协会、福建东南网、福州市足球协会会共同签署《首届闽台大学生五人制足球冠军杯多方合作意向书》等多项协议。

  来自台湾的“金童玉女”推销红糟肉圆

东南网5月1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之光 刘虎 朱嘉怡 包华文/图)昨日上午11点30分,随着《高山青》音乐的响起,穿着台湾少数民族服装的少男少女们在台上欢乐起舞,海交会台湾馆正式开馆。据了解,本届“海交会”台湾馆共设550个展位,来自台湾的121家厂商,携茶叶、高粱酒、台中太阳饼、彰化芬园米粉及金门贡糖等1000余项台湾地方特色食品前来参展参会,刮起一阵台味十足的“舌尖风暴”。

红糟肉圆皮Q肉香

走进台湾馆,可以看到不少展台前都架着锅,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香味,令逛展者食指大动。其中一种叫做红糟肉圆的小吃,看上去特有卖相:大如拳头的肉圆,由米浆佐以番薯粉制成的外皮,透明且有咬劲,馅肉是红糟过的,和板栗一同入馅,香甜不腻。


  台湾青芒,酸甜可口

台中太阳饼来了

3月份时,台湾“行政院”副秘书长萧家淇打算送人的台中太阳饼被偷吃,意外使台中太阳饼走红,很多地方都脱销,工厂加班加点生产都不够卖。现在,这款走红的太阳饼也出现在了台湾食品馆里。

太阳饼是台中名产之一,又称做酥饼,是一种甜馅薄饼,通常是盒装作为特产礼物,皮薄、酥香,是大陆游客必带的伴手礼之一。参展的台中厂商非常自豪地说,当年市长胡志强在大陆为太阳饼打广告,太阳饼在两岸可谓家喻户晓,518海交会他们每年都要来参展,让福建乡亲在家门口也能买到正宗的台中太阳饼。

怡陶居恋福州

台湾工艺之家协会的水里窑、怡陶居等诸多名家大师都携展品来到本届海交会参展。水里窑是台湾现存最大、最具传统代表性的古老柴烧窑。窑身长达30余米,以木材为燃料,柴灰落在坯体上面,会产生丰富的彩色变化和朴拙的质感,这是现代窑无法取代的。

开办了怡陶居的陈光国是第二次来福州参展。他表示,他的作品不拘泥传统和釉色的局限,把对泥土的那一份热情、执著表露在陶艺中,希望留住刹那永恒和无限美好的愿景。


  商家跳起当地的土风舞,宣传金门高粱酒

台湾工坊现老福州“无患子”

纯天然的手工皂、精油护肤护发用品特别受年轻男女的欢迎。记者在台湾工坊看到一种形似桂圆干的果实——无患子。据福州皂坊的王女士介绍,无患子只需用热水泡一泡,就能产生大量的天然泡沫,适用于洗涤婴幼儿衣物。由于它的纯天然,得到很多年轻家庭主妇的青睐,并在展会上热销。

有趣的是,一名逛展的依姆看到无患子后脸上满是惊喜,她用福州话告诉大家,自己年轻时洗衣服就用它。依姆说,她住在新店,年轻时很少用洗衣粉、洗衣皂之类的化工用品,用的就是这种果子,捣出泡沫后往衣服上一抹,就可当肥皂用。“老一辈福州人都叫它‘肥猪’(būidǖ)。”可惜到了上世纪60年代在福州就基本看不见了,成了稀罕物。

金马澎推“醉美”

昨日上午10点30分,金门馆举行开馆仪式,“迎城隍”阵头中颇受欢迎的“公背婆”、“跑旱船”等传统节目,首次跨海搬到福州演出。今年共有12家会员厂商前来,带来了“金门六礼”:福——贡糖;禄——钢刀;寿——面线;喜——金门高粱酒;康——一条根;宁——风狮爷纪念品。

今年的马祖展馆,主打马祖高粱酒。澎湖的展馆仍然以旅游和美食为主题。

 

金门馆开馆进行民俗表演

福州新闻网讯 18日10时40分,第十六届海交会金门馆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开馆,第三届金门高粱酒节也同期开幕。

金门馆已连续三年在海交会上设馆。今年的金门馆强力推出“最炫民俗风,最爱金酒节——金酒免税购物个人游”品牌系列活动,特别推介金酒免税购物个人游。

金门馆团队策划总监杨再平介绍,今年金门馆中参加展售的特产可以用“福、禄、寿、喜、康、宁,有劲、给力”来概括,分别代表了金门贡糖、炮弹菜刀、面线、高粱酒、一条根、黑蒜头和酒糟肉干。金门县府观光处与金门旅行公会也同时在观光旅游区展示旅游产品内容,以吸引大陆同胞到金门个人游。

此外,金门馆还将每天推出五项群众互动夺奖游戏。参观市民不仅可以免费试饮原产金门高粱酒,通过参与互动游戏还有机会拿到奖品。

(福州日报见习记者 郭立锋/文 记者 池远/摄)

金门县副县长吴友钦敲响金锣

东南网5月18日讯(本网记者 谢添实 本网校通社学生记者 郑晴 黄祖义)“好山、好水、好人情,更有好金酒!今天我们带着金门的特色来,就想让更多的游客来我们金门旅游,我们热烈欢迎。”今日上午,随着金门县副县长吴友钦敲响金锣,第16届海交会金门馆正式开馆,第三届金门高粱酒节随之拉开序幕。

开馆式上,电音风狮爷骑马舞等一系列原汁原味、具有浓郁金门特色的民俗表演,让金门馆一开馆,便成为首日“海交会”上最吸睛、热闹的展馆之一。“第一次看到这种表演,台湾的民俗文化真的很独特。”黄女士告诉记者。

今日,“公背婆”、“跑旱船”等金门传统艺阵,还首次跨海在福州表演。“公背婆”表演者在道具、服装、化妆的帮助下,上半身扮作“婆”,下半身扮作“公”,用肢体表演出回娘家的故事。“我作为金门人,今天来到这里表演,就是想让大家多多了解金门文化。”表演者林先生说。

今年金门馆展现的是“最炫民俗风,最爱金酒节”主题,结合侨乡和闽南建筑双特色的整体展场设计,使展馆充满浓郁的“金门味”。展馆除了展出金门高梁酒外,还展出金门贡糖、炮弹菜刀、一条根、酒糟肉干、黑蒜头等金门特产。现场的市民还可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参与互动拿奖游戏,趣味十足。

主办方表示,海交会提供了一个两岸经贸交流的良好平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持续打响“金门高粱酒”和“小三通旅游”双品牌营销效益,推动两岸合作交流,吸引大陆游客到金门观光旅游。


金门传统艺阵“公背婆”表演


游客正在品尝金门高粱酒


金门馆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与会嘉宾为台湾馆开幕剪彩

东南网5月18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今日上午,第十六届海交会台湾馆举行开幕典礼。本届展会台湾馆设立在7号馆区,共有来自台湾的121家厂商参加,展出了食品超过1000多项,并延续了多年来海交会“人气最旺展馆”的称号。

今年台湾馆由台湾国际贸易局主办。其中,台湾食品展区面积达11000平方米,展位数550个,共有268家参展企业,主要展示酱料、调理食品、休闲食品、养生产品与伴手礼等台湾各地知名品牌的优质食品,而台湾“统一”“泰山”“好帝一”等食品品牌企业也入驻展会。


精彩的原住民舞蹈表演

此外,台湾美食区中的各式地方小吃和舞台区的台湾原住民舞蹈表演,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参观和品尝。同时,主办方设置在舞台区的“一秒到台湾”拍照区,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纷纷试镜。

主办方代表王熙蒙表示,台湾贸易协会已连续五年受邀组团参加海交会活动,为台湾食品业者拓展海西市场搭起重要的桥梁。他说:“2013年台湾主要食品出口中国大陆达6.37亿美元,较5年前的1.53亿美元增长了4倍以上,表明‘安全、安心’的台湾食品已在中国大陆树立良好形象,成功征服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