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2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谢贤伟 吴洪)
连日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人潮涌动。除了众多参展、参会的企业和科研人员外,热心的社会公众也从四面八方前来。五天盛会,累计进馆人数达24.5万人次。
从改变未来的前沿科技、到新颖实用的高端成果,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技术、到造福民生的发明创造,从“五天盛会、常年对接”到打造虚拟研究院……人们深刻感受到,“6·18”已成为福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正推动福建迈出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步伐。
三会合办,“6·18”凸显“高大上”
本届“6·18”,与2014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福建省第四届民企洽谈会同期举行,嘉宾云集、盛况空前:
全国500多位知名企业家、民企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汇聚福州,与前来赴会的境内外近400家高校、科研院所的3000多位专家近距离接触,谋求合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加盟,主办单位增至22家;50多位院士前来助阵,现场签订15个院士专家项目合作协议;9家央企参会,首次亮相“6·18”的中广核积极对接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
网聚创新力量,虚拟研究院全面发力——
“6·18”虚拟研究院现代农业分院挂牌成立,打造现代农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新增34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和10家院士专家示范工作站;福建——独联体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揭牌,“6·18”尝试办境外技术转移专场。
创新的事业、创新的盛会,本届“6·18”创下一个个“第一”——
专业化、市场化进程全面加速。通过公开比选确定专业公司办展办会,市场化布展面积达70%以上;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展区均由专业机构按市场机制组展招展,专业展占总展示面积80%以上。
专利保险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首届专利技术现场拍卖会,7件专利成交。福耀玻璃、星网锐捷、龙净环保等3家行业领军企业的23件核心专利获保险。
小发明也有大市场。首届“6·18”非职务发明竞赛,23项“草根发明”进行对接签约,合同和意向合同金额达11.42亿元。
6月20日,依托“6·18”虚拟研究院网站,厦门醉品春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有幸成为第一家“自主办展”的企业。会上,企业与中国社科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起成立全国首个茶产业网络平台,“联合智库”的专家达近百人。
……
更广泛汇聚科技资源、更有效推进协同创新、更专业服务项目落地,“6·18”正以更高的层次、更大的平台,更上一层楼。
创新驱动,促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今年,全球LED照明市场或将迎来1000亿美元的市场量级。福建LED照明产业有多大机会?本届“6·18”诞生了一次强强联合。
透明陶瓷荧光体外延衬底生产技术的拥有者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海西院LED产业的唯一产业化平台、现已完成全球首条透明陶瓷荧光体生产线的中科芯源,全球最大LED芯片供应商之一的三安光电,“三剑合璧”,将突破透明陶瓷荧光体外延衬底LED芯片产业化技术的研发攻关,让LED拥有“中国芯”。
海西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技术一旦产业化,将让中国LED产业突破国外芯片专利的封锁,大幅降低LED的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本届“6·18”,共征集项目成果5600多项、企业技术需求1000多项,成功对接合同项目5273项。项目、技术、资本、人才鼎力相助,为我省抓龙头兴产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
装备制造是全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但数控机械、智能装备一直是短板。针织大圆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三的泉州佰源机械有限公司,首次牵手“6·18”,就与福州大学成功对接针织大圆机机架机器人自动装配线项目,一举站在了同行业的排头。
“有了机器人自动装配,不但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解放了劳动力,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下一步,企业还将和福州大学一道,共同开展全智能数控针织大圆机的研发攻关。”公司副总经理赵继纯说。
传统的印染工艺能耗大、效率低、成本高,有无解决之道?日冠针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消化吸收再创新,带来了全球首创的双面印染机,让传统产业有了“新味道”。
公司董事长助理朱红波告诉记者,与传统印染工艺比较,双面印染的染料利用率提高一倍以上,生产效率提高5到6倍,每百米用水量仅为1/3,且工业废水的13项指标中有7项达到直接排放标准。“目前,企业和安踏、劲霸等纺织服装的龙头企业达成了印染代加工协议。未来,将通过代加工的方式,逐步在省内各印染集控区推广这套设备,实现印染业节能、低碳、环保的转型。”
更令人欣喜的是,金融和各路资本主动对接,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无缝对接。
金融创新与服务推介会上,签约了总金额超过600亿元的一批项目,包括为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等。
绿色项目,让百姓享受更多“绿色福利”
本届“6·18”,劲吹“绿色”风,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项目处处可见。
在海洋馆,一座大型水箱吸引了许多民众驻足观赏。水箱四角,四座高大的风机立出水面。“这就是莆田南日岛在建的海洋牧场模型。每个风机基础就是理想的人工鱼礁,相邻的四台风机基础可以用作养殖网箱固定点。”福建龙源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这种将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相结合、立体开发海洋资源的模式,属国际首创。
本届“6·18”上,福建龙源海上风电公司与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签约,开发南日岛海上风电场项目。这是我省第一个拟开建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发绿色电力28亿千瓦时。与相同电量的火力发电相比,可节约标准煤93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80万吨。
展会期间,绿色项目是焦点,绿色能源是热门话题。
芭蕉、藤竹制成的衣服,你穿过吗?周觉民和其发明团队带来的新型面料,令人眼前一亮。“用芭蕉、藤竹等植物制成纱线,开发替代纤维的新面料,可直接织、无需纺,不但解决了原料问题,还减少了纺纱环节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周觉民说。
环保馆内,首届自行车电动车创新展示会举行,闽产新能源汽车整体亮相,吸引不少观展群众试骑、试驾。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陈清泉等,纷纷就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献计献策、现场指导。
国际节能项目对接会上,一批来自德国的绿色能源、节能建筑技术成果,成为关注的热点。
面对全球能源、环境危机的严峻形势,绿色风还从“6·18”吹向海外。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泰王国皇室专属项目部门签订了菌草开发合作协议,将通过菌草产业化,帮助泰国87个地区发展这项绿色产业。
“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促升级”,站在创新驱动的潮头,“6·18”将加速打造虚拟研究院,推动福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