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它曾对福州海上贸易做出巨大贡献 斑驳古意诠释“海丝”渊源

  东岐码头与琅岐大桥

□东快记者郑旭光陈楠柳涛实习生郑晓菁文/图

马尾亭江镇东岐村的闽江口上,有一个特别的码头,它就是在岩壁上凿出的码头——东岐古码头。如今,码头上的阶梯依旧清晰可见,斑驳的古意、风化的痕迹以及现存的摩崖石刻,无不在向后人展示着福州与“海丝之路”的渊源。

东岐村是福州著名侨乡,是闽江口的门户,又地处闽浙交通要道,在历史上,也是政治、军事要冲。于“海丝之路”而言,东岐码头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如今,古码头已被更加现代化的码头、大桥、道路所替代,但置身其中,依然能感受旧时人潮涌动的热闹。


  在屋旁聊天的东岐村村民

今日的东岐村“人烟罕见”

沿着104国道,东南快报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了东岐渡口。它是琅岐渡口的对渡码头,自1976年建成,至今已使用了30多年。几艘轮渡有序地往返于两个渡口之间,几十年如一日。只是,随着琅岐大桥的通车,东岐渡口的使用率开始降低,渡口上除了三两乘客,剩下的就是榕树下围着下棋的老人。

在老人的指引下,东南快报记者一行来到了东岐渡口边上的东岐村。东岐村有近十平方公里,104国道从村中穿过,将村子一分为二,国道西侧部分,靠近沈海高速,称为岐阳境,国道东侧部分,靠近闽江,称为魁龙铺。

小村子很干净,也很安静。村道两旁的民房错落有致,隔着几座民房就会出现一两座装潢华丽的小独栋。只可惜,大多数大门紧闭。走在村子里,很难见到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只是偶尔见到几个白发老人坐在家门口。

一位黄姓老村民说,他今年已经快70岁了,像他这样土生土长一辈子驻守东岐村的人已经不多了。上世纪90年代移民潮时,村里大部分的人都移居海外了。若不是因为近几年村子附近建起了不少工厂,从外地来此务工的人住进了东岐村,村子里会更加萧条。

东岐村依山面水,水陆交通便利,是天然避风港,也是闽浙交通要道。

据福州市博物馆名誉馆长黄启权介绍,早在南北朝时期,东岐的先民就在村西北深山的镇东磹一带繁衍生息。宋代开始迁至现村址定居,开辟村庄。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东岐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至清代上中叶,达到了鼎盛时期。

东岐村开发较早,南宋理学大师朱熹避地晋安东乡合浦北里时,曾在龙柄(今亭江长柄村)讲学,留下“跃龙津”的古迹,邻近各村均受到教化。明末清初已有人出洋,吸收新风气。村中历史上有进士1名,举人8名,国学生9名,贡士10名,出过陈岊溪、正庵父子双知县,出过海军把总黄武银、陆军少将张有禹和抗日中山舰烈士黄孝春;还有早年出国去新加坡、马六甲的华工张大兰、黄依杷等。

望着眼前这安静的村子,想着彼时这里的荣耀,不禁感慨,岁月变迁,物是人非。


  东岐码头旁的天后宫

独具匠心的东岐古码头古意斑驳

在黄姓老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江边的东岐古码头。码头上还遗留着二三十级石阶,凿工精致,保存良好。一些被江水冲上岸的木柴堆在码头上。尽管码头早已不用,可那的古意、风化的痕迹,仍见证了东岐村曾经的繁华景象。

据介绍,东岐古码头始建于唐代,宋元明清历代相继沿用。码头东西宽约25.23米,面积646.87平方米,常态下有三分之一是被江水淹没的。整个码头设在江边岩壁上,按岩石走势在石壁上凿4段台阶共94阶,做工独具匠心。

黄姓老村民说,古码头曾对福州海上贸易做出巨大贡献。

汉初,辟东冶港(即闽江口福州港)。汉元鼎年间,东越王余善以8000人随楼船将军杨朴远征南粤,开辟了东冶至广东的航线。后来,余善反汉,朝廷分兵四路征伐,第二路由横海将军韩说率楼船由句章(今浙江慈溪县西南)南下,从闽江口直入。汉建初八年(83年),“旧交趾(今越南)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风波险阻”,可见当时福州港已成为中国南北货物的中转站。东岐古码头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作用自然是不可忽略的。

黄启权说,在南北朝时期,东岐的先民慢慢从深山向近山、平原、闽江边靠近,至宋绍兴五年(1135年),东岐先民已在现村址居住,当时村子的名字叫“翁崎”。宋淳熙九年之前,省城的王峬渡从河口抵翁崎,再30里至王峬(今琅岐凤窝),东岐成为中途停靠站,东岐古码头在这时已创始。宋庆元三年(1197年),始建东岐外岭路,这里已是闽江口抵达福州的要道。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南移,东岐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初,朝廷册封使、琉球贡船每至福州,均从这里进出。尤其郑和七次下西洋时,东岐古码头都是闽江下游泊船、候风、补给的重要地点之一。郑成功攻取福州,多次屯兵琅岐。清康熙重开海禁后,“西南洋诸国咸来互市”,东岐古码头再度出现繁忙景象。

如今,站在东岐古码头上,能清楚地看到横跨于东岐和琅岐之间的琅岐大桥。古今对比,产生强烈呼应感。古时东岐码头上的人潮涌动与今时琅岐大桥上的车水马龙,仿佛在不同时空的同一空间里发生了碰撞。


  东岐码头的一块石刻

摩崖石刻铭记码头枢纽作用

在靠近码头的地方,有一座高仅十来米的小山包,名叫“东岐山”。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些现存的摩崖石刻。黄姓老村民说,石刻有六处,一处位于山巅,一处位于山麓,四处位于码头边。

我们在其中一块石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东岐山观音庙有观音造像及记载宋庆元年丁巳(1197年)曾义璋募款铺路题刻,山麓有‘福寿’巨字刻石,江边有‘瀛洲大道’等明清摩崖石刻,是研究福州地区交通史的重要遗迹。”

观音造像及题刻位于东岐外岭下原岭路旁,现海关征地内。这座石刻镌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摩崖中凿造一座2.13米、宽0.84米的宝塔,塔身内阴刻一尊观音造像,盘腿而坐。坐像两旁石刻,全文为:“僧义璋妙宝募缘建,会坪田亩,结基铺路,计二百二丈。庆元丁巳(三年·1197)鸠工,开禧丁卯(三年·1207)告毕,纪于石。”黄启权说,这座石刻说明了这条路建于庆元三年,是当时的经济发展、建筑工艺以及交通需要。

另外一座摩崖石刻——“福寿牌”,位于东岐古码头门山麓茶亭路旁。两块石碑略呈方形,长宽各2米,厚0.30米,上刻篆书“福”“寿”二字,每碑各一字。传说这是宋朱熹所书。黄启权称,明董应举《建紫阳先生祠题词》和清王有树《龙津书院祀典记》都有记载:长柄宋时为铁冶场,朱熹避伪学禁,遁迹成居此,这两块石碑应该就是在当时书写的。近20年在长安又发现西岩寺后院悬崖上有朱熹题刻“仙苑”二字,更可作为“福”“寿”碑系朱熹所书的佐证,说明当时朱熹确实来过这里,因为东岐是长柄去长安的必经之路。

这些进一步说明了东岐古码头所担负的交通枢纽作用。东岐古码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的一处申遗点,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峰寺塔

天妃灵应之记碑、三峰寺塔等遗迹,向后人述说着福州与“海丝之路”的故事

□东快记者郑旭光陈楠柳涛实习生郑晓菁文/图

说起“海上丝绸之路”,就一定绕不开七下西洋的郑和。

如果说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江苏太仓是地锚地,那么,长乐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地和开洋起点。

每次下西洋,郑和必先率领船队抵达长乐太平港,集结整训,伺风开洋。

尽管跨越了600年,如今的长乐已是一座现代都市,但郑和曾留下的丝丝足迹,依旧可寻。

天妃灵应之记碑、三峰寺塔、天妃行宫等遗迹,无不在向后人述说着郑和下西洋以及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

于福州“海丝”而言,这必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丝行走”,这一站,长乐。

三峰寺塔 郑和船队出入瞭望塔

在郑和东路的北侧,我们找到了郑和公园。

三峰寺塔,则位于郑和公园的山顶。它是在宋朝时建立起来的,距今已有900多年。塔是用石块叠造而成,虽然在宋元明时经历过三次大地震,但如今依然屹立不倒,为了更好地保护,公园工作人员用铁栏围住。

置身其中,当年郑和在此眺望太平港的心情,也仿佛能够感受。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陈迟说,郑和在太平港驻泊,需要一个能远眺太平港的瞭望塔,船队出入太平港也需要一座航标塔。太平港山顶上的三峰寺塔,便担当起了这个角色。

三峰寺塔原名圣寿宝塔。据传,明永乐十一年(1413),郑和登塔察看港口时,得知这座塔是为宋徽宗祝寿而建,颇为不悦,说赵佶是庸君,被金人所俘丧身北国,便将塔名修改,沿用至今。

太平港位于三峰寺塔的西侧,当时郑和船队每次开洋,必集于此整训,等到冬至以后东北季风来临再开船出海。

只可惜,如今的太平港已经消失,曾经港阔水深的天然避风港上已筑起了高楼。但透过1984年的一张黑白照片,仍能看出这里曾是一片水泊。1988年,地质部门对这里的勘探显示仍能钻探到瓷器碎片层。在随后的开发建设中,不断有人挖到船索、船碇等遗物。

陈迟介绍,长乐太平港,原名马江。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和三国时期的吴主孙皓都在这里造过船,所以又有“吴航”、“航”这样的名称。在明初时,这里建造的“福船”因为水深、抗风浪,尤其适合远航,使得这里的造船业发达。后来,郑和也在这里造船,并成就了七下西洋的辉煌,改名为太平港。


  天妃灵应之记碑

“十洋街” 西洋各国货物交易地

郑和下西洋前,一定会领着船队先到长乐太平港驻泊。短时两个月,长时甚至达一年。试想一下,成百上千的船只,长时间逗留长乐,该是多么的热闹。陈迟说,以前这些船只驻泊长乐,给长乐带来了巨大影响,所以长乐就有了“大众成市”、“贸易如云”、“十洋街”和连科两状元等家喻户晓的美谈。

“首石山鸣大魁出,十洋成市状元来。”如今热闹不已的胜利路就是旧时的“十洋街”。当年,郑和驻军十洋街,还奉命为下西洋建造船只。另外,各方人士也在这里汇集,西洋各国的货物也在这里交易。明朝王应山在《闽都记》中就曾提到,郑和在长乐造船时,这里贸易繁荣。

据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而据考证,郑和率领200多条船只、2万多人七下西洋,历经28年,到达30多个国家,航程10万余里。

陈迟介绍,郑和下西洋后,大大推动了中外和平友好交流,促进对外经济贸易,许多国家的国王及其亲属、使臣纷纷随同郑和宝船来华朝贡,从福州或泉州上岸,然后再由驿道进京,有些使节和其亲随甚至会在长乐住上一段时间。

天妃灵应之记碑记载,永乐十五年,郑和下西洋时,各国争先进贡本国的珍贵动物,其中“忽鲁谟斯国进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国进麒麟(番名祖剌法)并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国进花福禄并狮子,卜剌哇国进千里骆驼并驼鸡,爪哇、古里国进麋里羔兽”。

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带去了本国的奇珍异宝,各国的珍奇动物也从长乐被带到了全国各地。此后一段时期,长乐太平港也成了一处著名的贸易港口。

天妃灵应之记碑 记载祖先开辟“海丝之路”史实

陈迟告诉东南快报记者,郑和碑提到郑和下西洋的航海经历,到达和经过的国家、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主要产物,是研究当时西方群岛的政治、经济的一手资料,同时也是我们祖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郑和碑即“天妃灵应之记”碑的俗称,是郑和在明宣德六年(1431年)第七次下西洋前,在长乐候风时刻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今藏于长乐市郑和公园内的郑和史迹陈列馆。该馆仿明代宫殿式建筑,于1985年在原郑和奏建的天妃宫遗址之上建成。

郑和碑最早时立于长乐南山天妃宫内,后因天妃宫倒塌埋于荒土之中。1930年,一位农民在天妃宫遗址挖土时发现了这块碑。当时的长乐县长吴鼎芬立即派人将碑移到县署“思善斋”侧。吴鼎芬离任后,这块碑又被荒草乱石掩盖。

后来,时任长乐县长王伯秋找到了这块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不让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物郑和碑落入敌人手中,长乐人将郑和碑北运南平。抗战胜利后,几经辗转的“天妃灵应之记”碑,终于回到了长乐。

“郑和碑是我国当今仅存的最原始详细记载郑和航海史实的珍贵资料碑刻。该碑文用1177字讲述了前六次下西洋经过、成果和第七次下西洋的任务,以及在长乐修建寺、宫、殿和碑刻、铸钟的情况,是研究我国明代海外交通史及中外交往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是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陈迟说。

陈迟还补充到,由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于明成化年间销毁殆尽,后修的《明史》难免有差错。而郑和碑纠正了以往史书中的错误,填补了历史史料的缺漏和空白,是研究郑和下西洋最为确凿可靠的直接“证据”。


  郑和史迹馆

“郑和”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液

长乐人追随郑和的步伐走向世界

岁月变迁,太平港已不是当年样貌,长乐也已成为现代都市。但长乐人对郑和的怀念、敬仰之情却依然如故。

漫步在长乐街头,郑和路、郑和公园、郑和桥、郑和小区、郑和大酒店……以“郑和”为名的建筑、道路随处可见。

1937年,长乐市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驻泊太平港的道路开辟了一条名为“郑和路”的道路。1985年,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开航580年,长乐市原来的“南山公园”正式改名为“郑和公园”。另外,长乐市近年来还兴建了郑和广场,建郑和航海馆、郑和巨雕、三宝亭、太平港帅营、郑和船、祭海坛、郑和舟师起锚处等多处纪念性建筑景观。

或许是因为郑和给了长乐人一个闯荡世界的梦,当地人说,这些名字都是长乐人对郑和的敬仰。

长乐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当地人认为,长乐人正是追随郑和的步伐走向世界,并回来推动长乐商业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将郑和的信仰和有关郑和的故事遍及世界各地。

如今的长乐人口68万人,而旅居海外的乡亲就有40万之众。长乐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每年都举办开洋节,将郑和与其七下西洋所体现的“赍币往赉之”的商业贸易精神,融入到长乐这座城市的血液。

人民网福州8月25日电(谢曦)明清时期,经由福州港这个控海咽喉,茶叶等物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越洋过海、远销异域他乡,昭示着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最辉煌的鼎盛时期。1866年后,大量福州茉莉花茶开始出口到欧洲,1889年,福州茉莉花茶出口量世界最大。

新时期,如何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让福州茉莉花茶再次飘香海外?在人民网“行走新丝路”报道团队的采访中,记者发现,福州茉莉花茶企业龙头一致瞄准“海丝”沿线国家和城市作为自己的市场布局,主打茉莉花茶文化营销品牌战略。诚如专家所说,“一个产品要进入一个地方,很重要的是要改变当地的生活方式,福州茉莉花再次焕发光彩,需要企业引导全球健康喝茶理念上的创新。”

茉莉与茶的结合得益于福州茶港的兴盛

据汉朝《史书》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帝国,汉朝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古波斯、天竺,到了印度后成为佛教圣花,之后随印度佛教传到福州。

茉莉花在唐朝时,被认为是玉骨冰肌、淡泊名利的象征,代表士大夫的气节。人们认为,茉莉花一出,则百花不香,从那时候开始茉莉花就成为了“天香”,与菩提一起作为佛家圣物。

宋朝时,中国兴起了把香入茶的热潮,因为香在古代是保健品,是药引,茶是药,能够解百毒。在福州本土化中,茶和药都被叫做“da”,导致香和茶合在一起。宋代时有几十种香料茶,经过时代变革,被淘汰掉多种花,只剩下五六种,茉莉花占比96%,茉莉花茶由此兴盛。

茉莉花茶,最早是士大夫赏玩的香料茶,明朝末期开始商品化,清朝时期大量商品化。

慈禧太后对茉莉花有特殊的偏爱,慈禧认为自己肤如凝脂、肌如皓雪,于是规定旁人均不可簪茉莉花,外国使节和其夫人到中国时,慈禧就经常将茉莉花茶作为礼品送给这些人,所以在慈禧掌权的40到50年的时间里,茉莉花一度被认为是“国花”。

五口通商后,1856年至1886年,福州茶叶出口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额的35%到44%,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市场。

1866年5月30日,英国快速帆船“羚羊”号与“塔平”号等5艘帆船同时从福州马尾出发,开展一场福州到英国的茶叶运输竞赛,用99天时间到达英国的里程。“塔平”号仅以早到20分钟而赢得胜利,改变了福州到欧洲的距离从270天缩短到100天的历史,使新鲜优质的中国茶叶到欧洲成为可能。1866年后,大量福州茉莉花茶开始出口到欧洲。

1872年,俄国人在福州泛船浦开办埠昌茶厂,福州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机械制茶的地区。

1884年马江海战后,福州港提高茶叶税收50%,以此增加收入用于建造新船。1885年到1886年间到达英国的福州茶叶质量低劣,与之前英国人不愿意喝的印度红茶相比缺乏优势,被其取代。

1889年,福州出口红茶下降40%,只剩下特殊茶种如茉莉花和乌龙茶仍为世界出口最多,印度取代福州世界最大茶港地位。

到了20世纪90年代,福建出现大量其它品类茶种,加之福州本地茉莉花茶企的垄断和茶叶价格的恶性竞争,福州茉莉花茶企业从当时的500多家减少到现在的三四十家。

与1930年茉莉花出口量2500吨相比,目前,福州茉莉花输出不到2000吨。中国出口的茶叶价格在2.6美元每公斤,中国茉莉花茶出口在5美元每公斤,福州茉莉花出口价格达13美元一公斤,最贵是600到700美元一公斤,“但目前输出品牌较少,没有真正形成特别大的量。”福州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陈江闽忧心表示。


打造茉莉花茶文化国际品牌成为企业新布局

现在正是福州茉莉花春茶上市季节,记者在福州市茉莉花龙头企业闽榕千亩茉莉花产业基地看到,茶农们正忙碌地采摘着茉莉花。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福州茉莉花茶广为认知,现在茉莉花茶品种逐渐繁多,西方人肉食性生活习俗,更需要花茶加以消化。”福建闽榕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茉莉花茶工艺传承人王德星说,公司开业30多年,生意越做越大,仅公司花农从最早的100多人就增长到了300多人的规模,茉莉花茶去年产量达100万斤,营业额去年达到1亿元。

这家以茉莉花加工工艺技术见长的企业,其产品从1989年开始就销往海外,除了福州生产基地外,该公司还在宁德福鼎、霞浦等地驻有绿茶产业园,在广西地带也设有茉莉花基地。“近几年,海外客商越来也多,我们将和‘海丝’沿线华人、商会联合传播茉莉花茶文化,成立专门驻点,不仅让西方人购买茉莉花茶,还要让他们熟知泡茶、品茶、鉴茶等文化层面的东西。”据王德星透露,最近该公司还聘请了工程师联合开发茉莉花食品、与旅游公司联手打造茉莉花生态旅游等附加产品以打开销路。

王德星未来的构思在福州同行茉莉花龙头茶企福建春伦集团那儿提前走了一步。

“如果光是产品的输出,没有本土化的文化融入,这种营销是没有生命力的。”春伦集团董事长傅天龙说,2007年公司根据西方星座命理打造了具有不同茉莉花口味的星座茶,这款产品在俄罗斯、港澳、北美年轻人群体中深受欢迎。2009年公司还与福州三坊七巷旅游公司联手打造富有坊巷特色的旅游伴手礼,年产值因此就增加了2%左右。该公司营业额也逐年增长,去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年产值达7个亿。

该公司不仅在文化品牌上有着自己的思路,为打开销路,公司还开发了多种茉莉花茶附加产品,如正在着手打造的3A级茉莉花茶生态体验景区、公司自己研发的茉莉花精油产品,茉莉花枕头,茉莉花爽肤水、肥皂等各种茉莉花元素附加产品。

“企业原来的发展是通过丝绸之路得以发展,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先人走到的丝路再布局一遍,通过‘海丝’打造新的经济点,让华侨华人了解福州的乡愁,借此契机振兴茉莉花产业,这是历史使命,也是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春天和引擎。”傅天龙说。

学者说:输出文化比输出产品更重要

“一个产品要进入一个地方,很重要是要改变当地的生活方式,中国做了那么多茶叶,却很难和外国的喝茶习惯相结合,企业要在喝茶习惯给全球带来健康引导。”福州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郑江闽为记者给福州茉莉花茶走向国际市场支了招,“比如法国普罗旺斯香水工艺,他们在输出产品时同时也注重保护文化和生态,关键是提升了他们的城市的品牌和影响力,福州是有优势和条件的。”

青年文化学者曾筱霞则认为,茉莉花如何再一次在国际上飘香,最核心是品牌。“法国的薰衣草,保加利亚的玫瑰花,上升到国家战略品牌,或者是高层领导直接推广。比如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是拍摄大量的电影电视进行故事的包装。”如何通过品牌传播?“即融入文化方面的传播,西方高端偏向喝茉莉花茶,茉莉花中的元素是很好的抗抑郁药,高端人士和企业人士,对茉莉花需求相当大,如何进行对接,“在推广时,要让哪一阶层先喝,然后再盛行开来。”

  位于福州马尾的闽安,是“海上丝绸之路”上不得不提的一座古镇。

公元893年,唐朝已在闽安设巡检司衙门,宋代被列为福建四大名镇之首,元明清时沿袭为军事与海上贸易重镇。闽安也是千年来兵家必争之地和古战场,保存有大量唐、宋、元、明、清文物古迹……

8月19日,东南快报记者一行怀着对这座古镇的敬意,来到了位于104国道旁的闽安古镇。今年68岁的“老闽安”杨成和,是我们此次闽安行的向导。

闽安里一点一滴的古迹文物以及一丝一缕的历史故事,在杨成和看来,都是弥足珍贵的宝藏。他研究闽安的历史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如今,退休在家的他,将对闽安的熟稔和热爱谱成了书,并志愿做一名闽安文化的传播者,每年义务讲解200场以上。

跟着杨成和走进邢港古航道,踏上千年迥龙桥,穿过久远的桥头街,拐进巡检司衙门,闽安古镇里,古时海上贸易的繁华气息,扑面而来。


千年来一直是闽江口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

夏日的午后,傍江而建的闽安村,有着一份独特的静谧。

杨成和说,现在村子里的居民已经不多了。30多年前涌现的“移民潮”,让不少村民都移居海外,他的儿女也已在美国。原来一万多人的村落,现在只剩下2000多人,其中还有不少是临近百岁的老人。古海港慢慢没落,如今的村子显得格外安静。

尽管如此,闽安古镇彼时的繁华和荣耀在杨成和的记忆里却从未消失。

闽安古镇从初唐至民国,乃至抗战前期都一直是闽江口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虽然,穿越了一千多年的闽安古镇,经过多次翻建,但在这几年的普查中,仍发现了800多个文物点,其中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点就有10个。

“在我小时候,闽安还是非常热闹。傍晚时分,桥头街是根本走不进去的。”杨成和说,当时人们鱼货上岸后,都会在桥头街进行交易,街道上人山人海。

“像这样的街道,整个闽安有18条。”杨成和说,解放前,桥头街均为条石铺成,条石下就是深1.8米,宽1.5米的下水道。每天海水二潮吞吐,街道被冲刷得非常干净。

拐过桥头街,我们来到了城里街。城里街因被城包围而得名,杨成和说,这是全国乡镇里唯一一条名叫“城里”的街道。在城里街上,有一座名为“普庵楼”的骑楼。中法马江海战时,闽安是法军唯一登陆的地方,当年群众合力击败了法军,这座楼就是后人为纪念当时的领头人陈明良而建的。

未来,闽安的桥头街和城里街将修复到解放前的样子,杨成和与村民们都很期待。

相比旧时的贸易盛世,如今的闽安拥有更多的是文化沉淀。“这几年,闽安又热闹起来了,它的文化吸引了很多游客、专家、学生前来参观”,杨成和每年为他们义务讲解200场以上。

古码头 我国“海丝之路”起点之一

在闽安渡口,我们见到了闽安最大最古老的码头——水门道古码头,一艘从长乐驶来的客船正在靠岸。千年过后,这座码头仍然保持使用,只是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仅有个别船只来往于闽安与长乐之间。

据介绍,水门道古码头建于唐代,以前,码头有通往沿海各地的船只,同时还是清代连接台湾的三大渡口之一(其余两个分别在厦门同安和泉州石狮)。它长约100米、宽3米、高8米,一直延伸到闽江深水处。

“水门道古码头只是邢港码头其中一个古码头”,杨成和介绍,邢港码头共有3个古码头、6个古道头、8个古浦头,分布在迥龙桥南、北两侧,呈内八字形排列。这些码头因用途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名字,例如专门停靠石船的“石船码头”、专门运送铁货的“打铁码头”等。

“八个古码头名义上称‘浦’,也是福州闽江口古代商贸交流中心和货物集散地。”杨成和告诉东南快报记者,贡船浦在邢港中段,古时是外国贡船入泊待检的渡口之一。听着杨成和的讲解,我们也仿佛见到了当年进贡的使船、国外的商船以及来华的传教士,当年盛世下的繁华浮现眼前。如今,贡船浦码头的位置成了贡船浦公园,只有两三孩童在这嬉耍。

据史料记载,东汉章帝建初八年(83年),邢港河因其地势优势被辟为南北货物中转站闽州港的重要港口。宋代,闽安港口古码头为福州港口至日本、阿拉伯诸国丝绸之路的重要出海口岸。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全闽开禁,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船队有6次驻泊邢港古航道,闽安港口古码头为放洋之所。

凭借优越的近海优势,自汉唐以来,闽安的海上贸易就很活跃。当时,商船从闽安码头出发,纵跨南海,横越印度洋,至东南亚,甚至非洲,将丝绸、瓷器、茶叶、漆器等物品运往各国。闽安古码头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口岸之一。

1991年,邢港码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12年,被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行列。


迥龙桥 打通闽东、浙江的重要“海丝”通道

走“海丝”路不能不来闽安村,来闽安村不能不过迥龙桥。

在古代,迥龙桥是通往闽江下游和闽东的唯一通道。当时王审知开辟甘棠港,闽安是甘棠港到福州的必经之地。22公里长的邢港河堵住了南北的交通。迥龙桥建完以后,打通了闽东、浙江的陆地的通道,成为“海丝”的重要通道。

迥龙桥桥长66米,宽4.6米,有4墩5孔。除了桥面有花岗石梁被三条水泥桥梁替换外,桥的主体还是唐朝的样子。杨成和说,迥龙桥也是福州780多座桥当中最古老的桥。

身处迥龙桥上,两边是连绵起伏的棋盘山。棋盘山挡住了闽江入海口吹来的狂风,使得闽安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这也是当年贸易繁荣的一个原因。

平视桥面,桥栏上的36个石雕形态各异,有宝奁、莲花、海兽、官印各种图案,而每一座石雕都有一种独特的象征。宝奁是古代女性的梳妆首饰盒,它会出现在桥上绝非偶然,这象征着唐代武则天时期的女权统治。莲花象征清白与廉洁,骑在海浪上的海豹则代表了出海的船员。如今,承载着彼时繁荣贸易的桥身,却依然坚挺。

低头俯视,桥下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古航道。杨成和说,这条河原本叫“迥龙河”,但随着迥龙桥的建起,南北岸的交通顺畅,许多货物从闽安运到东南亚各国,福建运抵京城的粮食也要经过这里,从刑港运出,海上贸易盛况空前。“迥龙河”也随之更名为“刑港河”,“刑”有着旺盛的意思,很好地将当年的繁华盛世记录并流传下来。

侧看迥龙桥,它的4个船形桥墩气势恢宏。恢宏的外表下还蕴藏着它强有力的抗洪功能。“在山洪暴发和海潮来临时,这种形状的桥墩可以减少水对桥墩的冲力”,杨成和说,桥墩上共铺桥梁25根,每根长12米重30吨。桥的建设更是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据专家预测,古时的人们或许是将石条放在船上,涨潮时,把梁靠在桥墩上,退潮时,再让船自动落下去。

在迥龙桥的北边是一座“圣王庙”,据说,迥龙桥在宋朝时,经常受到山洪冲击。人们认为是妖魔作怪,所以建起了“圣王庙”,明代受到西游记的影响,就把名字改成了“齐天大圣”,是整个福建纪念齐天大圣的三大庙之一。

协台衙门 “海丝之路”兴盛的“见证者”

闽安协台衙门坐落在闽安石头城遗址旁,衙门内立着一个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镌刻“英军犯顺厦门报警”的石碑。

和杨成和一样,闽安协台衙门有着他们成长的足迹。杨成和的小学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以前我们的小学就设在衙门里,在这里学习,在这里玩耍。”衙门里的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前几年修复衙门时,他和其他老村民还一同给出了建议。如今,闽安协台衙门已经完成了一、二期的修复工程,未来,这里将成为一座军事博物馆。

杨成和介绍,闽安协台衙门为清代所建。唐代时,它是巡检司,宋代为监镇卫,元代也是巡检司,均监管税课司。明代设卫所,称监镇衙,兼管税课及福州市舶司闽安关口。清代闽安监管武口海关,是清代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继续和鼎盛的标志。

税课司与海上贸易而言,就是一个“安全门”。以前,税课司向外国贡船和运往东南亚的货船收税,缉查走私,打击海盗。税课机关一直延续到清代。海外所有的船进出福州,先要停泊邢港候检。琉球进贡的船在此检查封舱后,再用小船运到台江河口。

“当时福州80%的进口税由闽安海关征收。清同治到光绪年间,闽安海关以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开办马尾船政。”杨成和说,从唐到宋,因为海外贸易规模大,闽安税课司和巡检司的官员和管理人员从60人增加到180人。

目前,税课司旧址尚存长200米、深3米临江旧墙基。宋代以税课司为中心的口头街十分热闹,距税课司百米处的凤髻山顶有一座北宋建造的闽江口标志性建筑——闽安城隍庙。

据介绍,早在唐天宝元年(742年),福州就名列中国三大港口之一,闽安外埠是停泊港,是外国与本国商船进出福州的第一关卡。景福二年(893年),设置福州海关闽安税课司衙门。宋元明清各朝继续设立税课机关,巡察管理各县税务、缉私、巡捕海盗。税课司始终是福州古代重要的海上贸易和海疆事务的代表机构。


盘点

闽安古镇有11个全国唯一

1.闽安协台衙门

现存全国唯一海防军事衙门

2.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裙

全国百座将士墓唯一单列碑

3.闽安迥龙桥

全国石桥海图唯一石雕

4.闽安城里街

全国乡镇唯一用城里街命名的街道

5.闽安横江铁索

全国江河唯一军事防御大型设施

6.闽安皇帝殿

全国村级唯一代表两朝皇朝遗址

7.闽安都督府

全国唯一保卫台湾总指挥部

8.闽安对渡码头

全国唯一武口海关兼涉台对渡口岸

9.闽安税课局

全国唯一中琉贸易通关关卡

10.福建闽安水师

清朝全国最早设置的水师

11.闽安古渡口

北宋全国最早的粮食渡口

开栏语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简称‘一路一带’),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透露正在抓紧编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福建作为“海丝”的主要发祥地,其渊源可追溯到千余年前。“海丝”之于福建,不仅是一条海上贸易大通道,更是具有一个具有丰厚内涵的文化载体。

东南快报今起推“海丝行走”特别报道,由记者带您重走“海上丝绸之路”,重温其繁华盛景,感受其超越时空、跨越文化的独特魅力。

  淮安古村在南台岛最北端丽雅/制图

  从宋到元,淮安作为福州城的要道,俗称“闽江北港”(资料图)

□东快记者郑旭光陈楠柳涛实习生郑晓菁文/图

2014年8月的一个上午,怀安窑址里,张昀掏出手机,对着刚出土的文物拍照留念。

今年40出头的张昀,是土生土长的淮安人。他的老家,淮安古村坐落在南台岛的最北端,与旧时的“怀安”异名同地。今年清明节后,福州市考古队在怀安窑址上开展了一次试验性挖掘,张昀有幸参与其中。能够以这种方式见证故乡的历史,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淮安古村,不仅是承载着张昀童年的故乡,在古时,更是海上贸易的繁华地带。

上世纪90年代,张昀和其他村民从古村落,搬进了淮安新村里。但环视新村,古石磨、新三相公庙,无不充斥着这群淮安人对古村的念想。

如今的淮安古村,随着村民的迁出,显得萧条、荒凉,它曾经的辉煌如同当年远航贸易的船只一般渐行渐远。而留下的怀安窑址、怀安古接官道码头,如今被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点。有专家称,福州是“海丝”南朝到唐五代时期的代表,怀安窑出土的文物正是这个年代里的。这一切,都是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有力佐证。

张昀和其他村民,也盼着淮安古村能重塑辉煌。


  淮安村古迹五帝庙(穆睦-水西林/图)

龙窑

不起眼的碎瓷片竟是千年文物

今年清明节后,福州市考古队在怀安窑址上开展了一次试验性挖掘。张昀凭借着对淮安村地形的熟知,以雇工的身份,见证了这次考古试掘。

在前往怀安窑址的路上,张昀回忆起那一次的试掘,兴奋不已。忍不住将手机中拍下的照片与东南快报记者分享。

“这是古代的储蓄罐,形状非常独特。”张昀介绍,当时他看着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将瓷片、器物出土,古时人们忙碌烧窑的情景,也仿佛再现他的眼前。

在张昀的领路下,记者驱车经上下店路,往西北方向前行,穿过淮安大桥,来到了三环辅道旁,见到了这个曾辉煌史册的淮安古村。只不过,如今的淮安古村除了在建项目和几座古厝,已鲜有人烟。

登上一座小山坡,东南快报记者一行来到了有着1500年历史的怀安窑址。此地与荒山无异,其中一处的山体上,留有一个尚未完全回填的探方,长约10米,宽约4米的。张昀说,这就是考古队员挖掘的地方。

“4月初考古队开始做除草等前期工作,前几天刚刚撤走。”张昀说,考古队试掘,出土了一些有价值的物品,包括唐朝的双耳酒壶、储蓄罐等物品,“有些瓷器太精美了”。

据福州市一位考古队队员透露,此次挖掘比1982年挖掘的面积更大,很多成果都证实了之前的判断。

其实,张昀并不是第一次见到类似器物。他说,以前,老村民们在这里生活、劳动,不时会在山上挖出一些破碎的碗、壶、碎片之类的东西。但大家不识货,以为只是垃圾,直到这里被认定是遗址,大家才知道这些东西有多珍贵。

1991年,怀安窑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怀安古接官道码头(穆睦-水西林/图)

怀安窑烧造鼎盛持续了200年

来到怀安窑址,不难见到山脚下两块醒目的石碑。一块是“福州市郊区文物保护单位”碑,一块是“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

1982年夏天,淮安村民在盖房子时,在房基后头发现了文物。随后,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和时任福建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的曾凡来到现场,见到怀安窑的窑炉和一些瓷片堆积物裸露在外,并对怀安窑址展开了第一次救援性的挖掘。

窑址的分布主要在石岊山西南端,包括后门山堆积区、翁墓山堆积区和石岊山—顶坪岭堆积区,总占地面积达到8万多平方米。郑国珍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因为这一带交通方便,瓷土丰富,靠近闽江取水也更加方便,所以先人选择在这里烧窑。此外,怀安窑是龙窑。龙窑是古代窑炉的一种形式,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龙窑。

此次的考古发掘,实际揭露面积74平方米。主要有南朝和唐代两个没有迭压关系的堆积层。出土遗物总数达15784件。其中窑具约1万件,器物5000多件。器物中属于南朝的3000余件,唐代的2000余件。

“我们从窑具上,发现有‘大同三年’(南朝梁,537年)和‘贞元’(唐德宗,785年至805年)字纪年铭款,说明该窑烧造年代上限不迟于南朝,下限可至唐代中晚期。”郑国珍说,怀安窑的发现,解决了福州地区所出土六朝时期青瓷的产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据研究,梁大同三年(537年)瓷片的粉蓝色乳光釉,具有典型不混溶性结构,较已发现的古代分相釉(如钧釉、吉州天目、建盏等)的不混溶性釉年代更早,且质量毫不逊色。

这次发掘也说明,怀安窑烧造的鼎盛期持续了200多年。怀安窑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外贸产品生产基地。据介绍,往后的年代里烧窑的人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窑址周边的瓷土资源在慢慢枯竭。


  五帝庙内的清代“福建十二府州”壁画(穆睦-水西林/图)

古渡

古码头伸向江中 曾布满繁忙脚步

往后的一二十年里,在日本、泰国、文莱、越南等地也陆续有一些怀安窑的陶瓷器出土。这些发现都说明了公元9至10世纪福州港以怀安窑产品输出,搭建起一条古代连接东北亚、东南亚的海上丝绸(瓷器)之路。

“外销得益于淮安便利的水上交通。”张昀领着东南快报记者来到位于怀安窑址附近的古码头和古接官道上。

古码头位于怀安窑址约100米处,称芋原驿古渡,是唐五代时期,怀安窑外销瓷器输出的主要码头。而在怀安窑旁向南50米处的怀安古接官道码头,据研究也是唐五代时期,进口货物及闽江上游物资重要的中转码头,海上贸易就是从这里起航。闽江流域的产品通过此地源源不断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地,海外的货物经此地辗转运达内陆。1000多年前,怀安窑烧制的瓷器,也是从接官道的渡口出发,运送外洋。

明朝王应山在《闽都记》中记载:“在石岊江头。南行以舆,北以舟。皇华使节往来络绎。”说的就是这里的盛况。

踏在千年的石板路上,厚厚条石铺就而成的码头伸向江中,远眺宽广的乌龙江,仿佛可闻船家高昂的调子,可见昔日货郎担的脚步,络绎不绝的各地商贩,及远道而来采购瓷器的各国商人。

码头的不远处,有一座三相公庙。张昀说,古时船家出海或者外地人经过此处,都要到三相公庙进贡香火,祈求一路顺风。

如今,淮安人仍然延续这样的传统,每逢农历正月初十庆旦之时,有“钟响鸣古岊,香气接三天”的盛况。不过,2005年12月的一场大火,让这座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公庙成了一片废墟,目前正在重修中。而淮安新村里,村民们也修建了一座小型的三相公庙,用于寄托信仰。


  正在进行修缮的淮安古县衙

1578年洪山桥建成 淮安走向沉寂

怀安村(现淮安)位于白龙江(现闽江)和乌龙江分流处,隔江与闽侯县上街镇相望。原户数400多户,人口1500人左右。

“以前都叫怀安。低矮的瓦房,静静流淌的内河,房村古色古香。”在张昀的记忆里,他们的房屋,顺着山脚依次排列开来,非常漂亮。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村民全都迁徙到距离这里6公里外的淮安新村,古村就此彻底成为张昀的回忆。为保平安,村民将古村中的一个巨型石磨搬进了淮安新村。据说这块石磨被村民当做镇村之宝。

“石磨是皇帝坐过的椅子。”村民张榕福介绍,据民间传说,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梁武帝乘船到福州视察时,坐在位于怀安古接官道码头石磨上,了解民情,因此后人就把石磨称作皇帝石椅,保留至今。

据了解,淮安古村在宋、元、明时期,曾为怀安县衙所在地。当时,陆路交通工具落后,闽江上游各县的物产均由水路运到福州。其间,货物先得卸寄于淮安古村,而后再运进福州城。

郑国珍介绍,明万历六年(1578年)建造了洪山桥,实现了水路和陆路直通,淮安古村作为中转站的作用受影响。怀安县并入侯官县后,繁华的景象也不复存在。


  淮安古窑址现场出土的一堆瓦片

申遗

说到“海丝路”就不能没有淮安村

2012年初,淮安古村里的怀安窑、怀安古码头以及怀安古接官道进入了“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行列。

福州市一名考古队队员说到淮安时,是这样评价的,“淮安是福州‘海丝’遗址最重要的一部分。”

郑国珍说,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联系密切的三个城市中,泉州代表了宋元时期,漳州代表了明清时期。而福州则是南朝到唐五代时期的代表。

2011年,福州将投巨资打造“闽江”名片,全新规划建设闽江北港淮安头至罗星塔段,整治航道和驳岸,修复古码头古渡口,建设淮安古城遗址公园等六大园。

“以后环南台岛自行车赛还将经过淮安古村。”张昀告诉东南快报记者,目前还散落在怀安古村内怀安县衙、武帝庙、相公庙、临水宫等几处古迹正在加紧修护。临水宫已修缮完毕,武帝庙的修复也接近尾声。

张昀说,“说到‘海丝’就不能没有淮安,没有淮安的‘海丝’是不完整的”,“海丝”让淮安人又重拾淮安古村的历史,念想着淮安古村能重塑辉煌。

郑国珍认为,对古遗址的保护更多的还是要注重生态环境,包括水系和地表的维护,这对地下文物的保持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淮安村里的一些古厝和古码头也都应该受到较好的保护,让淮安村成为一个完整的古村落,一个可以讲故事的遗址。


  50多年前,淮安村民在码头留影

延伸

“怀安”为何改为“淮安”?

淮安村古时叫“石岊”,据史料记载,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福州郡守何允昭奏析闽县九乡八千户置怀安县,县治位于芋原江北三十里(今闽侯荆溪镇的桐口)。宋咸平二年(999年),福州路转运使丁谓奏移县治到“石岊”,自此,“石岊”改称为“怀安”。

“怀安”作为村名一直延续到1933年,其时民间已出现“淮安”的写法。1934年,闽侯县政府改“怀安”为“淮安”,一直沿用至今。

“怀安”为何改为“淮安”?据民间传说,民国初年,一位名叫王敬轩的私塾先生,应怀安乡耆胡世智之聘,来到怀安任教。他在任教时说,怀安三面都是水,背负青山,易“怀安”为“淮安”尤耳。后来,淮安的地名就被后人所使用。

福州新闻网8月9日讯 第九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暨第二届海峡青年节主场活动今明两天将在我市举行。昨日,来自两岸的千余名青年齐聚榕城,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环保创意DIY大赛:

女大学生秀绝活

昨日上午,由市妇联、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主办的海峡两岸女大学生环保创意DIY大赛在华南女子学院开赛。两岸女大学生的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令在场评委和观众赞不绝口。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州英华职业学院、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台湾辅仁大学等海峡两岸4所高校的近300名女大学生参赛。

昨日进行的是选拔赛,分为“指间美意”手工剪纸、“缤纷饭团”创意饭团、“花样年华”废旧物改造盆栽设计、“绚丽旗袍”布艺拼贴4个项目。据了解,优胜选手将在今日参加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总决赛。大赛将分别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公益奖、最佳构思奖、最佳组织奖等多个奖项。获奖作品将在海峡会展中心向两岸嘉宾展示。

服装设计大赛:

设计师同台竞技

昨日,首届海峡两岸青年服装设计大赛开幕,30多名青年服装设计师在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同台竞技。此次比赛由市人社局、市台办主办。

参赛者是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闽江学院等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根据比赛规则,选手们先从28种主料中抽取1种面料,再在5分钟内从30种辅料中挑出2种配料。此后,在90分钟内确定设计主题,画出设计图,并在3小时里用立体剪裁的方法,将设计好的服装制作出来。


“两岸设计师各有特色,大陆选手基本功扎实,台湾选手创新意识强。”评委王晓峰告诉记者。

经过激烈角逐,大陆青年设计师陈欣的作品《蝶舞》、陈丽霞的作品《韵放》、郑淑珺的作品《shing》分别获得前3名。台湾辅仁大学的参赛者洪福伸充分运用三坊七巷建筑元素和传统服装元素,设计出的开襟低胸礼服,命名为“翡翠”,很有特色。他和同学庄佳颖同获第四名。

据了解,获奖的作品将于今明两日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展出。

学生活动营:

学生会主席(会长)聚榕城

昨日,首届两岸学生活动营在闽江学院开营。这是两岸高校学生首次大规模交流活动。活动由全国学联联合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台湾)主办,由省学联承办,团市委协办。

此次活动的参加对象为两岸重点院校的近百名学生会主席(会长)。昨日,参会的台湾重点院校学生会会长,大陆“985”“211”高校学生会主席,已全部来榕。他们将共同寻找两岸文化“起点之源”,探究两岸学生组织交流新平台。

主办方将组织营员实地感受福建3个文化“起点之旅”(船政文化、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思考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民族重任。活动还将通过风采展示、竞技互动等环节,促进两岸学子深入交流。

国学夏令营:

共咏中华情同寻中国梦

昨日,主题为“梦启榕城、同源同心”的海峡两岸第八届金门籍青少年国学夏令营在福州大学新校区开营。两岸125名师生以乡音乡情为纽带,通过聆听闽商文化讲座、感受船政文化、参加国学系列活动,共咏中华情,同寻中国梦。活动由省海外联谊会、省金门同胞联谊会、团市委、福州大学团委共同举办。

   (福州日报记者 李白蕾 柳丹 吴晖)

福州新闻网8月9日讯 昨日,首届两岸学生活动营在闽江学院开营。这是两岸高校学生首次大规模交流活动。活动由全国学联联合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台湾)主办,由省学联承办,团市委协办。

此次活动的参加对象为两岸重点院校的近百名学生会主席(会长)。昨日,参会的台湾重点院校学生会会长,大陆“985”“211”高校学生会主席,已全部来榕。他们将共同寻找两岸文化“起点之源”,探究两岸学生组织交流新平台。

主办方将组织营员实地感受福建3个文化“起点之旅”(船政文化、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思考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民族重任。活动还将通过风采展示、竞技互动等环节,促进两岸学子深入交流。

(福州日报记者吴晖)

“始发地”漳州将展出九个申遗城市的200余件文物珍品

展出时间:8月8日-11月8日

展出地点:市博物馆

8月8日,由漳州、宁波、蓬莱、扬州、南京、福州、泉州、广州、北海联合主办的“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将移师漳州市博物馆开展,展出汉代至明清时期,中国通往日本、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地区海上航线九个港口城市共211件(套)文物珍品,其中,漳州甄选了35件精品文物参展,包含漳州窑瓷器和贸易“番银”。

本次展览打破了地域限制,围绕“海丝”发展史的主线,以始发港为着眼点,梳理出九大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中的特点、地位和贡献,并通过文物、文化遗存等多种类的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展品涵盖陶瓷、沉船模型、服饰、珠宝、铜镜、碑文、钱币等,代表了九个“海丝”申遗城市的贸易特色。市文广新局相关人士表示,上述九城市已联合捆绑“申遗”,并已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此次漳州站的展出必将扩大中国“海丝”城市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工作。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漳州依靠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成为明清时期“海丝”的重要起点。从漳州月港出发的海上航线,东达日本,南通菲律宾,西至马六甲,然后与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相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网。

据悉,此次“海丝”九城市联展自2012年5月18日在宁波首展以来,已相继在扬州、福州、蓬莱、北海、广州等地展出。漳州站为整个联展活动的第7站,展期为期三个月,后将转至泉州展出。

“海丝”联展漳州站举办的同时,我市还将于8月8日-8月15日配套举行“闽南风·漳州味”文化周活动,届时每天将进行两场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文艺节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闽南日报记者 戴岚岚 陈岩)

福建等八省区为“万里茶道”申遗

习近平称其“世纪动脉”,武夷下梅村是起点,终点至俄罗斯圣彼得堡

万里古茶路,下梅村是开端

东南网7月2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熙慧 王浩志 文/图)随着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一条可与之媲美的重要国际商道也日益引人瞩目,它就是17至19世纪由武夷山至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万里茶道。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福建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之一,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相关文化遗产的摸底、调查工作,今年11月将在武夷山召开“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安排,途经八省区的“茶道”遗址将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一条茶路串起200多个城

据了解,“万里茶道”南起福建武夷山,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穿越蒙古国,最终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全程近两万公里。这条贸易通道,在促进当时的国际间经济、文化、宗教交流,促动沿线城市带的兴起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中华文明的外交史和商贸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茶的运输,带动了沿途200多个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中蒙俄三国的经济交流。”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将万里茶道和新世纪的中俄油气管道并称为“世纪动脉”。

在今年11月,武夷山召开“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之前,福建已经开始启动调查相关文化遗产。


当溪,将下梅村一分为二,当年的茶叶贩运从这里启程(本报资料图)

八省区联合开展遗产调查

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一次“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资源调查、遗产价值与比较分析,是八省区联合合作,要共同建立合作机制。

据了解,八省区各文物局分别组织开展,争取用半年左右时间,形成各省的“万里茶道”文化遗产名单;有序开展“万里茶道”重要文物建筑、传统村镇、考古遗址等各项保护工作,联合开展沿线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工作,进一步明确“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认定标准。

八省区将在今年年底前设立日常工作机构,开展经常性的联络、宣传、交流等工作。

武夷山下梅村为茶道起点

武夷山汉城遗址博物馆馆长丁海祥介绍,清代的下梅村,是武夷山一个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据《崇安县志》记载,“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竹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经营茶叶均系江西人。光绪后,茶市由下梅而移赤石。”可见当时武夷茶市外运的繁忙景象,至今留存在梅溪的景隆码头、崇溪赤石码头,都见证着清中后期武夷岩茶水路运输的繁忙。

“尤其是村里的邹氏家族,是武夷山成为万里茶道起点的重要开拓者。”丁馆长说,最繁荣的时候是清代中后期。当时山西省榆次市常氏茶商,与邹氏景隆号茶商联合,从下梅收购茶叶先运到县城,再用马车载到江西河口(今铅山县)登船,再一路北上,经归化,过库仑,到达中俄边境,转手给恰克图的俄罗斯商人。

据了解,当地文物部门已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与“万里茶道”有关的文物古迹进行了初步摸底,通过征集、复制等方式收集历史遗存,已发现三条古水路、三大古码头、三条古驿道为“万里茶道”运载商贸物资的重要通道和物证。

——访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苏惠苹

东南网(福建日报记者雷光美 实习生 陈瑶)“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对‘海丝’遗产的保护开发同样适用。就旅游开发而言,我们应注重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近日,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苏惠苹告诉记者,漳州“海丝”遗存就是十分有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要确保可看性。目前,龙海要在月港旧址建新城,建议旅游开发以古月港码头作背景,整合周边古民居资源,把‘海丝’主题旅游与闽南红砖民居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旅游盘子。”苏惠苹说,以月港为圆心、半径10千米范围内恰是闽南古民居和文化景点集中之地。其中,以龙海市东园镇埭美水上古民居为代表,从明清到民国,许氏家庭祖厝等一批古民居很有闽南味,不仅可看,还可考证漳州“海丝”脉源。

苏惠苹认为,古月港时期的贸易商品有100多种,其中不乏漳州名产。从月港延伸到整个漳州,“海丝”主题旅游可囊括相关遗产。然而,漳绒、漳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无人继承的问题,“保护是前提,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等重要”。

位于漳州的招银港区现为全国木材进口第二大口岸。图为木材装卸码头一角。雷光美邹朝冰郭智敏摄

东南网7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雷光美 通讯员 龙闻 实习生 陈瑶)

“漳州味-东盟行”系列活动即将启动,在今年组织企业参加的29个展会中,漳州特别筛选与当地产业密切相关的展会,重点组织参展。其中,“东盟行”将在7月30日前完成参展企业的报名审核和摊位确认。面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来的新机遇,“漳州制造”摩拳擦掌,欲再展当年月港雄风。

漳州是一座因海而兴、拓海而荣的港口城市。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是唯一合法的“海丝”始发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今年初以来,漳州以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为主线,在载体、产业、港口、贸易、文化、往来等方面先行先试,力求打造成为“海丝节点城市和先行示范区”。

打响海峡牌

15日,毗邻古月港,龙海正鸿富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外,大型运输车来往穿梭。印着“中国制造”的饼干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东盟地区。“目前,我们与江中集团通过代工与经销合作,学习台湾食品精深加工模式,开发猴菇饼干等新产品,很对缅甸、泰国等地消费者的胃口。”销售经理曾建明说。

“台湾农业对生产技术、质量安全要求很高。通过学习台湾模式,我们持续向技术和管理要效益。”在龙海福龙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朱敏说,漳州产的新鲜荔枝、芒果、青豆、麻笋通过物流渠道走向世界。通过前期与台商合作,他们实现生产技术接轨国际,海外市场不断拓展。目前,福龙公司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贸易合作伙伴。

对台,是漳州第一大优势。“台湾人口中,近40%是漳州籍。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漳台经贸交流和民间往来日益热络。”漳州市领导表示,漳州海洋战略要持续打好海峡牌,并以此为基础,走向东盟,面向全球——

在古雷半岛,以台资为主导的千亿石化产业集群蓬勃兴起;在漳州台商投资区,          台企福欣特殊钢项目撬动漳州临港钢铁产业梦想;在对台农业上,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超过1000个,实际利用台资近10亿美元,这些指标均占全省近50%。

近年来,漳州依托对外对台开放窗口和海上贸易通道,对外贸易逐年增长。截至2013年,漳州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752个,合同利用台资13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79亿美元,约占我省利用台资总额的40%,是全国地级市中利用台资仅次于东莞、苏州的台商投资密集区。


构建新格局

九龙江口,与厦门鼓浪屿交相辉映,一座“双海豚”造型的离岸式生态人工岛浮出水面。“目前,建岛工作已完成,正加紧推进岛上绿化和基础建设,预计明年可开始招商。”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干部吴继聪表示,这座岛建岛投资近30亿元,是当地打造厦门湾南岸港航物流、临港工业、高尚人居三个新天地的重大手笔。

积极对接东盟与欧美地区,漳州开发区全力融入厦门港港口一体化建设,加快培育金属制品加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业、粮油食品加工业3个百亿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目前,已有400多家中外企业在此投资兴业,总投资达30多亿美元。

去年以来,漳州重新整合区位优势,谋划突破重点区域,提出抓好滨海新区——厦门港南岸区域规划建设。“漳州介于厦门、汕头两个特区之间,面对台湾海峡,区位优势明显。”漳州市领导表示,随着厦漳泉同城化进程加快,闽粤经济合作区建设工作进入实质阶段,厦漳同城大道等一批同城化设施加快建设,厦漳泉大都市区半小时经济圈初现雏形。

立足资源禀赋优异,漳州规划布局7个港区,预计可开发建设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130多个。在陆域,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域的有7个县(市、区),列入福建主体功能区开发的有5146平方公里。

谋划新“丝路”

“漳州月港新城已列入龙海城市发展规划盘子。在新城周边,我们进一步整合自然人文资源,打造龙海城市新看点。”龙海市委常委钟连海说,古月港就位于龙海海澄,保护开发遗产、进一步对外开放成为新一届龙海市领导班子的历史使命。

目前,“海丝”文化遗址的周边环境整治有条不紊,“海丝”申遗经费已列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海丝”文化遗址加快修缮。

漳州“海丝”保护开发亮点频频。目前,漳州正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筹建“中国海洋文化博物馆”,拟在龙海海澄镇择地建设一座“中国海洋文化博物馆”;以月港兴盛史为主题的《大航海》电视剧正在筹拍;计划申请举办“中国航海日”节庆活动,提升漳州“海丝”知名度;按旅游六要素的要求,逐步对漳州境内的“海丝”文化遗址进行开发利用,培训壮大导游队伍,使“海丝”文化旅游业成为漳州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从遗产保护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为漳州弘扬“海丝”精粹、发展海洋经济提振了精神。

目前,漳州已确立海洋经济强市战略,重点扶持海洋产业发展。下一步,将重点加快诏安金都海洋生物园区等一批海洋特色专业园区建设,集中力量发展壮大石油化工等临港重化工业,重点扶持东山新型光伏等一批龙头企业。

“强二进三”,漳州海洋服务业方兴未艾。港口物流方面,重点支持招银港区和古雷港区物流业发展,推动招银港区木材、粮食、钢材物流基地建设。滨海旅游方面,重点推进东山生态旅游岛和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等一批滨海旅游、海岛观光、邮轮游艇项目建设。海洋文化创意方面,重点扶持东山等海洋创意文化产业园和项目,着力打造海商文化等特色海洋文化品牌。同时,大力发展海洋总部经济、涉海金融服务等现代海洋服务业。

漳州,一个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新港城正在崛起。

背景链接>>>

漳州“海丝”的分量,主要体现在古月港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在明代,月港是东南沿海与东西洋贸易中心和交通中心。郑和下西洋后,月港开放是我国第一次近代意义上的对外贸易交流。16世纪中后期,漳州海商与西方开始采取以物换银的方式进行贸易。从16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当时全球生产的白银有50%通过贸易流入月港,而后在闽南一带流通的番银多达30个国家和地区的版别。因此,月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海交史、外贸史和货币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月港获准对外开放,并在5年后开设舶税,设置督饷馆,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海关、关税管理制度。

(栏目主持:李艳)

 

首届中阿城市论坛期间,阿拉伯友人在德化体验陶瓷手拉坯制作工艺。 本报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陈志明 摄

东南网7月1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寇婉琼/文)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抓住机遇,以更开阔的胸怀,去拥抱“海丝”沿线的新朋老友?

不久前,泉州正式申报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主要包括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基础设施建设、沟通协调机制等四项内容。市委书记黄少萍表示,泉州与“海丝”沿线产业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潜力大,具有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基础。泉州将充分发挥“海丝”起点城市的作用,以文化引领、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为主线,先行先试,担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试验田”。

优化环境 助推经贸合作

“今天有4柜总值150万元的陶瓷出厂,从厦门港出发后,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欧洲市场。”近日,在德化协发光洋陶瓷公司,总经理许庆水说,公司近年来出口东盟、中东地区的比重逐渐加大,去年自营出口达1135万美元。“公司在2010年申请了清真halal证书,成为全球第一家获此认证的陶瓷生产商,产品已成功打入东盟、中东地区的8个国家。”

泉州已形成石化、纺织服装、鞋业等3个产值各超千亿元,装备制造、建筑建材、食品饮料等3个产值各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2013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460亿元,同比增长13.4%。雄厚的产业基础为泉州对外贸易奠定了坚强基础。去年,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总额超过130亿美元。中东、东盟分别成为泉州第一和第四大贸易伙伴,两地区累计来泉州设立企业1389家,投资额达41.45亿美元;同时,泉州企业也赴“海丝”沿线国家投资,设有办事机构27个。

泉州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泉州与东盟的贸易额为82.3亿元,出口62.8亿元;与中东的贸易额为225.9亿元,出口54亿元;与非洲的贸易额为77.4亿元,出口36.4亿元,贸易往来热度不减。

泉州市长郑新聪表示,泉州将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2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4个省级出口基地的作用,建设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支持企业设立境外营销网店,开展国际商标注册和国际品牌并购,培育本土跨国企业等。

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以获评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泉州实施了古港复兴计划,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提升港航企业实力,拓展港口辐射圈。2013年,泉州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亿吨。

上月,首届中阿城市论坛在泉州举行。19个阿盟城市的代表、驻华使节和专家,以及国内城市代表、学者,共200多人与会。在论坛上,泉州推出重点招商项目162个,总投资2650亿元,并分别与突尼斯苏斯市、苏丹喀土穆州两个城市签署友好意向书,双方将开展经贸、文化、人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论坛还通过泉州提出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的倡议,将在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秘书处、会址。

目前,泉州征集到48个与“海丝”相关的建设项目,包括中国-沙特阿拉伯石化产业合作泉州园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展示中心等,将以此为依托开始先行先试。


激活资源 热络文化交流

今年6月初,出生于德化陶瓷世家的省美术工艺大师苏献忠作品展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幕,展出陶瓷32件,活动为期3个月。“古时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往外输出陶瓷、茶叶文化,如今,泉州要加强同该地区的多边合作,文化要先行。”苏献忠表示,以此次个展为起点,接下来,他将沿着“海丝”,再到德国、法国、英国办个展。

目前,泉州与“海丝”沿线地区的民间文化交流日趋热络。早在2011年,著名艺术家蔡国强就应卡塔尔公主玛雅莎之邀,在多哈举办烟花艺术表演展。“自那以后,我与阿拉伯的联系就延续下来了。”蔡国强说。

在首届中阿城市论坛上,泉州取得与阿拉伯国家的最新官方文化交流成果。论坛期间,阿拉伯友人参观了圣墓、清净寺等伊斯兰文化景点。巴勒斯坦贝托尼亚市市长利比赫·道拉对此赞叹不已:“泉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令我最敬佩的就是,在这里各种宗教文化能够交融并存,真是一座非常人性化的城市!”

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拥有大量文物古迹,包括现存18个与“海丝”相关的代表性遗产点。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记者看到,石刻陈列馆里展示着200多方宋元时期伊斯兰教、景教等宗教石刻,以及摩尼教遗址、遗物照片和娑罗门教寺院建筑构件。凭借这样的文化优势,泉州先后举办了“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中国与东南亚”等国际文化学术会议。

为保护、传承“海丝”文化遗产,泉州投入亿元对开元寺、文兴码头、天后宫等重点文物单位进行修缮,升级消防安全设施,整体维护20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并通过数字化处理,有机整合“海丝”文化资源。

获评“东亚文化之都”之后,泉州开启了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古城面积约为6.1平方公里,其中西街片区是古城肌理、文化遗存的密集区。该计划以西街片区改造、当代艺术馆等文化项目为带动,实施“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系列项目建设,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前提下,保护文化生态,促进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古城复兴计划得到海内外泉籍人士的支持,已累计获捐上亿元。

此外,泉州还扶持“海丝”文艺创作,开发“海丝”文化元素旅游产品、创意产业,通过整合“海丝”重点文保单位、“海丝”重点非遗、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一批“海丝”旅游示范基地,塑造“海丝”文化品牌。

今年是“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交流年将设立“海上丝绸之路”专题活动板块。泉州向主办部门上报的高峰论坛、经济论坛及华媒万里行、国际木偶节等活动,全部获批纳入“海丝”专题活动板块,数量为全国设区市之最。

背景链接>>>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古称“刺桐港”)成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东方第一大港”。

唐朝时,随着海外贸易往来的发展,泉州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最多的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成千上万的穆斯林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经营香料、珠宝、丝绸、瓷器等货物贸易,催生了佛莲、蒲寿庚等著名阿拉伯大商巨贾。

频繁的国际交流,使多元文化在泉州交汇相融。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时,将泉州列为最重要的考察城市之一,并把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确立在该市。该市保存了丰富、完好的历史古迹,赢得“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馆”等文化美名。

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泉籍乡亲走向世界各地。目前,泉籍华侨华人有790多万之众,分布在5大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

(栏目主持:李艳)


“一带一路”给泉州带来发展机遇

——访泉州师范学院闽东南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威毅

东南网7月1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林伟荦)

“虽然世界经济总体上未实现稳定复苏,可是,东盟与中东却成为泉州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近日,泉州师范学院闽东南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威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在发达国家的传统出口市场陷入低迷,泉州遂在东盟、中东等地区开拓新兴市场。泉州出口东盟的产品,主要来自纺织服装、鞋业、机械装备制造等五大传统产业,而进口的多是煤炭、木材等初级产品。在泉州的对外贸易中,这些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对泉州与东盟、中东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汪威毅认为,双方目前的这种进出口贸易规模和商品结构,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无疑将对泉州产生重要影响,为该市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第一,“一带一路”战略将依靠我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继续推出基建、交通的互联互通,以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东南亚是泉州华侨的主要聚居地,而泉籍华侨在当地有很大的经济影响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通、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可以更加巩固泉州在该地区原本就紧密的经济联系。第二,泉州以东南亚和中东地区作为原材料的进口市场,而把这两个地区作为制成品的出口市场,经济上的前向、后向产业关联性都十分紧密。“海丝”与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高度重合,提升这些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外交格局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作为“海丝”的起点,泉州将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开栏的话: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发祥地,福州港、泉州港和漳州港等在不同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如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去年,中央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对福建而言,建设“一带一路”意味着进一步打开大门,进一步加强合作。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紧紧抓住用好难得的机遇?福州、泉州、漳州三地正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准确定位,合理规划,坚持改革开放,开启发展新篇章。今日起,福建日报开辟《融入“一带一路”》栏目,陆续刊登“聚焦海丝起点”报道,关注福州、泉州、漳州等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城市的新机遇、新发展、新未来。

马尾港一角 俞松 摄

东南网7月1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蔚/文)

福州是一座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的港口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古代,福州参与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引领城市走向海洋、融入世界;今天,福州正加快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努力为再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出积极贡献。

海洋强市之梦

闽江浩浩穿城而过,东海泱泱扬波城侧。

福州,海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310公里,港口岸线资源丰富。港口,亦是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起点和基地。

循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印记,福州以海强市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福州提出建设“海上福州”的战略构想。2012年,福州出台《关于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力争将福州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海洋经济强市。

“《意见》指出,‘海上福州’的载体定位是‘一带一核两翼四湾’。而在‘两翼’‘四湾’的发展进程中,港口优势占很大权重。”近日,福州江阴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副主任施家雄接受采访时说。

作为“海上福州”南翼的江阴港,位于我省最大港湾——兴化湾的北岸。江阴港水深港阔,避风条件良好,是全国少有的深水良港。

近日,记者登上江阴工业集中区口岸服务中心大楼,看到明朗的夏日阳光下,整个港区呈现一派繁忙运输和紧张建设的景象。

从2001年6月批准设立江阴工业区至今,江阴港已建成1个1.5万吨级滚装码头、1个10万吨级煤码头等,成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具化工和散杂货运输的多功能、综合性深水港区,并先后开通美西、西非、南非、欧洲、日本等国际航线和内贸内支航线,并通过海铁连运,辐射江西、湖南、广西等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

去年,江阴港集装箱吞吐量80.75万标箱;今年,其有望突破业内认为大型海港衡量标准的百万标箱。独特的港口优势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众多包括央企在内的大型国企、大型外企和大型民企集聚。

作为福州港的重要港区,江阴港的发展,只是福州发挥港口优势,准确战略定位,不断挖掘海岸线价值的一个缩影。如今的福州港,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通航,开辟了东南亚、马尼拉和越南等多条东盟外贸班轮航线。这些都为福州振兴海上丝绸之路打牢了基础、注入了生机、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依托港口资源,通过合理规划,“海上福州”将进一步引领福州城市的经济转型升级。


海丝枢纽“启航”

近年来,福州凭借区位和港口两大优势,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现代服务业等,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也日益加强。

截至2013年底,东盟在福州投资项目已达339项,合同外资8.95亿美元。2013年,福州与东盟、中东、非洲等贸易总额超过64.45亿元,占同期全市外贸总额的20.5%。在境外投资合作方面,截至2013年底,福州市企业“走出去”投资东盟项目共58项,投资总额3.66亿美元。其中远洋渔业方面,福州在印尼、缅甸、毛里塔尼亚等国建立了6个远洋渔业捕捞基地,规划建设中非渔业合作基地(中国琅岐)项目。

前不久,在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中国-东盟渔业产业合作及渔产品交易平台揭牌,正在筹建中的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也将同期展开试运营,释放出福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取得初步成果的强有力信号。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注册资本1亿元,是一个集交易结算、仓储物流、检验检疫、融资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大宗海产品现货的“线上交易,线下交收,人民币结算”。

“这样的高端商贸服务业项目将能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带动马尾海洋经济产业的全面升级。”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指出。

中国-东盟渔业产业合作及渔产品交易平台是“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首批18个扶持项目之一,福州马尾于去年5月向外交部提出申请,今年1月获得评审通过。该项目包括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和东盟渔业产业园,目前海产品交易所已基本建成,渔业产业园处于前期规划选址阶段。

据马尾海洋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渔业产业园规划面积约800亩,将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东盟现代冷链物流区、东盟渔业补给区、东盟现货海产品储存区、东盟现代渔业产品加工区等,将形成产业链完善的渔业产业高地。“东盟渔业产业园将是今后中国-东盟渔业合作的桥头堡,通过发掘和整合福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产业潜能,为福州与东盟国家和地区打造完整的产业合作布局。”

因海而生,又将由海而始,随着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平台揭牌、东盟海产品交易所试运营,福州将拉开与东盟海洋合作的新序幕。福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的新航程将从这里正式启航。


背景链接

福州,自古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公元7世纪开始,福州港成为当时中国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选择。

唐末五代,福州成为经济贸易发达的“闽越都会,东南重镇”,是闻名中外的国际商港。

晚唐,闽王王审知治闽时开辟甘棠港作为福州外港,与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诸岛等建立商贸关系,奠定了福州港居于南下、北上枢纽的贸易格局。

宋至明代,福州是全国重要造船基地之一,所造福船以坚固著称,适用远洋航海交通。福州长乐太平港为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出发地,承接了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在此驻泊与启航。随着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开展,福建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与海外交流愈加频繁。

近代福州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全国三大茶市之一,茶叶输出量占全国输出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一度是“驰名世界之茶叶集中地”。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

福建日报记者林蔚 整理

“少年强则国强!”昨日上午,在马尾港的福州海事机关码头上,一群年轻有力的声音响彻云霄。起航的号角响起,在船长的一声令下,6名少年齐心协力地把船帆徐徐升起,在福州边检站巡逻艇的引导下,帆船慢慢地驶向大海,正式开启了沿着海丝路线60天的漂流历险航程。

帆船界灵魂人物和6位少年同船远航

据介绍,《起航吧,少年(南洋篇)》自六月初启动全球海选,数千人踊跃报名。半月前,十名候选人集结开始航前培训。通过考查,结合技能、体能两大因素,节目组最后甄选出了宋雅卓、尹淇、佟梦实、徐浩、邬帆帆、崔硕六名少年登船远航。同时,在该节目中任船长一角的是中国帆船界的灵魂人物——魏军,他将组织与引导少年们完成全部航程。

宋雅卓是印尼华侨的后裔。她表示,这一次的“下南洋”对她来说并不仅仅只是一次新奇的探险,也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她对此次远航表示充满期待。

少年邬帆帆是西班牙侨三代,还有四分之一的德国血统,他表示这次航行中最期待的就是接触当地“很mixed(多元融合)的文化”。

魏军为“厦门号”帆船船长,2011年,他带领7名船员驾驶15米长的无动力帆船“厦门号”,在海上与风浪搏击316天,完成两万七千海里的环球航行之旅。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环球航行,开启了国内帆船沿“原始地理图形”航行的先河。

海面最高温达50℃,连洗澡都显得奢侈

“航前培训集中为航海技能和体能两大项。”节目总制片人陈武东介绍,节目组之前在平潭对少年们进行半个月的统一航前海上生存集训。“这些少年需要短时间内激发潜能,适应海上环境。他们每天五点起床,进行体能、生存技巧、帆船知识与控制等各项培训。

“我觉得少年们最难以适应的可能是海上生活。”“自由火”号老轨(“老轨”,按船上的规矩,都把轮机长叫做“老轨”)烙铁说,根据原计划行程安排,这些少年们要在海上生活较长时间。“比如从马尾港口出发到达第一个站点菲律宾马尼拉,这大概得需要六七天的时间,这意味着他们这段时间吃饭、睡觉等都是在这艘船上,因淡水有限,他们连洗澡也只能用矿泉水稍微擦洗下。”烙铁说,海上航行生活比较艰苦,连洗澡都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如今天气炎热,海面温度最高可达50℃,可能得面临着长时间的高温暴晒,在这期间,脱水、脱皮、被刮伤等状况可能难以避免。“不过我们都已经对这些少年们进行了培训,这6位少年也都一一克服了。”烙铁说,这次他手受伤,他会等船到达菲律宾后再陪同少年们度过接下来的航程。

驾驶造价2000多万元的帆船“自由火”

除这6名少年们如何度过这60天的漂流历险航程备受关注外,搭载6名少年完成此行的帆船也是大有来头。据介绍,这艘帆船就是在众多国际帆船大赛上夺取桂冠、时速屡破赛事纪录的“自由火”。“自由火”船身约有25米长,造价高达两千多万元。为有优异表现,该帆船在香港修整一新后才抵达马尾。

为确保少年安全,随行“自由火”号的还将有一艘后勤船。陈武东介绍:“海面温度太高,少年们又完全是新手。我们一方面在‘自由火’号上配备了专业的船长魏军、领航员张洁及多名优秀水手,另一方面,节目组配备后勤船,医生等专业人员就在这条船上,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1 2 3 ...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