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中新网漳州7月30日电 (林丽君高淑萍)“那天阿姨来了,他也说不打不打,但是阿姨走后,也还是打了。”小杨勇玩着福利院里的玩具平静地说。

此前,福建漳州当地媒体报道了6岁男童杨勇因父亲虐待而离家出走的遭遇。小杨勇经常因其父亲喝醉酒拿烟头烫拿铁棍打,身上布满淤青和疤痕。

三度出走

29日下午六点多,漳州高速交警接报称,在沈海高速公路上有一名小男孩在高速路上独自行走,后被过路的好心人送到高速交警值班室。

经过一番了解,民警得知他就是之前离家出走的小杨勇。

当晚值班的民警苏瑞强告诉中新网记者说,“当时看到他,黑黑的瘦瘦的,衣服脏兮兮的,什么话也不说,身上有很多伤痕。”民警给他换了套新衣服,拿了面条和水果。“没想到这个6岁的小孩这么懂事,自己吃完面,就赶紧擦桌子,碗也拿去自己洗。”

随后,漳州高速交警联系了漳州市福利院,连夜将小杨勇送到福利院。

“这已经是小杨勇这周的第三次离家出走了,昨晚凌晨突然收到消息说小杨勇又离家出走了,后被送到我们这边。”漳州市福利院院长谢俊波说。

据了解,小杨勇第一次离家出走是因为被他的父亲打,被好心人发现到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派出所报警,然后被角美派出所送回家中。第二次离家出走后被送到福利院来,经过和他爸爸的一番沟通,让小杨勇回家去,没想到没过多久,小杨勇又离家出走了。

怕又被打不想回家

记者30日下午来到漳州市福利院,刚看到小杨勇的时候,他只是很腼腆地笑笑,福利院的阿姨让他叫人,他只是远远地看着记者有点害羞,马上躲到桌子底下。

在和小杨勇接触中,记者看到他身上有不少疤痕。小杨勇说,“是爸爸拿烟头烫的”,是爸爸绑住他双手双脚,吊起来烫的。

脱下裤子,杨勇的臀部上布满了圆圆的疤痕,有深有浅,细数下,竟有二十六七个。小杨勇说,这些都是爸爸拿烟头烫的。在他的腿上,也有零星的烟头烫伤的痕迹。左腿还有一处淤青未消,“这是爸爸拿铁棍打的”。

“痛不痛啊?”杨勇看着记者笑笑说“痛。但是现在不痛了。”对于再次离家出走的原因,小杨勇的回答也很直接,“爸爸打我了,我不想回去。”

“那你自己出来的时候怕不怕?”小杨勇点点头。“如果爸爸不打你,你愿不愿意回家?”“他说不打了不打了,最后还是打。”

父亲:没办法,真的管不了

记者了解到,小杨勇的爸爸在一家工厂打工,妈妈跑掉了。小杨勇家里共有5个孩子,他排老三,有两个年幼的妹妹,和两个姐姐,大姐在雨伞厂工作,二姐也离家出走了。

记者就小杨勇再次离家的原因致电了杨德华,从电话中,杨德华说话含糊不清,感觉像是喝醉了一样。“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啊,他自己在家待不住,就想四处乱跑,我能怎么办。我管不了了,让他到你们那去住住,你们管看看吧。”杨德华说。

当记者问及知不知道打孩子是违法的,杨德华却回复说:“我没有打他,我是叫他姐姐打他的。”不听话就要打,要不然以后怎么管得了。“我真的管不了了,你们把我抓进去关也是一样。我家里还有两个小孩要靠我养着,我没办法。”

福利院暂时收留小杨勇

自小杨勇第三次出走后,漳州市福利院院长谢俊波也曾给杨德华打过电话,让他为自己的言行好好反思。

“于公于私,这次都要先将小杨勇留在我们福利院,我本身也是为人父了,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现在成长的环境对他未来有着很大的影响。”谢俊波说。

记者了解到,福利院接收的主要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对遭受家庭虐待的子女,福利院只能临时庇护。“要看杨德华的悔过程度,如果还是劣根不改,将走法律程序。”

漳州市救助站郑站长说,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可以到漳州救助站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寻求庇护,但这种庇护只能是临时的。像杨勇这种情况,因其父母还在,最终还是要由父母来监管。如果父母无法监管,爷爷奶奶也可以成为监护人。

法院可指定其他监护人

对于小杨勇的遭遇,漳州市芗城区检察院、芗城区法院相关人士称,对拒不履行监护责任、严重伤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行政干预的核心就是通过法院提起诉讼,剥夺监护人的监护权。

福建闽隆律师事务所律师陈乾金则表示,法院可以指定其他监护人,如杨勇的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成为监护人。已经成年的兄、姐也可以成为监护人。

法律规定,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如果愿意,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也可以承担监护责任。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法院裁决。(完)

杨勇和妹妹

角美司法所将解决杨勇读书问题

东南网7月29日讯(海都记者 黄颖 白志强 通讯员 真坚 满荣 文/图)昨天下午4点多,角美镇副镇长、角美司法所所长张芙蓉带着几名工作人员,也来到杨勇家。

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帮杨勇和大妹妹洗了澡。此时,杨德华打工回来,也烧了热水,给小妹妹洗澡。

一旁,记者和杨勇聊天。当问及愿意跟着妈妈还是爸爸时,杨勇沉默不答。后来,杨勇说,想跟着奶奶,不过奶奶不愿意照顾他。

当问及愿不愿意去上学?杨勇先是沉默,接着说“想”,随后嚷嚷,“家里又没钱!”

对杨勇的愿望,张芙蓉表示,将联系检察机构还有当地镇政府,把杨勇送到旁边的小学去读书。对此,杨德华表示感谢。

叔叔说“不可能”

不愿收养侄子侄女

昨天下午,海都记者致电已回到同安的杨德华的弟弟。在电话中,他对杨德华怨言颇深。

他说,哥哥一家子个性与人不同,平时跟他来往并不多。此前,二女儿也曾因被打,跑到他那边,他打电话叫哥哥领回去。也劝说了,哥哥当面答应,回过头,又不听了。不过,他也觉得,父母打骂小孩,只是要教育他们,并不存在虐待的问题。

杨德华的弟弟表示,昨天过来找哥哥,也只能尽力劝说。他哥哥当面也答应了。

当记者提及,如果杨德华一直不改的话,他是否能照看三个小孩。杨先生表示不可能。他说,一是他经济状况也不好;二是帮忙带小孩的话,以后万一出点事,肯定要受指责。

心理专家建议

杨勇和妹妹要换环境生活

对于杨勇和妹妹的生活环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铃子说,杨勇会离家出走,说明在这个家里痛苦大于温暖。

杨勇作为6岁的小孩,平时要照顾两个妹妹,已经超出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承担的责任,在他成年后,很容易出现抑郁等症状。

问题的核心在杨德华身上,杨德华有酗酒表现,在酒后又经常打骂孩子,有酒后暴力倾向。子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遭受父亲暴力对待,在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问题。长大后,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后代。

特别是两个妹妹,心灵伤害更大。最好的解决方式是让他们更换生活环境。

漳州:自称常被打男童离家出走 安置在漳州福利院

离家男童身上满是疤痕淤青 父亲拿烟头烫铁棍打

“男童离家出走”追踪 小杨勇回家带着福利院礼物


杨勇和妹妹

□相关案例

今年福建省首例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案

案例:

莆田仙游县榜头镇梧店村村民林丽某(女),多次用菜刀割伤其年仅9岁的亲生儿子林某的后背、双臂,用火钳鞭打林某的双腿,还经常让林某挨饿。后经有关单位教育后仍拒不悔改,再次用菜刀割伤林某。

今年6月13日,申请人梧店村民委员会以被申请人林丽某长期对林某实施虐待行为,严重影响林某的身心健康为由,向仙游县人民法院请求依法撤销林丽某对林某的监护人资格,指定梧店村民委员会作为林某的监护人。

法院审理:

仙游县人民法院在审理期间,征求林某的意见。林某表示不愿意随其母林丽某共同生活,也不愿意追究林丽某的刑事责任。依照《民法》有关规定,判决撤销被申请人林丽某对林某的监护人资格;指定申请人梧店村民委员会担任林某的监护人。

“撤销父母监护权,是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李勇说,本案因林某的生父不明,也没有其他近亲属和朋友可以担任监护人,在法律规定的可以担任监护人的范围之内,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仙游县人民法院指定当地村民委员会担任林某的监护人。考虑到村民委员会直接履行对林某的监护职责确实存在一些具体困难,莆田市共青团委、市妇联与当地民政部门积极研究、协调,由民政部门对林某安排代养,确保林某有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焦点讨论】

如果杨德华不悔改 杨勇和两个妹妹何去何从?

对策1:民政部门:救助站只能临时庇护

记者从漳州市民政部门了解到,福利院接收的主要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对遭受家庭虐待的子女,民政部门只能临时庇护。

漳州市救助站郑站长说,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可以到漳州救助站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寻求庇护,但这种庇护只能是临时的。像杨勇这种情况,因其父母还在,最终还是要由父母来监管。如果父母无法监管,爷爷奶奶也可以成为监护人。

对策2:司法机关:父母失责将被诉剥夺监护权

芗城区检察院、芗城区法院相关人士称,对拒不履行监护责任、严重伤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行政干预的核心就是通过法院提起诉讼,剥夺监护人的监护权。

据介绍,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民政部起草了相关意见,规定了撤销监护人资格的七类具体诉讼主体、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孩子监护权归属、监护资格恢复等一系列监护权强行终止和国家代位监护制度的核心问题。


意见提出,遭受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暴力、虐待、遭弃、性侵害的未成年人或被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携带、利用、纵容乞讨的未成年人,都属于监护失当未成年人。当地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其监护权的诉讼,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将临时照料的未成年人移交监护人或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监护人。

对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在进行劝诫、制止,经教育不改的,村(居)委会可支持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向法院起诉撤销其监护权,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其间,未成年人将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进行临时监护。

对策3:律师说法:法院可指定其他监护人

福建闽隆律师事务所律师陈乾金表示,法院可以指定其他监护人,如杨勇的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成为监护人。已经成年的兄、姐也可以成为监护人。

法律规定,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如果愿意,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也可以承担监护责任。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法院裁决。

如果没有关系密切的亲属和朋友可以承担监护责任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在福利院,杨勇一直哭着不愿回家

  在福利院,杨勇一直哭着不愿回家

一到家,杨勇就拿出糕点与两个妹妹分享

  一到家,杨勇就拿出糕点与两个妹妹分享

早前报道:

漳州:自称常被打男童离家出走 安置在漳州福利院

离家男童身上满是疤痕淤青 父亲拿烟头烫铁棍打

东南网7月26日讯(海都报闽南版记者黄颖 白志强 通讯员 张振南 真坚 文/图)昨天,6岁的杨勇跟着爸爸回家了。看到民警和记者到来,杨德华的工友们纷纷指责,这个爸爸当得太不称职。经过民警的教育,杨德华保证以后不再打小孩。

此前,杨勇因常被爸爸打而离家出走,好心市民发现并报警后,他被送到漳州市福利院。福利院工作人员在他身上发现二十六七处烟头烫伤的疤痕,左腿上还有被铁棍打出的淤青。杨勇的爸爸杨德华承认,这些伤确实是他打的。

昨日,漳州市台商投资区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也去看望了杨勇,他们表示会不时来探望,过几天还将带玩具衣服给杨勇和妹妹。角美司法所、角美妇联、洪岱村村委会也表示会关注杨勇的生活。

看到爸爸来接杨勇哭着不愿回家

昨日上午,角美派出所民警开车将杨德华带到漳州市福利院。在来到福利院之前,民警先是确认了杨德华的身份。据介绍,杨德华是十几天前来到角美的。此前他在同安打工,还曾因醉驾在当地出过车祸。

看到爸爸来接,杨勇并不开心。当被问到愿不愿意跟爸爸回家时,他“哇”的一声哭了,“回去还要被打”。听到儿子哭,杨德华站在一旁,默默无语,只是时不时地催促儿子回去。

一旁,角美派出所张警官向杨勇保证,派出所离砖厂不远,民警会经常去看他,不让爸爸打他。同时,张警官也对杨德华打骂儿子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杨德华并未意识到,打骂孩子可能会构成虐待罪。经过民警教育,杨德华保证以后不再打小孩。

“你不是很想两个小妹妹吗,回去看一看。如果爸爸打你,你再回来。”在大家的劝说下,杨勇最终跟着爸爸回家了。

临走前,漳州市福利院的阿姨们还给杨勇准备了一箱牛奶、蛋糕以及他喜欢的玩具。


一家四口住在机砖厂里一间简陋的平房里

  一家四口住在机砖厂里一间简陋的平房里

工友纷纷指责这个爸爸太不够格

杨德华的家在漳州台商区洪岱村鸿星机砖厂,他是十几天前来到这里打工的。

他们一家四口住在一间简陋的平房里。房间一边是做饭的地方,一边靠墙支着一张木板床。记者一行人到达杨德华家时,两个小女儿正光着身子在砖厂里玩,浑身泥巴。杨德华只得带着她们到水龙头下冲洗。

这时,工友们围了上来,纷纷指责杨德华的不是。

“那天孩子走失,到了傍晚发现孩子不见了,所有工友都在帮他找小孩,很担心小孩子掉到池塘里去,他躺在床上喝得醉醺醺,说丢了就丢了。有这样当爸爸的吗?”工友蒋女士说。

“每天都要叫杨勇洗衣做饭、照顾两个小的,帮两个小的喂饭、洗澡。6岁的小孩,一做不好,就打骂。一喝醉酒,不管孩子有没有错,就打。不但打杨勇,两个小的也打。”工友小王说,杨德华一喝酒,就经常不做饭,几个孩子有时饿得都哇哇哭。小王看到就会拿点东西给他们吃。

工友们说,杨勇还不如不要回来。还有工友开玩笑对杨勇说,下次再走,把两个妹妹也带上。

张警官将角美派出所的报警电话报给了杨德华的工友们,并提醒如果杨德华再打小孩,可以报警,他们会过来处理。

杨德华酗酒十几年小学一年级就辍学

面对工友的指责,杨德华沉默不语,手不停颤抖。工友说,他这是酒精中毒了。“小孩子不听话,不打不行。”“我没法啊。”面对再多的指责,杨德华只会用这两句话来辩解。

杨德华是贵州毕节纳雍县人,据他说,自己家中有4个兄弟,他排行老二。因家里困难,他只读到小学一年级就辍学出来打工,到过广东、南京等地,五六年前来了福建。他一直在机砖厂做卸砖的工作,因为重体力活比较累,他从20多岁起就靠喝酒缓解疲劳,现在一天一般要喝一斤白酒。

杨德华称,十几年前,他在贵州认识了老婆熊琴,生了五个小孩,不过两人并未领证。一年多前,他叫熊琴跟他一起来福建打工,但熊琴不想打工,就从同安走掉了。“打电话过去,要么不接,要么就不是她本人接。”杨德华说,他实在是照看不过来三个小孩,除了打也不知道怎么教育。

记者拨通了熊琴的电话号码,接电话的是一名男子,他自称是熊琴的老公,两人目前在南京。记者表示想跟熊琴本人通话,他称熊琴不在,有什么话可以跟他说。不过当记者说明情况,该男子称,“杨德华打儿子,应该去找杨德华,找熊琴干啥”,并提出以后不要再打电话来,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杨勇回家时,两个妹妹正光着身子在机砖厂里玩

  杨勇回家时,两个妹妹正光着身子在机砖厂里玩

部门和志愿者将介入并组织探望

昨日中午,漳州市台商投资区志愿者协会几名志愿者,跟着记者来到杨勇家。看到有人来,妹妹们很高兴,跟志愿者扮起了鬼脸。协会负责人小丁说,以后会时不时过来探望,陪杨勇和两个妹妹玩耍,也让他爸爸有所顾忌,不再打小孩。过几天,他们将联合厦门一机构举办爱心活动,到时会送一些玩具和衣服给杨勇和妹妹。

海都记者将此事反映到角美镇妇联。妇联方主任说,她今天也接到朋友发给她的关于此事的新闻报道。昨日下午,她联系工厂所在地的洪岱村支书。该村施书记表示,将联系机砖厂的老板,对杨勇一家多加关注,不让大人再打小孩。村干部也将不时留意一家人的状况。

漳州市福利院儿童部张主任说,杨德华的教育方式太过粗暴,杨勇在遭受爸爸长期毒打后,心灵肯定遭受很大创伤。她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介入杨勇的成长。

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司法所也表示,将联合检察院介入此事。

检察机关:虐待儿童或负刑责

芗城区检察院相关人士表示,对于虐待儿童,包括子女的,如果情节较轻,通过对其教育批评,虐待者有悔改的意愿,愿意放弃暴力等虐待行为的,可不予追究法律责任;如果屡教不改的,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可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直至行政拘留;如果更严重,达到情节恶劣的行为,可以动用刑罚给予制裁。

该相关人士介绍,虽然目前我国的刑法中没有专门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的罪名,但《刑法》第260条的“虐待罪”可以用来处罚此类事件。但虐待罪是告诉才处理的刑事案件,而像杨勇这样才6岁的孩子,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去法院起诉父亲。这时,媒体、妇联、关工委、相关部门维权中心、未成年保护中心等部门均可代其维权和报案,公安机关有义务对这类事件进行侦查取证,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此外,还可以通过诉讼,剥夺其监护权,改为由其他家庭成员或直系亲属行使监护责任。

自己洗澡,照顾两个妹妹,做家务,6岁杨勇的懂事令人心疼 身上有二十六七处烟头烫伤的疤痕,可怜的孩子令人心酸

父亲承认打孩子 今天接他回家

□“自称常被打 男童离家出走”追踪

父亲承认打孩子 今天接他回家

小杨勇洗脸擦身子都很娴熟

东南网7月25日讯(海都记者 黄颖 白志强 文/图) 6岁男孩杨勇自称常被爸爸打,离家出走后,被送到漳州市福利院。

这两天,杨勇暂留福利院。不过,让工作人员吃惊和心疼的是,杨勇身上有二十六七处烟头烫伤的疤痕,左腿上还有一处被铁棍打出的淤青。

到底为什么,让孩子如此受伤?

就在前天下午,杨勇的父亲杨德华看到本报报道后,找到市福利院。原本说好,昨天上午去角美派出所开完身份证明后,就来福利院接儿子回家。可在约定的时间里,杨爸爸并未出现。

此后,市福利院多次沟通,杨德华终于答应今天接儿子回家。对于孩子身上的伤痕,他坦承,确实是自己打的。

漳州:自称常被打男童离家出走 安置在漳州福利院


一提到父亲,杨勇一言不发,静静地坐着

孩子怕再挨打 不想回家

昨天上午,漳州市福利院里,小杨勇正蹲在地上,拿着火车玩具在玩。小朋友们玩腻的玩具,他却玩得津津有味。

在家里,并没有玩具可以让他玩,也没有电视可看。因为爸爸给他的任务是照顾两个年幼的妹妹。

中午吃饭,阿姨打了冬瓜肉丸汤放到小桌子上,杨勇喝得香。这时,一名三四岁的小朋友走了过来,杨勇舀起一个肉丸子,喂他,动作娴熟。

杨勇说,在家里,他都是喂完最小的妹妹吃饭,自己才吃的。喝完汤后,杨勇就自己拿着碗去打饭。

“杨勇比福利院的小朋友都懂事能干。”福利院照顾孩子的简阿姨说,前天要帮他洗澡,他说在家都是自己洗。拿了毛巾,放到脸盆里沾湿,因为力气小,他只能把毛巾缠在手上拧水。对成两折,摊到脸上擦脸。毛巾过水又拧成一股,双手各拉一头,放到背后,来回搓洗。简阿姨说,福利院的小朋友,有些比他大,还不会自己洗澡。

“以前妈妈在家的时候,会帮我洗澡。”提起妈妈,杨勇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不过很短暂。

杨勇说,在家里,他还会洗碗、洗衣服。

阿姨开玩笑问道,“你爸要来接你了,想不想回家?”

杨勇大声说道,“不要回家。”

为什么不要回家?“家里没得玩,还要被爸爸打”。沉默了一会儿,杨勇小声说。


屁股上满是被烟头烫伤的疤痕

烫伤疤痕和淤青 清晰可见

照看杨勇的这几天,福利院的阿姨发现,杨勇的身上有不少疤痕,特别是屁股上,问他是不是长什么东西留下的。杨勇却答,是爸爸拿烟头烫的。

这个答案让大家吃了一惊。再问,怎么不知道躲呢?杨勇说,是爸爸绑住他双手双脚,吊起来烫的。

脱下裤子,杨勇的屁股上布满了圆圆的疤痕,有深有浅,细数下,竟有二十六七个。杨勇说,这些都是爸爸拿烟头烫的。在他的腿上,也有零星的烟头烫伤的痕迹。左腿还有一处淤青未消,“这是爸爸拿铁棍打的”。

“如果爸爸不打你,你愿不愿意回家?”

“他说不打了不打了,最后还是打。”杨勇嚷说,住在机砖厂的时候,厂里的人劝他爸爸不要打小孩,他爸爸当面说不打了,回来还是照打。

虽然才6岁多,但杨勇的心里仿佛啥都明白。

承认打了儿子 今天接他回家

前天上午,看到本报报道的杨德华,找到漳州市福利院。

“来的时候,满身酒气,就像没睡醒。”漳州市福利院院长谢俊波说。

原本约定,昨天上午9点去角美派出所开完证明后,杨德华就来福利院把儿子带回家。不过,等了一个上午,人却没出现。谢俊波和角美派出所的张警官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无人接听。直到上午11点多,电话那头,才有人接。

在电话中,杨德华一直向谢俊波诉苦,说自己养不起儿子,还有两个小的,老婆又跑了,不大愿意来接。

一番沟通后,昨天下午,杨德华终于答应,今天要来接儿子。

昨天下午,在电话中,35岁的杨德华向海都记者坦承,自己确实打了孩子。当记者问及,怎么可以用烟头烫孩子时,他说,“小孩子太皮,不听话,不骂不打不行”,而杨勇今年6岁半,一家人现在暂住在角美一机砖厂。家中共有5个小孩,大女儿14岁,在同安一雨伞厂打工,二女儿在马巷打工,现在联系不上了。还有两个小女儿,一个2岁多,一个1岁多,老婆一年前跑了。

电话中,杨德华似乎喝醉了,不太清醒,一直重复向记者表示,自己无法养儿子,甚至提出,如果可以,他愿意每个月给几百块钱,让记者帮他养儿子。


□快刀短评

“不听话不打不行”这理由,揪心!

棍棒之下就能出孝子吗?我看未必。因为,6岁的小杨勇被父亲烟头烫、铁棍“伺候”后,离家出走了。小杨勇直言,不想回到那个有父亲的家。

这一反应,着实令人唏嘘和心疼。

时至今日,反观奉行棍棒教育的家长,习惯地认为“打是亲、骂是爱”。杨勇的父亲坦承,有打小孩,理由是“太皮,不听话,不骂不打不行。”

棍棒体罚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无能无力教育。若孩子有错,为人父母批评、教育是应该的,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同样需要信任。如若信任被摧毁,要重构,是很难的事。就像杨勇说的,爸爸在外人面前承诺不打他,可回到家还是照打。所以,这一次,他不想从福利院回家了。

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纵使“熊孩子”再淘气,慈父慈母若愿意投放多一秒的耐心,就有感动孩子的一天。(巴西木)

 

自称常被打 男童离家出走

知道他是谁家孩子的,赶紧联系漳州市福利院

孩子离家出走,父亲联系不上,现被送到福利院,如果你认识他,快联系福利院

东南网7月23日讯(海都记者 黄颖 文/图) 昨日凌晨,漳州市福利院来了一个约6岁的小男孩,那张稚嫩的脸蛋上,被太阳晒红的痕迹还没褪去。

就在前一天,小男孩独自在马路上游荡了一天,虽然又渴又累,却不敢向叔叔阿姨讨水,直到晚上好心市民发现后报警,才被安置到福利院。小男孩说,父亲常打他,所以他学姐姐,离家出走了。

漳州市福利院院长谢俊波说,小男孩是凌晨被送来的,当时光着上身,只穿着一条短裤。福利院的阿姨帮他洗了澡,换了衣服。

昨天下午,海都记者在福利院儿童部见到小男孩,他大约6岁,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小男孩说,他叫杨勇(音),不记得今年几岁了,不过,他记得爸爸叫杨德华,贵州毕节人,在调羹厂工作。妈妈在妹妹刚会走路的时候就跑掉了,现在妹妹有1岁半了。杨勇说,他还有两个姐姐,大姐在雨伞厂工作,二姐跑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说起为何会离家,杨勇说,爸爸经常喝醉酒,一喝酒就打他。前天中午吃饭,爸爸喝了酒,又打他,他就学姐姐跑出来。太阳很晒,他一路走,口很渴,却不敢向其他叔叔阿姨要水喝。

幸好,杨勇遇到了好心人。前日晚上7点,在漳州打工的四川人李先生,路过漳州市台商投资区锦宅村马坑时,看到杨勇独自一人在路上走。李先生说,之前,他就在角海路的新华都看到过这个小男孩,现在又遇见,就上前问问他是不是迷路了。

小男孩说出家庭地址,但李先生带着他赶过去,并没有找到,这时夜幕已经降临,李先生赶着回家,只好报警。出警的角美派出所张警官,也根据小男孩说的地点找了个遍,都没有找到小男孩的家。

起初,小男孩说他的爸爸叫杨来发(音),可是民警调户籍信息,并没有这个人。后来社头村的贵州人说,贵州口音“杨来发”实际上是“杨德华”。这才终于找出了杨德华的户籍信息,小男孩看了照片,确认这就是他的爸爸,不过,上面所留的电话号码已经停机了。最后经过协调,民警只好先将小男孩送到漳州市福利院。

截至昨日下午5点,民警仍未接到报警寻人信息。如果有市民认识小男孩的,请联系漳州市福利院0596-2678319或角美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