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翔安洪前村】

    昨日中午,翔安新店镇洪前村,因持续降雨,池塘一条大鱼跳上岸边被村民逮个正着。(记者 王火炎通讯员 张天骄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殷磊 通讯员 熊浩天小郑)昨晚9时,“杜鹃”拖着疲弱的身躯深入江西境内,早在4个小时前它就已经减弱为热带低压,停止编号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也在昨天下午5时多结束了防台风应急响应。28日、29日,今年第21号台风“杜鹃”与天文大潮重叠,给厦门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厦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全市未出现明显灾情,没有人员伤亡。

【大雨】

厦门出现大范围暴雨

昨天上午8时50分,用了9个多小时横渡完台湾海峡后,“杜鹃”以台风的强度在莆田秀屿二次登陆了。它的外围云系也很快覆盖到了厦门上空,厦门出现了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

雨下得最大的地方在同安云顶山,从28日21时至29日21时共下了182.5毫米的雨水,为大暴雨的量级。岛内以殿前的雨量为最大,累计雨量达到了113.9毫米,同样也是大暴雨的水平。

【大潮】

昨天最高711厘米

昨天中午,厦门又迎来了一次高潮位时段。相比前天中午和昨天凌晨的潮位,昨天中午的潮位表现没有那么突出,中午12时48分,厦门的最高潮位达到了711厘米。

海洋环境预报台的专家介绍,这主要是因为“杜鹃”在厦门北面登陆后,一方面强度迅速减弱,另一方面移动速度也很快,导致厦门出现了“风暴减水”的现象,所以高潮位没有预计来得凶猛。尽管如此,天上下雨,地上涨水,也让不少沿海低洼地带的居民忙了个焦头烂额。

【灾情】

31处两次潮水倒灌

28日中午和29日凌晨,受“杜鹃”和天文大潮叠加影响,厦门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高潮位。特别是昨日凌晨0时15分左右,厦门的潮位达到了762厘米,高出红色警戒潮位2厘米。这个潮位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高潮位,为50年一遇。为了这个历史罕见的高潮位,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发布了风暴潮红色警报。潮水导致思明区的厦港、开禾、鼓浪屿钢琴码头、鹭江道、中山路、民族路、大学路、湖里五通社区,以及海沧港区等31处两次出现潮水倒灌。思明区鹿礁路57号周边出现一处内涝,5辆外地车辆因无法联系到车主被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现场】

沙坡尾

半小时变“威尼斯”

 

  文/图 本报记者 吴俊鸿 见习记者 林桂桢

昨日12点20分左右,一阵疾风扫过空旷的沙坡尾避风坞,随后,“哐”一声巨响,一户居民屋顶的铁皮被掀翻,天文高潮拉开序幕。

伴随着风浪,潮水从海的入水口进入,水位迅速逼近避风坞的石头岸,近处的台阶,一步步被潮水吞噬,不一会儿,潮水爬过最后一块台阶,漫上石头路面,海与路面的界线渐渐消失在潮水中。

潮水,漫过了岸,又漫过记者的脚踝。水位不断爬高,12点46分左右,古老的沙坡尾不见路面,只剩水上楼宇,变成了“威尼斯”。

连续发力近30分钟,在12点50分左右,潮水在一户石头房子的墙角停下,随后,开始退潮。

多年的“防潮”经验,让沙坡尾居民们懂得了未雨绸缪。

记者了解到,在高潮来临之前,老沙坡尾人都严阵以待——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放了几个沙袋,防止潮水涌进家门。这些沙袋从哪里来?一名居民告诉记者,前天下午,沙坡尾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挨家挨户发沙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高崎避风坞

船舶集结成阵

  文/图 见习记者 黄小芳

昨日上午11点30左右,高崎避风坞中雨连绵。记者赶到现场时,水位仍处于正常水位线。一排排的渔船、货船以及游艇等船舶整齐有序地停靠在内。远远看去黑压压一片,仿佛浩渺烟波之中,来了一群借箭的战船,颇为壮观。

船舶管理站一名工作人员卞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海面看上去比较平静,但水位一直在上涨。避风坞里大约停靠了400多艘船,船上的渔民基本都已被劝上岸,但仍有一些渔民住在上面。如果风浪再大一些,他们会把渔民都劝上来。

环岛路

自行车站点全关闭

见习记者 林路然 黄小芳

在环岛路自行车厦大白城站点内,一辆辆自行车、电动车被铁线扎牢固定,整齐地停放着。工作人员称,早上风大雨大,没有生意。昨天中午12点过后,所有环岛路自行车站点全部关闭。

昨天12点半潮水上涨,最前面的浪已经够着人行道。白城救生站的广播不断提醒市民游客,请尽快撤离到安全区域,但不少人为了一睹大潮大浪的惊险场面,在人行道上、沙滩上驻足拍照。

中山路

通往大海的步行街

本报记者 何炳进

昨日,在天文大潮来临的时候,中山路部分路段也成一片汪洋,被网友们戏称为“一条通往大海的步行街”。

此次大潮,中山路其实早在昨日零点的大潮,就已经被“灌醉”了。记者在现场看到,夜深人静的步行街,已经少有人迹,但海水却悄悄地来“逛街”。不到半小时,街上已经看不到干的路面。海水最深的也到了小腿位置。

除了中山路步行街,就是鹭江道。多名民警正在摆放水马,开始封路。路人开始脱鞋、涉水,车辆溅起的水花比车身还高,远远看去,像是在海中行驶。

厦大西村

到厦大看海?假的!

见习记者 林路然

从昨天中午起,一张照片在朋友圈内疯传。照片上,厦大西村校门前成了汪洋大海,“到厦大来看海”一时间成为热门词汇,市民们不禁为厦大的排洪能力又捏了把汗。

昨天下午1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厦大西村校门口看到,大部分的路面没有积水,只在两侧的出入口积水较深,最深处没过脚踝。保安说,早上7点时,水涨得最高,那时水也才到小腿肚。经核实,朋友圈内传阅的“看海照”是陈年旧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雨中情】

昨日,一名环卫工人正冒雨在清理东浦路下水口上的垃圾,确保雨水泄洪顺利。(本报记者 王协云摄)

昨日,驻厦某部机关参谋背着小孩,提着打好的午饭,在雨中躬身前行。(通讯员 赖桥泉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同步】

厦门生产生活 全面恢复正常

本报讯(记者 殷磊 通讯员熊浩天)为了应对台风“杜鹃”,厦门于28日8时起全面启动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28日16时起,全市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各区以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响应,有效应对,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全市626支应急队伍14786人进入临战状态。厦门警备区等部队派联络员进驻指挥部,驻厦部队950名官兵集结待命。各类抢险物资落实到位,其中大型抽水泵车21台、抽水设备94台、冲锋舟27艘、编织袋55.89万条、救生衣8077件、编织布4.48万平方米、工作灯2515盏。

在台风影响到来前,全市共组织5000多人次,检查2000多处低洼地带、危旧房屋、简易工棚及易受潮水倒灌区域,逐家逐户通知可能被淹没区域的居民做好撤离转移准备,及时转移受威胁区域人员。紧急转移5848人,转移车辆58台,劝导沿海沙滩和滨海景区游客1万多人次。按照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28日下午5点前全市1795艘在册渔船全部回港避风,28日下午6时前,厦门港口货运码头的作业船舶离泊到锚地避风。

为了保障安全,28日下午2时起,厦金航线停航,下午4时起,厦漳航线停航,29日零时起,厦鼓航线停航。28日中午和昨日凌晨的高潮位时段,交警部门还对第一码头-鹭江道-民族路-厦大医院间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防止车辆驶入淹水区域,减少损失。

截至昨晚10时记者发稿时,厦门生产、生活秩序已经全面恢复正常。

【影响】

大雨浇透鹭岛 市区多处积水

湖滨南路辅道积水。

本报讯(文/图 记者吴海奎)昨日,台风“杜鹃”带来的降雨把鹭岛浇了个“透”,市区内一些地势低洼的路段出现了积水,给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昨日下午,记者在湖滨南路凤屿路路口看到,辅道上的积水已经成“河”,车辆驶过,波涛汹涌,积水涌上了人行道,一些行人躲闪不及,鞋子、裤子被溅湿。附近居民说,这个地方积水没那么严重,这次下大雨后辅道严重积水,疑跟附近路面施工有一定关系。

“仙岳路中医院成功大道涵洞又积水了!”昨日下午,市民陈先生向本报报料此事。对于积水点,不少市民并不陌生,此前的几次强降雨,这个地方几乎必定积水。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涵洞内的车道全部被积水淹没,工作人员用反光锥将涵洞封闭,不过,还是有一些车辆不顾安全提示,化身“冲锋舟”,冒险涉水通过,幸亏没有半路抛锚。

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工作人员说,涵洞配套的排水设备还在调试中,尚不能满足强降雨的排水需求,“等设备完全运作起来后,下次再出现这样的降雨,就能够及时抽干积水了。”不过,这次积水前,相关负责人也在媒体上发表过类似言论,结果涵洞还是照样积水。市民希望有关部门要更加“给力”,尽早整治这个“易涝点”。

渔船提前返港 海鲜价格上涨

本报讯(记者林雯)小白鲳鱼从25元/斤涨至28元/斤,小黑鲳从12元/斤涨至14元/斤……记者连续几日走访第八市场发现,相比一个多星期前,厦门的海鲜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第八市场的几位经营者普遍反映,近期海鲜普涨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台风“杜鹃”登陆福建,厦门近海捕捞渔船全部提前返港并停工歇业多日,市场上的野生海捕鱼供应量减少,导致平均价格上涨了一成。第二,国庆长假是每年海鲜消费的高峰期,市场交易量的飙升也导致了海鲜价格的波动。

最近一周的晚间,中埔水产批发市场的水产品销售也非常火爆。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往年经验,每逢国庆长假,市场交易量较平时都会上升五成左右。由于亲友聚会增多,酒店、餐馆生意火爆,因此涨价的品种通常是中高档海鲜。记者查询价格发现,第八市场的斑节虾价格已从半个月前的155元/斤上涨至180元/斤。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外埠】

台湾

“杜鹃”造成2死324伤

新华社台北9月29日电据台湾气象部门通报,台风“杜鹃”中心29日上午10时左右由金门进入福建,台湾本岛11时30分已脱离暴风圈。台湾当局灾害应变中心29日发布灾情快报,此次台风目前共造成2死324伤。

据台灾害应变中心公布的数据,新北市死亡1人,受伤7人;台中市死亡1人,受伤210人;台北市受伤105人;云林县和台东县各有1人受伤。

台风“杜鹃”28日17时40分在台湾宜兰南澳登陆后,强风暴雨给台湾各地交通运输、水电供应等带来影响,目前正逐步恢复中。

浙江

全省转移32万多人

新华社杭州9月29日电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29日上午公布的最新消息称,截至29日7时,温州、台州、舟山、宁波、嘉兴、绍兴、金华、丽水等8市共有32.25万人转移避险。全省有22854艘渔船均在港避风或处于安全水域;2810艘非渔船在港。

受台风“杜鹃”影响,温州全市中小学、幼儿园29日停课一天;台州市关闭14个景区。

今年第21号台风“杜鹃”29日8时50分在福建莆田市秀屿区登陆。据浙江省气象局监测,该省沿海海面持续出现8-10级大风,苍南县个别站点最大风力达到11级。降雨主要集中在宁波、温州、台州等区域,最大的为台州宁海辽车站126毫米。温州沿海个别地区受淹,台州临海因潮位高堤防外滩地受淹。

来自浙江省水文局的监测,受天文大潮影响,29日早上高潮时浙江省沿海有8个站点超过警戒潮位。

昨日凌晨,天文大潮中整个沙坡尾避风坞都被淹了

东南网9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泓 杨文 曾益航 崔晓旭/文 吴晓平 常海军 沈威/图)昨天上午,今年的第21号台风“杜鹃”飞上陆地,在莆田秀屿区登陆,登陆时为12级台风。

受其影响,厦门市迎来大风暴雨,昨天凌晨也创下了建国以来第二高潮位。不过“杜鹃”快速减弱,未来厦门市仍将有降雨天气。

台风在莆田登陆

昨天上午8时50分,今年的第21号台风“杜鹃”在莆田秀屿区登陆,登陆时为12级台风。

受台风影响,厦门普遍出现大风天气。不过由于厦门不在台风的10级风圈内,只有同安大桥、军营村出现短时的10级阵风。

受其影响,昨天厦门境内普降暴雨。截至昨日20时,24小时累计降水量最大降水出现在同安区云顶山,达到176.1毫米;岛内最大降雨量在湖里区政府一带,达到了111.7毫米,都是大暴雨量级。全市共有89个气象站降水量达到暴雨量级,其中24个站点达到大暴雨量级。厦门市一度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风力迅速减弱

昨晚,省防汛办发布消息称,台风“杜鹃”登陆莆田后,已减弱为热带低压,并离开我省进入江西境内,对我省的影响逐渐减弱。厦门的风也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气象专家说,强盛的副热带高压和季风会为台风输送能量,有利于台风维持。不过这次的“杜鹃”孤立无援,而且在台湾岛受地形影响内部结构已经被破坏,再次登陆后同地面摩擦,能量快速减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国庆期间先雨后晴

虽然台风快速减弱,但并不是影响就消除了。气象专家说,“杜鹃”减弱后整体系统仍然还在,厦门会受其后方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这时候,南下的冷空气就到了,冷暖气流交汇将会产生一定强度的降水,厦门的降雨将持续至10月2日左右。

其中,10月1日及2日两天受到弱冷空气扩散影响,加上台风过后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会出现阵雨天气,不过由于这时对流不会太强烈,总体仍是阴到多云的天气。气温1日会稍热,最高温达到31℃,2日则是出现降温,最高温预计只有26℃。

到了3日至5日,副热带高压将会慢慢控制住厦门,晴热的天气要来了。这三天厦门天气以多云为主,气温也会逐步回升,到了5日最高温预计达到32℃。气象部门提醒,这几天特别是4日至5日,紫外线较强,在厦门户外的游客或市民要注意防晒。

到了国庆假期的最后两天,又有一股中等冷空气影响,厦门的天气又要转为多云或阴天,并会出现阵雨或雷阵雨,气温也开始逐日下降。

762厘米 厦门66年来第二高潮位

昨天凌晨的风暴潮让厦门在0:15左右出现了762厘米的高潮位,超过红色警戒线2厘米,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二高潮位。

昨日凌晨0点左右,沙坡尾附近的大学路和民族路已经成了一条小溪。大水漫过大学路后,还淹进了路对面的居民家,两名老阿婆半夜还得起来拿着扫帚使命往外扫水,有些家电也被临时搬到了桌子上防止进水。对于附近居民来说,注定将是一个不眠夜。

昨天中午,原本预测的高潮位却没有出现。昨天中午,厦门港高潮只有710厘米,比正常720厘米的天文潮位还低了10厘米。厦门海洋预报台专家透露,这是由于昨天台风快速登陆减弱,而且行进速度快,对天文潮产生减水的作用,所以潮位降低了。

但是厦门海洋预报台专家提醒,虽然没有台风影响,天文潮位恢复正常,但是今天中午的天文潮位仍然比较高,预计会达到725厘米,不少沿海低洼地带仍有可能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市民仍然不要掉以轻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厦门

17名被困工人获救

导报讯 (记者 陈航飞 通讯员 张瑶兰)昨日凌晨零点10分许,高崎渔港旁一工地板房遭遇海水倒灌被淹,板房内的17名工人被困,其中包括一个5岁小孩。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到场时,倒灌海水已经降到了膝盖位置。据现场工人表示,水位最高时达到了板房窗户位置。

消防官兵和现场民警以及工地项目负责人员逐一将17名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此外,昨日零点40分许,寨上社一家便民医院附近,一对环卫工夫妻由于海水倒灌,家中被淹,其中60余岁的大爷由于撤离不及时,加上年龄较大,被困家中无法自行逃出。辖区的寨上志愿消防队当即组织了11名志愿消防员赶到报警地点,现场的水位已经淹至大腿根部。志愿消防员立即蹚水进到屋内,搀扶老人慢慢从家中撤离。

泉州

500人5小时保住大堤

导报讯 (记者 郭冰德 见习记者 陈龙山 通讯员 庄凌龙 王婉如 邓志新 马尘庆)29日下午2时许,受台风“杜鹃”影响,晋江市普降大雨,东石镇白沙海堤多个缺口出现决堤现象。

接到报警后,东石镇政府、公安、海防等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抗洪抢险。现场500多名救灾人员扛沙袋、垒沙包,加固海堤,经过5个多小时的苦战,终于堵住决口保住大堤。泉州台商投资区玉霞村一20余米长的海堤昨日也出现险情:海堤泥土部分被海水淘空并出现下沉,形成较多的“大洞”,海堤随时有被冲垮的危险。

镇村干部、辖区群众和浮山边防所及武警泉州支队五中队总共50余名抢险人员不顾风大浪大,将沙土装袋、堆栈,在村里紧急调来的挖掘机帮助下,利用沙袋填固的方式将海堤加固,以确保在满潮前将海堤险情消除。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最终将玉霞村海堤所有险情消除,将决口严实地堵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漳州

900个沙袋堵住7处决口

导报讯(记者 郭钦转 通讯员 陈木河 张文艺)受第21号台风“杜鹃”和天文大潮的影响,昨日凌晨时分,漳浦县六鳌镇龙美村的防洪堤出现7个决口,海水倒灌,1300多亩的虾池被淹,倒灌进来的海水直逼村庄。

据了解,海水满潮时,目测大浪有6米多高。到了上午9时许,潮水退去,但为了应对当日下午1时许即将到来的涨潮,必须要堵住防洪堤决口。驻地六鳌边防派出所官兵及当地的干部群众进行抢险救灾。

他们就地取材制作了900多个沙袋,全靠人力搬运,成功堵住了决口,安全度过了当天下午再次到来的海水涨潮。

玉枕边防所一楼被淹

导报讯(记者 王龙祥 见习记者 卢紫腾 通讯员 陈锦宏)台风来临,龙海边防大队的官兵们时刻都准备着,可他们没想到,自己的边防派出所也被水淹了。

昨日凌晨零时许,受天文大潮影响,玉枕码头开始慢慢遭洪水“吞噬”,没多久,整个码头已荡然无存,消失在茫茫的江水中。

此刻,潮水并未退去,而是更加汹涌,一直漫到边防派出所的一楼。

“凌晨1时许,我们派出所的一楼全部进水,最深的地方都没过了膝盖。”玉枕边防派出所教导员林炳煌说,直到凌晨2时许,潮水才慢慢退去。“潮水退去后,地面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潮水带来的垃圾和淤泥。”为了保证第二天派出所的工作正常运行,边防官兵们不得不连夜清理。

台湾

“杜鹃”导致3死376伤

导报讯 (驻台记者 陈成沛)强台风“杜鹃”28日17时40分登陆台湾后,29日凌晨1时“快闪”出海,台湾“中央气象局”昨日下午5时30分解除所有海上及陆上台风警报。台湾“中央灾害应变中心”灾情统计显示,截至29日下午5时,“杜鹃”台风已致全台3死376伤,并造成台湾各地水电供应、交通运输出现较大问题。

据统计,目前停电户数已累计2239905户,尚有227266户待修护;停水户数累计181392户,尚有148710户待修护;市话中断累计21735户,尚有21095户待修护;基地台受损累计6879座,尚有3061座待修护。

台湾“观光局”考量沿海风浪及天气,目前所辖13个“国家风景区”中,包括东北角、花东纵谷、马祖、日月潭、参山、北观、云嘉南、澎湖等8个“国家风景区”的69处景点仍实施预警性封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厦门日报讯(记者 殷磊 通讯员 帅红)明日就进入国庆长假了。一般来说,国庆长假厦门正值夏秋之交,常常受到冷空气和台风的夹击,所以难得有连续多日的晴好天气。这个黄金周厦门会是什么样的天气,是否适合外出游玩呢?昨日,市气象局发布长假天气预报指出,这个长假厦门天气总体较好,没有台风影响,比较适合外出游玩。

黄金周前两天,正值弱冷空气扩散南下,厦门的气温会出现明显的下跌,天气也变得有些不稳定,会洒落阵雨,不过不会出现强降雨。10月3日至5日,冷空气销声匿迹,副热带高压这个大火炉重掌大权,气温逐日回升,天气晴好,非常适合室外活动。不过要注意这3天紫外线强度较强,外出前要做好防晒准备。黄金周最后两天,我们会迎来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云层增多,北风渐劲,易发阵雨、雷阵雨,气温也快速下挫。市民要注意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国庆假期具体天气预报】

10月1日 阴到多云,有阵雨;偏南风3级;气温24℃~31℃;

10月2日 阴到多云,有阵雨;东北风3级;气温23℃~26℃;

10月3日 多云;东北风3~4级;气温23℃~28℃;

10月4日:多云;东北风2~3级;气温23℃~30℃;

10月5日 多云;偏东风2~3级;气温24℃~32℃。

10月6日 多云转阴天,有阵雨或雷阵雨;东北风2~3级;气温25℃~29℃。

10月7日 阴天到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东北风4级;气温23℃~26℃。

厦门日报讯(记者 徐景明)211趟动车停运、200多个国内航班取消、海上客货运暂时停航……台风“杜鹃”给昨日厦门交通带来较大影响。记者了解到,由于此次台风来袭恰逢国庆“黄金周”前夕,原本提前出行的旅客不得不推后行程,这将给国庆前两天各运力带来重压。海、陆、空、铁多部门提示,市民游客请尽量错峰出行。

铁路和航空是国庆“黄金周”的主运力。记者从机场、火车站了解到,“杜鹃”来袭,受影响的铁路、航空旅客约有数万人次。由于大量退改签,导致今明两日的铁路和航空客票十分紧张。

集中改签出行,将推高今明两日的客流。铁路部门预计厦门站、厦门北站两站到发旅客将稳破十五万人次大关;航空方面,由于昨日取消的航班集中在今日补班,在客流创下新高的同时,航班也将出现较大延误,请旅客做好心理准备。

又讯(特派记者张珺)据不完全统计,29日当天,福州长乐机场取消81架航班,晋江机场取消22架航班;厦门至福州、福州至温州、莆田至南昌等动车线路停运。

29日中午过后,“杜鹃”的风力有所减弱,各地的交通运输也陆续恢复。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了解到,昨日全省公路客运暂停运营班次近4000个,中午12点,受台风天气影响实施的交通管制全部解除,全省高速陆续恢复正常通行。截至当天15时,福州除贵安专线外,其他公交线路均已恢复运营,但由于道路积水等因素,仍有多条线路改道通行。

铁路方面,南铁昨天下午起动态调整动车组列车运行方案,当天加开福州至厦门、福鼎间和龙岩至厦门间共12列动车,方便旅客出行。

昨日13点40分,厦门海边风急潮涌。记者 陈理杰摄

路人撑伞艰难骑行。记者陈理杰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其翔)今年第21号台风“杜鹃”昨日在莆田市秀屿沿海登陆,给厦门带来了狂风骤雨。由于风暴潮、天文大潮、台风三者的共同影响,厦门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高的潮位。在短时间内,沙坡尾、中山路、鼓浪屿等地都出现了海水倒灌。

70多个站点达到暴雨级别

从风的情况看,前天晚上开始,厦门沿海地区风力逐渐加大,到昨天出现了6级—7级、阵风9级—10级的大风,市区风力也达到5级—6级、阵风7—8级。

从潮的情况看,根据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预报台的数据,前天和昨天,厦门最高潮位都突破了黄色警戒线水位,昨天凌晨更是达到7.62米,超过红色警戒水位水平,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厦门第二高潮位。

从雨的情况看,降雨主要从昨天上午10点30分开始,厦门由北风转入南风气流后,降水明显加强,出现了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雨量方面,从28日20时到29日18时,全市共有70多个气象监测站累计雨量超50毫米,达到暴雨级别;19个站点累计雨量大于100毫米,达到大暴雨级别。最大降水出现在同安区云顶山,降水量达到157.7毫米。

随着降雨的出现,昨天厦门白天的最高气温只有23.1℃,天气比较清凉。

今起台风影响基本消除

昨天17时20分,厦门市气象局解除台风警报(继续发布暴雨警报),台风“杜鹃”在昨天17时已减弱为热带低压,中心位于福建连城境内。预计低压中心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进入江西境内,对厦门影响逐渐减弱。

今天,随着“杜鹃”逐渐西移进入江西,厦门降水逐渐减少,天气将逐渐转好;但受台风后部偏南气流影响,水汽条件较好,厦门仍以降水天气为主,阴有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气温将有所回升,最高气温可达30℃。

厦门市国土房产局与市气象局29日12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受持续性降水天气系统影响,预计到今天白天,全市有较高地质灾害风险(三级、黄色),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请注意防范。

温馨提醒

台风虽然过境

仍要注意安全

台风虽然过境了,但不代表危险就已解除。市气象局提醒,要注意防范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前往临时建筑、危房或松动山体旁边的场所。

2.提防户外广告牌、建筑物外立面,其容易脱落砸伤人。

3.旅游尽量避免前往山区、沿海、水库等区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厦门昨日下午结束防台风应急响应

厦门港客运航线今日全面恢复

晨报讯(记者 陈小斌 通讯员熊浩天)随着台风“杜鹃”对厦门的影响逐渐减小,昨天下午5点多,厦门正式结束防御台风应急响应。

记者从厦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台风“杜鹃”在莆田登陆后,对厦门的影响逐渐减弱,昨天14时15分,厦门市防御台风应急响应等级由Ⅱ级降为Ⅲ级。16时起,轮渡公司部分航线恢复通行。

昨日17时47分,厦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消息称,厦门市结束防御台风应急响应。

18时50分起,厦门轮渡码头—鼓浪屿三丘田码头夜间航线恢复通行。

据悉,今天上午8点起,全面恢复厦门港客运航线,包括:厦鼓航线、厦金航线、厦漳航线、海上游航线。

轮渡部分航班有调整

晨报讯(记者王晓萍)由于受潮汐限制,今日至10月2日,第一码头—嵩屿、第一码头—内厝澳部分航班取消,部分航班有所调整,具体情况如下:

9月30日:第一码头—嵩屿码头7:30的航班取消;嵩屿—第一码头7:10的航班不靠第一码头,改靠厦门轮渡码头(2号厅)。

10月1日:第一码头—内厝澳码头8:00的航班取消;内厝澳—第一码头7:40的航班不靠第一码头,改靠厦门轮渡码头(2号厅)。

10月2日:第一码头—内厝澳码头9:00的航班取消;内厝澳—第一码头8:40的航班不靠第一码头,改靠厦门轮渡码头(2号厅)。

铁路航空客运今起恢复正常

晨报讯(记者雷妤)受台风“杜鹃”影响,昨日厦门铁路211趟列车停运,部分进出港航班受到影响。

铁路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持停运列车车票的市民,可在5天内到全国各铁路车站办理全额退票;在12306网站购票还未换取纸质车票的,可以直接在网上办理退票,不收取退票费。从今天开始,厦门铁路已恢复正常,市民可以正常购票。

与此同时,昨日厦门机场原计划航班464架次,取消159架次航班,实际计划航班305架次。从今天起,厦门进出港航班也将陆续恢复正常。

[厦门高崎]

消防协助救出18名被困群众

晨报讯(记者 白斌斌 通讯员张瑶兰)昨日凌晨零时10分许,高崎渔港旁一工地板房被倒灌的海水淹了,板房内的17名工人被困,还有个5岁小孩。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迅速赶到现场,和民警及工地负责人一起将被困的17名工人疏散到安全地带。随后,消防官兵和民警继续帮助工人清理被淹板房。

13时许,寨上社日组便民医院对面庙旁边,一对环卫工夫妻的家被淹,家里一名60多岁的大爷没能及时撤离,被困家中无法自行逃出。辖区的寨上志愿消防队当即组织了11名志愿消防员赶到大爷家中,积水位已经淹没大爷大腿根部。志愿者和消防员蹚水进去屋内,发现被困大爷正站在床上等待救援,随后,老人被搀扶着从家中撤离。

厦门海事局加强预警、预控、预报,促厦门海域所有船舶落实防台布控

海上巡航检查防台风措施。

厦门晚报讯(文/图 记者 高金环 通讯员 刘少辉)“杜鹃”来了,厦门海事局严阵以待,提前做好了防抗台风的准备。记者昨天从厦门海事局获悉,将根据台风发展变化,按照防台风工作预案全力做好厦门海域的航行、作业、锚泊船舶等防台风风措施,落实省市防抗台风工作要求。

密切跟踪

领导24小时带班,重点船舶逐艘落实防台风措施

昨日16点30分,厦门海事局启动防台风二级响应,要求局属各单位、部门按预案要求做好各项防台风工作,加强预警、预控、预报,落实领导24小时带班制度,对重点船舶逐艘落实防台风措施。另外,每天早上7点、下午4点,将辖区在港船舶防台风动态表、防台风工作落实情况上报总值班室。

部分工作则做得更早。9月27日,厦门海事局就按照预案要求,召开防台风工作会议,加强防台风值班和现场监督检查,落实防台风工作部署。通过VHF、短信平台、电话传真等途径,督促辖区内的船舶、航运公司、海上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台风准备。

截至昨日7点半,在港船舶共547艘,其中客渡船178艘、危险品船63艘、施工船舶44艘,修造船17艘,其他船舶245艘,港口生产作业正常,港内锚地秩序正常。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码头巡逻督促做好防台风工作

厦门海事局副局长宋剑华(右)带队巡航。

全面防御

海上航线先后停航,邮轮出港避风

根据此前会议决定,昨日下午2点厦金客运航线停航,厦漳客运航线和海上游航线也于昨天下午4点前停航,客船全部进入避风点避风。停靠在厦门港货运码头的所有船舶,昨日下午6点前离泊到锚地避风,厦鼓航线于今日零时停航。

此外,靠厦门邮轮码头的两岸直航客滚船“中远之星”,昨日上午11时离泊前往东山避风。在港邮轮“天秤星”也在昨日12时离开码头出港空放南下避风。

现场巡查

发送两千条短信预警

救助力量严阵以待

厦门海事局各分支海事局(处)执法人员,按照防台风预案和工作部署要求,深入现场检查和巡查,海事船艇加强海上巡航,船舶交管中心加强监控监视。

截至昨日上午8时,厦门海事部门已出动船艇11艘次,执法车28辆次,执法人员104人次,检查船舶81艘,排查安全隐患1起,通过VHF播发台风动态信息27条,通过预警信息平台向辖区船舶修造企业、航运公司、渡船船员发送台风安全短信2206条。各级别海巡船艇11艘,港内大马力拖轮12艘,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13”、“华英391”、“东海救202”等救助船舶,已在辖区待命做好应急保障。

  陈立新摄于环岛路

厦门晚报讯(记者 王东城 通讯员 熊浩天)台风“杜鹃”显威力,昨日沙坡尾、中山路、鹭江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海水倒灌情况;今天中午12时许,厦门多处出现海水倒灌,在第一码头,海水已经淹没脚踝,潮水还在上涨。

昨晚,省防汛办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省防御第21号台风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对厦门防御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昨天在福州开会时又多次通过电话了解全市防台风准备工作情况并提出具体要求。市长裴金佳出席厦门分会场会议。

随后,厦门召开了防御台风“杜鹃”工作部署会,市长裴金佳对防御台风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市委常委、副市长林文生出席会议。

裴金佳表示,本次台风是典型的秋台风,路径不确定、破坏力大,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绝不可麻痹大意,特别是要对防御风暴潮的各项准备再部署、再检查。思明、湖里两区要重点加强低洼地带以及易发生潮水倒灌区域的防范工作,采用“人盯人,人盯位置”办法,该转移的转移。本次台风影响过程雨量最大可能达到120毫米,又正值天文大潮,容易产生内涝,市政部门要加强做好城市内涝的防范,一旦发生内涝,要及时预警,适时关闭下穿通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已对1000多处低洼地带及易受潮水倒灌区域挨家挨户通知,并做好撤离准备。全市626支应急队伍近1.5万人严阵以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林依文摄于升平路

  刘东华摄于鹭江道

台风动态

“杜鹃”上午在莆田登陆

由超强台风减弱为台风,厦门今明迎来暴雨

厦门晚报讯(记者 王东城 通讯员 伟山)今天8时50分,“杜鹃”在莆田秀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台风级),今天上午,台风的风力还将加强。

厦门海洋预报台预计,今天中午12时55分左右,厦门将出现7.5米高潮,超过橙色警戒线10厘米。

路线 强势登陆后南折,今明两天风雨较大

昨天下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了防台风二级应急响应,市气象台也于昨天16时39分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今天8时50分,“杜鹃”在莆田秀屿沿海登陆,减弱为台风。

根据厦门市气象台发布的消息,台风“杜鹃”昨天在台湾登陆后结构被打散,出现不对称结构,同时呈现了南折的趋势,这正符合秋台风多变的性格特征。

随着“杜鹃”的逼近,风力的影响也逐渐加大。

登陆我省后,“杜鹃”移动较快,预计今晚将移动到江西境内,并减弱为热带低压。目前,厦门市气象台发布了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和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今天上午,台风的风力还将加强,崇武到厦门最大风力可达8—9级、阵风10—11级。厦门将迎来暴雨,预计过程雨量60—100毫米,局部超过120毫米。

“杜鹃”的主要影响是今明两天,后天天气将会逐渐好转。

影响 天文大潮遇上台风,海水倒灌上马路

昨天中午时分,沙坡尾、大学路、轮渡第一码头和厦大医院一带都出现了海水倒灌的情况,鼓浪屿码头也一度被海水淹没。这是由于台风与天文大潮“结伴”而来引发的风暴潮。

记者从厦门海洋预报台了解到,昨天中午12时07分,厦门最高潮位是7.28米,超过了7.2米的黄色警戒线;今天凌晨0时35分,厦门港最高潮位达到7.6米,为红色警戒潮位。

据悉,新中国成立后,厦门港记录的最高潮位是1996年第8号台风来袭时的7.69米。

厦门海洋预报台预计,今天中午12时55分左右,厦门将出现7.5米高潮,超过橙色警戒线10厘米。

据记者了解,今天迎来的暴雨加上风暴增水,沿海低洼地带更容易发生海水倒灌。明天凌晨和中午厦门依旧会出现天文大潮,预计潮位将达到7.3米。

台风特点

移动路径少见的大眼台风

据中央气象台专家分析,台风“杜鹃”属于少见的大眼台风,结构密实对称。它的形状具有环状台风的结构特征,强对流云区集中在台风眼区周围,具有形状对称、结构密实、眼区较大等特点,这使得台风中心附近两侧的风雨比较集中。

另外,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期间,台风的路径往往是向西移动进入南海或者在海上转向,登陆机会较少,尤其是在福建北部及以北沿海登陆的更少,“杜鹃”的移动路径在这个季节也较少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交通】

停航

多条线路昨起停航

记者从市防汛指挥部了解到,为确保安全,厦门海上交通多线路停航:

9月28日15:45起,厦门轮总旅游客运码头发往漳州港(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浮宫下坞全线停航。

9月28日14时起,厦金航线停航;16时起厦漳客运航线、海上游航线停航。

9月29日零时起,轮渡公司各航线全线停航。

这些航线的复航时间将视台风及潮汐影响情况另行通知。

停运

211趟列车停运

今日,经由福厦线、向莆线运行的211趟列车停运,包括厦门至福州、福鼎、南昌、长春、兰州、北京、长沙、上海、合肥、杭州、汉口等方向。

持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在5天内到全国各铁路车站办理全额退票手续,通过12306网站购票还未换取纸质车票的旅客可直接在网上办理退票,不收取退票费。

根据台风风速雨量等情况,铁路部门将采取限速、停运等措施,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旅客可通过12306铁路客服平台、厦门车站官方微博、微信,或关注车站大屏幕、广播、公告等方式,及时了解列车开行情况。

停飞

航班取消乘客可免费退票

昨天,南航、厦航、山航、春秋航空等航空公司均宣布取消昨天、今天的部分航班。

厦航:取消了昨日台湾地区进出港航班、福州机场19时之后的进出港航班及厦门和泉州机场部分进港航班;今天,厦门、泉州和福州3个机场白天的进出港航班取消,暂定18时后恢复。

南航:取消了今日15个航班,包括“厦门—武汉”航班,以及“义乌—厦门—深圳”、“海口—厦门—合肥”、“南宁—厦门”、“广州—厦门”、“贵阳—厦门”、“大连—厦门”等往返航班。

山航:取消了昨日24个航班和今日40个航班。

春秋航空:取消今天“浦东-厦门”1个往返航班和“虹桥-厦门”两个往返航班。

航空公司建议旅客推迟行程,及时办理改签或退票手续,并将提供免费退票服务。

中新网9月29日电 综合消息,受今年第21号台风“杜鹃”影响,截止9月29日上午10时,福州机场已取消进出港航班120个左右。

同时,厦门机场原计划航班464架次(昨日已取消159架次),今日实际计划航班305架次,截至08:00,已执行航班1架次,陆续取消航班20架次。

今年第21号台风“杜鹃”于今日(29日)8时50分在福建莆田市秀屿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5百帕。

受“杜鹃”影响,28日8时至29日8时,浙江东部沿海、福建中北部沿海降雨50~90毫米,浙江温州和宁波、福建福州和宁德100~231毫米;浙江南部和福建东部沿海地区出现10~13级阵风,福建平潭北厝、牛山岛和晋安区北岭风力达14级,以平潭北厝44.7米/秒为最大。

预计,“杜鹃”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快速减弱,将于29日夜间移入江西境内,并减弱为热带低压。

厦门网讯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21号台风“杜鹃”于今日(29日)8时50分在福建莆田市秀屿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5百帕。

受“杜鹃”影响,28日8时至29日8时,浙江东部沿海、福建中北部沿海降雨50~90毫米,浙江温州和宁波、福建福州和宁德100~231毫米;浙江南部和福建东部沿海地区出现10~13级阵风,福建平潭北厝、牛山岛和晋安区北岭风力达14级,以平潭北厝44.7米/秒为最大。

另外,28日0时至29日8时,台湾大部100~200毫米,台湾中北部部分地区250~600毫米,新北和宜兰局地超过650毫米;台湾宜兰、台中、桃园、基隆等局地出现14~15级阵风,苏澳阵风达17级以上。

预计,“杜鹃”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快速减弱,将于29日夜间移入江西境内,并减弱为热带低压。

【大风预报】

29日08时至30日08时,南海东北部、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大部、钓鱼岛附近海域以及台湾沿海、福建沿海、浙江沿海将有7~8级大风,其中台湾海峡、东海西南部、福建中北部沿海、浙江东南部沿海的风力有9~10级,“杜鹃”中心经过的附近地区风力有11~12级,阵风可达13级。

【降雨预报】

29日08时至30日08时,浙江东部和南部、福建、广东东北部、江西东南部和北部、台湾西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浙江东部沿海、福建东部和南部有大暴雨(100~180毫米),福建沿海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250~260毫米)。

海西晨报讯(记者 刘宇瀚)近日,记者获悉,目前同安气象雷达辅助观测阵地规划图已出炉,未来将用于辅助厦门新型雷达天气监测系统。

据悉,同安新型雷达观测阵地选址五显镇,总规模用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辅助观测阵地将配备升级版的观测站设备,包括云雷达、风廓线、微波辐射仪、激光雨滴谱仪以及GPS遥感等。新的气象观测辅助阵地,不仅可以利用更加强力的雷达电波发射和回返来探测风、雨、云等天气情况,还可以利用GPS技术更有效地遥感地球大气,测定大气温度及水汽含量。

根据规划,厦门将分别在同安和翔安各建立雷达辅助阵地,同时还将在海沧区蔡尖尾山建成1个雷达主阵地,形成“三角合力”的新型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体系。建成后,厦门对台风、暴雨等的检测能力将更准确。

演武大桥,这座目前世界上离海平面最近的跨海大桥在天文大潮后紧贴海面

水里面喝咖啡加遛狗

出行提醒

厦门停运211趟列车

东南网9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泓 崔晓旭 林芹 曾益航/文 常海军 沈威 陈巧思 吴晓平/图 通讯员 潘璀璇 刘少辉 陈雪清)受台风“杜鹃”影响,厦门铁路两站9月29日停运以下经由福厦线、向莆线运行的211趟列车。持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以在5天内到全国各铁路车站办理全额退票手续;在12306网站购票还未换取纸质车票的可以直接在网上办理退票,不收取退票费。

台风侵袭期间,铁路部门将根据风速雨量情况,采取限速、停运等措施,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旅客朋友可通过12306铁路客服平台,厦门车站官方微博、微信,或关注车站大屏幕、广播、公告等方式,及时了解列车开行情况,合理安排行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蹚水“过河”

厦门大桥底下,大批汽车遭了殃

厦鼓各航线全线停航

来自厦门轮渡公司的消息,受2015年第21号台风“杜鹃”影响,为确保安全,经海事局同意,9月29日零时起,轮渡公司各航线全线停航。复航时间将视台风及潮汐影响情况另行通知。

由于船舶严重不足,28日晚上9:00至12:00,鹭江道轮渡码头往返钢琴码头居民航线和鹭江道轮渡码头往返三丘田码头的游客夜间航线将根据船舶情况不定时开航。

据悉,轮渡公司将主动对已在网上购买9月29日船票的所有订单进行全额退款处理,退款将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所退票款将退回支付的银行卡。已购复航前航班的乘客如欲乘船须重新购票。

厦金航线昨14时停航

受台风“杜鹃”影响,厦金客运航线于昨日14时停航,厦漳客运航线、海上游航线于16时前停航,客船全部进入避风点避风;停靠在厦门港货运码头的所有船舶于28日18时前离泊到锚地避风。

靠泊厦门邮轮码头的两岸直航客滚船“中远之星”在28日上午11时离泊前往东山避风。在港邮轮“天秤星”也在28日12时离开码头出港空放南下避风。

暂定今日18点后恢复

受今年第21号超强台风“杜鹃”的影响,厦航航班调整信息如下:取消9月28日台湾地区进出港航班;9月28日福州机场取消19:00之后的进出港航班,厦门和泉州机场部分进港航班取消;9月29日白天厦门、泉州和福州3个机场进出港航班取消,暂定18:00后恢复。

昨日中午,曾厝垵,海浪冲上木栈道

第一码头,大潮“进攻”马路

美女为了避开大潮,只好“飞”上墙壁

●厦门今日停运211趟列车

●厦鼓航线今晨起全线停航

●台交通大乱近百万户停电

今年的第21号台风“杜鹃”于昨天傍晚5时50分前后在台湾宜兰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

台风登陆后并没有停歇,依然保持20公里/小时的速度朝西北偏北方向移动。厦门市气象台预计,台风将于今天早晨到中午在连江到晋江之间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预计最大风力为12级。

受其影响,厦门将迎来大风暴雨,并会有风暴潮。另据了解,福建省防指于28日上午启动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截至28日11时,福建已有26261艘渔船进港避风、老弱妇幼人员4954人转移上岸。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台风动态:正向福建袭来

据厦门市气象台消息,今年的第21号台风“杜鹃”于昨天傍晚5时50分前后在台湾宜兰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

台风登陆后继续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朝西北偏北方向移动。厦门市气象台预计,台风将于今天早晨到中午之间在连江到龙海一带沿海再次登陆,最大可能在连江到晋江一带,登陆时预计为12级台风。

受“杜鹃”影响,今天厦门将会出现暴雨天气,预计过程雨量为60-100毫米,局部超过120毫米。风力也会逐渐加大,预计最大风力在9-11级之间,平均风力为7-8级。在昨天晚上召开的全市防御“杜鹃”台风工作视频会议上,市长裴金佳在会上表示,要高度重视,突出重点加强防范,落实责任,做好风暴潮防范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厦门市气象台预计,明天厦门将转为阵雨天气,台风的影响会消失比较快。

台风影响:建国后第二高潮位

台风还没到,风暴潮先来了。昨天中午12时07分,厦门测到7.28米的高潮位,超过了7.2米的黄色警戒线。

同时厦门市海洋预报台预计,今天凌晨0时35分,厦门港会达到7.6米的最高潮位。在厦门历史上,1996年的第8号台风来袭时,曾经创下7.69米的最高潮位。今天凌晨的这一潮位,将创下建国之后的第二高潮位。

今天中午12时55分左右,厦门预计还会出现7.5米的高潮。再加上今天将会出现的暴雨,沿海低洼地带易发生潮水倒灌,请广大市民做好防御准备,游客和外来车辆应谨慎出行。

其中重点防御区域包括本岛西海岸、东渡港区、鹭江道、中山路、厦港沙坡尾、鼓浪屿东侧海岸、筼筜湖周边、马銮湾、杏林湾周边、五缘湾湾顶、海沧港区、同安湾、翔安沿海等。

为什么这次潮位这么高?导报记者从厦门市海洋预报台了解到,每年的八月都是出现潮位最高的时候,而今天正值天文大潮,再加上“杜鹃”步步逼近厦门,其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也就形成了风暴潮,使海水水位上升,出现了风暴增水。

海西晨报讯 受台风影响,今天厦门部分沿海低洼地带仍存在被海水淹没的可能性,厦门市交警支队提醒市民,驾车时尽量避开18个沿海低洼路段。

据悉,思明区的沿海低洼路段主要集中在鹭江道、环岛南路及其周边部分道路,包括第一码头BRT总站附近、磁安路、升平路、沙坡尾避风坞、厦大医院附近、民族路及筼筜湖周边等区域。

湖里区沿海低洼路段主要在厦门岛西北侧及五缘湾顶、环岛路东北侧部分。岛外沿海低洼路段有马銮湾周边、杏林湾周边、海沧镇—角美镇沿岸、同安湾顶西柯镇沿岸、琼头至东坑湾填海造地区域和翔安新店镇东侧海岸及大嶝岛、小嶝岛等区域。

路人走过第一码头被大浪袭击。记者 陈理杰摄

厦禾路转鹭江道一段,水淹没了马路。记者 陈理杰摄

潮涌!海水倒灌 现“威尼斯”

双重原因推高天文大潮,今日零时15分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厦门第二高潮位。

海西晨报讯(记者 曾昊然)“厦门变身东方威尼斯了!”昨日,在厦门,“天文大潮”成了最热关键词。

今日零点15分,厦门出现762厘米的最高潮位,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厦门第二高潮位。

今日凌晨出现新的高潮位

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预报室主任张世民告诉记者,昨日12时5分,厦门迎来了28日—30日的天文大潮第一个高潮时段,潮水高达730厘米以上,高出黄色警戒线水位10厘米左右。该水位与去年10月10日出现的当年最高潮位———740厘米,已经很接近了。

据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最新消息,今日零点15分,厦门出现了第二个高潮时段,水位刷新记录,最高潮位达到762厘米。该潮位不仅突破了最高级别的红色警戒水位(760厘米),而且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厦门第二高潮位。

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厦门第一高潮位出现在1996年,由台风造成了769厘米的最高潮位线。

据悉,昨日上午,厦门海洋环境预报台已经发布了最高级别风暴潮红色警报。

两大原因推高天文大潮

为什么这次天文大潮来势如此“凶猛”?张世民介绍,天文潮每个月都会出现(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每年农历八九月的初一、十五前后,厦门均会出现潮水位较高的天文大潮。而今年碰上“超级月亮”,月亮所产生的天体引潮力对潮汐水位上涨起到了作用。此外,正好台风“杜鹃”生成,对厦门产生影响,在台风和月亮的双重作用下,这次天文大潮的潮水位就特别高。

张世民表示,今日13时许还将出现第三个高潮位,最高潮位预计将达到750厘米,请市民和相关部门做好防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一码头,一名男子背女孩过“河”。记者 陈理杰 摄

第一码头 积水漫过膝盖

一起来鹭江道看海!昨日,天文大潮来袭,鹭江道一带多处低洼地成“海”。

昨日11点整,在BRT第一码头站,涨起的潮水已开始“占领”码头。靠近旅游客运码头的一处地下停车场入口闸门关闭了。收费员告诉记者:“今天地下停车场不能停车,一会儿潮水来了,怕会倒灌进车库排不出去。往年遇上大潮,水最深时曾漫过脚踝。”

12时许,第一码头一带已经成了一片“海”,积水最深处没过成人的膝盖,过路的行人都不得不挽起裤腿,小心翼翼地蹚过积水。

升平路 店面被潮水“攻占”

昨日中午,轮渡升平路与鹭江道交界处也开始出现海水倒灌。一会儿工夫,升平路部分低洼路段就被海水淹没,倒灌的海水还沿着海后路漫延到中山路,不少商家被迫暂停营业,升平路一度还禁止小型车辆通行。

眼见潮水涨势汹汹,有些店员忙着拿扫把和水桶扫水,可是徒劳无功,店面还是被潮水“攻占”;有些人见情况不妙,赶紧关门,并搬来早就预备好的沙袋堵住门口,防止潮水涌入。(记者陈璐 见习记者 吴宇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对于天文大潮,沙坡尾居民很淡定。记者 唐光峰 摄

沙坡尾 居民带爱犬练游泳

昨日11时许,记者走进沙坡尾避风坞内,只见海水已经漫过进船通道。沙坡尾的住户都使出“抗潮”绝招———家家户户在门口建起“小堤坝”。

所谓“堤坝”,就是由砖头砌成的30厘米高的小围墙。居民黄先生说,别小看这“堤坝”,它足以把海水拒之门外。

虽然街道上已“水漫金山”,但沙坡尾居民却十分淡定,他们有的三五个好友相邀优哉地打起了麻将,有的饶有兴致地带爱犬练习游泳。“难得见到这么高的水位,正是我家狗狗练习游泳的好机会。”

沙坡尾居民说:“每年都会遇到涨潮,提前做好准备啦!”原来,早在27日,蜂巢山、沙坡尾等社区工作人员就挨家挨户上门通知居民注意防范潮水。每年潮水退去后,他们还会入户查看情况。(记者曾昊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集美鳌园出现“大鳌戏珠”奇景。网友供图

集美鳌园 出现“大鳌戏珠”

昨日,受天文大潮影响,海水涌入集美鳌园,呈现出另类的美景———“大鳌戏珠”。

据悉,鳌园门口大圆盘设计之初特意比周围地面低了约两个台阶。大潮来临时,海水上涨,从大圆盘旁边的孔洞涌入,将大圆盘填满。

昨日12点左右,记者来到集美鳌园。此时,大潮已经开始,鳌园外的海平面开始上升。5分钟左右,大圆盘的出水孔开始冒出海水。不久,大圆盘就被海水填满。

“每年农历九月,鳌园都会出现‘大鳌戏珠’奇景。”鳌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台风“杜鹃”影响,这次“大鳌戏珠”比前几天的更壮观。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