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福州新闻网10月21日讯 昨日,青运会击剑比赛继续在福建宁德展开。继首日福州队黄梦恺摘得男子花剑个人金牌后,我省厦门队再传捷报,熊雪莹拿下女子花剑个人冠军。

在女子花剑个人赛中,熊雪莹和傅依婷双双杀入半决赛,与南京队和沈阳队分别对战。最终,熊雪莹拿下金牌。

今日,击剑比赛将进行女子重剑个人和男子佩剑个人决赛。花剑是福建优势项目,福建男子花剑将向团体金牌发起冲击。

(福州日报记者 谢星星 李夏薇)

福州包揽蹦床男女团金牌 黄珊汕享带队夺冠喜悦  

福州队选手周晨琳在女子团体决赛比赛中。

福州新闻网10月2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林玉和/文张人峰/摄)福州蹦床迎来了闪光时刻!在昨天的青运会赛场蹦床团体赛中,福州蹦床队的小队员们以他们堪称完美的表现,喜获男团女团两枚金牌。在首届青运会上一举包揽蹦床团体两枚金牌,这不仅展示了福州蹦床强大的整体实力,也标志着黄珊汕、郑晓鋆等蹦床名将退役后,福州的蹦床小队员们开始书写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

强势表现 力压竞争对手

在前天进行的蹦床团体预赛中,福州男女队均列第三名。昨天下午开始的团体决赛分为单跳和网上两个部分,其中单跳各队派1名选手参加,网上比赛各队有3名选手参加。福州男队的徐国恺参加单跳比赛,林隆彪、傅梵涛、杨江森携手参加网上比赛;福州女队的黄靖怡参加单跳比赛,周晨琳、林倩麒和杨丹妮娅参加网上比赛。

在率先进行的单跳比赛中,黄靖怡以62.3分位居女子第一,徐国恺以65.1分位居男子第二,他们两个的出色发挥,为整个团体的良好表现奠定了基础。

在网上比赛中,福州蹦床队的小伙姑娘们表现同样出色,女队的林倩麒得到了54.210分的最高分,周晨琳的51.310分也排在所有24名参赛女选手的第四名,杨丹妮娅47.750分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最后福州女队以总分184.420分夺冠,这个分数比亚军广州队的179.370分高出不少。

福州男队小伙子的优势也很明显,林隆彪得到全场最高的55.675分,傅梵涛得到全场第二的55.065分,正是得益于他们的强势表现,福州男队最后以总分196.130分夺冠,太原队以192.450分位居第二。

分享喜悦 力争再创佳绩

在最后成绩出来的那一刻,福州蹦床队的所有教练、队员紧紧相拥在一起,蹦床队的领队严惠敏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她对小队员们说:“你们真是太争气了,我爱死你们了。”大家一起站上了领奖台,大家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胜利时刻,以前是自己上台比赛享受胜利的喜悦,现在是率领小队员夺冠站上领奖台,黄珊汕的内心体会肯定比其他人要更丰富和强烈。黄珊汕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今天的决赛中,我们这些队员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各个环节做得都非常好,表现堪称完美,这次男女团都能拿到金牌,我感到十分自豪和开心。”

当然,更应该铭记这一天的是那些上场比赛的小队员们,这些都才十四五六岁的小孩子,虽然他们以前也参加过一些大赛,取得了佳绩,但这次在自己家乡福州举办的首届全国青运会,他们拿到团体冠军,这个属于集体的荣誉,也将激励着他们在今天举行的个人决赛中再创佳绩!

温馨提示

青运会蹦床比赛今天下午3点开始将进行男子、女子网上个人决赛,福州男队的傅梵涛、女队的林倩麒将参加决赛角逐。比赛在福建师范大学体育中心体育馆(原名福建大学生体育馆)进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州包揽蹦床男女团金牌 黄珊汕享带队夺冠喜悦

  福州队选手杨江森在比赛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州包揽蹦床男女团金牌 黄珊汕享带队夺冠喜悦

  福州蹦床选手庆祝胜利。

榕77岁老伯骑车40多分钟看网球赛:运动不分老少

  老人观看网球赛。

福州新闻网10月2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何珍 文/摄)青运会顾名思义是青年人的运动会,而家住鼓楼区鼓西路年近八旬的林诚依伯,对青运会也乐此不疲,骑40多分钟电动车到海峡奥体中心观看网球比赛。

昨日上午不到9时,海峡奥体中心网球馆观众席入口处一位老伯引起了大家注意,老人家向志愿者询问从哪里入场,在志愿者帮助下老人进入A3区观众席坐下。

老人穿着朴素,裤子上有三四处打了补丁,可以看得出生活很俭朴,但他却舍得花50元钱买票看比赛,引起了记者好奇。闲聊中记者了解到,老人今年已77岁高龄,是自己掏钱买票来看比赛的,他家住鼓楼区鼓西路,早上8时从家里骑电动车专程到这里看比赛。

老人告诉记者,他叫林诚,原本是要看摔跤比赛,到售票窗口买票时才知道摔跤是在长乐举行,他想改为看排球,不巧的是排球也不在福州比赛。于是他买了一张9时30分开赛的网球门票。

老人说,运动不分老少,1957年他曾代表鼓楼区参加全市工人骑自行车比赛。

两场比赛(男双和女双)4个多小时,老人看得很投入,没有丝毫分心。老人说,比赛规则不是太懂,但还是能看得出大概,福州队打得很好(男子双打福州吕成泽/江兴胜VS杭州队吴易昺/于程阳)。

临近午饭时间,老人准备吃点干粮准备继续看下一场比赛。记者将中午工作餐让给老人吃,让他下午能更好地观看比赛。昨天老人看了网球馆中心场的全部比赛,直到16时30分才离开。

福州新闻网10月2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鄢斌)福建花剑果然名不虚传。昨晚的青运会女子花剑个人决赛依然是“福建德比战”,最终代表厦门队出战的熊雪莹以2:1力克队友傅依婷,获得金牌,这也是厦门在开幕式后拿到的首枚金牌。值得一提的是,获得铜牌的沈阳选手林绮雯是福建省击剑队交流到辽宁的队员,因此也可以说福建女剑客包揽了青运会女子花剑个人赛的前三名。

在4年前的南昌城运会上,获得女子花剑个人比赛前三名的选手伍玲、黄佳新和熊雪莹也全部来自福建省队。4年之后,福建女剑客再次包揽前三名,熊雪莹更是把奖牌的颜色从铜牌换成的金牌。

福建省击剑队教练李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熊雪莹是今年青运会预赛第一站的冠军。熊雪莹是左撇子选手,这是她的一个优势,因为大部分选手都是右手使剑,对左撇子选手的打法不适应,这往往让她有可乘之机。

傅依婷是今年全国青年锦标赛的冠军,在4月的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她获得铜牌,填补了我国女子花剑项目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上无奖牌的历史。

福州队“双喜临门” 蹦床队一天斩获2枚金牌(图)

  福州队周晨琳在女团比赛中

福州新闻网10月21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柯竞/文 叶义斌/摄) 昨日下午的福建师范大学体育中心馆,成了福州人欢呼的海洋。福州队“双喜临门”,以出色的发挥和绝对的优势一举斩获蹦床项目男子、女子团体两块金牌。教练黄珊汕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福州队整体水平较其他竞争对手更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

根据规则,团体决赛由3名网上运动员和1名单跳运动员组成,总分由3名网上运动员得分之和,加上单跳运动员两套动作平均分组成。在此前的资格赛中,福州男团和女团均位列第三。

首先进行的是男女团体项目决赛的单跳,福州队分别派出徐国恺和黄婧怡,徐国恺以两跳总分65.10分排男团第二,黄婧怡以总分62.30分排女团第一,为福州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进行的男子团体决赛网上部分,福州队派出林隆彪、傅梵涛和杨江森出场,傅梵涛曾在今年8月的全国青少年蹦床锦标赛中夺得13~14岁组的男子冠军,林隆彪则是黄珊汕的得意门生。优美的空中动作,高度分17.675分,第六个出场的林隆彪一举拿下了55.675的高分。3名队员均发挥稳定,团体总分196.130分,率先将蹦床男子团体金牌收入囊中。第二、三名分别是太原队和南通队。

18点左右,女子团体决赛网上部分开始,周晨琳、杨丹妮娅、林倩麒代表福州队出战。林倩麒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前日的女子网上个人资格赛中,她排名第三进入决赛,昨日她选择了难度分13.1的自选动作,技术分24.9,高度分16.210,得分54.210分。最终,福州女队以184.42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高出第二名广州队5.50分,第三名由上海静安队获得。

黄珊汕赛后表示,运动员基本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平,虽然在前一天的预赛中出现一些失误,但他们第一次参加大赛就能够在决赛中把每个环节都做好很不容易,这次能拿到男子和女子两块团体金牌感到非常开心。

今日,男子网上个人和女子网上个人决赛将举行,福州队傅梵涛、林倩麒分别参与这两个项目的金牌争夺战。

福州新闻网10月2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林春长)昨日,青运会举重比赛进行女子58公斤级和女子63公斤级两场比赛。代表福州出战的运动员李瑞,在女子63公斤级比赛中夺得银牌,冠军被太原队的周悦获得。

当天下午,首先进行的举重女子58公斤级比赛中,福州队和厦门队均没有运动员进入最后的决赛,武汉队周俊以抓举105公斤、挺举133公斤、总成绩238公斤的成绩夺得金牌 ,银牌获得者是来自呼和浩特的欧伶俐,她的总成绩比周俊少了3公斤;长沙的欧阳丽平获得铜牌。

女子63公斤级决赛的比拼异常激烈,代表福州出赛的运动员李瑞在抓举阶段的成绩为111公斤,排在16名运动员中首位。太原队的周悦抓举成绩110公斤,仅比李瑞少了1公斤。在挺举阶段,李瑞首把举起130公斤后,在接下来的134公斤重量试举失利,给了太原队周悦机会。周悦则在第二把举起了131公斤,和李瑞同样取得总成绩241公斤的成绩。而李瑞在体重上比对方多了0.28公斤稍显劣势,遗憾屈居亚军获得银牌,铜牌被长沙的杨艳南获得。

东南网10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王婷 江曲) 记者从福州火车站获悉,18日至28日,为了满足运动员、后勤保障人员和外地媒体记者购买回程火车票的需求,福州火车站将售票车开进青运会驻地,为各代表团提供购票一站式服务。

兰青色的火车票流动售票车开进了青运村阳光兹云商业街、贵安片区、媒体中心,开始为期10天的售票进“村”服务活动。记者在现场看到,售票流动车里,全国铁路示意图、票价表、里程表等一应俱全。

据介绍,此次进“村”的流动售票车配备了业务娴熟的售票业务尖子,不仅提供售票,还可以为已经在网络购票的相关人员提供取票服务。

此外,福州站(含南站)在候车大厅、进出站口等处设置了“青运会专用安检通道”“青运会专用检票口”“青运会出站通道”等绿色通道,“前往青运会接待服务站”等引导标识耀眼醒目。

黄珊汕成媒体追逐的焦点

黄珊汕成媒体追逐的焦点

东南网10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石磊磊/文包华/图)青运会的蹦床赛场,伦敦奥运银牌得主、世界冠军黄珊汕以教练身份带领五名孩子参赛。在看台上,有一个人正默默地注视着比赛,他就是黄珊汕的男友袁博。

为她买一辈子咖啡

袁博从事IT行业,今年33岁,比黄珊汕大3岁。五年前,他们俩一起玩网游时认识的,正式交往是在2014年。当时,黄珊汕刚做了膝部手术,之前是妈妈一直在黄珊汕身边照顾,后来袁博接过了这个“工作”。“她喜欢喝星巴克的咖啡,但训练忙,工作时间不规律,我是正常上下班,就给她买咖啡,带到北京体育大学的训练馆。”袁博告诉记者,有一天黄珊汕开了一个玩笑,“她说,这辈子她要给我出咖啡续杯的钱。这家咖啡从来没有续杯,也就是我要给她买一辈子的咖啡。”听到这,袁博爽快地答应了。

得到准丈母娘认可

“我的屋子都是他收拾,非常干净。这两年他只要有时间就陪我一起训练。我觉得他挺靠谱,是我先向他表白的。”黄珊汕说,这段感情也被自己妈妈认可。这一次,袁博特意请了年假,到福州给黄珊汕加油。对于未来规划,黄珊汕说将来应该会生活在北京,至于结婚计划,可能要放到明年。

东南网10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宋晖)“孙杨”和“许晴”都来青运会了?

这个“孙杨”可不是那个在泳池里劈波斩浪的孙杨,“孙杨”其实叫孙洋,他是福州女排U19的领队。在青运会开幕式上,他更是福州代表队的旗手。回忆起那个美妙的瞬间,孙洋说:“能代表福州队举旗,是对我的信任,此前就曾在省运会上为福州队举旗。”

而福州拳击队里,一名工作人员竟叫“许晴”,“许晴”呵呵笑着说:“我叫许青!福州拳击队总教练是郭显川,而我是队里的教练组成员。平时是在福州市体校当教练。”

福州蹦床男女队部分成员

福州蹦床男女队部分成员

东南网10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石磊磊 黄璇璇/文包华/图)以福建队为班底的福州蹦床男女队以预赛第三名打入决赛时,不少人都看淡他们夺冠的前景。但昨天,福州蹦床队包揽了男女团金牌,让不少人惊讶。

2013年,在全运会蹦床比赛中,福建女团痛失四连冠机会。此后黄珊汕退役当教练,何雯娜因为脚伤休息一年,夺冠男团阵容中也有主力退役,不少人担心福建蹦床会后继无人。这次青运会上,福州队重振雄风,拿到了男女团冠军。这样的成绩给了福建蹦床队的孩子们不少鼓励。黄珊汕告诉记者,第一次参加青运会,很多孩子想法多,决赛前,她对弟子说,“你上去的任务就是不要受伤。”这句话让弟子抛开杂念,正常发挥。此外,黄珊汕认为,福州男女队以预赛第三的身份晋级是好事,“没有头名的压力,也不用第一个出场,孩子们这次夺冠算是正常发挥。”

经过10天的较量,体操比赛落幕,福州队的马跃摘得双杠银牌,单杠、跳马铜牌。在击剑赛场,张恒在男重个人赛上获得季军。武术套路比赛在福州连江结束了两天的赛事,福州队继前晚拿到2金后,昨晚,梁龙飞、张黎分别在男子长拳棍术全能、女子太极拳 太极剑全能项目上为福州队再添2铜。

东南网10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汤先增)在青运比赛场馆,无论是运动员、教练员,还是工作人员、志愿者,脖子上都挂着各自的证件。这一张张证件,是出入青运赛场的凭证,也是赛事安保的重要一环。第一届全国青运会福州市执委会安保部证件管理处的民警陈明春,就是“掌管”这些证件的青运“看门人”。

陈明春之前在福州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指导处工作,有着丰富的户籍工作经验。今年元旦过后,他被临时抽调到青运会福州市执委会安保部,负责证件管理工作。

“测试赛7000多张,开闭幕式排练约1.7万张,火炬传递2000张,安保人员约2万张,开幕式约3.89万张,正式比赛时运动员、裁判员等各类人员约4万张……”陈明春告诉记者,青运期间,他预计要审核、制作15万张证。每一张证件,只要发现信息缺失或存疑,陈明春都要联系执委会各部室等部门,重新核对,直到确认无误,才能报送组委会证件,制作中心制作证件。

胡增荣在场馆外引导车辆

胡增荣在场馆外引导车辆

东南网10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恭璋/文 毛朝青/图 通讯员 晋交警仓交警)为确保青运会平安举办,不少老交警主动请缨,加班加点,坚守一线。

执勤“白加黑”五天未归家

胡增荣是福州市交警支队晋安交警大队机动中队民警,2000年从部队转业,至今已从警15年。青运期间,承办女篮U18比赛的晋安区体育馆是一处安保重点。作为一名老交警,胡增荣主动向单位提出请求:负责晋安区体育馆的工作。

从16日开始,他每天上午6点半上班,接引运动员车辆到晋安区体育馆,随后留在场馆外疏导交通;傍晚,比赛结束后,他负责将运动员车辆引导至驻地;如果有参赛队要熟悉场地,他还要返回体育馆。晚上10点左右,体育馆的工作结束,胡增荣又要赶到位于森林公园附近的检查站继续工作,直到凌晨才能下班。

胡增荣的家在西洪路附近,由于下班时间太晚,为了不打扰家人,他直接住在大队,已经5天没回家。他说,“青运会是自己从警15年遇到的最大活动,作为一名老交警,应当多承担些,家人也十分支持”。

临退休老交警带新兵担重任

昨日,在微信朋友圈,有网友分享说,最近在海峡奥体中心外,经常看到一名老交警带着一个“新兵”执勤。每天清晨,这对“忘年组合”就早早上岗,研究如何引导接送车辆、如何护送运动员进场离场……经验丰富的老交警,手把手指导新交警,两人的身影也成了奥体中心外一道独特风景。

记者随后了解到,这对“忘年组合”,老交警叫肖周文,今年58岁,从警近40年,马上就要退休;新交警叫林凛,刚刚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青运会是福州近年举办的最大活动,林凛很有激情,希望借这个机会锻炼、学习,而经验丰富的肖周文也愿意指导他,主动提出与林凛搭档。

傅依婷、熊雪莹(中)、林绮雯

  傅依婷、熊雪莹(中)、林绮雯

东南网10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黄璇璇)福州男花包揽金银,厦门女花效仿之!昨晚,青运会击剑女花个人赛在宁德师范学院体育馆结束,厦门队的熊雪莹、傅依婷杀进了决赛,前者夺冠,后者摘银。赛后,厦门击剑队教练黎照强告诉记者:“其实第三名林绮雯也是我们福建队的,交流给辽宁的。”

熊雪莹剑感好

福建击剑队经过这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的一支劲旅,尤其是在花剑项目上。这次青运会,福建队将男女队“掰成两半”,男队代表福州,女队代表厦门出战。省队主教练李喆担任福州队总教练,省队教练黎照强负责厦门队。

提起夺冠的熊雪莹,黎照强透露说,“她是我们从广州队引进的。”他介绍说,熊雪莹的个子不高,从身体条件来说不占优势,但她非常有灵性,脑子灵活,所谓的剑感非常好。记者还了解到熊雪莹是一位左撇子选手,黎照强告诉记者,“这是她的一个优势,因为大部分选手都是右手使剑,对左撇子选手的打法比较不适应,这往往让她有可乘之机。再者,我认为左撇子选手好胜心更强,比如林丹。”

闽苏两队实力最强

记者注意到这次青运会女花8强名单中,厦门队和南京队各占3席,沈阳有2位选手入围。这是否意味着国内青少年女花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呢?黎照强表示:“主要还是福建队和江苏队之间的竞争吧。代表沈阳获得铜牌的林绮雯,还有去年参加青奥会的黄啊丽都是我们福建交流过去的。”

闽侯姑娘杨婕(红衣)在比赛中

闽侯姑娘杨婕(红衣)在比赛中

东南网10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宋晖文/图)昨日,青运会拳击赛在闽侯青口镇文体中心体育馆正式开赛,5天的比赛将决出7枚金牌。昨日,最引人注目的赛事当属女子48~51公斤级的比赛,青奥冠军常园、福州队的杨婕都拿下了首场比赛。

青奥冠军常园 买衣服从不纠结

拳击赛首日首赛便由石家庄队的常园出战。去年青奥会训练时习近平到青奥村参观,就曾看过常园训练,习近平边看边点评,勾拳打得好,也很擅长直拳、摆拳。去年的青奥会常园拿到了冠军。

常园以3∶0拿下对手应属意料之中,赛后常园接受采访时称:“第一场比赛有点紧,身体发沉,这不是我最好的状态。通常比赛第一天都会这样。”

常园说,因为爷爷爸爸都是练武术的,所以从小就喜欢武术。但武术毕竟是表演性质的,而她更喜欢竞技性更强的对抗,所以喜欢拳击,会把拳击当作职业。“平时我喜欢打台球、唱歌,别看拳台上像个男孩,但生活里我也喜欢穿裙子,出门逛街也要化妆的,不过我买衣服通常看上就直接买走,不会纠结那么多,个性会比较爽直些。”

闽侯姑娘杨婕 亲友团来了几十人

福州拳击队昨日首战的是闽侯鸿尾姑娘杨婕,她一出场,满场喊的都是她的名字。家门口作战,亲友团就来了好几十号,而杨婕不负众望,以2∶1拿下首胜。

“发挥得有点软,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犯规动作比较多。”杨婕赛后对记者说,“可能因为亲友团来得太多有点紧张吧!”首场比赛杨婕较为艰难,最后一局才发挥出了摆拳优势,抓住局点。她告诉记者,“我是小学六年级被教练发现,送去练拳击,就觉得挺好玩的,平时爱看成龙的电影,拳击偶像是帕奎奥。今后的规划,想做个体育老师,带着孩子玩体育,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接下来如果杨婕能赢下下一轮的对手,就将在1/2决赛中遇到强手常园。

@@271468@@_A45_lht5a56

林国荣和他收藏的签名书

@@271467@@_A45_lht5a55

莫言的签名书

东南网10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余少林 文/图) 16年来,长乐漳港的林国荣执着于一件事——收藏作家签名书。现如今,在他的书屋中已有1200本签名书,这些书的作者包括魏巍、季羡林、贾平凹、莫言、苏童……

对于林国荣来说,一本书就是一个故事,每本书他都会认真读过,还会写读书心得。

偶然机会让他爱上签名书收藏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林国荣位于长乐漳港的书屋,5大书柜摆满了签名书,有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季羡林的《人生絮语》、莫言的《檀香刑》、苏童的《黄雀记》、铁凝的《想象胡同》……

林国荣,现年43岁,是名乡村医生,原本爱好集邮、收藏名人信封签名。1999年,他将一个信封寄给当时北京大学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求取签名。厉以宁不仅给他的信封签了名,还另外赠送了一本签名书。这次意外的收获,让林国荣萌发收藏作家名人签名书的想法。

林国荣说,早年,要得到作家的签名,必须关注各种作家签名售书活动的消息,以前他常坐车到福州,到签名售书现场。

然而,林国荣越来越觉得,仅凭购买来福州作家的签名书,收藏的范围十分有限,于是他想到直接用寄书的方式,求取更多作家的签名。

2002年8月,他收到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让他激动不已。林国荣说,那一次签书后,他和魏老就常有书信联系,魏老很支持他收藏,还曾先后多次为他的收藏题词留念。

有人18万买本书 被他拒绝了

2001年,他购买了莫言著的《檀香刑》,将书寄到北京求取莫言签名,很快便有了回信。林国荣说,后来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签名书一下“身价百倍”,有人在网上叫价18万元,他不卖。

今年7月,他收到了苏童的《黄雀记》签名书,不久这本书获得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也有人想高价买,他也没卖。

林国荣说,他收藏签名书不为赚钱,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他想将这笔精神财富留给后人。

为何每次寄出的书多数会得到签名?林国荣说,其实很简单,他有个习惯,每一本书他多会认真读过一遍,然后在书的扉页上,写上书的来源经历、心得体会,好多作家可能是看到书上的心得体会而感动,为他的书签名留念,以示支持。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