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的十九大·全面小康的福建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级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如火如荼,精彩纷呈。

【全面小康的福建故事】身居福建幸福美

即时 | 2017-10-27 07:08

东南网10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陈梦婕)“我们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了,许多在闽台胞依然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话。大家表示,习总书记的话让他们倍感温暖,更看到了大陆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希望继续在大陆发展自己的事业。

作为离台湾最近的省份,福建已成为许多台湾青年的第二故乡。尤其是近年来,在双创浪潮下,不少台湾青年赴闽创业兴业,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了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纷纷选择在这里定居下来。

“想不到,福建变得这么美、这么好,跟台北比一点都不差。”5年前,台湾姑娘詹雅戎曾来过福建,去年再次踏上福建的土地,清新的空气、宽阔的街道、美丽的公园、繁华的综合体、热情的福建人,让詹雅戎对这片土地有了新感受。

在福州三坊七巷,詹雅戎经营着一家亲子厨房,因喜欢烘焙、跟孩子接触,她与不少大陆妈妈成了好朋友。“闲暇时,我会带孩子去公园做亲子活动,也会跟几位妈妈一起喝下午茶,还会逛逛福州城。福州不仅生态好,而且城市配套完善,真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詹雅戎说,在福州随处可用的微信、支付宝、网上叫餐服务,让生活更便利了。在福州生活了一年后,回到台北发现无法使用手机支付时,反而不习惯了。

身居福建幸福美,是越来越多在闽台胞的感受。从社工专业毕业后,涂佳荣进入台湾的一家青年职工交流协会工作。去年,他受聘担任福州市马尾区致睿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今年暑假,他牵头组织了福建首个“台湾社会工作系大学生福州实践计划”。活动期间,他们不但走访马尾的留守儿童,还赴武夷山举办海峡两岸青年社会组织公益研学营等活动。涂佳荣表示,福建出台了专门政策引进台湾社工到福建就业,还对用人单位实行就业补助,这让台湾社工看到了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以及广阔的就业、创业前景。

在台湾青年李文财看来,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环境优美、政策便利、市场广阔,是台湾年轻人赴大陆创业就业的好地方。去年,李文财在福州设立了台湾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旨在帮助更多台湾青年在福建创业就业。这一项目获得团省委“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的支持,李文财不仅得到了大陆导师的帮助,还获得5万元的创业扶持金。如今,台湾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已吸引50多家台湾企业、近百名台湾青年入驻,成为参与福建社会经济建设的新兴力量。

“孵化基地还入驻不少大陆企业和青年。在这里,两岸青年沟通彼此的设计、碰撞彼此的构想,不仅拉近了距离,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的活力与生机。”李文财说。

福建双创氛围浓厚,各种创业基地、创客空间等给台湾青年带来更多选择。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的苍沛在台湾经营自己的设计公司。2015年,苍沛和丈夫一起落户厦门海沧,注册了晶禧文创(厦门)有限公司。初来乍到,晶禧文创的业务主要依靠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的工作人员以及两岸朋友的牵线搭桥,业务着重为品牌策划和空间设计。经过一段时间试水,公司实力渐渐得到市场认可,业务趋于稳定。去年,晶禧文创还接手了鼓浪屿延平戏院的修复,苍沛把它视为自己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创业两年多了,苍沛觉得“既刺激又放松”。刺激,是因为大陆设计师多,要在竞争中胜出,就需要时刻保持创业的激情,拿出高水准的作品;轻松,用苍沛的话说就是“不用像在台湾一样,担心做完这一单就没有下一单”。苍沛告诉记者,台湾市场小,一家门店做出来,很快就有人用比你低得多的价格开始抢单。而大陆不同,今天在厦门做设计,明天还可以到其他城市做,市场广阔,让人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喜迎党的十九大·全面小康的福建故事:产业优加快转型升级调结构

即时 | 2017-10-18 10:13

 

闽侯县青口汽车城拥有东南汽车和奔驰汽车两个整车厂和180多家汽车配套厂,是我省重要的汽车制造生产基地。  本报记者 林熙 摄


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拥有北美、欧洲、中东、非洲等集装箱班轮航线143条,该中心成为复合型国际航运中心。 本报记者 林辉 摄


厦门自贸片区已成为全国第三大飞机融资租赁聚集区。图为厦门高崎机场海关工作人员正在接受空港代理公司的申报。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公司已形成年产10万辆中重卡、轻卡的生产能力。 本报记者 林辉 摄


2017第十五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游客参观晋江市石墨烯产业展区展出的系列产品。 本报记者 周明太 摄


晋江大面积的现代农业大棚在乡间田野铺开。 本报记者 王毅 摄


在位于福州滨海新城的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大幕开启。作为“数字福建”建设重要承载平台,产业园将集聚发展千亿级的信息化高端产业,打造福建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示范区。 本报记者 周明太 摄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穹顶吊装成功,这标志着该机组已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本报记者 周明太 摄


福建神画时代数码动画有限公司整合下游合作厂商近30家,成为国内动漫行业的排头兵。 本报记者 游庆辉 摄


福建联合石化公司成立创新创效工作室,组建党团员突击队,推进企业创新驱动。 刘泽阳 摄


南安市福建瑜鼎机械有限公司与西班牙团队长期合作,研发的机器人设备销往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 本报记者 王毅 摄

福建故事扶贫篇:“七个一”叠加 共筑脱贫路

即时 | 2017-10-18 08:59

——全国第四个“扶贫日”云霄见闻

东南网10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王一雄)10月17日,全国第四个扶贫日,云霄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精准扶贫宣传标语,身穿白大褂、肩挎出诊箱的医生在贫困乡村开展义诊活动,金秋助学、扶贫慰问活动接踵而至……热火朝天的扶贫场面,是云霄开展“七个一”脱贫日系列活动的缩影,“七个一”即一条宣传标语、一支社会扶贫志愿队新成立、一场医疗义诊、一场扶贫志愿队集体进村入户慰问活动、一次“走进乌山革命老区扶贫济困助残送温暖”公益活动、一场扶贫助学金发放仪式、一次社会扶贫电视宣传。

10月17日,云霄酒类收藏协会深入和平乡开展扶贫慰问活动

结对帮扶 多方协作“一对一”帮扶

除了千名干部挂钩贫困户,云霄还积极搭建方便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平台,成立七支扶贫志愿队,集结在脱贫一线,对接5个乡镇20个村,挂钩116户贫困户,共同演绎出一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合唱”。

10月17日,县委书记王金狮带头执行“扶贫工作日”制度,到和平乡东方村庙后自然村对挂钩的吴石步、吴石成、陈坤铁开展慰问帮扶工作,为贫困户吴石步送来了3000元生产资金,帮助他解决金枣种植缺资金、肥料的难题。“这笔钱真是及时雨,政府对我们太好了,去年暑假,王书记还帮我女儿申请了助学金,还帮我申请了大病医疗补贴。”吴石步说。

刚送走王书记,吴石步又迎来了酒类收藏协会会长陈健朝。陈健朝亲切地喊了一声“老哥”,这一声问候暖到吴石步的心坎里。酒协扶贫志愿队为他送去了粮、油等慰问品,并与他面对面交流,认真了解他的家庭状况,鼓励他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早日脱贫致富。

在扶贫的大舞台上,政府既要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还要凝聚社会力量,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除了酒协,其他六支扶贫志愿队也齐出动,一路风雨偕行,他们无畏山路泥泞,无惧山陡道滑,一一拜访贫困户,为他们送去慰问品,总价值共计3万余元,并帮助穷亲们摸底子、换脑子、搭梯子、引路子,将希望种子植入贫困群众的心田。


10月17日,县卫计局组织下乡义诊活动

助学义诊 解决低收入户燃眉之急

“看病难”问题这根敏感的社会神经,一直牵动着千家万户。10月16日到17日,云霄县卫计局组织县医院、县中医院和火田、马铺、下河等乡镇卫生院医疗人员组成健康扶贫义诊小分队,在岳坑、枧河、车圩等乡村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县医院、县中医院选派了内科、外科、骨科、中医科、妇科等专家组成医疗服务团队,为贫困村村民开展内容丰富的义诊服务。

义诊活动现场火热而有序,前来咨询的村民络绎不绝。义诊中,针对村民提出的常见病、慢性病等问题,医务工作人员耐心答疑解惑,并免费为他们测量血压、检测血糖、视力等,做初步诊断,根据病情提出合理治疗方案。同时,医务工作人员还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医务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耐心细致的服务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赞誉。“这种活动很方便,在家门口就能检查身体和健康就医,真好!”村民朱灿彬发自肺腑地说。

此次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共发放健康教育各类宣传资料5000多份,义诊咨询500多人,免费测量血糖300多人。医生下村巡诊就像一把金钥匙,捅开了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村民的床边炕头、村口路边、田间地头都成了医生的诊所,下乡巡诊形成了定点巡诊、床头问诊、地边看诊、招手即诊、路边随诊的诊疗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温馨、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每到金秋,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活动蔚然成风,教育基金会、金秋助学工程、企业助学活动此起彼伏。贫困学子圆梦上学而绽放的笑脸,成为最美的一道风景。10月17日,县扶贫办、县教育局对32名考上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发放助学金11.5万元。

“这笔钱对我的帮助太大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毕业后好好工作报答社会。”领到助学金的贫困生何淑峰激动地说。何淑峰家住马铺乡湖洋村,今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福州大学,但因家境贫穷,一度想放弃学业,最后在政府、社会的帮助下,圆了大学梦。

宣传到位 扶贫政策深入人心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更需要凝聚共识与聚合力量。云霄立足自身实际,注重媒体宣传强化网络正面引导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千名干部结对子 进家入户帮脱贫”活动,对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政策宣传,进一步提升宣传成效,确保有声音,有亮点,使扶贫宣传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大早,东厦镇党委副书记吴燕钦就来到东厦镇船场村贫困户方添喜的家里,了解他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率,并现场给大家讲解“扶贫宝”、小额信贷、“造福工程”异地搬迁补助标准等扶贫优惠政策,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项项政策的解读,把脱贫的动力注入贫困群众的胸中。“建房、看病、创业都有补助啊!”方添喜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此外,云霄县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由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开发区)、各建制村分头负责在电子显示屏上播放或悬挂“10·17”扶贫日的宣传标语,充分展示全县扶贫开发成就,分享扶贫创新成果。由云霄电视台组织、策划、制作关于精准扶贫的专题宣传报道,着力展示去年以来云霄社会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举措和成效,进一步扩大扶贫开发宣传声势和影响,奏响精准扶贫最强音。


小小杨桃变身致富果

福建日报记者 黄枫 通讯员 王一雄 摄影报道

杨桃岛上,随处可见“杨桃”元素。

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是省级扶贫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258人。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在下河村实施产业扶贫,构建新型杨桃产业经营体系,大力扶持杨桃种植业,加快发展杨桃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目前,全村杨桃种植面积6500亩,年产量2.6万吨,总产值1.2亿多元;从事杨桃产业的农户近900户,占总户数的87%。去年,该村贫困人口已实现脱贫133人,今年拟脱贫95人,并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下河村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注重培育龙头,不断壮大经营主体。大力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截至目前,全村共成立富达、和丰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吸收入社农户748户。


村民正忙着包装杨桃。

此外,该村还着力在提升品牌上下功夫,对外统一以“下河杨桃”打响品牌。目前,下河村已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下河杨桃”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下河村在壮大经营主体过程中,为帮扶贫困户专门成立了雨润合作社,将全村74户贫困户全部纳入。种植杨桃的贫困户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由合作社包购包销,并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培训。

该村还积极打造以杨桃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建设杨桃主题公园、杨桃岛,定期举办杨桃采摘季、杨桃美食节、杨桃王评选等活动。去年以来,有52户贫困户通过乡村旅游业实现增收,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浦城高门村:产业之“花”助力摘穷帽

福建日报记者 吴恩儿 通讯员 吴勇君 袁野

浦城县官路乡高门村村民在采收竹荪。

村道两旁翠竹摇曳,稻谷飘香;进入村庄,新楼矗立,村容整洁——这里是浦城县官路乡高门村。

“这几年村里变化真的很大,以前产业没有,房前屋后都是泥巴路,日子过得紧巴巴。”村民张彩秀说。

高门村是市级贫困村,2012年村委换届后,在新一届村委引领下,强基础,兴产业,村民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

产业兴,才能村民富。浦城薏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畅销市场,其中又以官路乡出产的薏米品质更佳。“种植薏米是高门村的传统优势产业,并大多可用山垅田种,我们要把它持续做强。”村支书胡裕忠说,今年村里种植的薏米有400多亩,每亩增收1500元左右。为确保村民增收,除了让村民加入乡里的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外,村里还引进公司,与村民签订收购保护价,确保销路不愁。

“真感谢现在的政策好,把路开到竹山脚下。以前,就是看着竹子在山上烂,也没法运下山卖。”村民周金龙说。高门村有竹山5000多亩,毛竹销售是村民的一项重要收入。周金龙的竹山又高又远,以前没有机耕道,砍下来的竹子卖了都不够人工费,真是山中有“钱”拿不来用。为此,该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开通竹山机耕道,竹子下山成本大幅减少,每吨竹子可增收300元左右。去年,周金龙卖了80多吨毛竹,增加收入2万余元。


浦城县官路乡高门村村民在采收竹荪。

“如今,村里90%竹山都开通了机耕道。”胡裕忠说。

“我今年在竹荪种植基地里做工,此外我还种了3亩薏米和2亩水稻,生活越来越好。”贫困户徐兆兴说。

为了尽快改变高门村的贫穷面貌,村支书胡裕忠今年初投资15万元,带头流转了180余亩农田,其中28亩引种竹荪,另外150多亩采用轮作方式,头季种植水稻,等水稻收割后,他又引进福建省亚龙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大球盖菇种植。

胡裕忠说,现在村里已形成毛竹、薏米、百香果、竹荪、大球盖菇等多个产业齐头并进态势,可以说是多业开花,村民每天都忙着在田间、果园和基地里,打牌、赌博以及游手好闲的人也不见了。

“现在全村21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4人,除了两三个年纪大实在没劳动能力的,全都在基地、果园做事,今年都将脱贫。”胡裕忠说,2012年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去年人均收入达1.2万多元。今年5月该村受县里表彰,获得“2016年度扶贫工作先进村”的荣誉称号,2017年也将彻底摘掉贫困村的“穷帽”。

“明年我们还将积极争取美丽乡村的项目,准备把高门村建得更美好。”胡裕忠说。


泰宁崇际村:借力景区激活内动力

福建日报记者 黄琳斌 通讯员 邱灿旺

游客在漂游上青溪

泰宁县上青乡崇际村是个美丽山村,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楼房坐落在青山之中,碧溪从村边蜿蜒流过,宽阔的广场、整洁的道路掩映在绿树红花中。

村主任李加良说,这里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上清溪景区上码头。以前,村民只能靠种山垅田为生,崇际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自发展旅游以来,崇际村做足“亲水养生、民俗美食、写生创作”文章,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新农村。2015年、2016年,崇际连续两年入选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生态村、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每天清晨,李冬玉都要带上工具,打扫景区道路。

对于这份工作,李冬玉非常珍惜。她有轻度残疾,不能干重体力活,丈夫又患有癫痫,家庭贫困,被列入省定贫困户。“多亏村里把我介绍到景区工作,老公也被安排做村里文化广场的卫生保洁和河道巡查工作,加上家里的农活,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李冬玉说。

据悉,村委会将村民组织起来,建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同时积极协调景区公司,要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合作社里的贫困户。目前,村民在景区当管理人员、排工、卫生保洁员的有200多人,占景区一线服务人员的40%。

“此外,还有8位崇际村民购置运排车辆,从事竹筏装运工作。景区所有竹筏均由崇际村民制作,优先采购使用本地材料,4位村民长期从事竹筏制作。”李加良说。同时,村里还引导村民开展上青桥灯表演、擂茶体验等活动项目,促进增收。


游客在体验磨豆浆

近年来,该村通过推荐就业、申请救助、低保兜底等方式帮扶贫困户53户140人,现已脱贫37户94人。

由于撤点并校,崇际村小学已荒废多年。为了盘活资产,村里引进雨雾半山养生山庄有限公司,利用废旧校舍,修建山庄,种植美国马斯卡丁葡萄、蓝莓、桑葚等水果20余亩。

2015年,乡里投资500多万元,建设400多米生态护岸,将河道变成崇际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这段河道被中泰旅游社承租,每年给村集体增收2万元。

除了盘活旧房和水资源,崇际村还将向上争取的100万元扶贫资金全部注入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开发经营上青民俗馆和上青游浆豆腐大排档等项目,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

“今年前8个月,已接待游客2万人次,收入70万元,但由于场地不足,还有很多游客没有办法接待。”面对自家豆腐坊火爆的生意,陈小辉又高兴又有点遗憾。

看到家门口络绎不绝的游客,陈小辉动了心思:“自己有做游浆豆腐的手艺,开个豆腐坊卖各种豆腐美食,肯定受游客欢迎。”据介绍,用当地游浆古法工艺制作豆腐,既不用石膏也不用盐卤,制作的豆腐香嫩可口。

2015年2月,在乡政府的支持下,陈小辉的豆腐坊开业了。现在豆腐坊年营业额达到100万元,雇佣当地村民13人。

上青乡党委书记廖芳求说,今年乡里依托上清游浆豆腐食品有限公司,开发上青游浆豆腐食品,推出上青特色“豆腐宴”。同时,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引导农户种植大豆、养殖泥鳅等。“依托游浆豆腐做足文章,让村民变成股东,增加了闲置土地租金收入,解决劳动力就业50多人。”

除了做大“吃”产业,“住”产业也成为村民致富的另一来源。

借着县里打造“全域化写生基地”的东风,崇际村引导9户农户发展具有“杉阳明韵”风格的民宿群,按照“绿野乡居”特色民宿标准发展民宿45间,床位180个,邀请高校师生、摄影家等来崇际村写生、采风。

“目前,已对接高校20余所,挂牌高校9所,实际解决6户贫困户就业问题,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李加良说。

据悉,2012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仅7800多元,去年已超过1.2万元。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正大步奔向小康。


蕉城西林村:特色农业撑起钱袋子

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郑雨桐

西林村村民眼中的致富百香果。 庄严 郑雨桐 文/图

秋日时节,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西林村水清天蓝,花果的清香与乡村古厝味道融为一体,让整个村落清亮恬静。

如今的景象,让人很难想到曾经的西林村。西林畲族村位于蕉城区东北部,人口275户985人,是蕉城区第四批扶贫重点村。

过去,西林村连一个像样的产业都没有。村民主要种一些水稻、芋头、蔬菜等,仅能勉强维持生计。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状态,2010年,西林村委前往平和县等地考察时,发现了红肉蜜柚品种,决定将这一优质农产品引回村里。

当时的老村干彭亮主动带头,开荒了200亩地,带领12户村民合作成立红肉蜜柚专业合作社。如今,红肉蜜柚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能达到100万元。

西林村还不断拓展产业发展模式,对接了欣然家庭生态农场。该农场针对如今市民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为顾客打造“家庭农场”,帮助种植绿色农作物并配送至家中。

“西林村的生态条件优良、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发展这种模式。”农场负责人林张宝说。如今,农场为30多户顾客配送农产品,年产值近20万元。

2016年,通过特色农业带动,西林村实现人均纯收入1.25万元。

西林村积极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2016年,西林村共有14户贫困户,通过引导他们种植草莓、脐橙等,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016年底,西林村实现脱贫13户。

贫困户陈星玉今年60岁,患有腰椎病,干不了重活,生活贫困。2014年,村里把他列为精准扶贫户,对接到合作社中做些除草、整地等轻松的活,一天工资150元。2016年年底,陈星玉实现脱贫。

“虽然才刚刚起步,但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贫困户雷学生在父亲过世后,郁郁寡欢,又没有积蓄,也不知道从事什么工作。今年,他在镇里的帮助下,获得了扶贫贴息贷款,开垦了3亩地种植草莓,生活状况逐渐转好。

产业发展了,可是村里的基础条件还相当滞后。西林村借助“造福工程”“美丽乡村”等政策的春风,大力推进村容村貌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40多岁的兰慈育,原本住在西林村东坑自然村。东坑村虽然距离主村不算远,但是交通很不便利,村民出行比较困难,更别提发展产业了。

“原先住的老房子,又暗又潮,一到下雨天就四处漏雨。”兰慈育说起自己原先的居住条件,一阵感慨。

2015年,西林村将东坑自然村的7户贫困户纳入“造福工程”补助对象,每户每人获得3000元补助,像兰慈育这样的少数民族群众还可获得额外的1000元补助。兰慈育利用补助款,在主村周边盖起了一幢二层小楼房。

2016年12月,考虑到东坑村村民的出行问题,西林村委又通过申请为民办实事“一事一议”项目,投入25万元,完成东坑自然村桥面拓宽工程,解决400多人出行难问题。

西林村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完成村内环境整治、排污改造、墙面改造、路灯改造工程以及村庄绿化、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宜业宜居的生活环境。

如今,蕉城乡村旅游如火如荼。蕉城区按照“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的总体思路,创新“旅游+”模式,盘活带动特色村镇、美丽乡村、传统村落、民居民宿等,建设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在这种大环境下,西林村委又琢磨着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清新的生态环境以及畲村等特色资源,开辟采摘游、亲子游、农家乐等多种休闲观光模式,发展乡村旅游。

厦门服务贸易与外包企业实现抱团发展

即时 | 2017-10-18 09:28

东南网10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潘抒捷)近日,厦门市服务贸易与外包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揭牌典礼在该市商务局举行,厦门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企业告别单兵作战,实现抱团发展。

据介绍,厦门市服务贸易与外包协会现有成员单位41家,今后政府、协会和企业三方将携手共同推动厦门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自2010年获批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以来,厦门市已形成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厦门特色。2017年,厦门已拨付各类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资金近2400万元,太古发动机获评“中国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称号,新科宇航和亿联网络荣获“中国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百强”称号。政策引领服务贸易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效果明显。今年1—8月,厦门服务贸易额达80.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5%,服务外包执行金额达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46.58%。

福建企业登记注册实现“一趟不用跑”

即时 | 2017-10-18 09:27

东南网10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日前,由该局研发的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正式上线,解决了企业登记过程的网上认证及电子签名瓶颈,向最终实现企业登记“零见面”及“一趟不用跑”迈出关键一步。

据介绍,该局已于今年6月1日上线运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登记系统可自动生成登记文书、自动核验申报数据,辅助申请人网上办理登记业务,有效节约申请人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截至2017年9月15日,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共核准企业设立登记4888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3.30%。

在此基础上,省工商局对登记系统进行优化整合、流程再造,研发了依托于电子签名的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系统上线后,申请人使用CA证书、电子营业执照或银行核发的个人数字证书,可在线完成主体身份认证及申请材料的电子签名,登记全程无需至工商窗口递交纸质申请材料。该系统于9月1日开始测试,本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

据悉,下一阶段,省工商局将依托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核发符合工商总局电子数据格式及技术标准的“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并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身份认证的作用,实现市场主体的网上亮照、验照等功能。此外,省工商局已经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邮政寄递业务,提供纸质营业执照的寄送服务。

 

平潭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增列旅游产业项目

即时 | 2017-10-18 09:26

东南网10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通讯员 林霞)日前,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布《关于平潭综合实验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增列有关旅游产业项目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在平潭综合实验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增列有关旅游产业项目。政策执行期从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通知》指出,在平潭综合实验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增列有关旅游产业项目,区内享受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鼓励类产业企业,统一按《平潭综合实验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17版)》执行。

此次增列的旅游业项目,包括游乐场、海洋馆、主题公园、影视拍摄基地、传统村落的开发与经营;海上运动、海域低空飞行、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海岛旅游的经营等。

品牌营销,新潮迭涌

即时 | 2017-10-18 09:25

东南网10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龙闻 杨志慧)

8月中旬,龙海市创建“中国休闲食品名城”,通过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论证。数据显示,去年,龙海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0亿元。龙海的休闲食品产业总量,在漳州占据过半份额。6年前,龙海所属的漳州市获评国内第三个“中国食品名城”,后者拥有千亿级的食品产业体量。

“泉州做品牌,漳州做生产”,是业内对漳州食品产业的直观印象。比起同样以食品工业见长的邻市泉州,消费者对于漳州的食品产业鲜有印象,其真正具有影响力的终端食品品牌仅有丹夫、泡吧、盐典等少数几个。

互联网崛起、渠道变革、消费迭代,全新的市场语境为漳州食品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新营销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传统品牌还是新生力量,都在寻求全新的品牌号召力。

出尽风头的明星营销

盐典是漳州少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饮料品牌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句“运动流汗喝盐典”让其闯入大众视野,此后稳居国内运动饮料第一梯队。最初为盐典提供品牌策划服务的,是漳州牧心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马祖海。

马祖海发现,尽管漳州食品产业根基深厚,却缺乏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当时盐典所属的福建康之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模仿果粒橙、酷儿、康师傅绿茶等市面上的知名品牌为主,市场主要在广大农村。”马祖海说。

实际上,这代表了漳州食品产业的基本形态。龙海市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林永川表示,2010年到2013年是龙海食品企业发展最迅猛的时期,大量资本涌入办厂,日益加剧了产品同质化乱象。“只要某款产品销量好,其他中小企业便一哄而上,连包装都真假难辨。”林永川说。

尽管缺乏创建品牌的氛围,但当地依然不乏有志于改变的业者。康之味与马祖海的合作便源于此。“10年前,做品牌相对容易,好的单品、广告语以及传统媒体渠道的推广,就可能在短时间内打响一个品牌。”马祖海说。

盐典最初的成功,手法即如此。2004年,定位于运动饮料的盐典问世,在市场培育阶段,品牌口号为“动力加油站”,并邀请广东一支知名街舞团队拍摄了电视广告,当年实现3000多万元的销量。

盐典真正引发广泛关注,是2008年。这一年,马祖海团队为盐典提炼了更加深入人心的广告语“运动流汗喝盐典”,同时,从福建走出的知名教练陈忠和、因《家有儿女》走红的童星张一山以及中国男篮开始出现在盐典的广告中。当年,盐典的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出尽风头。

实际上,漳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食品终端品牌,大都运用过这一品牌营销模式。龙海企业海新集团,曾重金聘请陆毅、大S等影视明星,为旗下目标群体为年轻人的子品牌“泡吧小脆”担任代言人。以罐头出口为主营业务的紫山集团,在开拓内销市场时曾聘请陈忠和、潘长江为自家酱菜产品站台。

消费迭代催生新营销

尽管以明星与海量投放为主要特征的品牌营销模式见效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海新与紫山目前已相继放弃了明星战略。事实上,业内对明星战略的质疑早已有之,主要担忧在于高费用推广模式在微利时代危机重重。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洪水河在受访时也表示,明星效应日渐式微。

传统品牌营销模式遭遇的更大挑战,则是传播环境的变迁。“当前,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年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审美取向、对新产品的尝试渴求等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传统的广告投放模式难以适应新的消费迭代。”龙海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黄秋平认为,新营销时代,品牌背后的文化、故事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更为重要。

黄秋平的另一个身份是龙海企业福建省卡尔顿食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的父亲在当地经营罐头厂20多年,OEM代工是其主要业务。2015年,他发起成立了新品牌卡尔顿,致力于用全新的思维和理念打造全新的品牌。

在卡尔顿的品牌概念体系中,“打造中国烘焙潮品牌”是其核心,其下又包括“轻烘焙、鲜烘焙、新烘焙”三大定义。其中,“鲜烘焙”指的是致力于打造30到90天的保鲜型烘焙产品。

在营销方面,黄秋平提出了“Y2Y”的理念,“‘Y2Y’即young to young,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已成为消费主力,品牌营销的关键便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寻求他们的认同”。因此,黄秋平不仅嫁接了服装领域的“潮品牌”提法,还借鉴了时兴的“为自己代言”路径。品牌形象“暖心潮大叔”,正是以黄秋平本人50岁时的模样为原型。目前,这一形象已被开发成微信表情包,黄秋平也常常亲自上阵拍摄平面广告。“比起明星代言,企业主以人格背书,更容易获取信任。”

一系列瞄准年轻人喜好的跨界合作,也出现在卡尔顿的营销方案中。冠名上海国际电影节、与《港囧》《喜欢你》等热门电影合作并开发定制产品、自建网红团队并在直播中进行产品植入、策划微博事件营销等手段不一而足。

今年4月,卡尔顿与中国儿童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用爱让孤独绽放”公益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孤独症儿童的美术作品,并在3个城市开展线下集体绘画活动。今年“六一”期间,卡尔顿以征集来的优秀作品为基础,开发了系列衍生品,并开展了线上众筹。按照计划,更多的作品将出现在卡尔顿产品的包装上。这也被黄秋平视为公益与商业成功的跨界合作。

南靖创业者曾荆阳则选择了借助热门IP的流量,为自己的品牌迅速打开知名度。去年下半年,在筹备创立休闲食品品牌土楼梦工厂时,适逢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热映。资本有限的曾荆阳以每年50万元的价格,拿下了大鱼海棠的使用权,将其用于产品包装。

传统品牌寻求新流量

比起新品牌的轻装上阵,已经积累了市场基础的传统品牌,面对新营销时代,更加充满困惑。“老牌企业只有不断抓住新的消费痛点,适应新的媒介传播特性,重塑品牌文化,并充分利用既有的渠道优势,才能有新的机遇。”马祖海表示。

2016年,康之味推出新品BV桑葚味饮料,挖掘了功能饮料市场较少涉及的细分领域——健康护眼,在营销方面费足了心思。譬如,在包装上融入视力表,推出扫码送现金活动与消费者开展更多互动、广泛布局自动贩卖机以适应新零售模式。“饮料市场需要概念上的更新换代,并充分使用全新的传播方式。”马祖海说。

在罐头领域,深耕海外市场多年的紫山集团,近年来有意开拓国内市场。洪水河表示,为了培育内销市场,紫山一方面在产品形态上迎合年轻消费者需求,开发出了可作为休闲食品的软罐头产品;另一方面,在包装上引入文创元素,其中,紫山计划于年内推出的黄桃软罐头,将由台湾设计团队“创意共享”提供文创包装支持。

海新集团则采取另一套策略——做市场上的稀缺产品。早在2006年,海新便引进了中国第一条奥地利HSSA全套原装华夫饼生产线,当年,海新出品的华夫饼在国内市场一炮打响。而后,“小脆”系列薯片、泡吧金牌鸡蛋糕、卡士达妙芬等单品都取得了成功。“从欧美等市场引进高端生产线,在产品品质、技术等方面抬高门槛,以形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曾经参与海新旗下丹夫华夫饼品牌策划的马祖海表示。

海新采取相似策略的最新成果是伯力爵产品。海新的技术团队曾13次赴欧洲考察,并投资10亿元,从法国引进主体设备,从德国、荷兰、日本等引入配套设备,经多年技术攻关,终于开辟了全球第一条全自动伯力爵生产线,产品主打高端市场,每公斤售价逾百元。

新福建镜像:机制活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即时 | 2017-10-17 11:51

华安县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图为该县兆鸿机械车间内,工人正在提花针织机生产线上加紧作业。福建日报记者林辉 摄

晋江市新塘街道杏坂社区为村里的外地菜农建起了拥有客厅、卫生间和厨房的免费小木屋。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平潭台湾商品免税市场自开业以来,累计销售额突破20亿元。 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南安市“泛家居”产业联盟成立,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全面发展。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福州江阴港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途航线,目前,该港共有4条“一带一路”航线。 福建日报记者 林双伟 摄

  上杭县太拔乡上村村通过资金和政策帮扶引入光伏发电项目。福建日报记者 肖东 摄

  沙县引导林农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土地入股分红”和“林地托管”形式。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莆田市双驰鞋业创新零售模式,几台制鞋机器与压模设备就是一个小型的门店工厂。 陈信云 林剑冰 摄

 

台湾自驾游车辆首次经厦入闽。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福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高银行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福建日报记者 林双伟 摄

  医改后,三明市的乡村卫生所更加规范,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保。福建日报记者 林双伟 摄

  湄洲湾北岸开发区港口是我省重要的深水中转港之一。目前,深水泊位码头已完成投资120亿元。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福建市场民生:商事改革,激发“福建活力”

即时 | 2017-10-12 11:00

位于马尾的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综合服务大厅 杨宇辉 叶青青 摄

东南网10月12日讯(海峡消费报记者 杨忠 文/图)9月20日,莆田市向福建省一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颁发了该市首张“43证合一”营业执照,整合21个部门43项涉企证照事项的“43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在莆田正式上路。而在全省范围,9月6日已启动“多证合一”改革。

营业执照是一个企业进行日常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证件。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再到“多证合一”,从“一照一码”到“先证后照”再到颁发电子营业执照,企业或个人办理营业执照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

我省商事改革持续释放制度红利,创新举措不断升级,新登记市场主体强劲增长。“商事改革三年半时间,我省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突破180万,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诞生2064户市场主体。”省工商局有关人士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福建活力”被有效激发起来了。

门槛低了,办企业方便了

“现在注册企业太方便了,不用验资,不用托人,不用提供一大堆的证件,也不用到各部门跑公章,受理后当天就可以拿到执照。”创业者陈玲刚刚注册了一家公司,说起整个办照过程,她对我省商事制度改革带来的变化竖起了大拇指。

不久前,陈玲想开办一家标准化事务所,为企业提供标准制定服务。但第一步她就遇到了困难:“该给自己企业取什么名字呢?”她准备了4个备选字号,托朋友去省工商局服务大厅查询。朋友告诉她,不用去服务大厅,现在只要在家里通过福建红盾网就可以进行企业名称预核准。她将信将疑地上网去试操作了一下,很快,字号确定了,她的企业注册成功了。

“对老百姓来说,通过创业来就业,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资金倒在其次,关键是信心。以前,像这样十几个字号‘查重’,至少要跑五六趟,光跑腿就把创业的信心跑没了。”陈玲感慨地说。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百姓曾经抱怨最多的政府服务窗口“三难”问题,经过多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服务水平提升,前两个问题已有明显改善,但“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2013年12月1日,平潭作为我省第一阶段试点地区率先启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随即,一个个“全国率先”的政策利好接踵而来,“办照难”“办证难”问题随之得以一步步解决。

这其中,企业注册登记的一系列便利化改革,成为商事制度改革的“急行军”。企业叫什么名字,自己上网查重,自主申报一键搞定,企业名称登记便利化改革极大缩短了市场主体名称登记时限。在注册资本登记方面,由实缴制变成了认缴制,让注册资本的门槛大大降低了。在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方面,推行申报承诺制,注册企业不必再提交租赁协议、房产证等使用权证明材料,只需填写《住所(经营场所)信息申报承诺表》就行了。

9月15日,研发成功的依托于电子签名的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可全程网上办理电子执照,企业办事人员“一趟不用跑”,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腿,让百姓少跑腿”。


8月22日,福州玮隆投资有限公司办事员姜女士兴奋地拿着自助打印的营业执照。

“多证合一”,办照办证容易了

过去开办企业,需要“先证后照”。2014年,国务院推行商事登记由“先证后照”向“先照后证”改革,除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需要“先证后照”的37项审批事项外,申请人可直接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只保留7类17项前置审批许可。

此举大大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先证后照”改革后,“照”好办了,“办证难”的问题却逐步凸显出来。

为此,省工商局先行先试,指导地方探索“三证合一”登记制。作为全国首个省份,我省率先在福建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开展“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试点工作,进而在全省所有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该项登记制度。2016年,我省作为全国4个试点省份之一,进一步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比其他省份早了3个月。与此同时,我省率先进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试点,比全国早了两个月。今年9月6日,我省正式启动“多证合一”改革,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为了着力缓解“办证难”,激发“双创”活力。今年4月5日,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在全省率先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其中的一项就是实行告知承诺制,这样,企业只要提供13类核心要件,其他5类非核心要件可以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提交即可。

马尾区方健大药房就是“合并核准”的首批受益企业之一。这家企业的白如玉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想开新药房,要先到窗口办理“药品零售企业筹建审批”,审批通过后才能办理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许可,再进行经营质量管理认证。实行“合并核准”后,3个事项合并成1个事项,办理时限由原来的31个工作日缩减为15个工作日,提交材料由3次22份简化为1次13份。“之前至少要跑3趟的申请,今天变成了一个事项,跑一趟就完成多本证书的收件。这为我们企业大大节约了时间、人力,我要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证照分离’改革点个赞!”不到10分钟,白如玉就在马尾区市场监管局窗口办好了申办手续。


舌尖安全,从一家监管到社会共治

□海峡消费报记者 冯旭 文/图

福州鼓楼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为膳食共治委员会督察员们讲解检查要点。

每到饭点,福州大学铜盘校区食堂就热闹起来。

“46号,粉好喽!”

9月24日晚6:02,“上海馄饨王”窗口传出响亮的吆喝。一位男生收起手机,端走自己的牛腩粉,哧溜哧溜吃了起来。

这食堂有个亲切的名字,叫“小马哥美食城”,是刚刚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营的。里面大厅敞亮,地面整洁,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帽子和透明口罩干净利落。

“不错,挺卫生的,我很满意!”一位正在吃饭的同学说:“听说前两天还成立了学生膳食共治委员会,派学生代表检查食堂卫生,以后就更放心了。”

学生膳食共治委员会,在我省还是一个新名词。福州市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林波说,这是局里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的重要探索。

食品安全,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狠抓“餐桌污染”治理,建设“食品放心工程”。5年来,我省日常监管收到明显成效,安全隐患得到有效防控。仅2016年,全省监督抽检食品及保健食品22711批次,检查食品药品生产企业1371家次,检查网络食品药品主体28512户次,叫停第三方平台食品网店经营21083户次,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5244起。

5年来,我省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创新,亮点纷呈。其中,培训引导“两代表一委员”、打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管,以期实现社会共治的模式尤为亮眼。今年,堪称“史上最严”的地方性食品安全法规--《福建省食品安全条例》将社会共治写入了要点,10月1日开始实施。条例的出台历时3年,经过了4次审议,对社会共治的强调,是深思熟虑之举。

“靠一个部门监管,三头六臂都不够用。让全社会都来参与,就多出了千千万万双监督检查的眼睛,让食品安全违法事件难以藏身!”林波深有感触地说。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福州市鼓楼区作为试点,做了很多思考和尝试。其中,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模式,鼓楼区更是积极探索。鼓楼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叶兵说,以前大学里的膳食委员会只负责跟食堂沟通饭菜的种类、口味和价格,“我一想,学生的饮食安全那么重要,为什么不能合并起来监督呢?”在叶兵的推动下,9月22日,福州大学铜盘校区膳食共治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5名大二学生经投票选举走马上任。

委员会主任、福州大学2016级会计一班的纪春析说,从前总担心食堂的蔬菜没洗干净,甚至根本没洗,也怀疑荔枝肉里是不是加了色素。“现在好了,我可以随时去检查!”

学校的食堂、小卖部是监督重点,环境卫生、原料控制、加工制作等10个方面26个要点要一一评定。市场监管局还给他们配备了“甲醛快速抽检管”和“农药残留检测试纸”,教他们对食材进行快速检测。

食堂不配合监督怎么办?纪春析很淡定:“我们会反馈给学校管理层,或者告知市场监管局!”

市场监管局是学生们的坚强后盾。“如果检查不合格,我们会进行处罚;一年处罚三次,就取消食堂负责人的经营资格。”叶兵说。

在林波看来,发动学生的力量来维护校园食品安全,这是一种很好的探索。接下来,他还想把这种模式推广到企业食堂、机关食堂,再从食堂推广到社会上的餐饮店,让人人都来为食品安全站岗放哨。

“真正做到社会共治了,大家也就吃得放心了!”林波对此满怀信心。


12315消费者有了“贴心人”

□海峡消费报记者 朱美芳

“还好福州12315帮忙,要不我只能接受霸王条款了。”

日前,刘先生在福州一家品牌汽车销售公司买了辆车,价格为15万元。谈好价格、签完合同、付完全款,正准备提车时,工作人员却要求他在店里购买保险,称不在本店购买保险就不能提车。无奈之下刘先生只好向福州12315投诉。

接到投诉后,工商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经调解,汽车销售公司认识到了过错,同意按照合同让刘先生提车,不再有其他附加条件。

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类似的消费维权案件日益增多,因此如何快捷高效地解决消费者诉求一直是工商部门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我省工商部门大力推行“维权直通车”“12315诉转案”、建立消费者权益行政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消费维权专家信息库等举措,消费维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全省各地的12315团队成为消费者眼中的“保护神”“贴心人”。

多方借力 让消费维权不再难

□海峡消费报记者 朱美芳

随着市场商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维权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为提升消费者的维权话语权,2012年以来,省消委会先后成立了金融、汽车、美容化妆、室内装饰装修、珠宝玉石专业委员会,由专业律师、业内专家,大学教授、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为受理调解消费纠纷、开展专业知识教育、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问题,为各级消委会、12315等职能部门维权提供专家意见和建议,得到社会广泛肯定。

除了借力专家,省消委会还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消费维权,加强社会监督,提升消费维权专业技术水平。省消委会向全省招募千名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志愿者,并与省委文明办联合举行纪念“国际志愿者日”暨“福建省十佳消费维权志愿者”表彰大会,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2016年,省消委会成立全省“消费维权志愿者办公室和各地工作站”,加强对消费维权志愿者的管理,使消费维权志愿者工作更加规范。

此外,为拓展维权平台、强化维权力度,省消委会还建立“支持起诉快捷通道”。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在人力、精力、财力上的弱势,不接受消委会的调解,消费者陷入要么放弃、要么诉讼的两难选择。为此,省消委会联合社会力量,与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建立了“支持起诉快捷通道”,免费为消费者诉讼提供帮助。可以说,快捷通道的建立,大大加强了消费维权力度,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简办证照 助力青年创品牌

□李典利

走进欧北安木木服饰有限公司网络销售部,“叮咚、叮咚……”网上下单的声响此起彼伏。

三年前,两对“80”后小夫妻离开沿海回到闽北小县城松溪创业,从零起步,把实体工厂与电商结合,让产品行销国内外,企业的销售额做到超亿元。

4人中伊慧、杨双梅、张平,仨松溪人是从小玩到大的“死党”,熊腾青是邵武人。他们从小就立志走出山区到大城市工作生活。

大学毕业后,4人来到广州闯荡,卖助听器,做服装代销,不久便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4年,4人先后投入40多万元,在泉州租了一小间厂房,购置机器,并招了20名制衣技工。但“小作坊”式的加工厂难以满足供给。公司计划增加用工时,遇到困难:泉州当地制衣技工稀缺,用工成本过高。

走,回家乡去!南平纺织工业基础好,纺织厂、针织厂就在附近,技术工人不难找,熊腾青分析。 对,互联网时代,不分地域远近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产品。当你有一个想法时,你可以先表达出来,然后在平台上进行展示,然后吸引喜欢的人去下单,拿到订单后生产,然后再送到消费者手里。杨双梅附和道。

简单的变更注销手续让他们的想法迅速变成现实。注销原来的公司,成立新公司,原来需要几个月才能办好的一大堆手续,松溪县市场监管局启用简易注销,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的新规定几天就办妥了。

2014年8月,他们的新公司在松溪开张了。今年8月,安木木迁厂至松溪正好3周年。3年间,公司的迅速发展远超过4个年轻人预期。目前,公司有2个加工车间,500多名员工。谁说小县城里没有大作为?当年他们走出大山是为了发展,如今,他们的梦想却在大山里实现了:“冲一冲,争取明后年做到淘宝天猫女装衬衫类目服饰排名第一,年销量过2亿元。”四位年轻人信心满满。

福建老百姓自己的法治故事:这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即时 | 2017-10-12 10:56

——讲讲福建老百姓自己的法治故事

东南网10月12日讯(福建法治报记者 赵忻 文/图)

在福建,法治既是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重要内容,更是重要的保障与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福建”建设与大时代同行,向党中央看齐,笃定谋与动,迎战难与险,拼出进与变,深刻改变了福建人的衣食住行。且看发生在福建老百姓身边的几个法治故事——

案子结了,竹子成林了

秋天的早晨,闽西山村的竹林里,风在流动。55岁的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营斗村村民老廖摸着竹子青青的杆,轻轻地感叹:“三年了,案子定了,竹子也成林了。”

回访老廖的龙岩市新罗区检察院助理检察官陈颖难以忘记,三年前,第一次到这里勘查时眼前的满目疮痍。

千疮百孔的山体缘起被告人吴某等人的贪念。2012年,吴某等人发现龙岩新罗区白沙镇营斗村的一个偏僻山场有稀土矿。之后便和合伙人在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雇了十几名工人开采。采稀土所用的化学药品,给当时的环境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他们的不法行为在2014年底被新罗区矿管办监察大队查获,当场查扣湿稀土矿十几吨。然而,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机关在立案证据是否充分的法律认定上存在分歧。”陈颖介绍,他们备案后,认为该案犯罪事实已发生,且案情重大,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先以事立案,然后顺藤摸瓜,揪出犯罪嫌疑人。

6月5日,龙岩市新罗区检察院依法对这起龙岩市有史以来最大的矿产资源破坏案件提起公诉,新罗区法院一审以非法采矿罪分别判处吴某等9名被告人二年至六年九个月刑期。

“经过这个案子才知道,保住了生态环境,就是保住了生命线啊!”这一片竹林,对于老廖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善,是经济收入的飞跃,更是意识层面的升级。

“管事的”给调解成了

作为一个女人,45岁的建瓯人张姐是不幸的。她中年丧夫,家中失去重要的经济来源。

本来今年张姐一家应过得欢欢喜喜,他们夫妻俩准备给22岁的儿子张罗婚姻大事,丈夫陈某为此更卖力地做工。大热天的,他和几个工友谈下一桩建房的活。谁料,在施工时,陈某失足坠楼身亡。

这事怎么办?死者家属在调解室外不依不饶,甚至提出不赔偿到位,就把尸体摆到雇主家里去。当时,雇主只愿赔偿10万元,这与张姐的要求相差甚远。

作为死者家属,张姐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那位“管事的”—— 建瓯市司法局小桥司法所副所长郑渊。

纠纷棘手,但郑渊始终耐心斡旋其中——在他的精心劝说下,死者家属不断下调索赔金额——由原来的80万元陆续降至60万元、50万元、40万元和36万元;雇主曾某也不断上调赔偿金额——由原来的预支10万元,陆续调至一次性支付20万元、28万元和30万元。

此时,双方的心理“价位”已相差不大,但就在这紧要关头,无论郑渊如何劝说,双方都不肯再让一步。

“双方始终对陈某的两个合伙人‘只字未提’,按理,雇主完全可以将两人‘牵出’来减轻自己的赔偿负担!”就在调解已陷入僵局之时,郑渊找来两位合伙人,和他们讲清与陈某之间的法律关系并动员他俩去做死者家属和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最终,双方采纳了由雇主赔偿张姐33万元的建议并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

“还好有个‘管事的’,不然这事拖下去,不知多麻烦!”矛盾在家门口就调解了,张姐松了一口气。

证件半小时就办好了

沙县白沙镇的小张投入紧张而有序的高中生活已经一个月了。今年夏天,为了庆祝他中考顺利,妈妈决定带他到香港旅游。“去旅游很开心,可是想到办理手续,我就有点怵。”15岁的小张想起从前亲戚为了手续一趟一趟跑部门的情景,头皮发麻。

7月1日,妈妈带小张去办港澳通行证。他跟着妈妈准备乘车去三明,可妈妈却带他来白沙派出所,小张很奇怪:“不是要去三明办吗?”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妈妈已为他提交了户口簿等证件,在拍摄完照片后,窗口民警立即为小张打印了申请表,并采集了指纹。不到半个小时,受理回执单已经拿在了手里。

后来小张才明白过来,在白沙派出所便民服务大厅,已经可以一站式办理出入境、户政、证明出具等业务,真正的“一站式”办结、“零距离”服务。

其实在来之前,小张妈妈已经通过白沙派出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查询到了办理证件所需要的材料和注意事项,省时省力。

“真没想到,半小时就成了!这是我中考之旅的美好开始。”小张很兴奋。

中秋节买猪蹄的钱有了

9月13日,永春郊区一处种满小白菜的园子里, 61岁的尤莲英(化名)正在埋头锄草。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响起。“呀,今年中秋节买猪蹄的钱有啦!”挂了电话,尤莲英心情大好。

这个电话是永春县人民法院打来的。

原来,2016年2月11日,康某财驾驶无牌摩托车碰剐到在机动车道步行的尤莲英。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康某财承担事故主要责任,尤莲英承担事故次要责任。案件经永春法院审理判决,康某财应赔偿尤莲英20838.8元。

案件判决后,康某财仅赔偿了尤莲英2000多元。经多次催讨,康某财仍未主动履行。余下的1.8万多元,对于步入花甲,并以务农为生的尤莲英而言,不是一笔小钱。

9月13日10时许,循着卷宗上的地址,永春法院的执行干警一行来到康某财家庭所在地的玉斗镇炉地村。

“你们是来找康某财的吗?”见到法院的执行干警,一名中年女子热心地引路,来到一栋毛坯房前。

然而,干警走进房子查找后,却未见康某财踪影。

“不会是他吧?”此时,在红砖房前围守的一名执行干警发现有个人光着脚急急忙忙从红砖房的四楼冲了下来,形迹可疑。承办法官当即拿出康某财的照片比对,发现正是他。

一晃眼的功夫,康某财又躲了起来。

“怎么房间里都没有?”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执行干警突然察觉到卫生间有细微的动静。打开一看,康某财果然正躲在卫生间的角落里。随后,康某财被拘传。

当天下午,康某财的亲属便赶到法院当场交了8000多元,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将剩余的钱交齐,承办人员遂通知尤莲英到法院领取执行款。

“有了这笔钱,能把眼前的中秋节过好,还能补贴点家用。”一纸判决正在慢慢兑现,并且很快就能完全兑现了,尤莲英对此信心满满。

点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定有序。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中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福建”建设紧紧围绕“人民”二字,取得了重大成就——让法治建设向着公正高效权威的目标扎实迈进;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展现,惠及越来越多的福建人。

法治福建:新福建,在法治的轨道上奋进

即时 | 2017-10-12 10:54

东南网10月12日讯(福建法治报记者 兰国斌)

泉州永春县法院拘传“老赖”。

法者,治之端也。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培育发展动力,激发社会活力,凝聚社会合力,把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五年来,福建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以改革、创新、担当、实干的勇气和精神,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省,建设法治福建的新局面,努力把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法治保障。

科学立法

关注民生热点难点

面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立法如何建章立制、定分止争,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破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最顽固的症结?

福建省的做法是:积极推进“法治福建”建设,把法治精神作为主心骨,真正信仰法治、坚守法治。

2015年3月25日,省委书记尤权在全省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专题培训班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心中高悬法律明镜,手中紧握法律戒尺,保持敬畏之心,常怀戒惧之意,真正让法治信仰深深植根于灵魂深处,真正做到“心中有法、虑必及法、行必依法”。

依法治省,立法先行。五年来,福建省扎实推进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效能建设以及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法,先后制定出台820部法规规章,从立法层面有力保障了人们共享发展成果。


龙岩新罗区检察官现场取证。

严格执法

规范公权保障私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在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引下,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创新发展成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不竭动力。

五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快推进“互联网+行政审批”服务,建成全省统一的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了省、市、县三级7万多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

五年来,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出台《福建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工作办法》,市、县(区)政府和省直部门行政执法事项全部进网办理,接受全程实时监督,实现执法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梳理各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权责清单全覆盖。

……

五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亲和力,打造过硬队伍,一份份定制版的民生“大餐”,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便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日俱增。

公正司法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立案难、执行难、见官难等痼疾成为司法运行成效的“拦路虎”。在人民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和期盼中,司法体制改革打响攻坚之战。

五年来,福建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省法院系统改革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裁判文书签发签署机制等,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推动院庭长直接参与办案;全省检察系统建立办案组织设置、检察官业绩评价、司法档案建设管理、退出员额管理、司法过错责任追究等配套改革制度,推动司法责任制落地。

五年来,福建在全省推广引入律师第三方参与调解和涉法涉诉信访化解机制,推动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省公安厅建设“执法公开平台”,积极向社会公众或者特定对象公开执法依据、办事流程、办理结果、生效法律等情况。

如今,一项项司法体制改革制度成果的落地实施,为保证公正司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明白沙派出所服务居民。

全民守法

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建立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大厅;

推广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

完善“12348”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热线;

……

2014年,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司法部的相关部署,福建省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就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建立遍布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作出安排。

国家机关不仅要执法、守法,还要肩负起全民普法的重任。这是推动全民守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

五年来,福建省先后出台《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等配套文件,不断加快《福建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立法进程,扎实推进 “六五”“七五”普法工作。

点评

改革红利,在破竹之势中得以释放:如今,福建省不断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已成为全国法治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2016年,全省居民安全感率达93.92%,执法工作满意度达91.42%,综治工作连续12年进入全国优秀行列。

依法治闽,重在厉行法治。良法善治,为福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福建卫生事业:补短板 构筑守护健康宝塔

即时 | 2017-10-12 10:43

3月30日,《福建卫生报》联合福州儿童医院专家走进幼儿园,帮助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东南网10月12日讯(福建卫生报记者 黄波 李希文 通讯员 宁宇 陈鹏辉 杨大文 文/图)65岁的莆田居民老陈,腰部和腿部剧烈疼痛多年,在当地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动了手术,背上打了钢钉,但疼痛一直没有根除。最近,老陈转诊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病情有了新的诊断——低磷骨软化症,不过病因仍未明确。

家属原本打算带老陈到北京找专家。但在省立医院就诊期间,遇上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邢小平在福州教学查房。根据临床经验和病理检查报告,邢小平判断这是肿瘤造成的。果真,老陈的右腿股骨附近长了一个肿瘤。近期,他将在福州完成手术,无需远赴北京。

这是近年来我省老百姓寻医问药时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构筑起一座守护全省人民健康的宝塔。五年来,我省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补齐我省卫生健康事业的短板,大力扩充各级医疗卫生资源, 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省群众看病就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016年8月,长汀县新桥卫生院医生付礼甲,在岗头村入户为行动不便的高血压患者开展随访服务。

做强基层 形成合理就医格局

2014年,福建省被列为全国深化医改综合试点省份,所有市、县均被列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在今年8月4日召开的福建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三明、长汀等地在会上交流经验。为提升县(市)及乡镇医疗服务水平,打通百姓看病的“最后一公里”,他们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三明初步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市县帮扶机制,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医联体内部实施多点执业医师制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医保支付纽带,推动服务导向转变;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工作合力形成。

今年1~6月,三明市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8358.51万元,同比增长11.0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数、医务性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1.76%、18.53%。

目前,长汀县县域就诊率达87%,其中乡级51.76%。基本形成“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症到大医院”的合理就医格局,建立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和保障可持续性”的基层医疗运行新机制,形成了“一归口三下放”的基层医改经验。2015年,这一经验还被写入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7月20日,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团队到省立医院交流护理查房。

合作共建 增强优质医疗资源

2016年9月,福建省政府与国家卫计委在福州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分别与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一对一”合作共建关系。

今年1月,《福建省医疗“创双高”建设方案》出台,明确在“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开展创建高水平医院和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及临床重点专科工作。

截至目前,我省已引进5个院士专家团队,在神经内外科、泌尿外科、肿瘤放疗等医学领域助力我省。附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方文华介绍,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后,科室与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对医生、亚专业组对亚专业组已经建立了随时联系的工作机制。

在“请进来”的同时,我省一批批医护人员也“走出去”。省立医院检验科主任黄毅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了两个多月。黄毅说,借鉴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的一整套国际标准的管理制度,自己科室也将建立一个有详细记录的、具有可追溯性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检验科作为一个重要平台科室的优势。“国内一些顶尖医院之所以牛,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技术牛,更关键的是管理理念先进。要想成为一流医院,就要借助共建的机会学习他们的医院文化。” 省立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朱鹏立说。

根据 “创双高”建设方案,到2020年,我省将有三所高水平医院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十三五”期间,还将建设21个省级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在省市三级医院建设60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打造临床专科龙头,让福建的老百姓在省内就能享受到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

7月,龙岩市中医院医生在连城县作老年养生讲座后,给患者现场看诊。省卫计委中医处供图

加快发展 中医药特色更显现

今年6月29日,我省中医名家杨春波获评福建历史上首位国医大师,陈民藩、杜建、吴熙获评首届全国名中医。这是对我省中医药事业多年来发展的一种肯定。截至2015年底,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占总服务量的比例达到22%。

福州市通过培植基层中医馆项目,使中医药在基层落地生根,中医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市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2013年到2016年,全省共开展了286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馆建设。

三明市尤溪县中医院创造性开展“互联网+中药房”探索,利用现代化信息和物流,将中药饮片、煎药等服务向社区和乡镇延伸,已在15家县级中医院试点推广。

宁德市柘荣县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机制,大力发展各项中医适宜诊疗技术。同时,助力太子参产业发展,年产太子参4900多吨,产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已建成中国最大的太子参集散地,医药物流销售额已突破3亿元。

到2015年底,全省已建和在建的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达到40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61个,基层中医特色专科(专病)126个,促进了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水平的提升,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种的诊疗能力也得到提高。


厦门:家庭医生就像自家人一样

2月14日,厦门同安区举办“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义诊咨询宣传活动,现场共签约3560人。截至目前,全区共签约15.87万人。

福建卫生报记者 章文 通讯员 陈灯 文/图

2月14日,厦门同安区举办“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义诊咨询宣传活动,现场共签约3560人。截至目前,全区共签约15.87万人。

当前,厦门市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45岁,人口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较好水平,人民共建共享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逐步形成。当地特色的“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了关键作用。

方便:不再每周跑大医院

56岁的陈嘉禧患高血压病多年。陈嘉禧说:“以前看病,要跑大医院才能开药,还只能开一到两周的药。医生不固定,每次去医院还要重复做一些检查。签了家庭医生后,医生固定了,了解我的个人情况和用药情况,可以开1—2个月的药,晚上遇到突发情况还可以直接给医生打电话。”

签约者不仅可以享受由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健康管理师提供的家庭式健康管理服务,需要转诊时可以通过家庭医生优先3天预约厦门各大医院的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还可酌情开4周—8周的用药。

省钱:免除500元起付线

厦门的“三师共管”,还可免除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进入统筹前的500元起付线,转诊到大医院住院时免除二次及以上起付线。对于许多常年需要诊疗的老年人来说,省了实实在在的钱。

最近,海沧区东孚街道的李阿姨,因糖尿病到东孚卫生院就诊,医药费383.77元。在厦门,医保参保人(未成年人、大学生除外)在门诊就诊时,需自付500元起付标准后才可进入统筹段。李阿姨签约了家庭医生,她的门诊医疗费不设起付标准,直接进入统筹。最终医保统筹基金为她支付269.54元,本人只需要支付114.23元。

根据厦门市卫计委的统计,按照签约服务数量统计,一年可为签约居民减免近亿元支出,减轻了居民医疗支出的自付负担。

数据:47%家庭拥有家庭医生

据厦门市卫计委的最新数据,厦门47%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截至目前,厦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6.5万人,户籍人口签约覆盖率达30.03%;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覆盖率62.62%。65岁以上老人可享受到“三师共管”团队的日常随访、定期体检及全程健康管理,80岁以上老人及行动不便老人享受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免费上门出诊服务。

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对“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居民总体满意度达92%。厦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作为国家医改五大典型经验之一向全国推广。


沙县“三服务”让村民增强健康意识

福建卫生报记者 邓剑云

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2.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超过10%的预定目标。这是去年底发布的《2015年福建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中提到的。沙县通过做好三大特色服务,让村民增加医疗知识,转变健康理念。

免费送医送药,让百姓主动贴近

“今年2月底,我到卫生院做检查。医生帮我测血压,发现竟然有200多mmHg。之后,我每半个月到卫生院拿一次药,有时候和老婆一起来。”沙县高桥镇官庄村66岁的徐道烠和老伴都有高血压,老伴症状较轻,当地免费送药目录内的药物就能控制病情。徐大爷需要更多目录外的药物。“医保报销之后每个月花25元,关键是持续服用,血压降下来了,控制得很好。”

沙县免费送医送药服务,从2012年3月开始推行,当时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这两类特殊病种。2015年5月,三明全市启动这项服务,并增加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送医送药,费用由医保基金据实全额报销。目前免费送药的品种共23种,其中高血压10种、糖尿病5种、严重精神障碍8种。

“一开始,我们主动帮他们检查,通过免费送医送药等服务消除距离感。慢慢地,能走得动的都会按时过来拿药,一些行动不便的我们会上门送过去。”李小燕护士在高桥卫生院工作了近20年,是当地老百姓会点名找的医务工作者之一。

一张券,享受人性化健康服务

9月25日下午,沙县高桥卫生院的曹兰姬医生和同事开车从高桥到沙县,为户籍在正地村(高桥辖区)的蒋女士提供产后检查和新生儿初次访视。

测体温、检查脐带……检查过程中,曹兰姬医生轻声细语,并向产妇传授实用的喂奶知识和产妇保健知识。

“宝宝满月时,可以拿沙县儿童健康管理免费服务券到高桥卫生院做检查,也可以到县妇幼保健院检查。”曹医生口中的免费服务券在沙县已推行7年多,截至2016年底,全县已有4160名妇女儿童获得了免费服务。这是沙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性化”“人性化”的体现。

家庭保健员,全家人的健康守护者

“为什么抽了一管血,还要再抽四管血?我不抽了,你帮我把血输回体内。”这是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义诊时亲耳听到的话,反映了乡村百姓健康知识的匮乏。

2011年,沙县卫计部门开始推行免费家庭保健员培训。2014年,县政府成立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家庭保健员免费培训实施方案,聘请省、市、县级专家集中授课,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愿意并有能力承担家人健康指导,本人或家庭成员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健康问题的居民,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目前全县已培训7期,共307人。


长汀:家门口的健康管理

福建卫生报记者 李希文

今年3月16日,长汀县84岁的郑克志老人突然神志不清,话语模糊。邻居把他送到当地的新桥卫生院。头颅CT显示,他“双侧基底节区及双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没有转诊,郑克志在“家门口”就驱散了病魔,如今生活已能够自理。

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留在基层就诊,是构建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长汀经验”在这一方面颇有成效。

往城里跑的患者少了

新桥镇位于长汀北部。以前,镇里卫生院办医条件落后。遇到郑克志老人的情况,得转诊到上一级医院。

这些年,新桥卫生院“硬”了起来。选送进修、外出交流、聘请上级医院专家驻点……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医技队伍被塑造了出来。在院内,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麻醉机、DR、仿电生物治疗仪等先进医疗设备都有了,还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上级医院建立互联网远程会诊,实现了“检查在基层,诊断在上级”。

“卫生院每年都在增加新项目,满足居民需求,现在卫生院还有针灸和推拿。”当地居民曾海说,现在不用一有病就往城里跑了。

村里医生定期上门送服务

前些年,基层医疗资源配备不足,百姓基本医疗服务常常“缺失”。

新桥镇廖家村村民老董患糖尿病多年,以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镇卫生院检查身体。“现在,村诊所的村医廖红莲,每个月都会定期到我家,为我检查身体,有抽血,还帮忙送去卫生院检测。检测结果反馈回来后,他对症下药,指导我用药。”老董说。

除了像老董一样的慢性病患者,孕产妇等人群都能享受到村医们的贴心上门服务。这一切得益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推出。乡村医生都被集中在所属的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村医乡用,资源共享,以乡带村,以村促乡。

在卫生院里也可养老

近几年,到新桥卫生院的考察团络绎不绝。

他们都发出了一个共同的惊叹:“新桥卫生院的实力,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个乡镇级医院。”这一惊叹的背后,与新桥卫生院内的医养服务中心有着莫大的关系。

新桥卫生院的医养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设有可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中医药保健等服务的医疗康复区和可提供托养的生活保障区。在此养老的人,生病时,就转至一旁的院本部治疗,病情好转后,又可回到康复区或托养区。医、养、护、托一体化综合管理。

当前,长汀正以新桥卫生院为典型,示范带动全县发展以医养结合为重点的健康养老产业。河田、大同等卫生院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不久后也将成立。

福建教育改革:不懈努力,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

即时 | 2017-10-12 09:41

福州实验小学平板电脑实验班成果汇报课。

东南网10月12日讯(海峡教育报记者 郑武平 罗小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全局高度部署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涌现出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福建教育美誉度显著提升。

这五年,是我省教育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是全省教育战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五年,而广大人民群众也从教育改革发展中,增加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优惠。

立德树人融合协同 高校思政一“马”当先

镜头:9月23日,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主办的第二季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总决赛举行。决赛选手是从来自全省83所高校475名晋级的大学生中产生的。

以电视竞赛形式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积极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这在全国属首创。这项于2016年首创的活动今年已是第二次举办,参赛范围扩大到全省所有公办、民办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学生。

声音:摘得首季“一马当先”知识竞赛桂冠的福建师范大学学生林燕玲告诉记者:“经过这次比赛,感觉原来遥远的马克思成了身边的‘导师’,在思辨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融会贯通。”这样的比赛让许多大学生与伟人思想产生了共振,推动我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

这只是近年来我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案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校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为新福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校思政工作坚持融合协同,”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建南表示,“首先是抓融合,其次是抓体系。”抓融合,即强化“一盘棋”意识,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列为高校综合办学实力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绩效拨款奖补的指标体系,推动与事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由“软指标”变为“硬任务”。抓体系,即制定实施《福建省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一体化实施意见》,整体规划推进大、中、小学校德育一体化,构建纵向学段衔接、横向融通校内外,梯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背景链接:我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构建分专题、多层次、全覆盖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经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有力打牢了师生党员的思想根基,涌现了一大批高校先进典型。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草所党支部,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我省着重坚持价值引领和改革创新。实施“1+N”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航计划。推动所有公办本科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跻身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21所中仅有的两所地方高校之一。

我省着力打造闽派特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易班“一张网”。全省87所普通高校有85所开通建设易班,覆盖全省近80万大学生。易班建设的做法先后2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2016年入选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经验汇编。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中)推广援外项目。

基础教育 增强百姓获得感

镜头:回忆起今年的高考,宁化一中校长伊永河满脸自豪。“我们办教育应有两个目标,一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更多的学生能考上更好的大学,让百姓的获得感更强;二是办人民自豪的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心中的圣地,成为当地百姓眼中的名片。今年高考,宁化一中本一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均创新高,高分段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居所有县级高中校魁首,所有宁化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声音:宁化县教育局局长吴革伟兴奋地说道:“2017年,不仅仅是宁化一中,宁化全县考生的本科上线率以及名校录取人数均创新高。取得这些优异的成绩,是宁化基础教育发展的又一突破。”

这份成绩,对于宁化这样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实属难能可贵。这得益于近年来宁化县大力实施的以“适合教育”为主题的县域教育综合改革。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通过激情教育、励志教育,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探索出了一条“小学打基础、初中练好腰、高中求突破”的适合宁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路子。

“2015年起,学校增设了一个新的高研室,加强高考研究,这在三明市还是首创。”伊永河说,“另外,我校还采用‘年段小学校’的管理模式,把一个年段当作一所学校来看待,实行年段长负责制。年段管理相对独立,我挑选段长,段长挑选五个副段长和班主任,班主任挑选任课教师。”简政放权,激发了教师潜力,呈现出“段段争先,全校一盘棋”的备考态势。

背景链接:目前,福建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全省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97.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9%、高考实际录取率保持在87%~89%之间……2016年,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的备忘录目标,成为全国第7个整体通过“基本均衡县”国家督导评估的省份。

福建省教育厅加大省级统筹力度,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小学扩容工程等连续多年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到2020年,将基本满足人口聚集城区和城乡接合部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全省幼儿园普惠率提高到85%;在义务教育方面,我省将实施中小学扩容和义务教育提升工程,建立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度,推动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初中教育整体质量显著提升;在高中教育方面,力争90%公办普通高中完成达标建设,省一级达标高中比例达30%,省级高中课改基地达100所左右,示范性高中达35所左右。


省教育厅厅长黄红武与“美丽中国”赴建宁县支教教师亲切交谈。

简政放权 高校办学添活力

镜头:9月22日,国家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省两所高校上榜,厦门大学入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州大学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这仅仅是个开始。”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黄红武说。根据今年3月我省出台的《关于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意见》, “双一流”建设计划列入福建省“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省级财政每年将安排16亿元建设资金。

《实施意见》提出了总体目标,即推动1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1~2所大学进入世界知名行列,1~2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一批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前列,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声音:黄红武说,五年来福建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入围世界知名大学排行榜,21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全省高校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数和经费数、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数均占全省总数的80%以上,获国家科技三大奖、省科技一等奖数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得益于近些年来我省出台的一系列举措,简政放权,有效释放高校办学活力。过去的“一元制”管理体制,是一边“捆着草”,一边“饿死牛”。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其自主权太小,而行政管理部门掌握资源的权力过大,甚至出现每到年底一些部门经费没用完,而教学一线的高校却“揭不开锅”的怪现象。只有改革才能释放高校的活力。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院长马祥庆对此非常感慨。他说,以往每到学年末就总想向学校申请引进更多教师。现在,进人权下放给学院后,自己就可以发放“英雄帖”。作为福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试点校,福建农林大学启动了校院两级改革,将人事权、70%的财权和副高及以下职称评审权以及教师奖励性绩效分配权等权力下放给学院。

背景链接: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出台《进一步支持高校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24条意见”)《改革完善高等教育治理方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释放高校办学活力。

2012年出台的“24条意见”,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开始。职称是引导教师的最大利益导向。现在评审职称的权利下放给了高校,高校就可以合理设定办学定位,对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之后的系列文件,进一步强化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厘清省级政府治理高等教育的方式和路径。

实施“一校一策”目标管理,是福建省转变治理方式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2014年,福建省教育厅首先向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3所高校下达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2015、2016年,此做法分别推广至省内所有本科高校、高职院校。


宁化一中2017年军训跑操比赛。

职业教育对标一流 打造福建版二元制

镜头:“真的很不容易,竞争太激烈了!”采访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机械系王水发老师时,他还处于获奖的兴奋当中,“这次赛前,我们进行了20多天的集训,都是从早上7点起来,到晚上9点才回到宿舍!”

王水发参加的正是不久前由国家工信部、人社部、教育部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全国决赛”。据了解,此次大赛职工组第1名选手将被推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职工组一等奖选手按程序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大赛的规格和获奖难度可谓无出其右。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王水发获得了职工组一等奖,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老师。

声音:2017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并荣获一等奖,2017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奖项数量居全国第二,2017年福建省高职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一等奖29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9个,实现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成绩“三连冠”、国赛“四连冠”……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汽车维修实训课。

成绩骄人,然而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明并不满足。创办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职业技术学堂,堪称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轫地。理应站位高远,对标全国一流。

张海明表示:“我们学校正在努力打造‘三个三’:一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航海技术、交通机械及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汽车运用及服务、交通土建等3~5个进入全国前十名的专业群;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一带一路’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智慧交通产学研中心、智能装备制造系统创新中心、船政文化研究中心等3~5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吸引力的创新性、开放性协同平台;三是打造船政交通学院新奇特汽车学院、中兴通信学院、智慧交通应用技术学院等3~5个具有深度全方位合作的校企合作示范点。”

打造自己独有的特色,成为高职教育的“名校”,一直是我省高职院校的目标。作为一所地方职业院校——黎明职业大学,近年来,主动适应海丝文化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专业发展的新机遇,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今年9月14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2017年度国家备选资源库名单,作为第一主持单位的黎明职业大学主持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海上丝绸之路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播》在69个备选项目中排名第22位。首次主持申报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背景链接:目前,福建全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50所、在校生26.7万人,中职学校217所、在校生39.7万人;民办高职院校21所,占高职院校总数的41%,每百万人口民办高校数居全国第一位。2015年,福建省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全力打造福建版“二元制”现代职业教育。同时,出台了《促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条例》,实施台湾全职教师引进资助计划,与台湾高校共建闽台师资联合培养中心,实施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开大陆之先河。

福建版“二元制”的重点是开展企业学校双主体、“七个二元”(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的培养模式改革,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打通企业技术工人学历提升通道。据了解,“二元制”培养学制为3年,一般采用“1+2”培养模式。校内一年集中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包含校内基础技能训练;企业学习时间为两年,主要采取“轮岗学习”和“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针对企业生产岗位要求,由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对学生进行教学。 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为企业搭建了人才培养的“直通车”,对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等,都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12345”升级版:漳州的“民生110”

即时 | 2017-10-11 10:42

12345便民服务平台的话务员正接听市民反映的问题。

东南网10月11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如飞 萧镇平 梁政/文 庄宏/图)1996年8月,公安部向全国推广“漳州110”经验做法,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建立快速反应新机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推动了中国警务的一场深刻变革。自此,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和服务群众并重成为公安110的理念。

而今,漳州探索用“110+”理念升级12345便民服务平台,全力打造继“漳州公安110”品牌之后的“漳州民生110”新平台。群众只需拨打“12345”一个号码,就可以进行各类咨询、投诉、建议和求助,而且“响应更灵、功能更强、效率更高”。

升级平台:探索“110+”

“我是12345接线员,您有什么问题请反映……”走入漳州电信分公司大楼的漳州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管理中心,电话铃声、话务员与来电者的沟通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犹如一曲热情激昂的交响曲。自漳州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升级版)启动运行以来,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常态。

原来的漳州12345热线未完全整合各单位所有便民服务电话。“存在便民服务电话专线众多,市民不便记忆,有些专线使用效率低、功能重叠交叉,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漳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黄华安说。

为践行“便民服务、马上就办”理念,今年3月,漳州市决定对12345便民服务平台进行升级。漳州市委书记檀云坤、市长刘远多次听取汇报,要求运用“110+”“互联网+”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全力打造继“漳州公安110”品牌之后的“漳州民生110”新平台。

“现在实现了一号受理。”漳州市信访局局长林兆波说,“只要拨打‘12345’一个号码,群众就能方便快捷地反映诉求。”


响应更快:第一时间受理

“和原先的12345相比,升级后的12345便民服务平台的办理时限大大缩短了。”驻12345便民服务平台的漳州市信访局副调研员欧阳长河说,建议类办理时间由10个工作日缩为5个工作日,咨询类由5个工作日缩为2个工作日,新增求助类及便民服务类,办理时限为3个工作日,确保群众反映诉求能在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办理。

12345便民服务平台依托漳州电信分公司网络资源,以12345呼叫中心为核心,整合60个民生服务热线、近百项服务事项,设立全市12345热线电话座席、派单座席、回访座席、督办座席,最大的改变是响应更灵、功能更强、效率更高。

龙文区朝阳镇的小陈大专毕业刚满一年,对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相关流程不了解,于是在8月7日22时05分通过12345平台留言咨询,8月9日8时15分,他就收到漳州市人社局的详细回复。“非常感谢漳州市能有这样的便民平台!”小陈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收到满意的回复,于是郑重地在平台上写下评语。

自从12345平台升级后,像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做好平台:事事有回音

将以前所有政府部门的服务电话都整合进来,那么12345便民服务平台要如何正常运转呢?

“平台实行‘统一受理,分类办理’运行方式。”林兆波说,群众通过12345便民服务平台提交诉求后,能当场答复的,工作人员当场给予答复;对需要分发承办单位办理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平台逐级分办到相关承办单位,承办单位依法依规按时办结并将办理情况反馈给诉求人,做到“有呼必应、有诉必理、有理必果”。

小周是一名教师,湖北省黄冈人,其弟弟到漳浦县打工后与家人失联半年之久,全家人十分着急,7月18日,小周登录漳州12345便民服务平台发帖求助。

收到12345便民服务平台的批转件后,漳浦县公安局民警不懈努力,深入排查,终于找到这位失联的小伙子,并助其于7月26日乘动车返乡。

“感谢漳浦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感谢漳州12345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这是小周在12345便民服务平台写下的留言。

“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百姓民生,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黄华安说。


医疗服务走进乡镇卫生院,为老年人免费看诊。吴楠摄

一个鸭蛋就是一份关怀

福建日报通讯员 洪锦城

“我们老夫老妻一天卖一百多个鸭蛋,今年又新开辟了十几亩荒山地,种上了好多种果树,现在正在忙碌着采摘。这日子越发过得带劲了!”

国庆前夕,笔者拨通了龙岭村吴亚坤、林秀珠老两口的电话,得知他们在精准扶贫好政策的帮助下,不仅蛋鸭养得比以前更好,收入更多了,今年来还收获了柠檬、菠萝蜜、百香果等,老两口非常开心。

去年12月,笔者走进位于漳浦县石榴镇西北部的偏远山村龙岭村。该村距镇区15公里,北邻山城、车本二村。这里分布着6个自然村,人口不到1200名。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贫困面积较大等综合因素,2014年龙岭被确定为市级贫困村。吴亚坤、林秀珠一家是龙岭村典型的贫困户。

吴亚坤老人今年72岁,在他38岁那年,不幸遇上一起车祸,做了单侧肾脏切除手术,2009年又因胆结石做了胆囊切除手术,现在他瘦弱得走路都直不起腰板。这些年来,吴家靠吴亚坤妻子拉扯大儿女。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吴亚坤的四个儿子到泉州石狮打工办厂,欠下70多万元巨债。屋漏偏逢连夜雨,林秀珠在2014年年底又被查出重病,得做食道手术,1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使这个脆弱的家庭雪上加霜。

“多亏了镇领导的关心,多亏了村主任的帮扶啊!”林秀珠老人告诉笔者。

自去年3月以来,在石榴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由龙岭村村主任吴国飘挂钩帮扶吴亚坤一家。至目前,吴亚坤已经获扶贫资金近8000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帮助老两口修建鸭舍、购买鸭苗等。

据了解,吴亚坤家的100多平方米鸭舍先由村主任请师傅来修建,完工后再请专业人士去购买鸭苗,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运送来饲料,既免去年迈的老两口干粗活,又省去了他们对资金的忧愁。

8个多月过去了,当笔者通过电话再次采访这对患难夫妻时,林秀珠高兴地说:“目前我们主要养肉鸭和蛋鸭。肉鸭有100多只,蛋鸭200多只,一天下150个左右的鸭蛋,有时我们不方便拿去市场卖,村主任会帮我们拿到漳浦县城、漳州市区等地出售,一个鸭蛋可以卖到一元。现在,一天的收入不但足够我们过日子,还能帮四个儿子还一点债务。我常常对老伴说,‘每一个鸭蛋,就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一份关怀’。”

如今,老两口已经基本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今年初以来,镇村干部又帮他们引进了许多高优果树苗,鼓励他们将龙岭溪畔的十多亩山地开垦成果树园,种上200多株柠檬、200多株菠萝蜜、近30株杨桃,另外还有时下最热门的百香果。

“这几天,我们正忙着摘成熟的柠檬果,头水可收获400多斤,按市场价格每斤5元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啊!再过些日子,菠萝蜜、杨桃等陆续成熟,你们一定记得来,我请你们吃果子。”老两口热情地邀约道。


长寿之乡打造颐养之城

福建日报通讯员 吴楠

水曲流巴字,山长幻寿文。地处闽粤之交,诏安县西枕青山、东临碧波,好山好水之间,孕育了福寿康宁的好人家。

自2014年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以来,诏安积极探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有效措施。今年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结合“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的“颐养之城”。

全天候“私人订制”

如今,诏安县南诏镇的老人们成了名副其实的“手机控”,出门最安心的事儿就是揣着政府免费送的手机,这是该县推行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第一个福利。

“这部手机具有定位功能,只要按下手机上的‘SOS’键,就能启动紧急呼叫定位程序,让老人享受24小时‘私人定制’的救助、家政等服务。”南诏镇北关社区党支部书记高向同介绍道。

据了解,今年8月起,诏安县民政部门以南诏镇社区为试点,向辖区内80岁以上老年人、60岁以上低保老年人、残疾老年人、重点优抚老年人等对象发放免费老人机,并依托12349信息服务平台,根据求救信号为老人提供及时、周到的医疗救助、家政服务,惠及上千名老人。

目前,诏安县符合省定标准的2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正在加紧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在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届时将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养、康复护理以及近家集中养老服务,同时,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网络信息平台也将建立健全。

“我们现阶段以试点工作为主,也在积极探索多种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模式,比如通过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跨县规模化承接、连锁化运营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培育和打造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专业化服务组织。”诏安县民政局主要领导告诉笔者,专业化、市场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将于今年内在诏安落地运行。

远亲不如“近邻”

时值九月,酷暑渐去,在诏安县四都镇上湖村幸福园里,工作人员早早就帮老人们备上了厚实的被子和衣物。

“在这里住了快7年了,大家都相处得很好,工作人员也想得很周到。”年过九旬的老人李列屿说,由于女儿外嫁广东、儿子早丧,他和老伴儿已经是幸福园里的老住户了,不仅不用担心生活费用,闲暇时还能到周边市场做些小买卖。

在诏安,像上湖村幸福园一样较为完善的公办养老机构不在少数,全县15个乡镇敬老院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基本覆盖,五保老人可以到敬老院颐养天年,并均组建老龄委,在保障老年人权益、组织老年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诏安县民政部门正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接纳周边村镇散居老年人,确保今年年底入住率超过50%,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保障作用。

乡镇养老机构日渐完善,位于城区的社会福利中心也正加紧建设。据了解,诏安社会福利中心占地50亩,设置床位380个,融合敬老院、光荣院、孤儿院等为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全县老年人和孤儿生活、学习和健身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

“我们要完善提升1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27所农村幸福院,总结、推广南诏镇社区居家养老试点经验,研究建立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困难老年人实施政府福利性养老、兜底性养老,到2020年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所有乡镇,养老服务设施覆盖70%以上建制村。”在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诏安县为“中国长寿之乡”的养老事业画下了蓝图。

漳州:发挥典型作用 提高学习实效

即时 | 2017-10-11 10:37

东南网10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漳州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深入学习谷文昌、廖俊波先进事迹,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有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向基层延伸、向广大党员拓展,以提高学习教育实效。

“立体课堂”看得见摸得着。漳州整合谷文昌纪念园、东山战斗纪念园、寡妇村展览馆、红旗水库、金銮湾生态片林等展馆、工程,创设前何村“荷风古意”主题公园、湖尾村地下水工程等项目,形成一条可学习、可体验的谷文昌精神现场体验教育专线,组织开展追思缅怀、现场参观、实地体验活动。整合党校、中学骨干教师力量,建立谷文昌精神宣讲师资库,汇集50多种谷文昌精神学习教育图书读本、视频资料,推出菜单式选学课程和特色专题课程,适应不同群体党员学习教育需要,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培训班等形式宣讲谷文昌精神,实现学习教育区域、对象全覆盖。

学习课堂“永不下课”。漳州先后组织创作报告文学《香炉》、连环画《谷文昌精神与“两学一做”》、学习廖俊波事迹的动漫作品等学习教材,生动传颂谷文昌精神和廖俊波先进事迹。采用3D体验与网页浏览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学习,克服了时间、空间、容量上的局限,既方便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又具有较强时代感和亲和力,让广大党员线上线下都能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的老办法,运用“互联网+”等新思维新方式,变“上学”为“送学”,有效调动了广大基层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平和县开展“微型党课”授课比赛活动,由基层党组织按需“点菜”听课,变被动受教为互动“点播”;龙海市组建百名讲师团开展“送党课下基层”活动,让基层党员对讲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提升讲党课的实效。

学习形式更接地气。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山歌册”的优势,创作《“两学一做”记心上,“十三五”建设挑大梁》歌曲唱段,组织党员干部广泛传唱,深受民众喜爱;编排芗剧《谷文昌》、潮剧《怀念谷文昌》、配乐诗朗诵《廖俊波》等一批文艺节目,营造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

1 2 3 ... 6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