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机构改革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省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10月24日上午,根据《实施方案》,福建首批三家省级机构正式挂牌。11月底,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福建对推进我省市县机构改革进行了周密部署。

 资  讯 

石狮印发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即时 | 2018-12-24 17:36

日前,石狮市召开机构改革工作大会,印发《石狮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方案》明确了石狮市党政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机构设置等内容,确定共设置石狮市党政机构36个(含泉州市级派出机构1个),其中党委机构10个、政府工作部门25个,泉州市级派出机构1个。同时,《方案》明确要统筹推进市人大、政协和群团组织,以及事业单位、审批服务便民化、综合行政执法、基层管理体制等其他各项改革任务。今年12月底前,石狮市级机构改革有关工作要基本落实到位;明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此次石狮机构改革,从机构职能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石狮市级主要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同中央保持基本对应,与泉州市级机构改革有效衔接。《方案》还结合石狮实际,因地制宜设置机构,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

石狮市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机构改革工作的重要性,提升政治站位。要细化工作进度,坚持目标导向,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泉州市委要求进一步细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做到分工合理、程序清晰、时间节点明确,确保改革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记者王树帆 通讯员许晓城)

莆田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出台 设置市级党委机构15个、政府机构32个

即时 | 2018-12-22 08:35

本报讯 (记者 黄国清)为贯彻省委、省政府批准的《莆田市机构改革方案》,市委办、市政府办近日印发了《莆田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确定共设置市级党政机构47个,其中党委机构15个、政府机构32个。

党委机构15个

根据方案,中共莆田市委设置纪检监察机关1个,计入机构限额的工作机关14个(设在相关部门的市委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不计入机构限额)。具体是: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机关、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政法委员会、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与政策研究室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室)、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审计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教育工作委员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台港澳工作办公室、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老干部局、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其中,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办公室挂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机要局、市档案局牌子;组织部挂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市公务员局牌子;宣传部挂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牌子;统一战线工作部挂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挂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台港澳工作办公室挂市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牌子;老干部局挂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牌子;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挂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市教育局合署办公、市委信访局与市政府信访局合署办公,不计入机构限额。

政府工作部门32个

莆田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32个。具体是: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员会、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急管理局、审计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体育局、统计局、医疗保障局、信访局、城市管理局。

其中:办公室挂外事办公室、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数据管理局牌子;公安局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办公室牌子;民政局挂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办公室牌子;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人民防空办公室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农业农村局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商务局挂口岸工作办公室牌子;文化和旅游局挂新闻出版广电局(版权局)牌子;退役军人事务局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知识产权局牌子。

方案提出,2019年3月前,我市要基本完成市直部门机构班子配备、人员转隶、办公场所调配、公共科室集中办公、涉改部门“三定”等工作。

龙岩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发布 市级设置党政机构49个

即时 | 2018-12-21 16:07

今天上午,龙岩市机构改革工作动员部署电视会议召开,会议通报了《龙岩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此次机构改革,龙岩市市级共设置党政机构49个:党委机构15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14个;政府工作部门34个。同时统筹推进市人大、政协和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等其他市级各项改革任务。

《实施方案》对机构改革提出了这些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批复的《龙岩市机构改革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以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坚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

本次机构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对龙岩发展的要求,从机构职能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市级主要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同中央保持基本对应,与省级机构改革有效衔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市县乡各层级、党政群各领域改革,优化政府机构和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充分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改革作用,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结合龙岩实际,因地制宜设置机构,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为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岩,实现赶超目标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2龙岩市级设置党政机构49个

3龙岩市政府设置工作部门34个

其中,大数据和政务服务管理局挂“数字龙岩”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牌子;公安局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办公室牌子;民政局挂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办公室牌子;农业农村局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商务局挂口岸工作办公室牌子;文化和旅游局挂新闻出版广电局(版权局)、文物局牌子;退役军人事务局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知识产权局牌子;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挂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这些机构新组建和优化职责

组建市自然资源局

将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参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市环境保护局的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职责,市水利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自然资源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调整新罗区国土资源和规划管理体制。将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承担的市辖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职责调整下放给新罗区自然资源部门。

不再保留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

组建市生态环境局

将市环境保护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市水利局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和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市农业局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生态环境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应市生态环境局相应划转职责,作为市级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

不再保留市环境保护局及各县(市、区)的环境保护局。

组建市农业农村局

将市农业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市财政局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国土资源局的农田整治项目、市水利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加挂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市农业局。

组建市文化和旅游局

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文物局)职责整合,组建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市文化和旅游局加挂新闻出版广电局(市版权局)、文物局牌子,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

不再保留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职责、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民政局承担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承担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保留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

不再保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将市民政局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和拥军优属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军官转业安置等职责整合,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加挂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组建市应急管理局

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以及市政府办公室的应急管理职责,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的救灾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水利局的水旱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防火相关职责,市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相关职能以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市减灾委员会、市抗灾救灾指挥部的职责整合,组建市应急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不再保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政府办公室承担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相关职责,市商务局牵头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职责,以及市知识产权局的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挂市知识产权局牌子。

保留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

调整新罗区市场监督管理体制,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的市辖区市场监督管理职责调整下放给新罗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不再保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政府办公室不再加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组建市医疗保障局

将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管理局)承担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药品配送管理职责、医疗救助职责划入市医疗保障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县级医疗保障部门对应市医疗保障局相应划转职责,作为市医疗保障局的派出机构。

重新组建市林业局

将市林业局的相关职责与市农业局的草地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等部门承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市林业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由市自然资源局统一领导和管理。

优化市司法局职责

将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的法制工作职责划入市司法局,仍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市政府办公室不再加挂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牌子。优化市审计局职责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职责,市财政局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监督检查职责,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经济责任审计职责以及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监事会职责划入市审计局,仍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不再保留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监事会。

5这些机构与中央、省基本对应

●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优化市政府办公室职责

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承担的外事管理职责划入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对外加挂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 优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责

将市民政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组织实施应急储备物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的有关行政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职责交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挂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牌子,不再加挂市物价局、市粮食局牌子。

● 优化市科学技术局职责

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外国专家管理职责划入市科学技术局。

● 优化市交通运输局职责

将市农业局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市交通运输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6因地制宜设置了这些机构

组建市大数据和政务服务管理局

将市网上公共服务平台(e龙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职责和市“数字龙岩”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行政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市大数据和政务服务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加挂市“数字龙岩”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组建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将市政府办公室(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的金融工作职责,以及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内资)的监管职责,市商务局的融资租赁公司(外资)、商业保理公司的监管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推进全市企业上市和再融资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加挂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

市政府办公室不再加挂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组建市城市管理局

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职责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管理职责,以及其他部门承担的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的职责整合,组建市城市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7 市人大、市政协等机构改革这样统筹推进

市人大机构改革方面

组建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作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更名为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市政协机构改革方面

组建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市政协经济委员会联系农业界和研究“三农”问题等职责调整到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将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承担的联系文化艺术界等相关工作调整到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群团组织改革方面

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群团组织改革的决策部署,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强化问题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改革,着力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8《实施方案》还包括这些方面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一是将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合,设置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作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相当正处级。

二是今后除行政执法机构按中央部署推进改革外,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此外,《实施方案》明确龙岩市同步实施市属事业单位划转调整,根据部门职责划转情况,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将职责划出部门所属相关事业单位及人员、编制划转给职责划入部门。事业单位应随主管部门调整,相应调整单位名称;划转后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单位,相应整合机构、精简编制。

强化机构编制管理

强化市委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统一领导,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严格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加大机构编制违纪行为查处力度,坚决防止条条干预。

规范管理合署办公机构、挂牌机构、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和派出机构。议事协调机构一般不单设办事机构,临时机构在任务完成后及时撤销。清理不规范设置的机构和配备的职数,根除挂牌机构实体化和“事业局”等,不再设立挂靠机构。

严格执行中央规定的机构限额,不得在限额外设置行政机构。坚持总量控制,严禁超编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确保改革后机构设置不突破中央规定的限额,行政编制不突破中央核定的总量,事业编制不突破2012年年底基数。

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坚持动态调整,根据中央、省部署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加大部门间、地区间编制统筹调剂力度,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9龙岩市市级机构改革具体时间

安排本次市级机构改革组织实施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先转隶、后三定”原则,有组织、有纪律、有步骤推进,有序做好新机构组建、场所配备、人员转隶、工作衔接等工作。

总的时间安排是,今年12月底基本完成市直部门机构班子配备、人员转隶、挂牌、办公场所调配、公共科室集中办公等工作;明年3月底基本完成涉改部门“三定”工作。

宁德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出台

即时 | 2018-12-21 09:30

    20日晚,宁德市机构改革动员部署大会暨机构改革方案通报会召开。

一起来看看

↓↓↓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南平市出台《南平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即时 | 2018-12-21 04:00

设置市级党委机构14个、政府机构33个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南平市机构改革方案》,扎实推进南平市机构改革各项工作,近日,南平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南平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了南平市市级党政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机构设置等内容,确定共设置市级党政机构47个,其中党委机构14个、政府机构33个。同时,方案明确要统筹推进市人大、政协和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等其他市级各项改革任务。今年12月底,南平市要基本完成市直部门机构班子配备、人员转隶、挂牌、办公场所调配、公共科室集中办公等工作;明年3月底,基本完成涉改部门“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工作。

《实施方案》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提升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当好第一责任人,各涉改部门要成立协调小组,坚决贯彻落实改革任务。要严明纪律规矩,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要精心组织实施,贯彻落实“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先转隶、后三定”原则,研究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加强职责划出部门与划入部门的主动对接,精心组织涉改部门“三定”和机构编制事项调整工作,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要扎实做好职责和机构编制划转工作,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业务工作衔接,确保工作不断档、不出现监管空白,确保职责正常履行。(记者 卢国华)

泉州市机构改革方案发布 市级设置党政机构50个

即时 | 2018-12-20 09:58

近日,泉州市机构改革工作大会召开,标志着泉州市机构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市委办、市政府办正式印发《泉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福州12个机构挂牌成立

即时 | 2018-12-20 07:34

福州新闻网12月19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曾建兵 吴晖 黄凌 莫思予 见习记者 林瑞琪 颜澜萍)19日,福州市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飞出席挂牌仪式。

根据《福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组建市应急管理局,将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以及市政府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的救灾职责,原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水利局的水旱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原市农业局的草地防火相关职责,以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市减灾委员会、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职责等整合,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应急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编制我市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级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建立全市灾情报告系统并按规定统一发布灾情,统筹我市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指导我市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指导我市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防治。具体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

又讯 19日,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飞出席挂牌仪式。

根据《福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调整设置为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保留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

又讯 19日,福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飞出席挂牌揭牌仪式。

根据《福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新组建的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是将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宏观统筹大数据工作等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互联网经济管理职责,以及市“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行政职能整合设立,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加挂市“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其主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数据资源管理的政策规划和法律法规,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我市互联网经济、大数据战略规划等工作政策,引导和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和地方数据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我市政务信息、社会信用信息等数据资源采集、存储、使用、开放、共享等标准规范,并监督指导组织实施;负责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统筹推进“数字福州”建设。

又讯 19日,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挂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战胜,副市长李春出席挂牌仪式。

根据《福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组建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物局)的文化、广播电视管理职责和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加挂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牌子。

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并组织实施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和法规规章,统筹规划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

又讯 19日,福州市农业农村局挂牌,副市长严可仕出席挂牌仪式。

根据《福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将原市农业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市财政局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原市国土资源局的农田整治项目、市水利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加挂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三农”工作战略、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并组织实施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政策和法规规章,依法监督管理我市种植业、畜牧业、农垦、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农业相关投资项目管理等。承担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又讯 19日,福州市生态环境局正式挂牌,副市长阮孝应出席揭牌仪式。

根据《福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组建市生态环境局,将原市环境保护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减排职责,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职责,原市国土资源局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市水利局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和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原市农业局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等整合,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生态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并组织实施我市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规章,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等。

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应市生态环境局相应划转职责,作为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

又讯 19日,福州市交通运输局正式挂牌,副市长阮孝应出席揭牌仪式。

根据《福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更名为市交通运输局,将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战备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

又讯 19日,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挂牌,副市长阮孝应出席揭牌仪式。

根据《福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除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职责划入市生态环境局,宏观统筹大数据工作等职责划入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外,其他职能基本保持不变。

又讯 19日,福州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挂牌,副市长杭东出席挂牌仪式。

该办公室将在原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服务好中央总体外交的重点布局,依托“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平台,加速推进重大国际项目对接,助推海丝核心区建设;不断深化友城合作,丰富国际交流内容,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的实际成效;加大人才政策落实,争取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助力“有福之州”建设。

又讯 19日,福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挂牌,副市长杭东出席挂牌仪式。

根据《福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将原市粮食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市级部分重要商品、战略物资储备的职责,市民政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组织实施应急储备物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并组织实施我市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的政策和法规规章;根据国家和省储备总体发展规划和目录,组织实施市级重要商品、重要物资的收储、轮换、管理,统一负责我市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对管理的政府储备、企业储备以及储备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粮食流通行业管理,承担市级储备粮行政管理责任等。

又讯 19日,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副市长李春出席挂牌仪式。

根据《福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将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民政局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市政府办公厅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卫生健康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并组织实施我市国民卫生健康政策和法规规章,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依法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应急,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拟订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等。

又讯 19日,福州市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副市长李春出席揭牌仪式。

根据《福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组建市医疗保障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医疗保障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医疗保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并组织实施我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措施,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配送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支出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等。

县级医疗保障部门对应市医疗保障局相应划转职责,作为市医疗保障局的派出机构。

三明市机构改革方案发布 市级共设置党政机构47个

即时 | 2018-12-19 16:40

12月18日

三明市召开机构改革动员视频会议

会上通报《三明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12月18日,三明市召开机构改革动员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市县机构改革各项工作,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推进新时代新三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杜源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余红胜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炎标通报《三明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市领导徐铮、朱昌贤、黄建平、王刚、祝荣亮、纪熙全、肖明光、林俊德、张元明、张文珍、朱一勤、陈欣出席会议。

杜源生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市县机构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服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深化市县机构改革作为检验“四个意识”和落实“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作为向党中央看齐、向习总书记看齐的重要标尺,深刻认识深化市县机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机关效能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必然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省委要求,抓好市县机构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杜源生强调,要把握目标要求。按照市县机构改革的基本脉络和总体目标,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整体系统推进贯穿始终,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市县机构改革。要抓准关键环节。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组织、有纪律、有步骤推进市县机构改革,做细做实改革期间职责有效衔接、机构运转保障等工作,确保实现平稳过渡。要盯紧时间节点。按照中央和省上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把握工作节奏,细化目标要求,加强督促推动,有力有序推进市县机构改革。要强化责任担当。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当好“施工队长”,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确保改革蹄疾步稳、紧凑有序、规范高效。要严明纪律要求。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和保密纪律,确保市县机构改革风清气正。(三明日报罗鸣灶)


《实施方案》有哪些重点?

一起来看看

机构改革后,市级共设置党政机构47个。党委机构14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13个。政府工作部门33个。

调整优化市级党政机构和职能

(一)对应中央和省级机构改革,调整优化相应机构和职能

1.建立健全和优化市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

(1)组建市监察委员会。将市监察局的职责,市人民检察院有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及预防职务犯罪等职责整合,组建市监察委员会,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

不再保留市监察局。

(2)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三明市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事项,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三明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等。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机关,机构规格为正处级,与市委政策研究室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将市委办公室承担的具体负责统筹协调三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相关工作职责划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市委政策研究室)。

市委政策研究室不再与市委办公室合署办公。

(3)将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三明市全面依法治市重大事项,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三明市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

(4)将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具体事项另行规定。

(5)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三明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事项,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三明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等。

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实行单设,作为市委工作机关,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对外加挂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

(6)组建市委财经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三明市财经领域重大事项,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三明市财经工作等。市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市委政策研究室)。

(7)将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外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三明市外事工作重大事项,根据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三明市外事工作等。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外事办公室)。

(8)组建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具体事项另行规定。

(9)组建市委审计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审议三明市审计监督重大政策和改革方案,审议年度全市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情况审计报告,审议审计监督其他重大事项等。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审计局。

(10)组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在教育领域加强党的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研究部署三明市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审议三明市教育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和体制改革方案,协调解决三明市教育工作重大问题等。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市教育局合署办公。

2.加强市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

(1)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调整优化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领导体制。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日常工作,作为市委工作机关,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

(2)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务员局)的公务员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培训和工资福利等公务员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组织部,对外保留市公务员局牌子。

市委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由挂靠市委组织部改为在市委组织部加挂牌子。

调整后,市委组织部在公务员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公务员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三明市公务员管理的政策措施,依法统一管理三明市公务员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培训和工资福利等事务,指导三明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绩效管理等。

(3)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统一领导民族宗教工作。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仍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归口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领导。

(4)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统一管理侨务工作。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的侨务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对外加挂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

调整后,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在侨务方面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侨务工作政策措施,统一领导三明市海外统战工作,依法管理三明市侨务行政事务,调查研究国内外侨情和侨务工作情况,统筹协调侨务相关工作,联系香港、澳门和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指导推动涉侨宣传、文化交流和华文教育工作等。

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的海外华人华侨社团联谊等职责划归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3.新组建和优化职责的机构

(1)组建市自然资源局。将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参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市水利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自然资源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市自然资源局主要职责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按权限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负责测绘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等。

调整梅列区、三元区国土资源和规划管理体制,将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承担的梅列区、三元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职责分别调整下放给梅列区、三元区。规划管理职责下放后,市自然资源局要加强对梅列区、三元区规划工作的统筹。

不再保留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

(2)组建市生态环境局。将市环境保护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市水利局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和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市农业局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生态环境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规章,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等。

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对应市生态环境局划入相关职责,作为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机构规格为正科级。

不再保留市环境保护局及各县(市、区)的环境保护局。

(3)组建市农业农村局。将市农业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市财政局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市国土资源局的农田整治项目管理、市水利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等职责整合,组建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加挂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战略、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农业农村工作政策措施,依法监督管理三明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农业相关投资项目管理等;承担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不再保留市农业局。

(4)组建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文物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市文化和旅游局,加挂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市版权局)、市文物局牌子,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

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和历史文化保护的法规规章,统筹规划三明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

不再保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5)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职责,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市民政局承担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卫生健康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国民卫生健康政策措施,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依法监督管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应急,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拟订三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等。

保留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

不再保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6)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市民政局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和拥军优属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等整合,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加挂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相关政策措施,负责三明市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干部、退休干部、退役士兵的移交安置工作和自主择业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待遇保障工作,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优待抚恤等,指导全市拥军优属工作,负责三明市烈士及退役军人荣誉奖励、军人公墓维护以及纪念活动等。具体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

(7)组建市应急管理局。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政府办公室的应急管理职责,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的救灾相关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水利局的水旱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防火相关职责,市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相关行政职能,以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市减灾委员会、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应急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急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组织编制三明市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建立全市灾情报告系统并按规定统一发布灾情,统筹三明市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指导三明市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和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防治。具体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

不再保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8)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的价格监督检查与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相关职责,市商务局的牵头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职责,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管理相关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加挂市知识产权局牌子。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是,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统一登记市场主体并建立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配合省里开展反垄断统一执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负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负责知识产权保护,负责商标、专利、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指导商标、专利执法工作等。

调整梅列区、三元区市场监督管理体制,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的梅列区、三元区市场监督管理职责分别调整下放给梅列区、三元区。

保留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

不再保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9)组建市医疗保障局。将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管理局)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药品配送管理、医疗救助等职责划入市医疗保障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市医疗保障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医疗保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拟订并组织实施三明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措施,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配送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支出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等。

县(市、区)医疗保障部门对应市医疗保障局划入相关职责,作为市医疗保障局的派出机构,机构规格为正科级。

(10)重新组建市林业局。将市林业局的有关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等部门承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林业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由市自然资源局统一领导和管理。

市林业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依法监督管理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管理三明市各类自然保护地等。

(11)优化市司法局职责。将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承担的法制工作职责划入市司法局,仍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12)优化市审计局职责。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职责,市财政局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监督检查职责,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经济责任审计职责和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职责等划入市审计局,仍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

不再保留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

4.其他不再设立的机构

(1)不再设立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委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将有关职责交由市委政法委员会承担。

(2)不再设立市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将有关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做好反邪教工作、分析研判有关情况并提出政策建议、协调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等职责划入市委政法委员会;将收集邪教组织影响社会稳定、危害社会治安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研判职责划入市公安局。


(二)与中央和省级机构基本对应的其他机构和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

1.与中央和省级机构基本对应的其他机构

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机关,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统计局、市政府信访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其中:

(1)优化市委办公室职责。将市委机要局(市密码管理局)的职责、市档案局(市档案馆)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委办公室。市委办公室加挂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委机要局、市档案局牌子,对外可使用市国家保密局、市密码管理局名称。

不再保留单设的市委机要局(市密码管理局)。

(2)市委宣传部对外加挂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牌子。

(3)优化市政府办公室职责。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的外事工作职责划入市政府办公室,加挂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4)优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责。将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牵头工作的职责,以及市民政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组织实施应急储备物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挂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大数据管理局牌子。

(5)组建市科学技术局。将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的科技发展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务员局)的外国专家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市科学技术局。

不再保留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

(6)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7)市公安局加挂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办公室牌子。

(8)优化市交通运输局职责。将市农业局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市交通运输局。

(9)优化市水利局职责。将市国土资源局承担的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职责划入市水利局。

(10)优化市商务局职责。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全市各类开发区建设等职责划入市商务局。

(11)调整市委市政府信访局管理体制。将市委市政府信访局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的部门管理机构,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名称调整为市政府信访局。组建市委信访局,与市政府信访局合署办公。

2.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

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市委老干部局、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机关,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市体育局、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市城市管理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其中:

(1)组建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将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职责,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市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承担的港澳事务职责整合,组建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对外加挂市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2)组建市城市管理局。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职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涉及城市管理的全部行政处罚职责,以及市环境保护局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处罚职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有关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行政处罚职责,市公安局的侵占城市道路、违法停放车辆等行政处罚职责,市水利局的向城市河道倾倒废弃物和垃圾及违规取土、城市河道违法建筑物拆除等行政处罚职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户外公共场所食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以及违法回收贩卖药品等行政处罚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城市管理局。

不再保留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3)组建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市政府办公室(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承担的金融工作职责,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监管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推进全市企业上市和再融资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加挂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地方金融监管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省里有关部署要求,承担三明市有关金融协调服务、地方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等。

(4)将市委老干部局由市委组织部管理的机关调整为市委工作机关,归口市委组织部管理。

市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由挂靠市委老干部局改为在市委老干部局加挂牌子。

(5)将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由市委宣传部管理的机关调整为市委工作机关,归口市委宣传部管理。

职责划转后,相关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建立部门间分工协作机制,确保职责履行到位。有关职责未尽事宜,将通过“三定”规定予以进一步明确。

机构改革后,市级共设置党政机构47个。党委机构14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13个。政府工作部门33个。


统筹推进市级其他各项改革

(一)深化市人大、政协机构改革和群团组织改革

1.深化市人大机构改革

(1)组建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作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负责研究、拟订、审议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民政事务等方面的有关议案,开展调查研究,开展有关执法检查。

(2)组建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作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承担推动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有机统一方面相关职责。

2.深化市政协机构改革

(1)组建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市政协经济委员会联系农业界和研究“三农”问题等职责调整到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2)将市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将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承担的联系文化艺术界等相关工作职责调整到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3)将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3.深化群团组织改革

对于已经制定改革方案的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群团组织,要认真组织实施改革方案。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加快推进其他群团组织改革。

(二)深化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

1.将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合,设置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作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相当正处级,归口市委办公室管理。

2.市档案局(馆)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市委办公室后,将市档案局(馆)更名为市档案馆,作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相当正处级,归口市委办公室管理。

在巩固市属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市属事业单位机构名称和职责,确保改革后保留设置的事业单位,名称不再称“委、办、局”。今后,除行政执法机构按照中央部署推进改革外,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三)同步实施市属事业单位划转调整

根据部门职责划转情况,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将职责划出部门所属相关事业单位及人员、编制划转给职责划入部门。划转后职能相同或相近的事业单位,相应整合机构、精简编制。

(四)深化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的改革要求,把机构改革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作风贯穿于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的全过程。进一步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加强权责清单管理,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清理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压缩办理时间,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加快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线上线下一体化,着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制度,用最短的时间、最优的服务、最快的速度把企业和群众的事情办好。推进供水、供电、供气等与人民群众经常打交道的公共事业部门便民化改革,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五)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并实行清单化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依法推进改革。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大幅减少执法队伍种类。按照中央和省里部署,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综合执法队伍。结合实际实行更大范围的综合执法,继续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等其他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市本级和市辖区原则上只设一个执法层级。全面清理清退临时人员和聘用人员,严禁使用辅助人员执法。锁定执法人员编制底数,暂保持现状不变,待中央统一明确政策后逐步规范。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

市直相关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先转隶、后三定”原则,研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研究拟订人员编制划转、财经、档案、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场所调配等配套政策措施。职责划出部门与划入部门要积极主动对接,做好职责、人员、档案、资产等接转工作,实现无缝连接。对新组建和整合调整较大的部门出现超编、超领导职数的情况,给予3年左右的过渡期。

总的时间安排是,12月底前基本完成市直部门职责、机构编制划转和班子配备、人员转隶、机构挂牌、办公场所调配、公共科室集中办公等工作;2019年1月底前基本完成涉改部门“三定”工作。

福州漳州发布市级机构改革方案!机构这样设置

即时 | 2018-12-19 10:32

昨天,福州、漳州两地发布市级机构改革方案。福州市级共设置党政机构55个,漳州市级共设置党政机构49个。

>>>福州市机构改革方案发布 市级设置党政机构55个

18日,福州市机构改革部署大会召开,会上通报了《福州市机构改革方案》。根据方案,福州市市级共设置党政机构55个,其中党委机构15个、政府机构40个。同时统筹推进市人大、政协和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等其他市级各项改革任务。年底前机构改革基本落实到位,明年3月前完成涉改部门“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工作。

《实施方案》有哪些重点?一起看看

>>>漳州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出台 设置市级党政机构49个

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省委具体部署下,漳州市委负总责,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漳州市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扎实推进漳州市机构改革各项工作,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漳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漳州市委机构改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回应了热点问题:

《实施方案》对机构改革提出了哪些总体要求?

《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批复的《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以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坚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

本次机构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对漳州发展的要求,从机构职能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市级主要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同中央保持基本对应,与省级机构改革有效衔接。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统筹市县乡各层级、党政群各领域改革,优化政府机构和职能配置,提高行政效能;

充分发挥法治规范和保障改革作用,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

结合漳州实际,因地制宜设置机构,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为加快建设富美新漳州,努力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这次机构改革后,漳州市市级设置49个党政机构

《实施方案》明确,漳州市市级共设置党政机构49个。其中:

党委机构15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14个。

政府工作部门34个。

市政府机构的设置情况

市政府设置工作部门34个: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员会、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急管理局、审计局、外事办公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体育局、统计局、医疗保障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信访局、城市管理局。其中: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数据管理局牌子;

公安局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办公室牌子;

民政局挂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办公室牌子;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人民防空办公室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农业农村局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商务局挂口岸工作办公室牌子;

文化和旅游局挂新闻出版广电局(版权局)、文物局牌子;

退役军人事务局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知识产权局牌子;

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挂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

这次机构改革中,新组建和优化职责的机构有哪些?

组建市科学技术局。将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的科技发展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外国专家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市科学技术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不再保留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

组建市自然资源局。将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参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市环境保护局的组织划定生态红线职责,市水利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拟订海洋功能区划、海域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无居民海岛保护规划以及海域海岛等资源调查、确权登记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自然资源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调整芗城、龙文两区国土资源和规划管理体制。将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承担的芗城、龙文两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职责调整下放给芗城、龙文两区自然资源部门。

组建市生态环境局。将市环境保护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市水利局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和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市农业局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海洋环境和渔业水域生态保护职责等整合,组建市生态环境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应市生态环境局相应划转职责,作为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不再保留市环境保护局及各县(市、区)的环境保护局。

组建市农业农村局。将市农业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市财政局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国土资源局的农田整治项目、市水利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加挂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市农业局。

组建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文物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市文化和旅游局加挂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市版权局)、市文物局牌子,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不再保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市民政局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保留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不再保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市政府办公室(市支前双拥工作办公室)的双拥工作职责,市民政局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等整合,组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加挂市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组建市应急管理局。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以及市政府办公室的应急管理职责,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的救灾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水利局的水旱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防火相关职责,市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相关行政职能,以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市减灾委员会、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应急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不再保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的价格监督检查与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相关职责,市商务局的牵头打击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职责,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管理相关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加挂市知识产权局牌子。保留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不再保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组建市医疗保障局。将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管理局)承担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医疗救助等职责划入市医疗保障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县级医疗保障部门对应市医疗保障局相应划转职责,作为市医疗保障局的派出机构。

组建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市政府办公室(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的金融监管工作职责,以及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的监管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推进全市企业上市和再融资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加挂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

组建市城市管理局。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职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管理职责,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承担的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的职责整合,组建市城市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不再保留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重新组建市林业局。将市林业局的相关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承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市林业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由市自然资源局统一领导和管理。

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更名为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调整市委市政府信访局管理体制。将市委市政府信访局由部门管理机构,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名称调整为市政府信访局。组建市委信访局,与市政府信访局合署办公。

优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责。将相关部门承担的统筹协调信息化工作职责,市民政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组织实施应急储备物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挂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大数据管理局牌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职责交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优化市司法局职责。将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的法制工作职责划入市司法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优化市交通运输局职责。将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归市交通运输局行使,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优化市审计局职责。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职责,市财政局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监督检查职责,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经济责任审计职责以及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等职责划入市审计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

对市人大、政协等市级其他方面的机构改革如何统筹推进?

市人大机构改革方面,组建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作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组建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作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

市政协机构改革方面,组建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联系农业界和研究“三农”问题等职责调整到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科技方面工作职责调整到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将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承担的联系文化艺术界等相关工作职责调整到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群团组织改革方面,对于已经制定改革方案的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群团组织,要认真组织实施改革方案。要根据中央、省精神,加快推进其他群团组织改革。

对事业单位改革方面作了哪些部署?

根据《方案》的要求,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将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合,设置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作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相当正处级。

二是今后除行政执法机构按中央部署推进改革外,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此外,《实施方案》明确漳州市同步实施属事业单位划转调整,根据部门职责划转情况,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将职责划出部门所属相关事业单位及人员、编制划转给职责划入部门。事业单位应随主管部门调整,相应调整单位名称;划转后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单位,相应整合机构、精简编制。

在强化机构编制管理方面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实施方案》明确,要强化市委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统一领导,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严格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加大机构编制违纪行为查处力度,坚决防止条条干预。

规范管理合署办公机构、挂牌机构、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和派出机构。议事协调机构一般不单设办事机构,临时机构在任务完成后及时撤销。清理不规范设置的机构和配备的职数,根除挂牌机构实体化、“事业局”等,不再设立挂靠机构。

严格执行中央规定的机构限额,不得在限额外设置行政机构。坚持总量控制,严禁超编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确保改革后机构设置不突破中央规定的限额,行政编制不突破中央核定的总量,事业编制不突破2012年年底基数。

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坚持动态调整,根据中央、省部署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加大部门间、地区间编制统筹调剂力度,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漳州市市级机构改革具体时间安排

本次市级机构改革组织实施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先转隶、后三定”原则,有组织、有纪律、有步骤推进,有序做好新机构组建、场所配备、人员转隶、工作衔接等工作。总的时间安排是,今年12月底基本完成市直部门机构班子配备、人员转隶、挂牌、办公场所调配、公共科室集中办公等工作;明年3月底基本完成涉改部门“三定”工作。

福建:边组建边服务 边组建边应急

即时 | 2018-12-17 07:32

边组建边服务 边组建边应急

确保新机构有序高效运作

东南网12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省应急管理厅是此次省级机构改革新组建的两个机构。机构挂牌一个多月,两个机构运行得如何?工作开展得怎样?近日,记者走访了两个部门,实地进行了体验。

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新组建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个个精神抖擞,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各项业务忙而有序。在厅来访接待室窗口前,陆续有退役军人前来问询,工作人员热情耐心地接待着每位来访者。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挂牌成立,我们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以‘扣好第一粒扣子’的理念,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目标定位,切实扛起为退役军人做好服务保障的使命担当,当好退役军人‘娘家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奕辉说。

陈奕辉说,这次我省机构改革,将民政部门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和拥军优属,人社部门的军官转业安置,以及军队有关职责整合,组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作为政府组成部门。这充分体现了省委贯彻落实党中央机构改革精神的坚定决心,充分表明了省委对军人军属的亲切关怀。

“以边继续完善机构运转、边推进业务工作,边落实当前任务、边谋划长远发展的‘四边工作法’,抓紧抓实抓好各项工作,推进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工作。”陈奕辉说,厅机关力促2018年度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工作有序进行,于12月中旬基本完成;推进《福建省拥军优属条例》(修正案)颁布实施,让拥军优属法制化、社会化和常态化;为畅通退役军人诉求渠道,设立了来访接待室,退役军人关注的网上信访系统也即将上线运行。同时,寻找“最美退役军人”,大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做好悬挂“光荣牌”筹备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

“目前,全省各地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正全面展开,力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依法依规为之服务。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干部陈勇表示。

省应急管理厅成立以来,努力做到人员转隶与工作两不误。为确保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各项工作正常高效运转,一开始省应急管理厅就制定了推进机构改革相关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机构改革协调小组,并设置4个专项小组,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并严明纪律,不折不扣地推进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工作。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无缝衔接,大力推进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组建应急管理厅不是哪一个单位改名字、换牌子,而是一次全新的再造重建、脱胎换骨,全面改革应急管理体系,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更加高效地把各种应急力量和资源投放到应急管理工作之中,有效应对各类灾害。”省应急管理厅党组书记郑李亭说。

机构成立后,党组迅速开展大学习大培训,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思想,学习应急管理法律法规预案,学习应急管理知识技能,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同时,组织专业部门和专家开展应急管理体系课题研究,摸清我省应急资源底数,认真评估应急管理现状,全面谋划应急管理工作思路,推进应急能力建设,做好防灾救灾工作,着力提升我省应急管理水平,为党和人民站好岗、值好班、当好守夜人。

“在工作安排方面,将根据个人各自的特长和工作表现进行统一调配,安排到最适合发挥优势的岗位;在选人用人方面,将认真贯彻执行省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五个过硬’要求。”郑李亭说。

截至目前,省应急管理厅坚持边组建边应急,加快机构和职能融合,紧凑有序地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福建: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新机构要有新作为

即时 | 2018-12-14 07:39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 新机构要有新作为

东南网12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潘园园)10月以来,新组建的省金融监管局和省生态环境厅先后挂牌,对外开展工作。一个多月来,两个部门严格按“时间表”“路线图”,蹄疾步稳推进改革,迅速进入新角色,开启新征程。近日,记者走访这两个部门,大家纷纷表示,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机构要有新作为。

此次机构改革,我省新组建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整合相关金融管理职能,加强金融监管和服务职责,地方金融监管和服务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强化。

记者了解到,10月24日正式挂牌成立后,省金融监管局找准定位、认真履职,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做好监管权责的交接工作,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民企质效,持之以恒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和深化金融改革各项工作。承接、落实“7+4”监管责任,着手开展市场准入、监管规则、立法调研等基础性制度研究,推进地方金融监管综合平台建设,确保新增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商业保理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监管职责接得住、管得好、不缺位、不跑偏。同时,推进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交易场所、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企业债券等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针对一些上市公司遇到融资困难的问题,牵头出台《关于防范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指导意见》,建立省市联动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设立总规模150亿元(首期20亿元)的纾困基金,发行总规模20亿元(首期10亿元)的纾困专项债,引导银行业机构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支持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上市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企一策”协调研究上市公司帮扶措施。

省金融监管局局长薛鹤峰表示:“我们将全力做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落实地方金融监管责任,推动地方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10月30日,省生态环境厅挂牌成立,将对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挂牌第二天,省生态环境厅就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今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法规处、水环境管理处、大气环境管理处、土壤环境管理处以及监察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各相关领域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新起点,新作为。省生态环境厅以组建为契机,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守护好八闽的绿水青山,创造更多的民生福祉,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组建的省生态环境厅,承担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守护福建绿水青山的重任,全省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将尽心竭力、忠于职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生态环境厅将抓紧制定出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七大作战计划,确保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适应新职能谋求新作为 为健康福建建设聚力加速

即时 | 2018-12-07 08:33

适应新职能 谋求新作为

    ——为健康福建建设聚力加速

东南网12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10月下旬,新组建的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省医疗保障局先后挂牌,对外开展工作。此番机构改革之后,这两个与“健康中国”“健康福建”梦想关系密切的部门,如今运转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访这两单位,大家都表示,要适应新职能、谋求新作为。

新组建的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整合原来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省民政厅承担的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责,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等。

“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建,体现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改革是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快推进健康福建建设的迫切需要,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也有助于“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相比上一轮机构改革,省卫健委这次职能作了调整,增加医改、控烟、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老龄工作等职责,相关人员相应从各部门转隶而来,卫健委把凝聚合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我们要求所有干部都要淡化原有身份,尽快熟悉新机构的职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仅要破解看病就医难问题,更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该负责人表示。

省卫健委干部陈涌介绍,目前,划转的部门、职能、人员已到位,实现了集中办公,相关工作也在稳步开展中。甫一到岗,省卫健委主要负责人就召集转隶人员座谈,希望他们履好职、尽好责,同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据了解,省卫健委组建后,迅速把干部的精力调整到抓工作上来,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树立大卫生、大健全理念,持续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着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着力补齐卫生健康方面的民生短板,抓好卫生精准扶贫工作。

省医疗保障局组建后,主要承担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医疗保障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并组织实施我省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的政策措施,监督医院保障基金,完善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配送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支出范围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等。

早在2016年,福建就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将多个部门医疗保障的相关权责划归省医保办,在全国创新医保模式。在这轮改革中,国家医保局的成立,意味着福建的这一创新模式上升为国家体制。省医保局领导表示,我们要继续加大创新力度,破解改革难题,让老百姓在这项改革中受益。

省医保局综合组负责人张煊华说,省医保局组建后,迅速推动各项工作上轨道,认真抓好各项工作,如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抗癌药品谈判采购,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局里近期还专门组织多场党建、业务培训,局主要领导带头授课,工作专班主要负责人参与授课,以帮助全体干部,特别是30名转隶人员尽快实现感情、思想和工作上的融合。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全省医疗保障系统更需改革不停步的精神。”张煊华表示,如今,省医保局全体干部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谋划明天的工作,特别是推动深化改革的工作,如医保基金全省统筹调剂、医用耗材全省价格共享等。他表示,省医保局作为这轮机构改革组建的新机构,一定要有新形象、新担当、新作为、新成效。

福建省级机构涉改人员转隶工作如期完成

即时 | 2018-12-04 07:37

编随事走人随编走

福建省级机构涉改人员转隶工作如期完成

东南网12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宇熙)记者从省委机构改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获悉,截至11月15日,省级机构改革职能划转人员转隶工作已基本完成,涉及26个部门、1859名转隶人员,为省级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据省委关于省级机构改革的工作安排,省级机构改革职能划转人员转隶有关工作于9月中旬开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委编办、省委老干部局、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等单位参与,成立人员转隶专项小组,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总原则,统筹协调省级机构涉改人员的转隶工作。

画好“规划图”。我省制定了省级机构涉改人员转隶、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临时人员安置三个工作意见,于10月12日印发,意见分别对涉改人员转隶的具体对象、程序步骤、工作要求,离退休人员的归属关系确定原则、交接手续办理、组织领导,临时人员的适用范围、安置原则、安置方式、组织实施等作出明确规定。专项小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倒排工期、优化流程,确保涉改人员平稳、有序、按期转隶到位。

把好“审核关”。组成人员转隶审核小组,省委编办下发职责和机构编制划转通知后,审核小组密切协作、环环相扣、联合审核,重点把关是否符合职责、机构编制划转要求和划转职责对应的人员及其身份。

“针对转隶人员数量多、去向多、情况复杂等困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审核把关,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批有序推进。”转隶工作有关负责人说。

新老机构平稳过渡,转隶人员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是关键。

落实好主体责任。涉改部门主要负责人当好“施工队长”,党组承担主体责任,关注人员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划出、划入部门对特殊事项加强沟通衔接,讲政治、顾大局,及时消除意见分歧,确保人员转隶一次性完成。

“转隶变的是角色和岗位,不变的是使命和担当。”不少转隶干部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为新福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福建省市县机构改革总体意见出台

即时 | 2018-11-30 07:46

福建省市县机构改革总体意见出台

    ——省委机构改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东南网11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昭)

省级机构改革后,市县机构如何改,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全省市县机构改革推进暨培训会后,省委机构改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就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以下简称《总体意见》)的主要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市县机构改革有哪些总体要求?

答:市县机构改革是深化我省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深化市县机构改革,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提出的“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重要要求,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要求,着力改革市县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权责关系,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市县机构职能体系和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深化市县机构改革,要把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以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坚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贯穿改革全过程,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要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对标中央和省级机构改革,市县主要机构及其职能必须同中央保持基本对应、与省级机构改革有效衔接,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要立足市县实际,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更加突出民生,夯实基层基础,鼓励基层改革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长期想解决而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深化市县机构改革,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省委负总责,市县党委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

问:市县机构改革对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机制和职能配置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市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要保证严格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决策部署,有效实施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统筹设置市县党委工作机关和政府工作部门。省政府部门职能划入党委机构的,市县要相应划转。

组建市县监察委员会。组建监察委员会,同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

建立健全和优化市县党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强化组织协调能力。相关议事协调机构及办事机构的设置不要求与上级一一对应,由各地按规定结合实际确定。对党中央和省委有明确要求设置的,按有关要求落实。

市县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市县党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调整优化市县党委机构编制委员会领导体制。市县党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机构编制委员会日常工作,为市县党委工作机关,归口党委组织部管理。

市县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将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公务员管理职责划入党委组织部,对外保留公务员局牌子。

市县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电影工作。将相关部门的新闻出版、电影管理职责划入党委宣传部,对外加挂新闻出版局牌子。市级广播电视管理职责不划入党委宣传部,县级广播电视管理职责机构调整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

市县党委统战部统一管理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将相关部门的民族事务、宗教事务、侨务等管理职责划入党委统战部,对外加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民族宗教管理任务重的市县,可单独设立民族宗教部门,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归口党委统战部领导。将相关部门的海外华人华侨社团联谊等职责划入归国华侨联合会。

不再设立市县党委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关职责交由党委政法委员会承担。

市县党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职责交由党委政法委员会、公安局承担。

组建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将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责,发展改革部门的组织编制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相关部门的海洋规划、海洋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城乡规划管理,测绘管理,水、草原(地)、森林、湿地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门,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

重新组建市县林业部门。将林业部门的职责,相关部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林业部门,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由自然资源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林业管理任务轻的市县,不单设林业部门,相关职责划入自然资源部门。

组建市生态环境部门。将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以及相关部门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职责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县级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派出机构。

组建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将党委农村工作机构的职责,政府农业部门的职责,以及相关部门的农业投资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整治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门,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市县要加强扶贫工作机构和力量配备。

组建市县文化和旅游部门。将相关部门的文化、旅游管理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门,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原已设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的,也可整体与旅游等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门,加挂新闻出版广电局牌子,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归口党委宣传部领导。

组建市县卫生健康部门。将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的职责,老龄工作委员会办事机构的职责,以及相关部门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职责等整合,组建卫生健康部门,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

组建市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军地相关部门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服务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

组建市县应急管理部门。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责,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消防管理、救灾、地质灾害防治、水旱灾害防治、草原(地)防火、森林防火、震灾应急救援,以及防汛抗旱、减灾、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指挥部(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应急管理部门,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

重新组建市县司法行政部门。将司法行政部门和政府法制机构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司法行政部门,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

优化市县审计部门职责。将相关部门的重大项目稽察、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部门。

组建市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相关部门的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价格监督检查、专利管理等职责整合,组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

组建市医疗保障部门。将相关部门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医疗救助职责等整合,组建医疗保障部门,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县级医疗保障部门作为市级医疗保障部门的派出机构。

问:市县机构改革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提出哪些要求?

答:这次进行调整的以及未调整的市县党政部门及其职能,都要与省委和省政府机构职能基本保持一致。涉及应急管理、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等重点领域新组建机构,要上下一致抓好落实。在此基础上,允许市县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特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市县要加大机构职能整合归并力度,加大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力度,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市县要在规定限额内确定机构数量、名称、排序,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既允许“一对多”,由一个机构承接多个上级机构的任务;也允许“多对一”,由不同机构向同一个上级机构请示汇报,使市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更加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更有效率。

问:如何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答:市县要夯实基层基础,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乡镇(街道),强化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基层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调配必须面向人民群众、符合基层事务特点,不简单照搬上级机关设置模式。要适应乡镇(街道)工作特点和便民服务需要,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的力量和职能,综合设置机构,经济发达镇等规模较大的乡镇可设置6个内设机构,一般乡镇设置3个左右。统筹各类编制资源,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从严控制上级部门从乡镇(街道)上收行政和事业编制。

理顺县级部门与乡镇(街道)关系,把条的管理和块的治理协同起来。县级部门要依法履职,强化专业性管理。乡镇(街道)工作重心要转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

问:市县机构改革对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哪些要求?

答: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综合执法队伍。结合实际实行更大范围的综合执法,继续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等其他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

减少执法层级,设区的市与市辖区原则上只设一个执法层级。县(市、区)执法主管部门与执法队伍实行“局队合一”的执法体制,统一以主管部门名义执法,压实主管部门对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和加强队伍建设的责任。除环保监测监察等明确规定实施垂直管理的机构外,其他均落实好属地监管责任。将综合行政执法向乡镇等基层延伸,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建立乡镇综合检查与县级专业执法协调配合机制。

全面清理清退临时人员和聘用人员,严禁使用辅助人员执法。锁定执法人员编制底数,暂保持现状不变,待中央统一明确政策后逐步规范。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

问:市县机构改革对深化人大、政协机构改革和群团组织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人大、政协机构改革方面,健全市县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整合市县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职责,更好发挥市县人大职能作用。推进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优化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整合市县政协相关委员会职责,更好发挥市县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群团组织改革方面,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着力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推动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探索群团组织机关综合设置,促进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功能有机衔接。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承担适合其承担的公共职能,增强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更好发挥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将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更好适应基层和群众需要。

问:市县机构改革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按照精干高效原则设置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整合党校和行政学院、党史研究机构和地方志机构。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纳入市县党政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同步实施。将完全、主要和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全面清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按照能转职能的不转机构、确需转机构的实行综合设置的原则,区分情况推进改革。党委和政府直属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并入相关党政机构。确需单设为行政机构的,整合相同相近的行政职能,在精简的基础上综合设置,计入机构限额。改革后保留设置的事业单位,名称不再称“委、办、局”。今后,除行政执法机构按中央部署推进改革外,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问:市县机构改革对统筹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作了哪些部署?

答:要把机构改革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作风贯穿于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的全过程。进一步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加强权责清单管理,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清理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压缩办理时间,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加快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线上线下一体化,着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制度,用最短的时间、最优的服务、最快的速度把企业和群众的事情办好。推进供水、供电、供气等人民群众经常打交道的公共事业部门便民化改革,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问:这次市县机构改革中对党政机构限额作了哪些规定?

答:这次改革,对市县机构实行总量控制和限额管理,党政机构统一计算机构限额。市县机构限额范围包括党委工作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政府工作部门。其中,福州市、厦门市党政机构不超过55个,泉州市不超过50个,漳州市、龙岩市不超过49个,其他设区的市不超过47个。县级党政机构区分县的不同情况,根据人口规模、财政收入、区域面积、经济总量等因素综合确定,大县不超过37个,中县不超过35个。市辖区参照县的机构限额分别确定,大区不超过37个,小区不超过35个。县级市党政机构不超过37个。

问:市县机构改革中如何严格规范编制管理?

答:强化各级党委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统一领导。全面清理限额外行政机构,规范管理挂牌机构、临时机构、派出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强化编制总量控制,严禁擅自增加编制种类、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加大部门间、地区间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全面清理取消擅自设置的机构和岗位、擅自配备的职务。严格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严禁越权审批。严格控制编外聘用人员,从严规范适用岗位、职责权限和各项管理制度。坚决整治上级部门通过划拨经费、项目审批、考核督查、评比表彰等方式,要求下级增设机构、提高规格、增加人员编制或领导职数等“条条干预”行为。

问:市县机构改革如何抓好组织实施?

答: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统一领导市县机构改革。市县党委要建立机构改革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组建工作专班,统筹谋划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的推进落实。二是要细化工作进度,各市县要抓紧研究制定机构改革方案,做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市县机构改革在2018年年底前基本落实到位;三要稳妥有序推进。全面贯彻“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推进改革,要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在改职责上出实招硬招,在职能整合、业务融合上真正发生化学反应,做到脱胎换骨。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保证改革期间各项工作连续稳定。四要严肃机构改革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从严控制提拔和调整干部,严肃查处机构改革过程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市 县党委和政府要将机构改革实施情况纳入重大决策部署督察任务和巡察范围,进行督促检查。省委将对市县机构改革适时开展评估和督察。

福建日报评论员:压茬推进市县机构改革

即时 | 2018-11-30 07:39

全省市县机构改革推进和培训会日前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对推进我省市县机构改革进行了周密部署。

市县机构改革是深化我省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将有力推动优化我省市县机构职能配置,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划分事权,理顺权责关系,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市县机构职能体系和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从而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深化市县机构改革,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以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坚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市县机构改革。

深化市县机构改革,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市县机构改革要按照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的要求,对标中央和省级机构改革,在主要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同中央保持基本对应、与省级机构改革有效衔接,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尤其要按照中央批复的我省市县改革总体意见的要求,做好“规定动作”,将20项党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具体改革任务逐一落实。要立足市县实际,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更加突出民生,夯实基层基础,鼓励基层改革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长期想解决而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要统筹推进人大政协、群团组织、乡镇(街道)、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更好地发挥各类机构职能作用。要统筹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严格实行机构限额管理,严格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深化市县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市县党委和政府要把机构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细化工作进度,稳妥有序推进。要严明纪律规矩,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要强化落地落实,做到周密部署、压茬推进,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向中央和省委、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1  2  3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