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土特产”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今年1月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即日起东南网刊登“乡村特色产业”系列报道,剖析福建特色乡村是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走上振兴之路的,敬请关注。

 资  讯 

闽清茶口村:思路换出路 粉干年产值超3亿

即时 | 2023-04-06 09:31

东南网4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其彬)

日前,闽清县塔庄镇茶口村成功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名单。这意味,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当地发展粉干特色产业,是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路子。2022年,全村茶口粉干产量2.5万吨,产值3.1亿元,比2021年增长15%。

茶口粉干加工户林艳锦从事粉干加工业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一直是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去年初,他听从县里技术员建议,把原来使用大铁锅人工煮粉丸老工具改为自动化蒸笼设备蒸煮粉丸料。改旧变新,产能立即显现。加工粉丸料从原来日产300斤提高到700斤,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而且每天节约劳动成本200元左右。林艳锦高兴至极:“科技这东西真神,一改就灵,省工省时省成本。”他计划每年改造两台老设备,争取用5年时间完成老设备更新。

在福建省茶粉粉干公司里,两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不停运转着,不断“吐”出一片片红米粉干。“过去茶口粉干品种结构单一,粉干颜色面白汤清。”该公司总经理黄武章说,去年公司与省里一家食品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红米粉干。该产品煮后不糊,粉条呈红色,入口润滑可口。经分袋封装,每小袋400克,单价五六元,与白粉干相比,每包贵一元。在福州、泉州等市场被看好。现在,该新产品每年产量100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几年来,在乡村振兴中,茶口粉干的生产与加工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茶口粉干的制作工艺是祖辈传下来的,也是全村人致富的‘金饭碗’。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要把它继承好、发展好。”茶口村干部林巧彬介绍说,茶口村780户家庭中,有132户从事粉干加工,全村2790人有六成以上参与粉干产业的生产和销售。在茶口村几乎人人都知道粉干是怎样制作的,每家都有人熟练这项技艺。村民在家门口就近打工,每月工资3000元,高的达7000元,全村粉干企业一年发给村民的劳务工资超过4000万元。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多元,有九成五是从粉干产业中取得的。一片小小的粉干,让全村人过上幸福生活。现在,塔庄镇围绕粉干产业打工的人数达到3500多人,人均年工资收入4万元。

近年来,塔庄镇立足本地资源,紧紧抓住粉干特色品牌,做大做强现代农业。镇里出台文件,从资金筹集、技术革新、研发产品、市场拓展、品牌运营、产业聚集等方面,扶持粉干产业健康快速成长。同时,镇里针对部分粉干生产企业设备陈旧、产能低效问题,引导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共引进新技术13项,改造老设备320多台,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每月量产2100多吨,比5年前产量翻一番。

永春汉口村:一支香带来的繁荣

即时 | 2023-04-06 09:15

开栏的话

日前,农业农村部推介199个镇为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306个村为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我省13个乡镇、20个村入选。今年1月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发展特色产业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就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当地风情;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要培育壮大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为抓手,做强做优做大茶叶、蔬菜、水果、林竹、花卉苗木、畜禽、水产、食用菌等乡村特色产业。要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推进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今起福建日报刊登“乡村特色产业”系列报道,剖析我省特色乡村是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走上振兴之路的,敬请关注。

永春汉口村:一支香带来的繁荣

image.png

近日,一位传统制香师傅参加永春县举办的斗香赛。 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东南网4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通讯员 章阿玲)

永春县城往西15公里就是达埔镇汉口村,还没看到盛大的晒香场面,浓淡相宜的香料味儿就率先侵入鼻腔。

“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这个年纪还有这样的收入,挺满足的。”60岁的林维仁已经在汉口制香厂工作三四十年,从20世纪80年代的月工资1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5000多元。他说,自己的身体还不错,可以再干个几年。

“一年365天,我们的制香厂都没停过。”汉口村党委书记洪毅湘说,“背靠香产业,村民们只要勤劳能干,在家门口就可以有份工作。”

时间倒拨到20世纪70年代初,那时的汉口村村民靠卖菜苗维生,是个经济落后的小村庄。1979年,该村贷款2万元创办汉口神香厂,经过一代代人的奔跑接力,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1800多万元的集体制香厂,年创出口产值4500多万元。1994年,该村成为永春县第一个“亿元村”。

直至现在,汉口制香厂依然以强劲的生命力滋养着汉口村村民。从厂里走出去的学徒几经拼搏,从家庭式作坊逐渐发展壮大,创立了30多家制香企业,为附近村民提供2000多个工作岗位,年创产值2.3亿元,形成了一业带动全村、一村一项目的生产格局,一支香带来了繁华。

人多地少严重限制了汉口村香企规模的发展。

思变求远,向新而行。2007年达埔镇整合资源,建立永春篾香城,汉口村走出去的企业纷纷入驻;2012年,永春县打造百亿香产业集群策略,争创“中国香都”;2014年,达埔镇获评“中国香都”;2018年,永春县提出“新香八条”。2020年全县香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去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17亿元。

制香晒香、接待客户、短视频直播带货、优雅的香道表演……如今,在中国香都香品产业园内,每天都是欣欣向荣的热闹景象。

“目前,中国香都香品产业园已有21家企业入驻,涵盖原料、机械、制香、贸易等上下游企业,其中17家企业建成投产,规模以上企业6家。”达埔镇党委宣传委员林妙恩介绍,汉口村辐射带动达埔香产业发展,使得该镇现有制香企业近300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香产品种类达上千种,国内市场销售覆盖率达80%以上。

汉口村香产业的发展,靠的是传承与创新。

2017年,达盛香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全自动制香设备、自动化佛香烘干房产品被列入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产品;2021年,福建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福建兴隆香业有限公司的作品《海丝·兴隆香之路》获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玉兰奖金奖。

以机械化生产更替粗放型生产,以研发提质香品拓宽市场渠道,越来越多的香企通过品牌构建保护永春香健康发展,推进香产业转型升级……

“原来,香文化这么有内涵。我是永春人,我为永春香自豪。”今年2月,永春县举办首届“中国香都”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全国“心香杯”斗香赛活动,不少市民惊叹于璀璨的灯光秀加造型别致的垛香花场面,纷纷前往永春香都广场打卡拍照,并自觉在朋友圈广泛传阅。

“这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永春人的香文化自信,我们可以借势培育文化业态,让香文化更深入人心。”洪毅湘说了,汉口村前不久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村里将抓紧时机,以“寻香”为主题,打造汉口村后溪寨—蒲氏传香发源地—空中晒香厂—汉口制香厂—手工制香DIY体验室—汉口香电商直播孵化基地—汉口村史馆的“香脉寻迹”文旅路线,进一步传承弘扬香文化,带动“香产业+文旅经济”转型升级。

香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达埔镇将持续探索与日化龙头企业合作开发防疫用香、天然蚊香等新产品,打造香氛产品集散地。积极与华宝香精股份对接,探索借助资本力量对香产业进行整合提升,提高香产业税收贡献度。引导香企扩大香的应用场景,鼓励进入酒店、会所、茶叶店等平台,带动永春香销售。

“下一步,我们将把特色产业长板拉长、特色做特、优势做优,用好中国香都、国家香检中心、国家级非遗三块‘国家级招牌’,大力发展精油提取、生活熏香、芳香疗愈等新业态,推动香产业向芳香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芳香康养天堂。”达埔镇党委书记林文永说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