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党报记者八闽行·蹲点调查

6月15日起,福建日报开辟“党报记者八闽行·蹲点调查”专栏,以“蹲点乡村看振兴”“蹲点企业看活力”为报道模块,用生动事例、鲜活话语呈现全省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中“学”的氛围、“为”的导向、“干”的成效,为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激活力、聚合力。

 资  讯 

蹲点调查 | 小渔村“变形记”

即时 | 2025-07-15 07:47

鸟瞰视角下的东山岛,恰似一只展翅飞舞的燕尾蝶。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就藏在“蝶岛”左后翅边缘的纹路里。

蹲点调查 | 小城何以扛起东南抗战文化旗帜

即时 | 2025-07-14 07:38

他们以笔墨为枪、以音符为刃,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活动。永安由此与抗战时期国统区的文化中心重庆、桂林齐名。中共党史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誉之为“中国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

蹲点调查 | 华桥人有“三股劲”

即时 | 2025-07-13 08:05

光泽县华桥乡,曾因一位创业坎坷的农民——严金友而远近闻名。他屡战屡败的故事,还登上了《福建日报》头条。不服输的他又种起了茶叶。

蹲点调查 | 闽东走出特色乡村振兴路

即时 | 2025-07-12 07:56

打好特色牌,蹚出共富路。今年起,宁德市推出“强村共富”三年行动,力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77%、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37%,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蹲点调查 | 绿水青山终不负

即时 | 2025-07-11 08:01

1990年5月18日,到任福州市委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同志前往永泰县调研。调研中,他指出:“永泰的地理环境就是山区,是福州的后花园,你们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必须保护好环境,一条河也不能污染。山上的树林、果树要管理好。你们永泰的发展方向就是绿水青山。”

蹲点日记丨好生态,能换钱!

即时 | 2025-07-04 07:42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乘快艇在海上航行,只见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整齐排列的渔排和塑胶浮球接连成片,蔚为壮观。

蹲点日记丨一叶茶、一片林、一座厂的振兴接力

即时 | 2025-07-03 07:53

盛夏时节,走进光泽县华桥乡吴屯村,满眼山青水绿。农人弯腰插秧,水田如镜。 当地人常开玩笑说,这个村里的老太太比家里老头儿有钱。记者怀着好奇,一探究竟。

蹲点日记丨老船长“上岸”记

即时 | 2025-06-29 08:32

20日,风和日丽,衬得海水更加湛蓝。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平潭君山片区东美村渔港码头,登上一艘蓝白相间的游艇。

蹲点日记丨在永安,聆听一首歌的传唱

即时 | 2025-06-28 08:40

“燕溪水,缓缓流,永安城外十分秋。月如钩,钩起心头多少愁……”采访永安抗战文化,是从这首忧伤的《永安之夜》开始的。

蹲点调查|不负青山,莒口作证

即时 | 2025-06-29 19:30

蹲点日记|在永安,聆听一首歌的传唱

即时 | 2025-06-26 22:25

蹲点调查 | 示范争先的溪北力量

即时 | 2025-06-23 07:49

六月,福建日报社“党报记者八闽行·蹲点调查”小分队走进闽西,来到了调查研究的“源头活水”——上杭才溪。 三天两夜时间里,采访小分队以才溪镇溪北村为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这一关键,开展蹲点调查。尝试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剖析一个村子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的方法路径、瓶颈难点以及对策出路。

蹲点调查 | 撂下锄头,莒口人吃上“旅游饭”

即时 | 2025-06-21 08:28

6月17日一早,迎着仲夏的日头,记者从福州市区出发,往西南方向驱车,沿着大樟溪溯流而上,不到一小时便至莒溪交汇口,来到全国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的莒口拦河闸。

蹲点调查 | “账本”里头话振兴

即时 | 2025-06-15 08:25

6月12日一早,驱车驶入才溪镇溪北村,天空澄净、空气清爽,一派好山好水好风光。在溪北村党支部书记雷建福的带领下,我们顶着烈日骄阳,沿着溪北村的产业带,一路走一路看,也在一路算着乡村产业的“经济账”。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