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直属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组织创作生产,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出品的40集重大革命历史电视剧《浴血荣光》,于7月15日起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咪咕视频、B站等平台同步播出。
第一面军旗的主要设计者是何长工,陈树华、钟文璋负领导责任,杨立三是事务性工作的帮助者。1988年1月9日,新华社电、人民日报刊载《何长工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一文中指出:“是他,1927年参加了秋收起义,并亲自设计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
赖际发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农运”骨干,是福建省农村最早的团组织负责人,他早年加入南昌起义部队,是长征途中的出色“粮秣官”,是新中国建材工业的奠基人。
入党誓词是党员对党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不但是入党时必行的宣誓,更是党员终其一生践行的誓言。电视剧中的这份入党誓词与现在的版本并不一样,那你知道入党誓词不同时期都有哪些不同版本吗?今天,让我们从电视剧《浴血荣光》中的入党誓词开始,一起回首入党誓词的发展变迁。
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以“党的建军路线”为叙事主线,艺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伟大探索,展现了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到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这一历史进程。
《浴血荣光》前面的剧情分两条线同时推进,一条是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率领的南昌起义及南下广东战斗的线,一条是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及后续斗争的线。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代价惨重的作战,两股起义军在井冈山顺利会师。观剧的时候,内心被饱满的力量倾注着,时刻感受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
连日来,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黄金时段播出系列电视连续剧《浴血荣光》。节目以磅礴笔触,勾勒中国革命史诗。那感人细节,将“红色气节”化为可触可感的血肉——在断指、赠书、刻字、手镯、旗帜等镜头上,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诉说其永恒的价值。
《浴血荣光》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革命者形象,其中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徐特立、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杨开慧等我们党的优秀代表人物。这些革命者在电视剧的整体叙事结构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形象不仅在剧情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且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
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如今已是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以电影级的视听语言和多维度的艺术表达,将这一历史事件重新诠释,既还原了起义的军事行动,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现了革命者在生死抉择中的信仰与勇气。
《浴血荣光》通过对群像的刻画绘制出革命英雄谱,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幸福而浴血奋斗,让曾经的革命燃情岁月再次感染当下观众,中国革命不是老照片里的陈年往事,而是一群年轻人用生命书写的赤诚浪漫。
该剧人物众多,很多人在镜头里虽一闪而过,却都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中的标志性人物。在剧中,这些人物的符号意义大于其叙事意义,所以每个人物出场时都配以介绍性的字幕,帮助观众了解这些人物彼时的身份。
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指那种既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共同本质特征或揭示某种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高度概括的、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成功塑造典型形象,是衡量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艺术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始建于南宋的培田古村落,以30幢明清古宅、21座祠堂和千米古街闻名,被誉为“客家庄园”“民间故宫”。剧中再现了古村“九厅十八井”的官宅格局与南山书院“耕读传家”的传统。漫步青石板街,可循着剧集镜头,感受当年革命者穿梭于古巷的隐秘岁月。
作为多部红色影视剧的拍摄基地,《浴血荣光》也在此取景,让客家文化与革命历史碰撞出独特火花,游客可沉浸式感受古村落的红色情怀。
时间的每一声洪钟都终将成为历史,但每一段历史都终将会有一脉悠远的回响。在光影间那宏阔叙事和沉雄回声里,总有一些作品就像星辰大海里的诗章,一次次地打动着我们。40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正以其宏大的叙事、细腻的刻画,将1927年至1935年这段中国共产党最为艰难却又无比辉煌的历史,逐一呈现在观众眼前,成为7月的荧幕亮点。
7月15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黄金时段播出,同步在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咪咕视频、哔哩哔哩等平台上线,截止目前已播出6集,引发广泛讨论,持续掀起热度。大量观众将目光聚焦该剧,于正剧、长剧的阵地上,贡献出较为亮眼的收视率,与全平台覆盖、大范围传播有关,与该题材的受众有关,也与《浴血荣光》的独特气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