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就是陈建民的工作室。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观察和研究种苗生长
“理论知识是基础,扎实的理论基础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新事物,积累新经验。”陈建民表示,对于学生的教育他用各种方式鼓励他们从事一线科研,并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影响他们,“白天做不完的事情,晚上继续做。生长时间、杂交时间是固定的,你不赶紧解决眼前的问题,后面的工作意味着重复难题”。
“在陈老师身子,我们看到科研专家的勤奋、敬业、专注,同时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也丰富了许多理论知识外的实践经验,动手进行有效地课题研究并取得成绩,令人信心鼓舞。”已经和陈建民共事科研近十年的学生陈盛林如是说。
此外,在做好杂交水稻育种的同时,他始终扎扎实实地做好良种推广服务工作,积极向广大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为他们提供科技服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田间地头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和技术咨询。2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闽西北的建宁、泰宁、沙县、尤溪、武夷山和邵武等粮食主产区的200多个乡村,召开现场观摩会100多次,培训农民技术员3000多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