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积极推动软件园二期等一批创新社区建设,构建29个双创集聚片区。记者 林熙 摄

筼筜湖
东南网9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世雄 潘抒捷)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环东海域东部新城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项目、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腾邦欣欣旅游产业园项目、过芸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近年来,厦门以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所呈现出的新亮点、新成效,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
如果问何为液晶玻璃基板?或许你会感到陌生。实际上,诸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液晶电视等数码产品,显示屏的核心部分就是液晶玻璃基板。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液晶显示面板性能的高低。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是全球三大液晶玻璃基板供应商之一。2014年1月,电气硝子落户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投资建设8.5代TFT液晶玻璃基板的制造工厂。今年1月12日,一期项目投产,成为国内生产最薄、厚度仅0.4毫米的液晶玻璃基板的“独一家”。
厦门光电显示产业曾经以下游模组和整机品为主,产业环节需要进一步的填补与完善。业内人士指出,电气硝子的玻璃基板属上游产品,其研发和生产可使光电产业链更完整,并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程度。
突出抓龙头项目、打造园区载体、营造创新环境,正是厦门做强优势产业链(群)的思路。除了电气硝子,联芯、天马微电子二期、三安集成电路等一批龙头项目也进展顺利。数据显示,1月-5月,全市光电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产值约550亿元,同比增长13.5%。平板显示产业链产值率先突破千亿元,厦门成为国内光电产业、显示产业发展最迅猛的地区之一。
强化创新驱动,依托产学研合作消除创新的“孤岛现象”,这是另一个切入点。如今,在厦门,就有与两岸清华大学共建清华研究院,与国防科大、中国电子共建军民融合研究院,以及与北京大学共建厦门创新创业基地等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时,还着力拓展园区平台,推进集美及火炬园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建设,软件园二期、三期等产业园区加快发展。
得益于此,产学研合作硕果累累。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展开合作,研制出世界顶尖的艾滋病毒第三代诊断试剂盒、全球第一个上市的戊型肝炎疫苗,并顺利实现了研究的产业化。
从面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去年,软件信息、生物与新医药、网络零售、文化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3%、17.8%、60%和20%。
事实上,除了“大块头”与“高精尖”,厦门同样重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都在厦门设立机构,培育催生了美图秀秀、弘信创业工场、爱特创业加速器等创新创业平台,成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
以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和宜居度提升协调发展新水平
风光旖旎的海湾公园,过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是非建设用地,在城乡规划中却属于建设用地。类似的“差异图斑”,厦门曾在相关规划中找出了12.4万处。
这个数字,足见规划“打架”的普遍性与严重性。而从中盘活的55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指标,也让寸土寸金的厦门坚定了“多规合一”改革的决心。
近三年来,厦门统筹整合各项规划,衔接基础数据、用地分类标准和用地边界,统一各类图纸坐标系与梳理各类规划差异矛盾,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一张蓝图”。
这张蓝图作用不可小觑。海沧大屏山曾经要规划建设一座星级酒店,酒店选址在大屏山的半山腰,建成后可俯瞰厦门岛。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这块土地都是作为建设用地的,项目的实施似乎不存在障碍。
然而,在蓝图上,项目用地却与生态控制线产生了矛盾——它处在“一张蓝图”划定的981平方公里生态控制线内。经过协商,酒店项目被取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应作了调整,这才有了如今完整的大屏山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从更高的层面上看,蓝图也真正落实到了空间上,厦门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产城融合,加快环东海域东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马銮湾新城等岛外新城的规划建设,拓展形成了“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格局。
“跨岛”的步伐已经迈开。过去受限于单中心城市结构而建设滞后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开始完善:地铁1-4号线、翔安新机场、海沧新港区、“两环八射”城市快速路系统等加快建设,并成为全国唯一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双试点城市。大港口、大物流、大路网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也将大大提升城市发展的系统性与协调性。
城市发展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在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也随之而上。厦门结合推进“三网融合”和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应急管理、防洪排涝、社区网格化管理、数字城管等大数据管理平台……连续三届入选中国十大智慧城市,统一实名认证服务和预约挂号两个平台获世界互联网大会表彰。
厦门追求公共服务、生活素质和城市文化等内涵,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得以大大提高。
以推进社会治理转型提升共享发展新实效
曾厝垵,思明区滨海街道昔日脏乱的海岛渔村,通过问计于民、自治管理,逐渐转变为人们口中的“中国最文艺渔村”,小清新、文艺范的气息扑面而来,成为厦门继鼓浪屿之后又一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热闹繁华的著名旅游景点。
海沧区海沧街道院前社,村民陈俊雄回乡创业,带领35名外出打工归来的青年人,创办“城市菜地”,成立济生缘合作社,与台湾人黄来裕开设凤梨馆,推出了民宿、咖啡馆、披萨小屋、陶艺馆,将这个昔日远近闻名的“空壳村”带成了脱贫致富的最美乡村。
溪林村,这个同安区新民镇的村庄,把村民参与自治以村规民约的形式编写成“微法典”发到每个村民手中,这种软法治理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品牌之一。
许敏芳,海沧区新阳街道兴旺社区的社区主任,这位“小巷总理”在社区中创造性地实施“楼长制”,推行居民“微自治”,开创了社区自治的新局面,兴旺社区也因此荣列“2013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陈建萍,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北社区的党委书记,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放弃国企职位,选择扎根基层,入千家门、知千家事、解千家愁,9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把社区建成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015年获邀赴北京天安门参加“9·3”阅兵观礼,2016年7月又被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
通过一批不同类型社区的典型、样板以及基层工作者的优秀榜样,厦门探索形成了“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着力简政放权,改进公共服务,培育共同精神”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并凭借这样的城市服务和管理体系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也被民政部作为社区治理创新范本在全国推广。
不只是社区治理亮点频现,民生保障水平也在持续提升。新建、扩建中小学73所,新增学位7.5万个,新增病床位3029张,建成保障性住房5.5万套。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在全省率先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定额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医保标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逐步提高。在全国率先以立法手段建立多元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餐桌污染”治理。群众安全感与获得感持续提升。
厦门,实现了经济与社会同发展,城市与市民共成长,创建与成果共分享。
以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面对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利好,厦门如何在国际市场多分一点“蛋糕”?其中的一条思路是,以航空维修为重点,做大高端现代服务业,带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租赁业,特别是航空飞机的租赁,加速厦门航空产业的发展。
思路落实到行动上。东航货运有限公司原来的发动机包修服务商——美国通用公司把这项业务转包给了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于是,东航货运的飞机发动机运抵厦门维修;从欧洲、美洲远道而来的几架飞机,跨越大半个地球,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
航空维修、融资租赁等相关业务风生水起,并发挥出强劲的带动效应,不仅受到了来闽检查的中央改革办领导点赞,也使得厦门达成这样的共识——制度改革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的“发动机”。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厦门牢牢扭住制度供给创新这个“牛鼻子”。自挂牌成立以来,厦门自贸片区先后推出194项创新举措,“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登记制度为全国商事登记改革提供“厦门样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作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之一、让企业申报实现“一个平台、一个窗口、一次提交、一次办结”。省自贸办通报160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80项,其中30项属全国首创。
如果说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开放发展的新试验田,那么,“一带一路”便是从这一节点向外延伸的放射线。
这其中,最亮眼的就是台厦蓉欧班列的运行。一年前,“厦蓉欧”首趟班列开通运行,这是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出的首条中欧、中亚班列,实现了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两大战略的无缝对接。今年4月底,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起点延伸至台湾,来自台湾的电脑配件,搭乘着首趟“台厦蓉欧”班列从厦门海沧出发,经波兰运至斯洛伐克。据了解,该班列开通运行一年来,共开行50列,发运集装箱1415箱,进出口货值达6.521亿元。
为了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厦门还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科学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开放发展水平。先期启动25项任务,在开办企业、纳税、诚信体系建设、获得信贷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不断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厦台经贸合作。
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发展优势
过芸溪是海沧区的母亲河,干流总长15.1公里,流域范围内养殖业、玛瑙加工业规模较大,曾存在玛瑙小作坊多、蛋鸭养殖多及污水乱排、河道乱占等乱象,流域水质差,严重影响沿线村民生活品质和河道防洪排涝能力。
如今,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与群众纷纷参与整治。一方面,233家污染企业主动搬迁,24家污染企业停产,为过芸溪水质提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广大养殖户也响应号召,关闭猪、鸭等养殖场,转而投向农家乐、乡村游等产业。
水净了,天蓝了,当地群众不禁感慨:“连多年不见的白鹭都回来了!”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
过芸溪的生态恢复,得益于全面实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此,厦门有这样的认识:“小流域治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田整合和水利建设,也不是简单的截污,而是区域环境的综合系统治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由物及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领域,形成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厦门市小流域治理坚持生态发展理念,从制度上打破部门分割,以水系为脉络、以问题为导向,全面统筹各部门系统推进各条流域的山、水、林、田、路、村庄等综合治理。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举措随之纷纷推出。厦门严格实施生态红线保护制度,率先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同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试点,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业绩刚性约束。
成效不断显现。一方面,高能耗、高排放项目也得到严控,去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耗电、耗水分别下降4.5%和3.6%,循环经济得以大力发展。另一方面,去年全市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二,今年上半年排名全国第四;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9%,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获评“国家森林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
亮点点击
过芸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过芸溪干流总长15.1公里,流域总面积约43.5平方公里。2014年底纳入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201 5年至今已投入6355万元,完成了上游段6.6公里的综合治理。
项目特点:
一是以“多规合一”为导向。按照空间规划和主体功能定位,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各要素,将小流域治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唤醒乡愁的重要抓手,以治水为中心,全面规划,系统治理玛瑙小作坊、养殖及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实现流域治理、生态农业、水系整治、景观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的和谐统一。
二是以共同缔造为路径。坚持“政府牵头、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多元治理原则,充分发挥群众、社会组织、市场力量等作用,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流域清淤、保洁等工作,形成全社会参与流域治理的工作格局。
三是以百姓富、生态美为目标。靠项目带动和产业引领,挖掘、提升乡村特色,发展城市菜地、农家乐、民宿、香草园等现代都市农业,打造“一村一品”,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创业,年人均收入超过2.1万元,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民富”。
目前进展:上游段综合治理已完成,正全面推进中下游段系统性综合治理,持续提升过芸溪水质,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预计年内全面完成。
环东海域东部新城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项目
项目规划总面积101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两城四区一带”。两城即同安新城、东部新城。四区即现代服务业基地丙洲片区和美峰片区,以及两个生产制造基地——火炬(翔安)产业园和同安新城工业园。一带即滨海旅游浪漫线和文化体育产业带。
项目特点:
一是根据《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贯彻“新城+基地”理念,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中国梦厦门样板新城”。
二是服务业基地着重吸引企业总部、信息研发、文化旅游等产业。
三是生产制造基地主要集聚光电产业、集成电路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等。发挥滨海环境优势,加快绿色生态项目建设,营造产城融合的活力新城。
目前进展:已有中船重工725所、清华紫光科技园、美亚柏科等重量级项目落户现代服务业基地,投产后年产值将超300亿元。联芯电子、电气硝子、天马微等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入驻生产制造基地,去年产值达800亿元。推动滨海酒店群招商建设,万豪酒店将于今年底投入试营业。新城内三横四纵骨干路网已基本形成,轨道3#、4#线已经动工,6#线今年底动工。引入全市优质教育、医疗、体育资源到新城,32所中小学建成投用,9所学校在建,部分医疗项目等已开展前期工作。
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
该项目系由世界排名第二位的晶圆代工企业——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厦门投建的12英寸晶圆厂项目,总投资62亿美元。项目公司——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7亿美元,其中,联电公司出资13.5亿美元、占比约65%,厦门市出资6.1亿美元、占比30%,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出资1.1亿美元、占比5%。
项目特点:
一是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属于集成电路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二是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落户后,已经带动了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来火炬高新区投资考察落户。
三是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将利用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世界级的制造技术、先进的管理和国际客户群体,推动两岸在集成电路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目前进展:项目自201 5年3月26日开工,10月27日主车间封顶;2016年4月1日开始进行生产核心设备装机,6月12日已经开始试产流片,到9月底整个项目可全面完工。目前已完成土建及设备投资10.8亿美元,预计2016年1 2月正式投产。该项目设计产能为12英寸晶圆5万片。作为台湾联华电子的董事以及集邦科技的负责人,刘炯朗希望台湾联华电子在厦投资建设的12英寸晶圆项目能带动厦门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也希望有更多台湾企业与厦门企业携手共进。
腾邦欣欣旅游产业园项目
项目位于厦门自贸试验片区海沧港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内首创的两岸旅游元素同业O2O交易中心及全国最大的两岸旅游观光工厂O2O体验中心,可为行业参与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产品获取、渠道管控、网络营销、旅企配套服务的整体综合服务。一期工程面积近4万平方米。
项目特点:
一是打造“一中心、两基地”,促两岸交流融合。建设“两岸旅游元素交易中心”,打造“永不落幕的旅游交易会”;建设“福建智慧旅游示范基地”,整合省内旅游数据资源,构建智慧旅游展示平台,提供包括出行偏好、决策支持等数据;建设“两岸旅游电商创业基地”,为旅游电商领域青年“创客”提供系统、规范、高效的孵化服务。
二是发挥产业引领作用,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园区吸引数百家商家入驻,聚集旅游产业人数不低于3000人,并成立旅游互联网中心、旅游云数据中心,引入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兴商业模式,支撑智慧旅游、智慧城市的建设。
三是推动旅游信息化,打造行业共赢格局。致力于解决单一旅行社无法做到的事情,服务旅行社、保护旅行社业,打造旅行社业共生长平台。
目前进展:自6月19日开园以来,已有43家企业入驻,办公人数已达600人,包含1家台湾旅行社;其中,旅游产业创业团队13个,包含1个台湾项目。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总面积43.78平方公里,包括两大功能园区: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19.37平方公里),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24.41平方公里)。
项目特点:
一是推进制度创新。全面完成省、市试验任务,出台123项政策措施,推出1 94项创新举措。省自贸办通报的160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80项,属全国首创30项。“一照一码”在全国复制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被评为最佳实践案例。
二是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把供给侧改革着力点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强化制度创新引领作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引进1.9万多家企业、增长2.1 7倍,注册资本超3100亿元、同比增长3.03倍。聚集形成了国际贸易、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航运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十大功能性产业。2016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57.05亿元,同比增长1 6.3%;进出口额608.96亿元,同比增长6.4%,占全市的25.07%。
三是立足突出对台。先行开展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率先建立跨海峡人民币代理清算群,两岸青创基地获国台办授牌“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四是打造创新平台。形成了一批中欧(厦门)班列、航空维修、融资租赁、关检“一站式”查验等开放创新平台,摸索出一条既符合国家战略又具有厦门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发展之路。
|